蔡荣得
【摘要】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而班级作为学校管理和教育的最基本结构,责无旁贷的要承担起落实核心素养培育与提升的责任。对此,本论文深入剖析核心素养下班级管理的现状,多层次的分析其成因,抓住根源解决问题,全面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 核心素养 班级管理 现状 成因
【中图分类号】 G6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05-195-01
引言
随着教育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出台,当下各科教学都是以学科素养为导向,实际在班级管理中核心素养培养更为重要。初中生正处于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有效的班级管理有助于促进初中生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班主任要密切围绕这一点,坚持以学生为本,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教育规律,运用有效的班级管理艺术,提升班级管理水平,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把握动态——核心素养下班级管理的现状
1.重控制,轻引导
目前,很多班级的规模相对较大,班主任需要管理几十个性格迥异的学生,对此班主任大多以要求为主,忽略了引导。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会按照学校的规则条例严格要求学生,将大部分精力都集中于学生行为的约束上,让学生听从安排和管理,缺乏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2.重整體,轻个体
班级体是一种特殊的组织机构,其管理形成了金字结构,层级分别为班主任、班干部、小组长以及普通学生。班干部以及小组长多为学习成绩相对优秀的学生担任。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班主任非常重视班干部,会结合班干部、小组长的意见开展各种活动,设计班集体目标,而普通学生一般都是听从安排的被管理角色。这种模式阻碍了普通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削弱了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导致班级管理的社会化功能边缘化。
3.重成绩,轻过程
尽管素质教育改革一直在深化,但是很多学校还是以分数作为学生评价的主要标准,通过各学科成绩、竞赛排名等对班级进行排序,导出出现一种班级管理为学业成绩服务的现象,缺乏对学生过程性的考核评价,忽略学生道德素养、行为意识、参与热情、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的评价,学生的进步得不到及时的鼓励和表杨,核心素养得不到有效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找寻根源——核心素养下班级管理的原因
1.观念因素
班主任及学校缺乏对班级管理的深入重视,尚未发挥出班级管理的真正价值。在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是主体承担着管理角色,学生是被管理者听从安排,淹没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优势。同时,把班级管理当做学生业绩的靶子,提高学生整体成绩就是管理好班级,管理观念有待更新。
2.机制因素
管理机制是造成问题的根源。班级管理并不是班主任一个人的事情,需要学校、任课教师以及每一位学生的参与,只有吸取大家的共同意见,让大家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才能够出现团结一心、共同管理的新局面。对此,学校应该改变以往的班级管理机制,实现班级管理的民主性、整体性。
3.方法因素
班级管理需要技巧和方法。班主任不能采用一成不变的管理方式,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通过一些亲民的政策,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采用班干部轮流制、组织各种实践活动、开展各种比赛等方式,展示学生的长处和优势,全面的评价学生,对学生进行“因材施管”,发挥出班级管理的意义。
三、有的放矢——核心素养下班级管理的对策
1.改变观念——凸显管理的价值
班主任及教师要深刻认识到班级管理的重要性,理解班级管理与核心素养的内在联系,有效的改变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角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形成学生、教师、班主任等多元主体的班级管模式,共同参与班级的各项事宜和活动,改变以往学生被动听从的局面,打造暖爱、和谐的班集体。
2.改善机制——营造良好的班风
首先,改变班级组织结构。教师要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学生,剖析每个学生的优势和个性,采用轮流任职班干部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班级的主人,打破金字塔格局;其次,在制定班级制度规则时,邀请每一位学生参与,通过大家的共同讨论和交流,制定符合班级发展的制度,大家共同维护;再次,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改变以往以成绩定优劣的方式,增加对学生学习热情、学习态度、学习方式等过程性评价,通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以及成绩考核的多元化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3.改进策略——加强素养的培养
在日常管理中,班主任要积极开展各种核心素养相关的班级活动,如节假日走出学校走进敬老院、走进大自然,组织开展歌唱比赛、演讲比赛、绘画比赛等活动,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利用网络技术,搭建心理咨询平台,方便班主任及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疏导学生的烦闷;教师根据学生兴趣、本领、特长等把班级内的各种管理职能分解为一个个具体明确的岗位,如环境保护岗、文体活动岗等,做到班级荣誉,人人有责;注重班级文化的建设,组建班级图书角、绘制班级文化墙等,让学生在繁重的学习压力下,舒缓内容,净化心灵,在无形中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
四、结论
班级管理是一项关乎学生发展的重要工作,班主任要做到一切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出发,采用恰当的班级管理艺术与方法,克服以往管理的弊端,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冯琼玉.基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初中班级自主化管理模式[J].名师在线,2019(36):13-14.
[2]韩涛,董娟娟.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的班级管理实践研究[J].甘肃教育,2019(1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