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2020-03-08 13:25刘细华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5期
关键词:应用对策高中物理信息技术

刘细华

【摘要】  科技发展使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各行业领域,教育领域也不例外。文章先分析信息技术应用于高中物理教学的意义,再探讨应用原则和对策,以通过信息技术实现物理实验教学及重点难点的突破,最终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关键词】  高中物理 信息技术 应用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05-173-01

物理学科有一定难度,是高中教育阶段的重点和难点。物理对学生的综合素养要求比较高,为了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效果,教师一直致力于教学改革探究。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为物理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方向,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物理教学难题,并有效提高物理教学效率。

一、信息技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高中物理学科特点显著,知识难度较大,传统物理教学模式单一,使课堂氛围沉闷,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物理教学过程中,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将抽象的物理知识直观化,并帮助学生进行学习拓展。信息技术的应用,能通过信息技术本身的特点,如视频、音频、动画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信息技术通过动画演示的方式将原本枯燥的抽象的物理知识直观化,在活跃课堂氛围的基础上,更利于学生理解。信息技术能对物理教学资源进行整合,能丰富教学内容,帮助学生进行学习拓展,通过开阔视野为后期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信息技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信息技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要体现个性化原则、互动性原则和学科性原则。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教学领域的各个学科,但在不同学科中的应用原则也不尽相同。在物理教学中应用要体现学科性,明确信息技术的应用只是物理教学的一个载体,避免信息技术喧宾夺主。另外,信息技术在物理课堂中的应用,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依托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设计,以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学习的有力载体。最后,信息技术在应用过程中要注意师生互动,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交流,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三、信息技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对策

1.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高中物理内容抽象枯燥,学生在学习时需要进行分析和想象,但结果还是学不好,这容易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对物理教学效果产生不利影响。在信息技术辅助下,教师可以进行情境创设,一是创新教学模式,二是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教学效果。

如在进行“平抛运动”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平抛运动进行动画展示,如子弹离开枪的飞行路径,从桌上平行飞出去的小球的飞行轨迹等。目的是使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进行思考,以加强对平抛运动概念的理解。之后,教师再向学生进行提问:“你都知道哪些生活中的平抛现象?”学生在情境的引导下,在问题的激发下,学习兴趣骤升,进而会提升学习效果。

2.利用信息技术强化实验教学

实验是高中物理教学重要内容,也是教学重要形式。高中物理教材中有大量实验内容,有些可以在实验室进行实验,有些是无法进行具体实验操作的。针对无法操作的实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会比较困难,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实验模拟,让学生通过动画视频的观看,了解实验过程及结果,以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多媒体制作的动画实验视频,学生可以进行反复观看,还能将速度放慢观看,以加深理解。

如在讲授“自由落体”规律时,由于在实验操作时,小球下落的速度比较快,学生无法清楚地了解小球下落时的瞬间速度和状态。此时地,教师可以将小球自由落体运动做成动画视频,在给学生播放时,可通过慢放,让学生观察小球下落全过程的状态。学生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观看到小球的不同位置,再利用标尺读出下落的实际刻度,以根据自由落体规律进行相关计算。

3.利用信息技术突破重点和难点

高中物理的学科特点决定其重点和难点知识比较多,而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无法将所有重点和难点知识进行一一讲解,也不可能让所有学生都掌握重点和难点。再加上学生课后时间学习任务紧,教师也比较忙,教师不可能一对一对学生进行辅导,这样会导致学生的物理学习出现恶性循环。针对此种情况,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重点和难点知识录成视频,通过资源整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将资源上传到平台,学生通过平台进行资源下载和学习,并在学习后进行探讨,以实现重点和难点的突破。

如在进行“向心力”学习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难点知识,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火车或汽车转弯,或游乐场过山车过程中的向心力进行动画演示,让学生更清楚地理解向心力,以加强学生对向心力运动的理解。

4.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知识巩固

传统的物理教学,教师主要通过黑板板书进行教学,教学时效性差,因为学生要课后不能进行重复学习。信息技术应用于物理教学后,学生在课堂上对没明白的知识点,可以在课后通过课件或视频进行巩固。

如在講授“机械能守恒定律”时,教师可以将动能、势能的相互转换等重点知识进行小视频的录制,在课堂上向学生进行展示,要求未了解的学生可以利用课后时间进行视频观看和复习。这样,学生在课后可以进行知识巩固。

总之,信息技术是科技的产物,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对教学质量的提升有重要促进作用。教师要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但要明确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根据教学内容进行信息技术应用,以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和实效。

[ 参  考  文  献 ]

[1]张学龙.初探信息技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数码设计(下),2019,(12):321.

[2]马燕.浅谈信息技术对高中物理教学的积极作用[J].才智,2019,(30):41.

[3]张维科.浅谈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高中物理教学[J].考试周刊,2019,(86):147-148.

[4]王雪莲.基于信息技术的高中物理小组合作教学探究[J].神州,2019,(28):177.

猜你喜欢
应用对策高中物理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施工现场软土地基处理新技术及应用
试论足球游戏在足球教学中的作用及应用对策
例谈量纲分析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