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平侗乡风景名胜区内传统村落居民社会调控研究

2020-03-08 14:32梁玉娜白新祥杨恩
现代园艺·综合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传统村落

梁玉娜 白新祥 杨恩

摘要:风景名胜区内传统村落作为景源之一,具有极其重要的观赏价值和科学价值。如何使传统村落与风景名胜区的发展相协调已迫在眉睫。基于传统村落的现状情况,在合理、科学的性质、职能定位的前提下,主要从建筑景观调控、景观特色营造及经济产业发展引导3方面来进行分析,为今后居民社会调控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风景名胜区;传统村落;居民社会调控

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和东北等边疆地区,占全国总面积的63.7%。少数民族地区不仅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历史文化资源也较为丰富。2015年,我国获批国家级风景名胜187處,其中就有“个分布在少数民族地区,占比超过1/3[1]。传统村落作为单独的景观元素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截止2017年,我国传统村落的数量已经达到4153个。传统村落概念最早是在2012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活力若干意见》里面被提及,关于传统村落的概念,在2011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等中央四部委在征求专家意见后,明确提出:“传统村落是指村落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传统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经济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其文化内涵主要体现在现存传统建筑风貌完整,村落选址和格局保持传统特色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等方面。

居民社会调控规划是从风景名胜资源保护出发,对风景名胜区内居民社会做出合理调整和控制的一种专项规划[2]。风景名胜区的居民社会调控规划是在保护风景名胜区和环境的前提下,对风景区的居民社会进行整体控制、调整和引导,以促使景区内多功能因素健康协调地发展,达到主动保护风景资源和环境的目的[3]。在《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中规定,凡含有居民点的风景区,应编制居民点调控规划;凡含有一个乡或镇以上的风景区,必须编制居民社会系统规划,且将居民点的调控分为搬迁型、控制型、缩小型、聚居型4种类型。

目前,风景名胜区与居民社会两者之间的发展存在着许多矛盾,居民点要么因过于城镇化、商业化、人工化而对风景名胜资源造成破坏,要么因与风景区的旅游发展缺乏互融而导致衰败。风景名胜区居民社会调控规划存在居民点缺乏分区分类调控的正确引导、居民点建设缺乏有效控制、风景名胜区居民点的建设与乡镇建设缺乏有机的结合、居民经济活动方式缺乏有效引导、居民社会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等问题。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规范的缺失和不深入,风景名胜区居民社会调控分类过于主观、不科学,规划、景观、建筑之间缺乏系统、整体的协调控制等。

针对黎平侗乡风景名胜区内传统村落存在的具体问题,对其居民社会进行调控,主要从居民点职能的准确定位、景观特色、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

1 黎平侗乡风景名胜区概况

黎平侗乡风景名胜区总面积为443.932km2。景区内侗族村寨极具特色,民俗文化风情浓郁,同时景区内自然景观观赏价值也很高。风景区包含5个景区(天生桥景区、八舟河景区、肇兴景区、地扣景区、岩洞景区)、2个独立景群(黎平翘街独立景群、尚重独立景群)和7个独立景点(四寨摔跤节、黄岗“抬官人”节、地坪风雨桥、定八侗族服饰、银朝侗族服饰、六甲圣母庵堂、洪州琵琶歌),其总体规划如图1。

黎平侗乡风景名胜区内的居民点分布较多,主要涉及黎平县德风镇、高屯镇、敖市镇、岩洞镇、尚重镇、罗里乡、茅贡乡、肇兴乡3乡5镇内的45个行政村。其中岩洞镇镇区、茅贡乡镇区、肇兴乡镇区位于风景名胜区内,在45个行政村内包含了32个传统村落,其分布情况如图2。

风景名胜区内居民社会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居民点发展不均衡和传统村落保护力度不够2个方面。传统村落保护力度不够主要表现为景区内村落新建的民居建筑的材料现代化,多方面与传统建筑不协调,传统建筑损坏严重,危房和受损建筑极大地影响村落景观的整体性及连续性等。

2 黎平侗乡风景名胜区内传统村落居民社会调控

景区内传统村落居民社会调控主要是对肇兴集镇、堂安、地扣等典型传统村落进行统一规划,为风景区内其他传统村落居民点的建设提供借鉴。其调控主要从居民点的职能定位、景观特色营造、经济产业发展引导3方面进行。

2.1 居民点职能定位

根据居民点的地理位置、交通情况、旅游资源、规模等,结合原居民点的职能定位,对居民点职能进行合理定位。经调查与分析,风景名胜区内部分村落的职能发生了变化(具体情况如表1)。

2.2 建筑景观调控

建筑景观在居民社会调控中具有重要作用,必须从微观到宏观、局部到整体、点到面来采取系统的调控措施,主要从村寨规模、建筑风貌2个方面来进行调控。

2.2.1 村寨规模控制。黎平侗乡风景名胜区内传统村落人口规模都控制在原有规模以内,宅基地面积控制在170m2/户以内,建筑控制在3层以内,高度控制在12m以内。如蚕洞、己炭村建筑高度控制在9m以下。

2.2.2 建筑风貌控制。(1)建筑布局。风景区内传统村落建筑布局随形就势,依山傍水,形成以鼓楼为中心的组团式格局。寨内的道路网络、水系、院落、绿地以及村寨建筑平面形态与风景区的发展具有较高的协调性。(2)街巷空间。街巷风貌是传统村落风貌特色最直接的反映,包含了物质风貌与人文风貌,是村寨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4-5]。村落内街巷立面以传统侗族木建筑、坡屋顶的形式居多,色彩主要呈现深褐色、土黄色,建筑二层凸出的木质阳台与垂下的青瓦坡屋顶檐口相结合,形成极具侗寨传统特色的街巷空间景观。(3)传统民居。传统民居建筑的地域格局特色受到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历史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6]。其风貌控制主要体现在建筑结构、建筑屋顶、建筑墙面等方面。①与传统民居风貌不协调的新建民居建筑。若能通过对建筑外貌进行修饰达到与传统民居建筑风貌协调,可以采取对建筑外貌进行修饰;如不能通过外貌修饰达到效果,则将其拆除。对建筑外墙进行修饰主要从建筑的材质、色彩、形态等进行,包括建筑屋顶、墙面、门窗等。②破损的传统民居建筑。可以修复的传统民居建筑,采取旧材料进行修复,做到“修旧如旧”的效果,若采用新材料,新材料与旧材料必须协调一致。不可以修复的传统民居建筑,可以采取拆除重建或拆除复绿的方式。

2.2.3 街巷侧立面风貌控制。对于和传统风貌不相协调建筑立面形式,采取整治、更新等措施,使街巷立面景观得以延续。巷道两侧破旧的建筑采取更新措施,凸显街巷的优美,且控制街巷的高度及宽度。

2.2.4 街巷地面风貌控制。传统村落街巷空间,以石板路、石板巷为主,采用大小不等的青石板或石板铺就,宽窄不一的步道、宅间水塘、田地等构成富有韵律和变化的村巷景观。

2.3 景观特色营造

植物景观对于改善环境、提高村落观赏价值具有很好的作用[7],村落的植物景观营造,须从“点、线、面"3个层次进行,使植物景观达到改善生态、促进传统村落发展的作用。现将村落植物景观分为5类:公共绿化景观、庭院景观、道路景观、河道景观、田园景观。针对村落植物景观存在的问题,遵照“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等原则,打造集“观赏、生产、休憩”等功能为一体的植物景观。

2.3.1 公共空间绿化景观。①空间营造:公共绿化空间的营造以开敞空间和半开敞空间为主。开敞空间主要提供给村寨节庆、活动等举办使用,视线较为开阔,半开敞空间主要提供人们休憩、游赏。②植物配置:公共空间植物种植形式以园林式为主,不同的景观空间植物配置形式不同,植物搭配以“乔木+灌木+草本”和“乔木+草本”2种模式为主。公共空间绿化须做到四季有景、步移景异。③植物选择:公共绿化的植物选择主要以乡土植物为主,除了要考虑植物景观的观赏价值,还要充分考虑植物的生长习性。

2.3.2 庭院景观。①空间营造:庭院空间主要以半开敞开间和私密空间为主。庭院空间的营造多是通过植物种植来围合,通过植物高度、植物种植形式的设计营造不同的空间。②植物配置:庭院景观的植物配置依据不同的功能及植物种类可以分为果蔬式、园林式、花卉式[8]。园林式主要的植物配置模式是“乔木+灌木+地被”;果蔬式采用“乔木十灌木”的模式;花卉式采用“灌木十地被”的模式。园林式和花卉式以观赏为主,多考虑植物的观赏价值。果蔬式以生产功能为主,观赏功能为辅,在植物选择时既要考虑生产价值也要考虑观赏价值。③植物选择:庭院乔木要么以观赏为主,多选用色叶植物和开花植物,要么以生产为主,选择果树,即有经济价值,也有观赏价值;庭院景观的灌木选择,与庭院的配置有关,园林式种植可以选择花灌木和常绿灌木,花卉式种植则主要选择花灌木。

2.3.3 道路景观。道路景观是景观生态系统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9],是构建村落绿化格局的重要组成要素[10]。道路景观的观赏价值主要取决于植物选择和植物搭配。植物搭配模式主要为“乔木+灌木”或“乔木+草本”。其植物选择要考虑植物的生长情况,选择慢生树种,且分枝点较高的乔木。

2.3.4 河道景观。河道景观是村落廊道景观的特色[11]。景区内传统村落因水而活,对于河道景观,在植物选择方面尤为重要,植物选择与植物的生长习性密切相关。

2.3.5 田园景观。景区内传统村落农田主要种植水稻,以生产为主,观赏价值有待提高。景区内农田景观的打造可以采取农业观光园的形式来进行设计,可以设计一些水果采摘园等,增加游客的体验感,也可以种植花卉,提高观赏价值。因田园景观兼具生产和观赏2种功能。

3 经济产业发展引导

3.1 农业发展布局

黎平侗乡风景名胜区农业发展总体规划思路为:大力发展观光农业,提高农业和旅游业的关联作用,充分开发风景区内具有观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和农业产品,把农业生产、科技应用、艺术加工和游客参与农事活动等融为一体;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保持农村资源和风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推动农业生产向“高产、优质、高效”方向发展,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结合堂安、厦格、纪堂、地扪等村寨发展观光农业,选择种植适宜生长和具有观赏性的地方蔬菜和特色瓜果,提高游客的农耕劳作参与性,同时在堂安、厦格等村寨加强梯田景观的展示,将农业生产与观光旅游相结合,发挥农业与旅游业的关联集聚效益。 在山地区域,以生态林业种植为主要发展方向,加强林相改造,沿景观道路两侧平缓耕地可适量发展特色种植,增加植被绿化、增加植物景观、推行“退耕还林”战略。

3.2 发展的步骤与措施

3.2.1 优先发展旅游业。发展第三产业是区内经济发展的主导方向,而旅游业是风景名胜区发展第三产业的突破口。它关系到本地经济的结构和市场竞争力。旅游业是启动、带动本地经济良性发展的关键因素。

3.2.2 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展生态农业和优质高效农业,在风景名胜区内坚持生产用地的景观化、生态化原则,向生态农业进军,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引导第一产业向生态化、旅游型农业发展,部分基本农田要按规划要求退耕还林。

3.2.3 加强旅游产品的开发。尽快出台鼓励发展旅游商品生产的政策,组建民营性的旅游工艺品、纪念品、宣传品、旅游仪器开发、生产研究机构和加工企业,以本地木、竹、草、藤、植物种子、水产品等资源优势为依托,以地方传统工艺、艺人、产品和引进人才、工艺、产品相结合,开发既适宜本地销售,又能进入国内旅游购物市场的旅游商品,鼓励发展旅游购物商业网点。

4 结论

对于传统村落居民社会主要从建筑景观的调控、植物景观调控2方面进行,建筑景观的调控包含村寨规模与建筑风貌,景观特色营造主要从植物的选择、配置、空间营造等方面进行,经济产业发展引导必须结合当地的产业布局及经济发展的特色与前景,开发特色产品与产业,才能使其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在今后的研究中,将增加对居民点的管理方面的研究,为今后风景名胜区居民社会的调控提供借鉴。

(收稿:2019-03-31)

参考文献:

[1]王晶超,陈艳梅.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J].对外经贸,2015(3):103-104.

[2]王凤武,张文.核心景区居民外迁与小城镇建设[J].城乡建设,2004(9):42-43.

[3]赖胜男,古新仁.风景名胜区居民社会调控规划探讨[J].山西建筑,2014(17):3-5.

[4]沈一凡,洪艳.传统村落街巷空间的保护与更新——以金丘村“民俗历史文化展示区”为例[C].首届中国民族聚居区建筑文化遗产国际研讨会,2012.

[5]张鲜明.上海市郊区历史地段街巷空间保护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

[6]彭敏.浅谈湘西新农村民居空间格局和地域文化[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6(5):121-122.

[7]楼贤林.浙中古村落植物景观的保护与建设研究[D].浙江大学2015.

[8]吴永曙.福建省乡村庭院绿化构建技术[D].福建农林大学,2010.

[9]赵明德.城市园林景观路的规划设计探索[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

[10]曾蕾.云南亚热带山地乡村景观构建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

[11]吴隽宇.绿道系统中乡土景观廊道的构建——以广东省增城区为例[J].中国园林,2014(11):36-39.

作者簡介:梁玉娜(1993-),女,贵州人,汉族,在读硕士,研究方向:风景名胜区规划与设计。白新祥(1979-),男,山西人,汉族,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山地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杨恩(1978-),男,四川人,汉族,学士,贵州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规划设计专家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风景名胜区规划与设计、自然遗产地保护与管理。

通信作者:2211869381@qq.com

猜你喜欢
传统村落
传统村落整体人文生态系统构成分析及保护策略
民族地区传统村落文化安全建设的新视角
国内传统村落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