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伟萍
市场风格的转变让不少职业投资人不断修正和完善投资风格,本周《红周刊》专访的杭州斌诺资产基金经理芦斌先生就是其中之一。他表示,追漲杀跌早晚会被市场淘汰。但相较“巴芒”主义的持股不动,他更青睐价值+择时。而最好的风控就是弄懂公司。他比较关注游戏、网络金融以及5G主题下的苹果产业链等科技股的投资机会,此外,他认为,核心资产目前估值并不便宜,2020年大概率将会以时间换空间。
《红周刊》:2019年公司夺冠产品年度净值回报高达14倍(1389.85%),您是如何操作的?是否有使用杠杆?
芦斌:这款产品净值在7月份前后出现了大涨,净值从6元多直接飙升到17元。市场投资者会猜测产品是否使用了杠杆。我们确实用了杠杆,但唯一用的就是券商的融资,产品净值大涨主要是对潜能恒信操作。
2019年7月16日开盘前,我查看重点关注公司公告,发现潜能恒信公告,以5000万转让了旗下子公司油田进入开采期后每年产生净利润的1%,由此可以大致推算出,该油田100%的权益大致50亿,这样的类似油田公司有6个区块,而此时潜能恒信的总市值才53亿,对公司价值重估会带来极大影响。开盘我果断调集资金叠加融资杠杆,买入了150%的仓位,当我们建完仓,潜能恒信在9:40分就封板了,随后迎来了七个涨停。
《红周刊》:杠杆会带来超额收益,但风险极高。您使用杠杆过程中,如何规避掉不确定性带来的潜在风险?
芦斌:对于大部分投资者,我建议慎用杠杆,因为容错率很低。
但就两融来说,我会考虑两个问题,一是自己可以承受的两融比例。风险必须要在我承受范围之内。二是融资资金尽量不要过夜,以盘中滚动调仓为主,除非行情特好。我会在相对确定机会来临时,适当利用融资的优势先买进心仪标的,然后再从容地减掉不满意的持仓。
《红周刊》:除了前面提到的潜能恒信,您管理的产品2019年前三季度也先后现身石化油服、中曼石油、恒邦股份等多只个股前十大流通股榜单中。
芦斌:石化油服、中曼石油、恒邦股份都是当初中美贸易摩擦的受益品种,属于主题性投资。我们上榜某些个股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并不代表我们长期看好,有些个股是短期操作过程中,而买入时点正好在一季报或者二季报截止日期当天并因此上榜。但当投资者从上市公司财报中看到我们持仓时,我们可能已经不持有相关个股了。
2019年,我们对“核心资产”和5G产业链主题股均有布局,但这些个股市值较大,以我们公司现在的资金规模,进入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是有难度的。
近年来,作为“聪明钱”的外资不断入场,市场风格发生转变,我们的短线操作也都是建立在基本面的前提下,没有基本面支撑的个股,我们不碰。
《红周刊》:您提到的市场变化,给您最深的感触是什么?
芦斌:2017年算是个分水岭,之前短线操作更容易获得超额收益,整个市场投机氛围浓厚,垃圾股、壳资源满天飞。但2017年以后,随着以贵州茅台和中国平安为代表的核心资产类个股走强,以及外资不断入场加仓核心资产,价值投资在A股得到了更多投资者的认可。蓝筹股更受认同。
《红周刊》:从公开资料来看,您是以短线起家,从短线到价值投资,您的投资风格有何转变?
芦斌:市场风格转变让我的投资体系也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修正,形成当前立足于基本面的择时投资。我认可巴菲特和芒格对于投资的理解和分析,可我不是“巴芒主义”。
不过,从基本面了解所投资的公司这是硬核。有人说这是价值投机,但基于基本面的短线投资也并非就是单纯的投机。好的公司在一个好的位置买入会更舒服,这是交易思维。按照我个人的经验,一只个股全年中80%的交易难以产生大收益,只有20%甚至10%的交易才能产生对收益净值起到较为明显的作用。例如,因市场调整或者一些消息对公司股价短期造成剧烈的反应,如非理性下跌,那下跌之后的低点就是比较好的波段性买点。很多时候我都是在等待优质股出现的稀有“击球”机会,等待也是一种策略。
《红周刊》:能结合具体实例谈谈,您认为的“好公司”吗?
芦斌:简单地说,主营业务、净利润能够保证持续增长,且PEG小于1,在我看来就算是符合好公司的基本标准。但不同行业的公司判断优劣的关键点会有不同。
如游戏行业的众应互联。2015年8月复牌时,从基本面角度来看,其收购的境外游戏资产承诺未来3年的净利润每年增长幅度在50%,摊薄后的每股收益对应当时PE才25倍,且PEG低于1,当时这类型企业PEG很少低于1的,这符合“好公司”的标准。买入之后很快股价就出现了1倍的升幅,市盈率回到了行业平均水平。
再比如白电龙头格力电器,我们仍在持续跟踪研究,2020年研究重心有两方面,一是2019年度业绩能否保持以往增速,这意味着其当前的高估值水平能否回归合理区间。二是高瓴资本入场后与管理层利益绑定更加紧密,要看2020年股权激励后是否能够像预期一样带来利润释放的空间。
酱油股海天味业我们也在重点追踪,公司采用预收账款的模式,渠道把控能力强。如果能够维持20%的增长,那么现在这家公司很像2005~2017年的茅台,市场预期的产品提价,也会再出现。但短期看,提价出现之后大概率股价回调,其估值不在我们的买点。就我的投资风格说,按照20%多的增长,40倍PE计算,其股价回到90元~100元区间,才会做是否买入的决策。
《红周刊》:主要还是弄懂公司。
芦斌:没错,弄“懂”公司是最好风控,是长久生存之道。另外,还需注意该公司基本面上是否存在潜在风险点,如大股东是否涉及官司、诉讼等、银行账户是否存在问题等,可以通过天眼查等软件查询一下具体情况。交易之外的风险是对二级市场走势冲击非常大,但通过常识去学习就可以规避掉八成的风险。此外,在建仓收益达到预期后就果断停止,确保投资风险在可控范围内。
《红周刊》:新冠肺炎是2020年全球最大的“黑天鹅”,您如何看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对A股市场的影响?
芦斌:疫情对部分第三产业和中小企业经营和复工影响很大,相关公司一季报或将低于预期情况,建议投资者在一季报披露前后重点关注上市公司基本面情况的变化。
疫情也让在线办公和在线教育实现从0到1的裂变,相关企业得到一次零成本的全国性推广,让用户基数出现爆发式的增长。当然,这部分流量目前还难以体现在公司业绩上,短期需要注意个股股价被透支的风险。但我们不能用传统指标来衡量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新兴产业个股,这类个股中未来是有望出现一批独角兽型公司的。它们某种程度上有望复制2003年非典结束后京东、阿里巴巴等电商巨头的崛起之路。
《红周刊》:您怎么看当下表现强势的创业板,是否参与其中?
芦斌:短期来看,创业板进入偏情绪炒作的“博傻”阶段。但未来创业板基本面有潜质的公司,依然有上升空间。我个人参与的也是这类公司。
《红周刊》:您比较看好创业板哪些领域的投资机会?
芦斌:看好游戏、网络金融、5G主题下的苹果产业链。
以游戏为例,去年下半年开始放开游戏版权号审批,给游戏新公司业绩带来了明显的提升。而疫情让游戏类企业在最近两个月的流水出现了增速明显,对应到一季报甚至半年报数据来看,业绩确定性都是非常高的。此外,游戲行业也属于新兴产业风口上的企业,业绩的回暖,伴随估值的提升,有望迎来“戴维斯双击”的机会。
苹果产业链和VR领域的投资机会主要是基于5G产业的下沉。2020年起将逐步进入5G手机的换机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中国智能手机用户已经达到13亿,我们保守估计,未来有一半的用户有更换5G手机的需求,这也意味着未来两三年将有6亿多用户存在换机需求。这对苹果产业链公司业绩的带动是显而易见的。虽然当前部分个股存在一些炒作现象,但多数仍是比较良性的。
《红周刊》:您比较青睐涨价板块。从分类来看,涨价由周期、突发事件引发的,也有具备长期投资价值的涨价概念,您会更关注哪一类的投资机会?
芦斌:相较于长期涨价个股,我更喜欢因为去杠杆、突发事件引发的涨价概念。因为其投资的核心逻辑是价值重估。这类型的股票由于基本面突变,启动位置很低,风险较小,只要涨价的力度够大,对业绩的改变往往能达到“质变”的效果,这也意味着投资者获得的收益会非常可观。
以方大炭素为例,2017年受当时高级石墨电极从1万多元最高报价到15万甚至20万元,公司的销售额、净利润率和原材料涨价程度。我们很容易毛估出受涨价因素影响其年化净利润有望达到70亿~100亿区间。但当时方大炭素总市值仅有200多亿元,对应的年化PE也就仅为三四倍,明显被低估的状态。随后,其股价从每股10元启动,一路上涨到每股30多元。
《红周刊》:每年的3、4月份A股都会炒一轮涨价概念,对今年的投资机会您如何看?
芦斌:突发的涨价事件投资者可以长期关注一些大宗商品价格的专业网站和全球市场的公开信息公告,在这其中提取捕捉一些有用的信息,提前对市场做出预判。
当下市场上有很多所谓的涨价概念,例如维生素、锂电池、水泥等。但截至目前,我还未发现具有吸引力的个股。
《红周刊》:对于聪明钱的“心头好”——核心资产,您如何看?
芦斌:从基本面质地和稀缺性角度来看,核心资产类个股2020年会继续受到海内外投资者的追捧。但短期来看,核心资产类个股2019年出现了比较大幅度的上涨。例如,白酒、空调、调味品等大消费热门板块个股当前多数估值并不低了。
而且因为疫情影响,市场担心消费板块一季度业绩会因疫情不及预期,我个人认为,核心资产类个股2020年会以时间换空间。等到将来业绩增速再度释放之后或者短期出现一些催化剂因素,估计可能会开启新一波上涨。
就投资机会而言,我看好大消费零食和休闲食品领域2020年的投资机会。这个行业属于充分竞争的行业,行业龙头不明显,而有明显竞争优势的公司就可能成长为龙头,会享受市场高溢价。另外这个行业的营销方式多样,能与当前多种市场概念契合,例如网红直播等,从而有一定题材性,同样会让股价有溢价空间。(文中提及个股仅做举例分析,不做买入推荐。)
(本文采访对象芦斌为2019年度私募基金冠军“斌诺启航2号”基金经理。此次专访完整版视频详见红刊财经、红周刊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