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战锋,刘 龙,董联杰,佘进发,陈永祥
(中国电建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14)
EPC是一种较为先进的工程承包模式,能够最大化地保证工程建设各参与方的利益。但是该模式在实践应用中,加重了总承包方的任务和所承担的责任。例如,项目设计、施工材料调配、设备供应等事项,都需要总承包方负责实施和完成。在此过程中,必然存在大量的风险,如果不能做好风险管理和应对,总承包方将受到严重的利益损失,从而不利于工程项目建设的顺利合格完成。因此,总承包方必须加强对EPC模式下的风险管理,做好施工建设中的所有因素进行周密细致的分析和应对,确保相关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和配置,从而让工程项目在质量合格的基础上,获得最大化的经济收益。由此可以看出,EPC工程承包模式下,加强风险管理工作,对总承包方以及其他工程建设参与主体的利益息息相关,必须扎实有效地开展此项工作。
在传统工程承包模式的应用下,施工所需的技术图纸以及工程工程任务清单由招标单位负责提供,投标方依据其提供的工程任务报价清单,承揽相关工程事项,两者之间的职责任务划分是非常清晰的。而应用EPC总承包工程模式时,建设单位仅提出技术标准、项目用途等事项的宏观要求,却不再提供具体的施工图纸方案、工程任务清单等,从而导致投标方无法准确获得并掌握工程任务量等数据信息,无法对人工费、设备费、材料费等成本核算问题做出准确的核算和把控。另外,在日常施工中会经常出现诸多不确定的因素,对施工进度和质量等产生影响和干扰,从而为招标方的准确报价造成严重的影响。
在以往的工程承包模式中,建设单位负责解决设计失误的问题及后续的风险管控。由于不涉及设计方的责任,因此设计人员未秉承科学严谨的态度提升项目设计的质量,从而大幅度提高了设计出错的概率。甚至部分工程总承包人对设计错误的问题持主观故意的态度,以此人为提升工程造价。而应用EPC工程模式,则可以将设计风险的责任交由总承包人负责处理,但这就意味着总承包人存在的风险因素显著增加。
EPC工程承包模式的应用,使总承包方所负责管理的合同更加复杂,包括EPC总承包合同以及施工专业领域内的各类合同等。在进行合同签订和管理的过程中,合同约定事项存在歧义、责任划分不明确存在纠纷隐患等问题很难实现完全的控制。与此同时,我国各行业在合同管理方面的水平依然较低,合同管理的精细化质量和效果不足,从而导致在履行合同过程中,由于承包人合同管理意识和能力的缺陷等,丢失相关证据资料或出现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情况,为后续索赔争议问题的出现埋下了隐患。
管理风险指在施工现场管理活动中所涉及的成本、质量、进度、安全等事项的风险管控。应用EPC承包模式,对项目承包方的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承包方的施工专业管理能力、资源利用能力等。我国目前所采用的EPC承包模式包括施工分承包单位、设计单位、施工总承包单位等多种模式,但无论采用哪种具体的承包模式,都没有突破以往过于依靠传统管理的经验,参与施工管理的单位互相之间不能形成有效的支持配合,往往是“闭门造车”做自己的事情,无法对施工现场进行统一协调的管理。另外,广大从业人员由于受传统工程管理思维的影响,对EPC管理知识的应用持抵触心理,不具备将该管理模式的优势应用于施工管理各个环节的能力经验,导致各项施工管理工作无法形成统一高效的整体,设计院在此过程中发挥的监理作用也非常有限。没有完善规范的施工管理机制,各参与单位不能实现畅通、高效的信息交流和共享,无法对参与单位的利益进行合理的平衡等。总之,由于总承包人专业水平的不足以及组织架构、制度设计的不合理等因素,EPC模式的优势很难得到理想的发挥。
在传统的工程承包模式中,建设单位是最关键、最核心的部门,承包方需要接受建设单位的领导和安排。由于承包方仅对传统的工程承包模式较为熟悉,在接到建设单位的任务安排后,只是被动地执行,不会考虑任务安排的合理性,这其中的风险主要由建设单位承担。而在EPC工程承包模式的应用指导下,不管是建设单位还是承包方,不可避免地会将传统的理念方法带入项目建设活动中,但是由于受EPC模式的约束和影响,建设单位已经无力对各类风险进行责任承担和协调处理,风险向承包方转移。针对此问题,承包方必须克服以往的思维习惯,对建设单位发出的指令安排的合理性、风险性进行充分的分析研判,对于不利于项目建设和自身利益的指令安排,应与建设单位进行积极的沟通协调,必要时可以拒绝建设单位的不合理指令安排,从源头上有效预防各类风险和隐患的发生。
目前,EPC工程总承包模式在我国推广实施的时间较短,国家对其的政策支持和规范还存在较多的不足,各地所实施的政策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特别是在EPC招标资质、项目建设审核办理流程等方面制定的标准各有不同,从而为EPC承包方带来无法获知的风险隐患,使其高质量、高标准完成项目建设的难度增大。
在应用EPC模式从事投标之前,承包方必须对招标文件、项目用途等相关要求和标准进行充分的熟悉和了解,并且要亲自到项目建设现场进行考察,对工程建设任务完成的难点等因素进行全面周密的考虑。承包方也要积极与建设单位沟通协调,听取后者在项目建设方面的意见,尽量按照后者的要求和意见开展施工,以确保施工方案尽快审核通过。在报价环节,要邀请具备优秀能力和经验的设计单位给予指导和帮助,切实提升工程报价的准确度。
(1)要加大对设计失误的管控力度,尽量减少失误的出现。应积极采用BIM等先进设计理念和方法,有效保证设计质量和效果,对后期成本增加问题进行有效的把控。(2)完善设计效果。在建设单位满意的基础上,加强对设计效果经济性的提升和优化,并且要确保设计效果的专业性,避免出现重复设计、二次设计等不良现象的出现,以免对成本管控工作带来不利影响。(3)邀请具有丰富经验的施工管理人员参与设计工作,最大程度地确保设计方案与施工实际情况相贴合,确保施工方案能够为施工实践提供专业权威的指导。
合同内容直接关系着承包方的利益。EPC工程模式的应用决定了合同将在规范双方行为、解决争议纠纷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因此,承包方在签订合同之前,必须扎实做好前期的调查研究,通过现场考察、邀请专业律师审核把关等多种方式和渠道,对合同内容条款进行全面准确的理解,这样才能在合同商谈和签订中占据主动地位,最大化地发挥合同的规范约束作用。与此同时,在施工开展过程中,要将合同的相关内容事项明确告知项目管理人员,督促其要严格按照合同的要求从事项目施工。另外,还要定期对项目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促进其能够牢固树立合同履行意识,按照合同管理的专业知识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和保存,为维护承包方的权益提供完整的资料依据。
EPC承包模式的本质在于能够对所有参与项目建设的资源进行高效合理的整合。工程的总承包方要建立专业高效的组织体系,积极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具备高质量完成项目建设任务的优秀能力。例如,要拥有足够的能够处理工程总承包相关事宜的人才以及一流的设计人才,确保施工设计的图纸能够顺利通过审核。另外,还要拥有一支灵活高效沟通协调的工作团队,能够处理好内部外部的各类关系,取得最大化的支持资源等。因此,我国从事工程总承包活动的企业必须加强对国外先进技术经验的学习借鉴,注重对综合型工程管理人才的培养,建立完善规范的组织体系和制度体系,为项目建设的高质量、高效率开展提供根本保障。
EPC工程承包模式强调总承包方在项目建设中所发挥的核心作用,要通过总承包方的能力、责任顺利完成项目建设。在施工管理实践中,承包方必须完全执行建设单位发出的合理性指令安排,但是如果后者发出的指令安排存在不合理之处,承包方应予以拒绝。对于建设单位指令安排的合理性,应从以下四方面进行分析与判断:(1)该指令对设计工作带来的改变是否与招标文件的要求一致。如果一致,则判断是否提高了施工标准,如果提高了标准,那么会不会对施工成本、施工进度等造成负面影响;(2)指令安排会不会对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造成负面影响;(3)会不会造成合同违约、合同纠纷等不良问题的出现;(4)会不会造成违法的风险。对于承包方认为不合理的指令安排,其应以书面方式对建设单位说明拒绝的原因,争取建设单位的理解和支持。
承包方在决定投标之前,必须对当地的政策进行全面充分的熟悉和了解,从而细致周密地分析考虑政策对自身利益可能带来的影响,然后将政策带来的优势和风险纳入投标方案的制定中,从而有效防范和应对因政策问题而带来的风险和隐患。
文章对EPC总承包工程项目中存在的风险进行了详细的查找和梳理,就如何提升和优化EPC总承包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水平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需要强调的是,EPC总承包模式的应用虽然使项目承包方的利益得到了更好的保障,但是由于其职责任务的更加繁重,如果不采取专业严格的风险管理,反而会造成承包方利益的严重受损,因此承包方必须切实认识到加强EPC风险管控的重要性,为顺利合格地完成项目建设,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