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蹄疫病毒与非洲猪瘟病毒的比较

2020-03-08 12:23
甘肃畜牧兽医 2020年9期
关键词:口蹄疫病原猪瘟

李 冬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家畜疫病病原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 兰州 730046)

传染病是由各种微生物病原体引起的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和动物健康的疾病,能在人与人、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通过多种途径传播流行,往往造成大面积、大范围、大量的人员或动物发病、死亡。我国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者群体的危害程度,将病原微生物分为四类:第一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如非洲猪瘟病毒、口蹄疫病毒、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牛海绵状脑病病原。第二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疾病,比较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间传播的微生物。如古典猪瘟病毒、蓝舌病病毒、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炭疽芽孢杆菌、布氏杆菌。第三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但一般情况下对人、动物或者环境不构成严重危害,传播风险有限,实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并且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微生物。如低致病性流感病毒、伪狂犬病病毒、结核分枝杆菌。第四类病原微生物,是指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的微生物。第一类、第二类病原微生物统称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显然,口蹄疫病毒与非洲猪瘟病毒都属于第一类,是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都能引起烈性传染病。

1 概述

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口蹄疫五百年前就有意大利人记载,也算是一种古老的全球性动物疫病,目前在亚非拉欧均有流行,在我国也流行了大约一百年,主要危害猪、牛、羊、骆驼、鹿等偶蹄类动物,传播速度快,发病率高,对幼仔致死性强,对我国以及世界畜牧业和肉食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口蹄疫疫苗配以其他综合防治措施,使得口蹄疫发生受到极大限制。但是口蹄疫病毒有7个血清型,病毒也极易变异,加上周边国家口蹄疫疫情不断,新发毒株时有出现,常常通过一些已知或者未知渠道进入,疫苗毒株需要及时更新匹配流行毒株,增加了口蹄疫防控难度,目前一时还难以根除。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非洲猪瘟首次报道于1921年东非的肯尼亚,是一种不足百年的较为年轻的猪病,由于其临床症状与古典猪瘟相似,又发生在非洲,故名非洲猪瘟,但是用古典猪瘟疫苗不能防控,说明二者的病原并不相同,免疫源性也不一致。后来逐渐传播到西欧、南美、东南欧、东欧和俄罗斯远东地区,中国首次报道于2018年8月,截至2019年4月,已经在31个省、市、自治区发现120余起疫情,扑杀生猪100余万头,直接经济损失几十亿元人民币,短时间里流行迅猛,严重威胁了我国养猪业的发展,对人民群众的肉食品消费也造成心理恐慌。由于现阶段非洲猪瘟没有可用的有效疫苗,对发病猪和同群猪只能采取扑杀的方式,对于健康猪场也只能采取综合防治措施。虽然非洲猪瘟仅感染猪和野猪,但是发病快、死亡快,致死率极高,可达到100%。中国的生猪养殖量占世界一半以上,大部分中国人的肉食习俗以猪肉为主,如果防控不力,将会对我国的养猪业造成毁灭性打击。非洲猪瘟目前只有一种血清型,但基因型有24种,我国发现的基因型与2007年格鲁吉亚、2017年俄罗斯远东流行毒均属于同一个基因型即基因II型。

2 病毒特点

口蹄疫病毒属于小RNA病毒科口蹄疫病毒属,是一种正链RNA病毒,大小为20~25 nm,表面无囊膜,有抗原中和位点,呈二十面体结构,电镜下成六角形或近似球形,不耐酸碱,pH值7.2~7.6是口蹄疫病毒最为稳定的酸碱条件,低温条件下十分稳定,但对热较敏感,37℃条件下可存活2 d,60℃条件下15 min、70℃条件下10 min、85℃条件下1 min均能杀灭病毒。对脂溶性有机溶剂不敏感,基因组长度较小,约8.5 kb,非结构蛋白在两端,结构蛋白在中间,易变异。非洲猪瘟病毒属于非洲猪瘟病毒科非洲猪瘟病毒属,与虹彩病毒科和痘病毒科的有类似之处,是一种线性的双链DNA病毒,大小为180~220 nm,比口蹄疫病毒几乎大10倍,是一种大型病毒,表面有囊膜,目前没有发现抗原中和位点,呈二十面体结构,电镜下成六角形或近似球形,耐酸碱,pH值4.0~11.0较为稳定,低温条件下十分稳定,在5℃的血清中存活6年,但对热较敏感,56℃加热70 min 、60℃加热30 min,或者85℃条件下5 min均能杀灭病毒。对脂溶性有机溶剂很敏感,基因组长度较大,平均约180 kb,DNA的结构包括两个易变异的末端和一个约125 kb的保守的中心区域。

3 临床症状

口蹄疫病毒主要感染偶蹄动物的上皮细胞,临床症状主要为口腔、舌面、乳房、蹄部的蹄叉蹄冠出现大小不一的水泡,内含水泡液,逐渐连成一片,几天后破溃形成烂斑,影响动物进食,消瘦、趴卧,使得产肉、产奶量严重下降。幼仔或部分成年动物常因心肌炎而死亡。非洲猪瘟病毒主要感染猪类的巨噬细胞,临床症状与古典猪瘟相同,也有蓝耳病的某些症状,高热、全身呈现青紫、呕吐、腹泻、肺炎,几天内大批死亡,解剖可见多个组织器官出血、肺部水肿、脾脏肿大等,需要进行实验室诊断才能鉴别。

4 流行病学

二者均可直接接触感染,潜伏期较短。此外,运输工具、飞鸟、污染的饲料、水源、器械、人员、鼠类蚊蝇都能传播病原。口蹄疫病毒还可通过空气远距离传播,非洲猪瘟病毒也可通过软蜱这种中间宿主传播。

5 诊断与免疫

二者均可采用PCR、ELISA与免疫荧光诊断病原。口蹄疫抗体也可用ELISA检测,非洲猪瘟也可用红细胞吸附法检测。口蹄疫目前主要在我国主要是单价或OA二价灭活疫苗、合成肽疫苗,一些新型疫苗比如负标记疫苗、缺失疫苗、重组疫苗、空衣壳疫苗、亚单位疫苗也已经上市或正处于注册阶段。非洲猪瘟目前没有可用的疫苗,但是国内一些顶级研究所和高校都在积极全力研发,主要集中在特定的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标记疫苗、亚单位疫苗等方面。

6 综合防控

由于二者都是病毒,综合防控措施基本上类似。贯彻24字方针“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与“及时发现、快速反应、严格处置、减少损失”这种“早快严小”的措施并举,严格做好培训、宣传、检疫、检查、监测、清洗、消毒、隔离、防护、扑杀、无害化处理工作,使病毒没有藏身之地,最终消灭致病病原。

7 结语

口蹄疫病毒和非洲猪瘟病毒都是第一类致病微生物,对我国养殖业尤其是养猪业危害极大,二者既有共性,又有各自特点。中国是养猪和猪肉消费大国,要积极按照政府部署与决策,科学防控,尽早清除病毒,保障肉食品安全与供应。

猜你喜欢
口蹄疫病原猪瘟
牛口蹄疫的鉴别诊断与防治
猪注射口蹄疫疫苗 出现应激反应咋办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猪瘟爆发,猪肉还敢吃吗?
非洲猪瘟来袭,这些问题一定要知道
猪瘟病毒感染的诊治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原流行病学调查
一例外购猪猪瘟暴发后的诊断与防控措施
口蹄疫
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