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情况分析*

2020-03-08 05:09商惠敏陈相李利
广东科技 2020年10期
关键词:广东省人工智能智能

文/商惠敏 陈相 李利

0 引言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是推动区域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的重要战略资源。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要求紧紧把握全球人工智能发展重大战略机遇,按照国家新一代人 工智能发展战略部署,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政策红利引领人工智能发展,形成了人工智能“政策链-产业链-创新链-生态链”四链融合发展格局,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为构筑现代产业体系新支柱,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 广东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基本情况

1.1 广东人工智能发展的基本特点

已建立起较为完善的人工智能产业链条,产业特色凸显,亮点纷呈。近年来,广东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目前已建立起以技术攻关为核心、以产业应用为引导、以基础软硬件为支撑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拥有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鹏城实验室等一批高水平的人工智研发机构和团队,拥有一流的云计算支撑平台和规模较大的集成电路产业集群,部分人工智能技术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围绕人工智能算法、算力、数据等领域,组织实施了一批重大重点专项,成功转化应用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与产业应用紧密结合,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字识别、语音识别、智能监控等技术和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智能制造、生物医疗、公共安全等领域,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人们的生活品质。

涌现出一大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人工智能企业,形成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联动发展的良好格局。经过多年的发展,广东涌现出了一大批人工智能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创新创业企业,形成了以腾讯、华为等大型龙头企业为引领,中小微企业联动发展的格局。据赛迪公司《2019人工智能企业百强榜研究报告》,广东省18家企业入选综合实力百强,16家企业入选成长能力百强,17家企业入选创新能力百强。依托这些重点企业,研发了一系列人工智能产品,如广东省民用无人机产值全国占比超7成,智能手机产量占全球产量约1/3;华为发布最新移动处理器AI 芯片“昇腾910”,2019年智能手机全球出货量2.4亿部,位列全球第二;广州亿航研发全球首款全电力低空自动驾驶载人飞行器;广汽集团发布AVNT 智能一体机实现网联化功能;云洲智能自主研发国内首款海洋高速无人船。

构建起多维布局、开放协同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广东人工智能研发创新基础扎实,拥有广州和深圳2家国家超级计算中心,在2020年6月发布的全球超级计算机Top500榜单,广州超算中心的“天河二号”排名世界第五。推动成立了鹏城实验室、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两个人工智能领域的省实验室;搭建了中山大学先进智能感知技术重点实验室、大数据与计算智能研究所,华南理工大学无人机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脑机接口与脑信息处理中心等高校科研平台;建立了华为诺亚方舟实验室、香港中文大学-商汤科技联合实验室、腾讯AI Lab 等一批高水平企业研发平台。

人工智能与其他产业加速融合,成为推动全省经济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近年来,广东人工智能与其他产业加速融合,智能医疗、智能安防、智能家居等领域发展迅猛。如智能医疗方面,医学影像分析、计算机辅助诊断和治疗等领域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涌现出中山大学眼科中心的先天性白内障人工智能诊断决策平台等重大科研成果;智能安防方面,佳都科技在生物识别、智能视频分析等领域掌握了自主核心技术,将人脸识别核心算法准确率提高至99.5%,识别时间缩小至40毫秒,中星电子在安防监控物联网芯片方面成果突出;智能家居方面,美的IoT 智能家居安全体系是业内首家通过国际双隐私认证,并推出了业界首个家电全链路近场通信技术应用Smart To uch。

1.2 广东人工智能区域发展情况

广东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主要集中在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珠海等珠三角地区,其中,广州和深圳是全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两个高地,佛山、东莞、珠海等地也在积极布局发展人工智能产业。

1.2.1 广州

广州是中国三大通信枢纽、互联网交换中心和互联网国际出入口之一,拥有计算能力国际领先的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为广州人工智能在研发、技术攻关、产业发展等方面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一是出台系列政策大力促进人工智能发展。2020年3月,广州市出台《广州市关于推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行动计划(2020-2022年)》,通过重点实施五大行动和十八项任务,争取创建国家级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人工智能先导区。2019年,广州市科技局发布了《广州市人工智能重大科技专项实施方案》,组织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示范重大科技专项,打造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应用示范场景。2018年3月,广州市发布了《广州市加快IAB 产业发展五年行动计划(2018-2022年)》,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三大产业进行部署,并提出到2022年,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超1200亿元的目标。广州市黄埔区发布了《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实施意见细则》,南沙区在2017年建立了总资金为100亿元的广州人工智能产业基金,并在2018年发布了《广州南沙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等。二是打造产业园区推动人工智能集聚发展。目前,广州市已建立包括中山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主导的超算产业园区;南方测绘、极飞、佳都科技等科技企业主导的天河软件价值创新园;广汽主导的番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价值创新园;思科主导的番禺智慧城市价值创新园;腾讯、阿里、复星、小米、国美、歪歪、粤科金融等主导的广州市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等人工智能产业园。

1.2.2 深圳

深圳在人工智能基础研究、产业链完整性以及产业应用方面拥有较强优势。研发主体方面,国内人工智能研究水平领先的大学在深圳基本都有布局并且在不同领域形成一定特色和优势。如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在机器听觉感知和语音识别,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在机器人视觉处理,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在文本数据挖掘,深港产学研基地在音频搜索与类人自然语言处理,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在机器博弈算法,深圳大学在大数据与机器感知传感器,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在图像处理、VR 和智能医疗等方面均有技术积累。研发平台方面,深圳拥有一大批科技创新平台,涵盖了从计算智能、感知智能到认知智能不同领域研发方向,形成了包括高水平论文、核心发明专利在内的系列源头创新科技成果。研发人才方面,深圳汇集了多位人工智能领域顶尖科研人员,包括国家高端人才计划特聘专家、长江学者、万人计划专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在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创新企业方面,深圳拥有大量从事人工智能领域的相关企业,数量仅次于北京和上海,位居全国第三。代表性的企业有腾讯、华为、商汤科技、大疆科技、迅雷、中兴等,在人工智能硬件、计算、网络、存储、技术等基础资源方面拥有较强的竞争力。产业融合应用方面,深圳在金融证券、物联网人机接口、智能语音、无人驾驶与安全驾驶、智能视像、新媒体等领域拥有国内其他地区和城市无法比拟的优势,未来可能会出现爆发式增长。

1.2.3 佛山

近年来,佛山大力发展以数控装备、3D 打印和工业机器人为重点的智能装备产业,带动了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一是依托龙头企业发展人工智能。2018年4月,美的未来技术中心在美国硅谷正式投入运营,将投入2.5亿美元用于人工智能、芯片、传感器及机器人等领域的研发。由美的开发出的家电业第一个人工智能机器人,经过一年语音识别、意图分析等优化,目前可以实现对美的物联网家电进行远程控制,给消费者带来良好的体验。二是借助大数据发展人工智能。2018年10月,佛山市南海区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智慧城市及大数据产业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南海区新型智慧城市、大数据产业上进行全方位合作,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云计算、大数据、NB-IoT(窄带物联网)、AI(人工智能)、半导体芯片等电子信息产业以及工业互联网、智慧园区、智能制造、智慧城市建设与服务等相关领域。三是利用人工智能推动支柱产业升级。以机器人等智能装备为核心,佛山加快将人工智能技术落地到工业产品上,为工业应用与发展服务。嘉腾机器人正式发布智能工厂建造平台,目标是建立工业控制“大脑系统”,与工厂内部信息管理系统以及机械手和AGV 小车等设备互联互通,可以让用户透过智能手机屏幕点击画面位置来操作机器人移动,解决了过去机器人操作复杂又难以理解正确位置的问题。

1.2.4 东莞

东莞是广东省制造业大市,大数据、装备制造和机器人等产业发展迅速,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一是开展精准招商推动人工智能发展。自2018年起,东莞每年投入3亿元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瞄准各细分领域的全球、全国前20强开展精准招商。东莞建设有中堂镇智能科技生态镇、宏远国际人工智能产业中心、长安智能手机小镇、黄江星河人工智能小镇等,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载体。二是集聚了一批机器人和智能硬件领域优秀企业。2018年东莞智能装备企业达262家,先进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480亿元,同比增长37.1%,其中松山湖拥有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企业300多家,实现产值超350亿元。智能手机全球份额持续提升,智能手机出货量约占全球四分之一,拥有OPPO、VIVO、华为三大龙头企业。三是集聚了一批创新平台和研发机构。截至2018年,东莞共建设了33个新型研发机构,其中人工智能领域相关机构包括东莞中国科学院云计算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电子科技大学广东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广东省智能机器人研究院、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等。为进一步加强东莞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东莞与清华大学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心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上海张江虚拟现实产业协会建立了有效联系,并通过这些机构和团队吸引一批国内外人工智能优秀团队和项目落户东莞。

2 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相关举措

2.1 加强前瞻部署,组织实施人工智能重大专项

为部署提升广东省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水平,围绕前沿与重点技术研发、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关键基础体系研究及验证、关键部件和系统研发、典型示范应用和创新场景培育、创新平台建设等领域,广东省已陆续启动实施了两批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专项,并已取得一定的进展;同时聚焦产业链前端的基础软硬件等环节,组织实施了“芯片、软件与计算”“新一代通信与网络”“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与器件”“虚拟现实”等重大重点专项,有望在基础芯片、基础软件工具和平台、计算和信息基础设施等领域突破,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解决一批“卡脖子”难题,为提升全省人工智能算法、算力提供强力支撑。此外,依托专项引智,成功吸引了众多知名科研机构、企业和人才落户广东。

2.2 强化基础研究,设立人工智能领域省实验室

建立高水平实验室是广东省改变科学基础理论薄弱的关键一环,截至目前,广东省已建立起鹏城实验室、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省实验室等省实验室。其中,鹏程实验室构建了人工智能重大基础设施和网络技术仿真验证平台,成立人工智能国际研发中心,在人工智能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研发上加大布局,推动广东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2019年成立的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省实验室,将在基础理论与核心算法、专用芯片设计、智能互联与大数据、类脑智能等重点领域开展研究,力争在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及关键核心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高端芯片、智慧城市、智慧健康、智慧物流、智能制造与网联汽车、互联网经济与智慧金融等六大领域实现示范应用和产业化,培育新模式、新业态,为广东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3 坚持开放协同,率先打造一批省级开放创新平台

为加快构建开放协同的创新平台体系,进一步推动广东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新格局,广东省依托4家龙头企业建设了首批“广东省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依托格力电器建设“智能制造广东省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依托美的集团建设“智能家居广东省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依托大疆创新公司建设“智能无人系统广东省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依托腾讯公司建设“智慧医疗广东省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2019年,面向深圳、广州、东莞、珠海等地市组织了相关领域优势企业和科研院所参与第二批开放创新平台的遴选工作,分别依托平安保险、商汤科技、科大讯飞、鹏城实验室、佳都新太、云洲智能、欧派家居、云从科技等单位建设智能金融、视觉智能处理、机器人智能交互、开源软硬件、智慧交通、无人船艇、协同设计与制造、人机协同等开放创新平台,进一步提升广东省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的协同创新力度。

2.4 落实国家部署,加快建设高水平人工智能集聚区

依托深圳市在人工智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重大科技攻关、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等方面的显著优势,支持深圳市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进一步推进国家重大战略实施,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充分发挥深圳人工智能产业创新的优势,吸引全国乃至全球的人工智能资源、技术、信息与人才,构建广东省人工智能技术与产业发展良好生态,抢占全球人工智能技术产业的制高点。推进省级人工智能产业园区建设工作,目前共认定了广州市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深圳湾科技生态园、南沙国际人工智能价值创新园等8个省级人工智能产业园区。

2.5 聚焦国际前沿,成功举办人工智能高峰论坛

在科技部和广东省委省政府的统筹部署下,首届中国(广东)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高峰论坛于2018年10月24日在广州成功举办。该峰会以“人类与人工智能”(AI&I)为主题,采用1场高级别全体主题大会和4场平行主题分论坛的“1+4”模式开展,邀请41位境内外人工智能领域知名科学家、院士专家出席演讲,现场签约“国家神经元网络智能超算平台东莞中心”等8个重大项目,授牌4家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吸引了国内外人工智能领域知名科学家、学者、专业技术人员、产业界代表约1000名代表参会。同期还举办了广州国际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入驻仪式和2018中国·佛山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国际大会等活动,与峰会相关议题形成良好呼应。2019年第二届中国(广东)人工智能发展高峰论坛于10月23-24日在广州南沙顺利举行。该峰会以“AI&ALL”(人工智能无处不在)为主题,通过一场高级别主题大会和5场专业平行论坛,围绕AI 2.0和工业经济发展智能化、智慧交通、智能金融、智能教育等专题,分别从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等方面全面展开研讨,为推动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分析把脉、建言献策。

3 广东人工智能发展存在的不足

3.1 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比较薄弱

目前,广东人工智能原创性理论研究基础比较薄弱,人工智能基础算法、底层架构等方面尚未取得系统性突破,形成的高质量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如深度学习方面,现有的技术缺乏表达因果关系的手段和进行逻辑推理的方法,更高层次的人工意识、情绪感知环节还没有明显突破,从“弱人工智能”到“强人工智能”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距离。在类脑智能、量子智能计算等前沿技术研发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

3.2 人工智能“缺核少芯”问题突出

目前,支撑广东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设备、高端芯片以及基础元器件等核心技术大部分掌握在其他国家手中,全省90%以上的芯片依赖进口,一些自主研发技术和产品在质量上也有差距,市场竞争力不强。随着中美贸易摩擦的深化,美国限制核心技术和元器件对中国的输出,使得广东省“缺核少芯”问题更加突出,这对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带来巨大冲击。

3.3 人工智能标准化体系有待建立

目前,广东人工智能发展缺乏有效的标准体系,不利于人工智能科学、规范发展。如人工智能对个人隐私、法律伦理、就业结构、部门利益、条块分割、基础设施建设等带来不确定;产业属性上的产品、技术、工艺、流程、服务缺乏规则和标准;各应用接口不一以及社会属性上如情感、感知、主动决策等方面缺少科学的表征手段;数据挖掘、表征建模等缺少实用辅助工具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加快人工智能标准制定,完善人工智能标准体系,推动人工智能科学化、规范化发展。

3.4 人工智能高端人才较为短缺

人工智能核心高端专业人才缺乏,尤其是前沿理论和关键共性技术等方面的领军型、研究型人才不足,急需加大核心高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企业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供不应求,尤其是既懂核心技术又熟悉具体行业领域的复合型人才仍然较少,行业还需要进一步深耕。广东高校的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力度有待加强,人工智能相关学科建设起步较晚,系统化布局的人工智能课程培养体系和人才培养机制尚未形成,师资力量仍需要进一步强化。

4 广东省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下一步措施

随着全球人工智能产业落地应用高峰期的到来,广东应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政策精神,紧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战略机遇,加强谋划全省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布局,着力构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优势、新动能。

一是统筹部署,推动形成国家、省、市联动发展格局。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委省政府有关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政策精神,紧紧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打造全国人工智能发展高地。营造良好的政策空间,加强省直各部门间协调合作,形成强大合力,实现人工智能发展工作的“无缝对接”,引导各地市制定符合区域特色的人工智能政策措施。加强与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的衔接,吸引国家级人工智能平台和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在广东省落地转化。

二是补齐短板,加快突破基础理论与核心技术瓶颈。持续组织实施好广东省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科技专项,积极推进深度学习理论、高性能计算架构等前沿与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大力推进跨媒体感知、跨媒体分析推理等应用关键技术研究,加快发展神经网络芯片、智能传感器等关键部件和系统,力争形成一批重大标志性科技成果,摆脱“卡脖子”问题。

三是育才引智,集聚培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加强人工智能领域的学科建设,鼓励广东省高校设立人工智能学院,加大高端紧缺人才的培养力度。加大人工智能领军人才引进力度,依托“珠江人才计划”“扬帆计划”“广东特支计划”等广东省重大人才工程,大力引进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关键核心技术等领域的高水平人才和创新团队。

四是完善生态,营造产业发展良好环境。秉持“开放开源”的理念,继续加大力气打造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推动重点软硬件基础平台开源共享,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促进国际科技合作,构建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全面开放创新新格局。充分发挥市场首创精神,弘扬改革创新、容许失败的创新文化,激发企业创新锐气。强化人工智能隐私安全、伦理道德及法制研究,规范人工智能安全可控发展。

五是深度融合,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充分发挥广东产业基础扎实、应用场景丰富的优势,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在产业、民生、社会治理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应用。推进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建设,大力培育发展创新型骨干企业,催生一批新产业、新业态,力争在产品开发、场景应用等方面取得一批突破性成果。组织开展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和应用试点,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和做法,通过试点示范带动全省人工智能发展。

猜你喜欢
广东省人工智能智能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广东省铸造行业协会十周年会庆暨第四届理事会就职典礼成功举行
2019:人工智能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人工智能与就业
广东省海域使用统计分析
数读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