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女性吸毒的状况和特征分析报告

2020-03-08 04:14杨江澜
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吸毒者冰毒毒品

杨江澜* 李 颖** 王 洁***

一、引言

随着女性吸毒的数量增加,尤其是青少年女性吸毒数量的增加,有关女性吸毒的研究也趋于深入。理论研究表明,女性吸毒不仅具有吸毒群体的一般特征,还具有一些特殊的原因和规律,其吸毒的生命经历具有特殊的影响因素。

孙宝华探究影响女性吸毒者的心理因素和行为特征,发现吸毒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一般水平。女性吸毒者需要更多心理健康的关注,可以通过为她们搭建心理治疗机构,对女性吸毒者进行心理矫治和心理干预来预防女性吸食毒品后会对社会造成危害。①孙宝华:《女性吸毒心理原因探析》,载《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 年第3 期。姜立强从社会联结方面进行探究,发现女性吸毒者的薄弱社会联结与其吸毒行为密切相关。他提倡从毒品需求侧开展毒品治理,建立“不想吸、不能吸、不敢吸、不必吸”的禁毒戒毒长效机制。②姜立强:《女性吸毒者的社会联结、吸毒行为、帮教服务及对策研究——以强制隔离戒毒者为例》,载《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8 年第6 期。刘柳等人研究发现,女性吸毒者在吸毒生涯的扩张期主要围绕毒友圈和圈子亚文化展开,即对毒友圈的依赖导致其对毒品的依赖。他们认为针对青年女性吸毒者的戒瘾治疗可以通过构建良好的社交网络,加强女性吸毒者对新型毒品的认识,以及对她们心理和行为方式的重塑。③刘柳、段慧娟:《毒友圈与圈子亚文化:青年女性之吸毒生涯扩张期探析》,载《中国青年研究》2018 年第1 期。由此可见,女性吸毒的研究可以从不同的理论视角开展。

同时,青少年女性吸毒的特征是复杂多面的,可以从多视角进行刻画,并有针对性的采取不同的举措来解决女性吸毒的问题。从女性吸毒的年龄分布、吸毒行为、生存状态及吸毒前后的个人、家庭和社会变化等方面进行细致描绘,勾勒女性吸毒者的形象,从而更有效地救助女性吸毒者,促使社会有关预防青少年女性吸毒的社会控制体系的形成。

二、数据收集与变量描述

本研究基于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17年开展的“预防青少年吸毒”课题研究的调查数据,课题组先后在江西、上海、浙江、广东、山东、云南和吉林等省市调查了有效样本3377人,其中吸毒青少年有2110人,作为对照组的普通青少年有1222人。

被调查的女性吸毒者年龄最小的14岁,最大的35岁,其中14-25岁的有468人,占42.0%;26-35岁的647人,占58.0%。其居住地以城市为主,占比达到63.2%。受教育程度以初中为主,占比达到57.9%。

表1 青少年女性吸毒者的居住地和受教育程度

三、结果与分析

对于青少年女性吸毒的基本特征的分析,主要是采用描述统计以及比较研究方法,侧重于青少年女性吸毒者的特征画像,从年龄分布、吸毒行为、生存状态及吸毒前后的个人、家庭和社会变化等方面进行细致描绘,勾勒青少年女性吸毒者的形象,以对青少年女性吸毒者生存、生活环境的改善及帮扶救助有所增益。

(一)青少年女性吸毒者开始年龄较早,毒龄略长,有3 年以上毒龄的比例达到六成

青少年女性吸毒者第一次吸毒时的平均年龄为20.3岁,相较于男性21岁的平均年龄早0.7岁。因为开始吸毒年龄呈现明显的右偏分布,利用中位年龄能够较好的比较其差异,女性第一次吸毒的中位年龄为19岁,较男性要早2年。

在吸毒时长(毒龄)方面,女性平均吸毒时长为5.1年,男性平均为5年,女性较男性略长。分组来看吸毒时长的差别,毒龄1年以下的女性有10.5%,男性有14.5%;毒龄1-3年的女性有29.3%,男性有30.7%;毒龄在3-8年的女性有43.8%,男性有34.7%,女性较男性高9.1个百分点;8年以上的女性有16.5%,男性有20.1%。毒龄在3年以上的女性所占比例达到60.3%,男性所占比例为54.8%,女性较男性高5.5个百分点。

表2 吸毒时长的结构分析

(二)青少年女性吸毒的行为特征

1.青少年女性吸食毒品的类型较多,冰毒吸食比例排在首位

吸毒者所涉毒品种类繁多,但在吸食比例方面男女间存在一定差别。青少年女性吸食毒品种类排前三位的依次是冰毒、麻古(麻果)、K粉,所占比例依次是66.8%、14.8%和11.0%。而青少年男性吸毒者所吸毒品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冰毒、海洛因、麻古(麻果),所占比例依次是55.0%、22.1%和14.1%。

在毒品多药吸食方面,无论男女,所吸食毒品的种类数随着吸毒程度的加深而增加,尤其是青少年女性在戒毒前吸食1种毒品的比例有49.6%,以吸食冰毒为主,达到86.4%;吸食2种毒品的比例达到了25.8%,3种及以上的比例有24.6%,混吸的现象比男性高4.3个百分点。在混吸种类上,青少年女性吸毒主要集中在冰毒、K粉、麻古和大麻等类别,较男性混吸的种类要少,并且主要集中在冰毒-麻古(麻果)、冰毒-K粉、麻古-K粉、冰毒-K粉-麻古以及冰毒-大麻等混吸组合上,与男性吸毒者中混吸明显不同的是摇头丸与各类毒品的混吸较少。

表3 青少年吸毒者混吸现象分析

表4 青少年吸毒者常见混吸种类

在吸食频率上,青少年女性一天一次及以上的累计占比达到了53.3%,相较于男性59.9%的累计比例来说,低6.6个百分点。比较频繁的吸食行为,在吸食种类上女性仍以冰毒、麻古(麻果)、K粉为主,尤其是冰毒的吸食最为常见,能够达到87.9%。

2.青少年女性深陷吸毒受朋友影响较多,多发生在朋友家

吸毒者毒品来源途径成为影响吸毒者的重要因素。分析发现,青少年女性第一次吸毒时毒品有82.7%来源于朋友,较男性吸毒者77.9%的比例略高4.8个百分点;其次是来源于“专门卖毒品的人”,有7.2%的女性受专卖毒品者的引诱、陷害等不良影响而染毒。第三,青少年女性吸毒者受男朋友或伴侣的不良影响深陷毒品深渊所占比例较高,达到6.6%,而男性吸毒者受女朋友或伴侣的不良影响仅有1.9%,可见女性吸毒者受朋友(包括男朋友或伴侣)的影响较大,累计能够达到89.3%,这比男性的表现要高9.5个百分点。这也说明青少年女性吸毒者在个人安全行为防控方面存在不足,易受他人误导或引诱而深陷毒品的漩涡。

调查数据显示,49.7%的青少年女性第一次吸毒是在朋友家,这也远高于男性37.3%的比例。可见不当的交友会成为人们,尤其是女性深陷毒品泥淖的首要因素,这也提示女性朋友在交友方面要保持理性,防止遭受不良朋友的影响。

在青少年女性吸毒原因方面,好奇、减肥、叛逆等自身原因占据了较大部分,其中有59.8%的女性是出于好奇而开始吸毒,这是处于第一位的因素;其次是为了减肥,占比高达43.8%,这是青少年女性吸毒的一个独特理由;因叛逆而染毒的占到35.4%(见图1)。除自身原因外,因朋友带坏、男女关系不顺意等社会因素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其中,被朋友带坏占到了43.5%,是处于第三位的原因。家庭因素是造成女性吸毒的关键环节,过早步入社会而社会阅历不足,在自己无聊时,又缺乏父母关心,遇到情绪低落就很容易被他人诱导而吸毒。

3.青少年女性吸毒的毒品消费较男性略低,毒资主要来源于自己收入和男朋友或伴侣

青少年女性吸毒者的毒品平均消费较男性略低,女性平均每月消费3593.2元①吸食毒品花费存在极大的差异,毒品月消费支出最少仅有30 元,最大超过万元。为了避免异常值的影响,在分析过程中采用“剔除5%异常值后”的平均值。并根据分组后数据计算中位数和众数。,男性平均每月消费3826.7元,女性较男性平均消费低233.5元。在毒资来源方面,男女吸毒者六成以上是靠自己的收入。但在排列第二的毒资来源方面,青少年女性吸毒者有32.2%的是靠男朋友或伴侣,而青少年男性吸毒者仅有8.6%的是靠女朋友或伴侣。女性靠家人是其毒资的第三来源,其比例达到27.4%。毒资来源为从事特殊服务工作所得的比例较低,女性占3.7%。

调查数据显示,青少年女性吸毒者有5.7%的出现了“为了赚钱买毒品或为了毒品以性交换”的情况,并且还有13.8%的出现了刑事犯罪。由此可见,吸毒严重影响了青少年女性的健康发展。

(三)青少年女性吸毒者的个人、家庭和社会环境的特征

1.青少年女性初次吸毒时的个人生存状态

初次吸毒时的生存状态直接影响或决定吸毒的发展过程。吸毒后是越陷越深,还是悬崖勒马,主要是看吸毒者第一次吸毒是如何发生的。青少年女性吸毒者在初次吸毒时有55.1%的处于自己单独在城市打工的状态,有13.0%的处于离家出走在外流浪的状态,有11.6%的处于辍学和闲散状态。相较于男性来说,青少年女性吸毒者在“自己单独在城市打工”和“离家出走在外流浪”两种状态所占的比例比较明显。由此可见,闲散脱管或者失去家人关爱的青少年容易受到吸毒亚文化的影响,在与变化的环境相适应的过程中,青少年女性容易受到外界的诱惑而沦落为毒品的受害者。

调查数据显示,吸毒青少年中曾为留守儿童的比例较高,尤其是青少年女性吸毒者曾为留守儿童的比例为11.0%,较普通青少年曾为留守儿童的比例高4.3个百分点。由此可见,留守儿童在脱离父母的直接监管、教育的情况下会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带来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容易受到不良同辈群体的影响,在需要辨别是非、规避风险时,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有效指导而失去最佳的教育机会,容易导致留守儿童成为毒品的受害者。

调查数据显示,青少年女性吸毒者教育程度普遍偏低,以初中及以下为主,占比在六成以上。数据比较发现,18-19岁的普通女性青年全部接受了高中(中专、中职、中技)及以上教育,而青少年女性吸毒者仅有12.7%接受了高中(中专、中职、中技)教育,87.3%的是初中及以下教育程度;20-25岁的普通女性青年全部接受了大专及以上教育,而青少年女性吸毒者仅有5.7%接受了大专及以上教育,70.7%的是初中及以下教育程度,接受高中(中专、中职、中技)教育的仅有23.7%;26-35岁的女性吸毒者中,62.9%是初中及以下教育程度,27.4%是高中(中专、中职、中技)教育程度,仅有9.8%是大专及以上教育程度。

调查数据显示,吸毒者表现出较低的学习成绩。青少年女性吸毒者的学习成绩有15.8%在60分及以下,男性吸毒者此比例更高,有33.1%处于60分以下;60-69分的比例男性为23.3%,女性为21.6%;80分以上的比例男性为22.3%,女性为34.9%,表现相对好于男性,但相对于普通青少年,其学习成绩的高分比例仍有较大差距,普通青少年男性、女性80分以上的比例均超过五成。

调查数据显示,青少年吸毒者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不良行为,如逃学(31.2%)、早恋(8.1%)、考试作弊(7.4%)、欺凌其他同学(6.0%)等情况。同时,青少年女性吸毒者在去网吧、KTV、打游戏、酒吧、舞厅迪厅等方面表现出较高的比例。

2.青少年女性吸毒者的家庭特征

在家庭条件方面,吸毒者并未表现出良好的家庭经济状况,相反相对于普通青少年家庭,家庭经济条件反而较差,青少年女性吸毒者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仅有26.8%,较女性普通青少年的家庭经济条件较好33.0%的比例低6.2个百分点。

在家庭关系复杂尤其是存在矛盾的家庭中,青少年易出现不良行为,甚至是涉毒犯罪等。调查发现,吸毒者多数是单亲家庭或由其他亲属照料的家庭,尤其是女性吸毒者有18.7%的是单亲家庭,还有19.3%的是仅有祖辈照料或再婚家庭(单亲与继父或继母组合)的家庭。在单亲家庭中,青少年女性吸毒者有45.9%的是和父亲一起生活,有54.1%的是和母亲一起生活。

青少年吸毒者的父母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初中及以下的占比高达七成以上,尤其是母亲的教育程度更低,男性吸毒者母亲教育程度在初中及以下的占比80.2%,女性吸毒者母亲教育程度在初中及以下的占比为81.6%。父母较低的教育程度不利于孩子的教育指导,尤其是在成长过程中,对孩子缺乏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引导,当孩子面对复杂世界的诱惑时,容易走入歧途。

青少年吸毒者中有较高比例的是独生子女家庭,其中青少年女性吸毒者有28.5%的是独生子女,男性吸毒者39.7%的是独生子女。家庭关系是否融洽将影响孩子的成长。调查发现,吸毒者家庭关系融洽的比例显著低于普通青少年家庭情况,普通青少年家庭关系融洽的比例高达九成以上,但吸毒者家庭关系融洽的比例不足六成,低30多个百分点。同时还有6.2%的家庭存在着父母或亲戚吸毒情况,其中父亲吸毒的比例为19.6%,母亲吸毒的比例为12.4%,兄弟姐妹吸毒情况高达30.6%。紧张的家庭关系,不良的家庭氛围,甚至其他吸毒者的影响极易使青少年陷于迷茫状态,被毒品所侵蚀。

家人对待吸毒青少年的态度将决定失足者的逆转效果。当得知青少年吸毒后,家人的态度如何直接影响其转换效果。调查发现,获知青少年吸毒后,有20%的家庭会出现矛盾冲突,其中男性吸毒者家庭出现矛盾冲突的比例高达26%,女性吸毒者家庭出现矛盾冲突的比例为14.6%;还有家庭出现断绝关系的情况,这都不利于青少年从毒品泥沼中走出来。我们也看到了一些可喜的情况,当获知青少年吸毒后,男性吸毒者家庭有61.8%表现出关心,女性吸毒者家庭有75.7%的表现关心。家人表现出的关心和积极的规劝,使得青少年理顺了成长中的问题,为早日走出毒品的伤害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3.青少年女性吸毒者的社会生存环境

从被调查者的居住地(包括进入戒毒所前的居住地)来看,青少年女性吸毒者有63.2%的居住于城市,25.8%的居住于县城,仅有10.7%的居住于农村;对于青少年男性吸毒者,43.7%的居住于城市,25.3%的居住于县城,29.9%的居住于农村,二者在居住地农村和城市间存在显著差异。而对于居住地是否是户籍所在地,以判断是否存在人口流动情况,青少年女性吸毒者有52.1%的回答居住地不是户籍所在地,存在人口流动情况,显著高于青少年男性吸毒者(35.5%)。

青少年吸毒者在正常人际关系处理方面表现出较大的不足。在校期间女性吸毒者的人际关系较普通学生来看,与老师关系“一般”的表现出较高的比例(49.2%),明显高于普通青少年(19.8%),即女性吸毒者的师生关系“融洽”的比例(44.2%)显著低于普通学生(78.8%)。在学生间的关系方面,关系“一般”的比例为25.0%,明显高于普通青少年(10.0%)。人际关系“一般”或者“紧张”,在群体中缺乏被认可度,这一方面是其具有不良行为的结果,也有可能是被同学排斥后与校外不良行为者接触的原因。这也提示我们应重点关注在校期间师生关系、同学关系表现“一般”或“紧张”的同学,防止其接触不良行为者并受其负面影响。

在同学交往过程中,青少年女性吸毒者往往表现出较低的融入动力,不善于或不乐意与同学沟通,表达自己的想法。如青少年女性吸毒者在“我会把握机会和新同学说话”“我喜欢和同学交换彼此的感觉和想法”“同学有需要时,我能安慰他、支持他”“我能把心里想说的话讲清楚,让同学明白我的想法”“碰到困难时,我知道如何开口请同学帮忙”“和同学讨论时,我能注意听他说话”“学校老师要分组时,我都不会落单”“整体而言,我喜欢我的同学”等方面表现出较低的主动性,无法正常融入同学圈。

表5 青少年女性吸毒者在校期间的交往情况

调查数据显示,青少年吸毒者接受过毒品知识教育的比例显著低于普通青少年,尤其是青少年女性吸毒者接受过毒品知识教育的比例仅有23.7%,较普通女性青少年(93.6%)低近70个百分点,也低于青少年男性吸毒者(34.4%)。另一方面,青少年女性吸毒者在进入戒毒所前还有16.9%的不知道什么是毒品,由此可见,青少年女性吸毒者的毒品知识教育明显欠缺,致使其易受他人诱惑,成为毒品侵害的重要对象。

四、结论与讨论

青少年吸毒问题是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在吸毒过程中,青少年女性表现出有别于男性的特征, 主要表现为:(1)开始吸毒的中位年龄早于男性2岁,并且毒龄略长于男性,尤其是毒龄在3年以上的女性所占比例达到60.3%,较男性高5.5个百分点。(2)青少年女性吸食毒品以冰毒为主,尤其是在多药吸食方面,有五成多的女性吸食2种及以上的毒品,比男性高4.3个百分点。混吸种类主要集中在冰毒-麻古(麻果)、冰毒-K粉、麻古-K粉、冰毒-K粉-麻古以及冰毒-大麻等组合。(3)青少年女性吸毒受朋友影响较大,在吸毒原因方面,好奇、减肥、叛逆等自身原因占据了较大比例,尤其是为了减肥,占比高达43.8%,这是青少年女性吸毒的一个特殊理由。(4)青少年女性吸毒者的毒资消费较男性低,毒资主要来源于自己收入和男朋友或伴侣提供。并且吸毒后部分青少年女性吸毒者出现了违法犯罪行为。(5)青少年女性吸毒者有明显高于男性的单独外出务工和在外流浪情形,易受到不良影响,并且在成长过程中,留守儿童的比例也高于普通女性青少年情况。较低的教育程度和学习成绩恶化了女性吸毒者的社会生存能力,使其在后续社会融入、社会生存过程中先天不足,极易深陷不良行为的泥淖。(6)青少年女性吸毒者处于较差的家庭经济条件和复杂的家庭氛围中,缺乏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的正确教育和引导,尤其是家庭成员吸毒极易使青少年陷于迷茫状态,被毒品所侵蚀。(7)女性吸毒者在正常人际关系处理方面表现出较大的不足,在群体中缺乏被认可度,表现出较低的融入动力。在防范意识较低和毒品宣传不到位的情况下,易成为毒品侵害的对象。

在如何更好地帮助青少年女性吸毒者方面,需要家庭、社区和政府等责任主体的相互配合,形成合力。(1)加强青少年女性的心理治疗,帮助其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女性吸毒者的救助,不仅要帮其解除生理毒瘾,更要从心理角度改变其认知,逐步建立起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在家庭、社会的支持和认可下,发挥家庭治疗或团体心理辅导的作用,助其重拾回归社会的信心。(2)借助家庭的关爱与接纳,构建家庭戒毒防线。家庭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港湾,家庭关系的和谐美满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应该将家庭构筑成抵御毒品侵蚀的第一道防线① 张赛宜、马建文:《女性吸毒的认知心理及对策研究》,载《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年第3 期。。在家庭关系紧张或功能不健全的情况下,要发挥当地群团组织的作用,对女性吸毒者和家庭给予全方位的帮扶、引导,弥补家庭功能的欠缺。(3)强化综合治理,构建全社会禁毒防毒体系。通过社会治理的方式防控吸毒是国家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良好的社会环境是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前提和保障。为了预防毒品对青少年的毒害,尤其是对女性青少年的毒害,必须在学校和社会中加强毒品知识宣传和禁毒教育,针对不同年龄阶段以及不同地区特点采取恰当方式进行② 杨佳怡:《女性特殊吸毒人群的心理特征与防治对策——“陪溜妹”的过与防》,载《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19 年第2 期。,防毒禁毒从孩子抓起,开展早期教育,帮助其建立健康的朋友圈。同时,对深陷吸毒泥淖的青少年,要避免歧视,通过教育培训提升其融入社会的能力,及时帮助其解决其生活中的困境,脱离原来的朋友圈,防止复吸。

猜你喜欢
吸毒者冰毒毒品
销毁毒品
抵制毒品侵害珍惜美好年华
火烧毒品
基于时间分辨免疫分析的冰毒检测微流控芯片
拒绝“毒”侵要打持久战
吸毒者
特殊形态的冰毒认定问题分析
远离毒品珍爱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