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玉梅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 时尚艺术与设计学院,江苏 无锡 214206)
目前,服装生产类型逐渐由大批量、少品种向小批量、多品种的方向发展,如何准确、快速地预测标准工时成为服装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服装生产企业可利用预测出的标准工时,向合作企业准确报价、预计生产定额和交货期,确定工资、奖金等。目前,国内外学者在服装标准工时的制定方面做了许多探索性的工作,如利用新的科学技术制定标准工时[1-2]、利用数据库等新工具制定标准工时[3]。为了反映服装企业工时的动态变化,也可应用学习曲线制定动态工时定额,满足工时动态管理的需要[4]。上述研究为服装生产的科学化管理提供了理论支撑,但在服装部件缝制对标准工时的影响这一方面研究较少。
工人缝制动作标准化是研究标准工时的前提,否则得到的标准工时将不具有代表性。本实验将以女衬衫为研究对象,采用可操控性的实际测定法,首先将女衬衫各部件进行分类,其次对女衬衫各部件缝制工序时间进行测量,并通过分析数据,得出女衬衫部件的缝制标准工时,最后建立标准工时预测系统。
女衬衫款式多样,按照部件所在位置不同,可以分为领、袖子、口袋、门襟和小部件(表1)。其中,领部按照结构形式有翻立领、圆领和扁领;袖子结构变化主要在袖口,分为贴袖口、松紧袖口和普通袖口;袖衩按工艺形式有大小袖开衩和加袖开衩条的袖衩;绱袖根据服装的制作形式分为有里子和无里子两种绱袖方法。在女衬衫中应用较多的口袋有贴袋、斜插袋。
1.2.1 测试地点
本实验以女衬衫为测量对象,测量地点为江苏高青制衣有限公司,公司服装的设计、制版等均采用计算机辅助加工技术。另外,企业现阶段生产的服装款式、生产环境、工作条件等满足实验测量条件。
1.2.2 测量方法
本实验采用秒表法进行工时测量。秒表法是以工序作业时间为对象,按操作顺序进行多次反复观察的方法。使用工具为秒表、时间观察测量与测时记录单[5]。为了减少实验误差,每一道缝制工序工时均测量3次。
1.2.3 测量数据
测量的9款女衬衫具有代表性,能反映上衣类服装的数据样本,每款女衬衫各工序工时的测定数据就不一一列举。
对上衣部件缝制工序所测量出来的时间进行数据分析。
1.3.1 剔除异常数值
异常数值是指那些在观察测量上有显著差错,或受到作业中偶发性异常状态的影响而产生的比平均值过大或过小的时间值。在数据整理过程中,应该先将这部分数据除去再计算标准工时。
1.3.2 计算各道工序平均值
平均时间=同一缝制工序的时间之和/测量次数。
1.3.3 计算服装部件缝制总时间
服装部件缝制时间=∑服装部件各道工序的平均时间。
1.3.4 确定评定系数
本实验在测量缝制工序时间时,抽取的都是具有平均操作技能的工人,所以技能程度取为D等级状态,评比系数为0。由于采用计件工资制度,工人的工作积极性很高,所以努力程度为B1等级状态,评比系数为0.10。
评定系数=技能+努力+环境+一致性=0+0.10+0+0=0.10。
1.3.5 确定宽裕率
宽裕率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作业的内容、操作工人所担任的工序数目、产品规格、操作人员技能水平、批量的大小等。在缝制车间,通常使用20%~25%的标准宽裕率[6],本实验采用的宽裕率为20%。
1.3.6 确定标准工时
根据确定的测量时间[7]、评定系数和宽裕率,计算标准工时:标准工时=测量时间×(1+评定系数)×(1+宽裕率)=测量时间×(1+0.1)×(1+0.20)=测量时间×1.32。
2.1.1 领
主要对女衬衫常见的翻领、中山领、圆领和扁领的标准工时进行计算,结果:翻领各工序观察时间588.20 s,标准工时为775.83 s;圆领各工序观察测量时间为268.30 s,标准工时为355.00 s;扁领各工序观察测量时间为257.50 s,标准工时为340.00 s。
2.1.2 袖子
袖子标准工时有袖口和绱袖两部分,分别对不同的部位进行工序细分,合计出标准工时总时间。其中,普通袖口部位各工序观察测量时间为173.00 s,标准工时为229.17 s;有袖口贴的袖口各工序观察测量时间251.00 s,标准工时为330.83 s;松紧袖口的各工序观察测量时间227.40 s,标准工时为300.00 s。绱袖分为无里料和有里料两种袖型,其中,无里料各工序观察测量时间为225.50 s,标准工时为297.00 s;有里料袖子绱袖各工序观察测量时间为471.20 s,标准工时为622.00 s。
2.1.3 口袋
口袋主要有无袋盖和有袋盖贴袋两种,将各工序细分,根据观察测量时间,计算出标准工时总时间。其中,无袋盖贴袋各工序观察测量时间为165.50 s,标准工时为218.30 s;有袋盖贴袋各工序观察测量时间为267.40 s,标准工时为353.30 s。
2.1.4 门襟
门襟部位的工序主要以普通门襟来计算标准工时,其中,门襟各部位工序观察测量时间为278.00 s,标准工时为366.40 s。
(1)将女衬衫分成各个部件,并将部件的标准工时相加,求出的总和即为服装的标准工时。如款1衬衫的服装部件主要有:中山领、无袋盖贴袋、袖子(无里子绱袖、普通的袖口、短袖、无袖衩)、门襟、摆缝、肩缝、拼缝、省、裥和辅助工序(表2)。根据以上过程得出,此款衬衫的标准工时为:中山领+无袋盖贴袋+无里子绱袖+普通袖口+短袖+门襟+摆缝+短袖肩缝+拼缝×3+省×4+裥×2+分包+点、订主标和洗标+检验。
(2)由之前测量的9款女衬衫中的其中一款可知,衬衫测量所得的缝制时间[8](T测量),经过评定、加宽裕率之后,得到实际生产时间(T生产)为:
T生产=T测量×1.32。
(3)服装部件缝制标准工时与实际生产时间的误差为:
误差=︱预测标准工时-实际生产时间︱/实际生产时间×100%。
同理,可以得出其他款女衬衫标准工时和误差。
在实际生产中,由于环境和作业条件的变更、面料的性能变化等因素,使服装在生产中产生误差。通过数据整理及时间评定、宽放等一系列的工作,确定了服装缝制的标准工时与实际生产时间的吻合率在90%以上,能够科学合理地反映服装的生产实际情况。随着数据库的样本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增加,数据库的信息不断完善,标准工时与实际生产误差也会越来越小。由表2可知,女衬衫部件缝制标准工时与实际生产时间之间的误差都小于10%,说明本次预测的缝制标准工时是可行的。
表2 女衬衫部件缝制标准工时与实际生产时间误差比较
本研究预测系统主要针对机织类服装,主要的上衣种类有衬衫、西装、外套、大衣和连衣裙。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初始界面首先选择服装的类型,以女衬衫为例,进行服装部件如领型、口袋、袖子、门襟、摆缝、省褶裥的个数等和分包、检验等辅助工序的选择,预测出各部件的标准工时。
部件和工序随着款式的变化有所区别,服装中不包含的部件和工序,应在系统中数据输入为零,预测出女衬衫标准工时,并输出标准工时和工序,继续运行回到初始界面。系统的运行过程如图1所示,此系统的运行过程为服装企业准确报价、预计生产定额和交货期、确定工资、奖金等提高了效率。
图1 预测系统运行过程
根据标准工时系统运行过程,建立了1款女衬衫的标准工时运行界面,如图2所示。
图2 系统预测款1衬衫缝制标准工时的界面
缝制是服装生产中难度最大、占用时间最长的工序,预测女衬衫缝制的标准工时,并应用女衬衫缝制标准工时的预测系统,有助于提高服装生产企业标准工时的编制效率和准确性,减少或消除标准工时编制过程中人为因素造成的误差,实现企业资源共享与信息集成科学化、系统化的管理。通过计算确定的女衬衫缝制的标准工时,与实际生产时间的吻合率在90%以上,能够科学合理地反映服装的实际生产情况。但要注意的是,标准工时受到环境、作业条件的影响,当上述条件变化时,需要修订服装缝制的标准工时,这就要求服装生产企业必须不断更新标准工时数据库,制定出符合生产实际的标准工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