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非
列夫·托尔斯泰说:“正确的道路是这样,吸取你的前辈所做的一切,然后再往前走”。 历史是传承发展的,高考试题也是在先前的基础上再往前走。综观近年高考全国卷I历史试题42题,稳中求新,传承发展,关注热点,贴近现实。2019年的42题更是让人眼前一亮,试题贯彻了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考查了考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试题镜鉴性、创新性、现实性和历史味兼备,体现了鲜明的价值导向和方向引领。
一、试题素养立意,传承性、镜鉴性、时代性强,历史味浓
遵循习近平新时代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中的教育思想,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考试中心发声为高考和教学定调:立德树人,培养考生的综合素养和多种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育人。这一思想在2019年高考历史全国卷I第42题中得到了进一步的体现。原题如下:
4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
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
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
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备具上列诸条件者比数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
——钱穆《国史大纲》(1940)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解答本题关键在于对四则材料有清晰准确的理解,温情是亲近、热爱,敬意是尊敬。材料中四个信念的逻辑关系是:国家向前发展的希望在合格的国民,合格的国民要对本国历史略有所知,要对本国历史略有所知,就要有温情与敬意暨亲近热爱历史、敬畏历史。 惟其如此,才能杜绝偏激的虚无主义、狂妄自大和推卸责任。 唯有对历史怀有“温情与敬意”,才能认同伟大祖国、认同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文化。
钱穆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国学大师、历史学家。《国史大纲》是一部简要的中国通史。全书力求贯通,便于读者明了治乱盛衰的原因和国家民族生命精神之所寄。本书作于1940年,当时正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是抗战最艰苦的时候。民族危机面前,基于民族的自觉和自信,如何从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加强民族的凝聚力,谋求民族团结抗战的胜利,变得异常重要。《国史大纲》正是写作于这一特殊历史背景下,本题材料选自其开篇之语。钱穆痛切警告:国人懒于探寻国史真谛,而勇于依据他人之说,因而肆意破坏,轻言改革,则自食其恶果。他反复强调中西文化演进不同,不能简单地用西方历史来套用中国历史,必须肯定不同国家民族之间文化的特殊性、差异性,以及文化价值的相对性。
本历史著作在1940年成书,作者的忧患之情跃然纸上,对当时考生积极抗战,增强民族凝聚力起了积极作用。本体重点考查了考生的家国情怀、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现今社会经济发达、物质丰富,然而哈韩哈日、认为外国的东西都是好的,盲目媚外的社会风气较浓。对于本国历史、传统文化反而重视不够。本题用1940年的历史著作以镜鉴今日之社会,其传承性、时代性、镜鉴性作用显著、历史味浓厚。
二、试题问题设置历史味足
问题的设置水平直接决定了试题情景设置的效果。本题问题的设置,指向明确,既指明了考生回答的方向(评述),又指出的考生回答的范围(任意一点或整体),明确了考生回答的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问题设置层次显明、 四层递进,循循善诱地引导考生由材料得出结论,考查了考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和多种能力,特别是书写成文的能力,对今后中学历史教学的导向作用非常明显。
该题设问的最大亮点在于一反过去先下结论再阐释的表达,要求评析完后再下结论,从而更好地遵循了“论从史出”的原则。问题四层由易到难引导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所学学科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立意之高、视野之宽尽显其中。该题四个层面要求考生逐一作答,每一个层面都印证着考生应具备的一种能力,由浅及深层层推进。第一层面要求考生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者整体,这个要求不太高,考生只要读懂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就可以为回答做准备,如“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等,对考生来说比较容易,增强了考生的信心。第二层面要求考生要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要有论据做支撑,论据要充分。只要“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就能完成,让考生也感到有话可说,针对上面提取的有效信息,可以得出相应的历史依据、历史事件。第三层面要求考生“表述清晰”,考查考生“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对应上述的历史事件,考生可以逐层列举,简明扼要,事件要史论结合。这个层面上,考生可能会因史实不清、理解不够丢分,但只要将“时间”“过程”“代表性事件”“影响”等基本要素表述完整、准确也可得分,所以这个层面考生也是有分可得的。第四层面要求考生得出结论,但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让考生“独立提出观点”,对上述历史事件进行概括总结、避免重复材料,可表述为“钱穆先生强调中国国民应对本国的历史有所了解,对本国的历史与传统保存一份温情与敬意。”入情入理地考查了“论证和探讨问题”和“论从史出”的能力。此题要求考生明辨问题,明辨要求,明辨材料,明辨中国古代史與传统文化。在传承中明辨选择,老师在教学中要秉承“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的治学精神,并要学生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保持谨慎态度。历史的“温情与敬意”,此题不仅给考生一个思考和关注,不仅是“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更是作为高考真题引导诸多师生去关注历史的价值,去思考和把握历史的态度、人生的态度、文明传承的态度。 杨宁一教授说“每一次考试都是一次再教育的过程”,这道试题将对中学历史教学起到积极的引领作用,引导学生反思历史,从历史中汲取营养提升自我。四层设问无处不在体现着高考考纲中的学科要求,设问及答题要求中“历史味”十足。
三、试题导向目的明确,创新性、学科性强
本题选自史学大家钱穆的《国史大纲》一书,虽然考生对钱穆、《国史大纲》可能不太熟悉,但试题材料是白话文,考生对材料的内容可以容易读懂和理解。材料反映的现象贴近考生的生活常识,贴近社会现实,符合考生的知识储备,人人有话说,人人有分拿,有利于增强考生的自信心,有利于提升考生对以往学习知识的获得感和成就感。设问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其中,“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是高考试题中首次出现,有思维惯性的冲突和挑战,对其准确解读很重要,“不能重复”是指不能简单复述材料观点暨不能整段整句照抄材料;“持论有据”也是首次出现,强调论述应切中要害、避免空谈;“论证充分”在往年是评分标准,今年首次成为问题要求。这对今后的历史教学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本题用一部历史著作中的材料,层层设问,由易到难,考查了考生历史学习的四种能力,特别是考生的书写成文能力。试题设问层层深入、层次性强,逻辑顺畅,关联性强,不仅考查了考生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更有对考生综合能力的考查。试题导向明确,重视学生对祖国历史、传统文化的深刻学习和认知,注重培养学生从历史和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养料和前进动力,以古观今,在个人成长和祖国建设中发挥历史学科的独特优势。试题创新性强,试题考查既体现了时代性又体现了历史科的镜鉴性。综观近几年的42题:重在创新,年年变化;要在审题,提取信息;难在阐述,持论有据;成在方法,答案多元。
2019年高考历史全国卷I第42题,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试题设计突出时代性,重视镜鉴性,体现学科性,明确方向性,对今后的中学历史教学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我们要抓住机遇,顺势而为,以便教学、备考中有的放矢,有所作为。
责任编辑 李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