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杜燕
中国传统文化形式多样,源远流长,尤其是古诗词。古诗词是历代文人的结晶之作,言简意赅,意蕴深刻,在现代的文章中也常被引用。当前,小学作文教学存在一些弊端,如“流水账”、结构单一、内容单调等。针对这一现状,可以通过解构古诗词对作文教学进行一定程度的改变。
一、解构古诗词的美
古诗词无论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是一种美的化身。要让学生把这种美渗透在文章当中,就要让学生学会欣赏古诗词的美。教学写景、状物等文章,教师可出示《咏柳》《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湖楼醉书》等古诗,让学生回忆作者写景状物的方法。
在教学三年级部编版下册第一单元作文“我喜爱的一种植物”时,我以柳树为例子指导学生习作。先出示图片、视频等,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把柳树的样子描绘出来。这时,大部分学生毫无头绪,在描述时语言干瘪生硬,如:柳枝细细的,树叶小小的,翠绿色的。然后,出示贺知章《咏柳》一诗:先引导学生回忆,作者把树叶比作碧玉,把柳条比作丝带,再请学生在脑海中把这幅画面描绘出来,最后让学生说说这样写作的好处在哪里。一些学生回答,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我赞同,可这在作文教学中并不是最主要的。我引导学生:“贺知章所描写的柳树在你脑海中最直接的感受是什么?”这时大部分学生回答了“美”。“是的,把柳树的美写出来才是最重要的,那如何才能写出植物的美呢?”我引导学生,在作者的眼中柳叶、碧玉都是美的事物,用一种事物的美比喻另一种事物的美,这样可以把这种美凸显出来。他们似懂非懂,我趁热打铁出示几种植物,让他们用自己心目中美的事物对它们进行描述。例如桃花,一位学生说桃花粉红粉红的,就像妹妹笑起来时红红的脸蛋那样美;另一位学生说,微风吹来,桃花轻轻摆动,就像仙女穿着红霞织成的衣裳在轻轻起舞。
古诗词的美不能仅仅用于欣赏,还要通过这种美去激发学生创作美的冲动,哪怕他们的语言是多么的稚拙。美源于生活,只有发现生活中的美,才能创作出美。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感受,才能如诗人一般创作出更多的美。
二、解构古诗词的情
古诗词语言精练,虽篇幅短小,但情意满满。很多古诗词能选取生活中一个小细节,把它赋予极深的情怀,让人印象深刻。情是习作的中心,一篇无情的文章遑论去感染别人,就连它的真实性也会惹人怀疑。引导学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是教师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
《游子吟》是一首流传千古、赞颂母爱的经典名篇。诗中母亲为孩子缝补衣服的细节,流露出来的母子之爱令人动容。在教学作文“父母的爱”时,我以这首古诗进行引入。父母对我们的爱就像空气一样散播在生活中每一处,我让学生思考并讨论:“在平常的日子里,父母的爱体现在何处?”学生很快就有了答案:生病时父母对自己的照顾。学生们年纪还小,非要让他们去思考与父母相处的细节,感受他们的爱确实有一定的难度,而这个话题也确实是最常见、最能集中体现父爱母爱的一件事。于是我让学生们尽量去回忆自己生病时,父母是如何照顾自己的,但切忌假大空。一些学生还是会用上以前的套路,如父母背起自己,冒雨走路去医院等情节,我适时引导,在当今社会这种情景已经很少见了,一定要再现当时的真实情景,让你感动的情景。我再让学生想象《游子吟》这首诗的画面,引导学生:“母亲是在怎样的情景下,怀着怎样的心情为孩子缝补衣服的?”学生无需回答,只需要感受。果然,一些孩子领略出了其中的意味:“我生病时难受,躺在妈妈的怀里,妈妈为我抚背,我感到很安心。”“我生病时一点力气也没有,妈妈虽然很瘦弱,可她却一直背着我去排队、交钱、拿药,一下也没停过。”这些不就是细节,不就是感受吗?虽然话题不变,可是细节却是因人而异的。
古诗中蕴藏的情意太多,抓取细节,以小见大,在作文教学时要适当选取蕴含情意的细节作为引导,才能激发学生心中最朴实的情感。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不易,让学生多读古诗词,多去感受,再让他们联系生活,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共情,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三、解构古诗词的形
这里的形指的是古诗词的形式结构。古诗词讲究形神兼备,它的篇幅短小,用有限的文字把事物的表象表达出来需要较高的要求,作者有时会借助结构和各种修辞手法进行表述,从而更准确、更形象地把要表述的事物展现在人们的脑海中。在教学当中,可通过解构诗词的结构对文字进行表述。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采用了对仗的手法,通过视觉和感受两方面进行描写。我抓住其中的“举头望”“低头思”引导学生描写“中秋之夜”。我让学生回忆中秋之夜的月色如何,大部分学生都能把美丽的月夜描述出来。我再提问:“在舉头望着明月的时候,你会想到什么?”很多学生都没有进行进一步的思考,所以都不知道如何回答,我引导学生从诗人身处的环境进行理解,从“明月”到“故乡”,李白只是写出了自己的所想所感,看到月亮你的第一感受是什么,可大胆地说出来。一些学生说想到了外星人,我继续引导学生联想见到外星人后你会做些什么,说些什么。从景感到情感,学生在习作中把“望”与“思”结合起来,使事物的形进一步拓展,有了更深的意义。
古诗词的形也在于其所描述的事件虽轻描淡写却充满情调,这些描写也可用作学生的写作素材。如高鼎的《村居》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天孩子们放学归来后放纸鸢的情景,我让学生根据诗歌充分想象,联系实际生活进行扩展,扩写一段话,要写出当中的童趣,以此作为一次小练笔,他们乐于接受,也增加了他们的写作素材。还有《小儿垂钓》《所见》《江畔独步寻花》《清平乐·村居》等,作为一些小练笔的素材对学生来说也是有所受益的。
注: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育研究”部分成果,课题批准号:2018Y QJK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