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娜,赵 苗
(广东省中山市东凤人民医院,广东 中山528425)
慢性腰肌劳损是肌肉痉挛诱发的疼痛症状,具有病程长、迁延难愈等特征[1]。目前临床尚无特效治疗手段,主要通过非甾体类抗炎药、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缓解病情,但无法根治,且长期用药不良反应严重。康复锻炼是一种物理疗法,广泛应用于慢性腰肌劳损的治疗中,有利于改善腰肌功能。慢性腰肌劳损属中医“痹证”“寒痹”等范畴,需从“温通”入手以治本[2]。温针灸是一种将针刺、艾灸相结合的治病方法,具有温通经络、活血行气之效。本研究旨在探讨温针灸联合康复锻炼在慢性腰肌劳损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4月中山市东凤人民医院中医科收治的103例慢性腰肌劳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51例)和观察组(52例)。参照组男29例,女22例;年龄35~58岁,平均(45.97±4.22)岁;病程1~3年,平均(2.03±0.43)年;体质量指数17.7~26.6 kg/m2,平均(22.19±1.63)kg/m2。观察组男29例,女23例;年龄36~57岁,平均(46.51±4.31)岁;病程1~3年,平均(2.01±0.44)年;体质量指数17.8~26.7 kg/m2,平均(22.26±1.65)kg/m2。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明确长期腰痛史,且反复发作,单或双侧腰骶部酸痛不适,单或双侧骶棘肌压痛;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伴严重肝、肾、心血管疾病者;外伤、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其他原因致腰痛者。
2.1 参照组 予以八段锦治疗。具体如下:①双手托天理三焦:自然站立,两足与肩同宽,双臂自然下垂,掌心贴腿侧,收腹挺胸,放松腰脊;平视,轻闭牙齿,调息宁神,气沉丹田;双手经健侧缓慢举至头顶,交叉,转掌心向上,若托物,同时顺势踮起足跟;双手转掌心向下,经体前缓慢落至小腹,顺势下落足跟,还原。重复7次。②左右开弓:自然站立,左脚横开一步,下蹲成马步,双手虚握在双髋外侧;双手经胸前向上划弧至与乳平,右手往右拉至与乳距两拳,意如开弓如满月;左手食指、大拇指撑圆,余三指相握,往左伸出,顺势向左转头,凝视远方,意如弓箭在手,待机而发;稍停顿,身体上起,两手顺势向下划弧,收回左腿,还原站立,右式反之,交换练习十数次。③调理脾胃单臂举:自然站立,左脚横开一步,与肩同宽;左手缓慢经体侧举高至头,掌心向上,指尖朝右;掌根发力上举,右手往下做按物状,指尖朝前;左右手向上、向下发力,此后左手缓慢落下,还原站位,左右互换进行,练习十数次。④五劳七伤向后看:双脚与肩同宽,自然站立,双手下垂,调息宁神,气沉丹田;头部微向左转动,目视后方,同时双肘带动肩往后扩展,随之扩充胸廓,稍停顿,转正;再缓慢转右侧,目视后方,稍停顿回正;左右互换,练习十数次。⑤摇头摆尾降心火:双足横开,略宽于肩,下蹲至马步桩;上体前探,双手按膝盖,肘外撑;以腰为轴,躯干划弧至左前方,弯曲左臂,绷直右臂,肘外撑,头、左膝呈垂线,臀部往后方发力,目视自己尾椎处,稍停顿,换相反方向,划弧,练习十数次。⑥双手攀足保肾腰:松静站立,挺伸双膝,足并齐,臂缓慢抬起至头顶上,掌心向上,稍停顿,腿绷直,腰为轴,前俯,双手攀足,稍停顿,身体缓慢直起;上身前俯,双手自后腰命门经腿攀握足跟;手绕足1周,手心朝内踝,上身直立,双手经腿内侧上行达丹田,恢复站立,重复10次。⑦攥拳怒目提气力:足横开,下蹲呈马步,手握拳贴腰侧,拳心朝上;左拳前平击,顺势头左转,怒目发力;双眼凝视远方,右拳后拉;收左拳,交替左右十数次。⑧背后七颠百病消:松静站立,手背经腰后,左手握右手腕,右手握拳,足跟并拢提起,头上顶,作提举势,稍停顿;足跟顿地复原,重复十数次。每日1次。治疗1个月。
2.2 观察组 在参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温针灸。取穴双侧肾俞、委中、大肠俞、阿是穴。以上穴位均为直刺,针刺深度为肾俞13~25 mm,大肠俞13~30 mm,委中25~40 mm,阿是穴25~30 mm。患者取俯卧位,得气后用2 cm艾段套于针柄尾端(除委中),点燃,每穴灸1壮,留针30 min。5 d为1个疗程,休息2 d继续下1个疗程。治疗1个月。
3.1 观察指标 ①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评分最高10分,得分越高疼痛越严重。②腰肌功能:以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评分最高50分,得分越高功能障碍越严重。
3.2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疼痛基本或完全消失;有效:疼痛显著缓解但未至显效标准;无效:疼痛无显著改善。总有效率为显效率及有效率之和。
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4 结果
(1)VAS、ODI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VAS、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ODI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慢性腰肌劳损患者视觉模拟量表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比较(分,x±s)
(2)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慢性腰肌劳损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腰肌劳损主要指腰骶部肌肉、筋膜慢性损伤,主要表现为腰骶两侧或单侧弥漫性疼痛,多由长期体力劳动、急性创伤、静力性劳伤后治疗不当而诱发。目前药物治疗仅能缓解疼痛,且长期服用不良反应严重[4]。
八段锦是临床常用的康复锻炼物理疗法,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康复治疗,并获得一定效果,其强调以腰为轴,通过扭腰转胯、俯仰伸腰、旋腰转背、左右弯腰等牵拉相关筋膜、肌肉、肌腱,温和牵拉粘连软组织,继而缓解局部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5]。中医认为,慢性腰肌劳损主因跌仆损伤或外感、内伤致筋脉痹阻,腰府失养,诱发腰脊旁疼痛,治疗以补肾为本,兼祛邪[6]。温针灸一方面能补肾固本,治疗外感及内伤腰痛;另一方面可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李思源等[7]研究表明,加用温针灸治疗慢性腰肌劳损总有效率为94.00%,效果显著。本研究结合“足太阳膀胱经主一身之表”“经脉所过,主治所及”“腰背委中求”等理论,循经取穴,通调经气,又通过针将艾灸热量传达病所,缓解痉挛,使肌肉松弛,改善症状[8]。此外,温针灸通过机械刺激能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调节微循环[9];同时温热效应能舒张血管,改善细胞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对促进血液、淋巴循环,加快局部炎症吸收具有积极作用[10]。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且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参照组,表明温针灸联合康复锻炼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疗效显著,能显著缓解疼痛症状。研究指出,温针灸能降低感觉神经兴奋性,缓解肌肉张力,调节肌肉痉挛,有利于改善腰肌功能[11]。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ODI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参照组(P<0.05),表明温针灸联合康复锻炼能进一步改善慢性腰肌劳损患者腰肌功能。
综上所述,温针灸联合康复锻炼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疼痛症状,改善腰肌功能。但本研究样本容量小,后期需进行多样本中心、大样本容量研究,进一步探讨温针灸联合康复锻炼的确切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