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会芳
(河南省平顶山市中医医院胃镜室 平顶山467000)
胃癌是常见恶性肿瘤,发病率居我国恶性肿瘤第一位,威胁我国居民生命健康[1]。胃癌患者多为中老年人,早期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嗳气、上腹不适等症状,这与胃溃疡、胃炎等症状相似,可能出现误诊、漏诊。早期确诊胃癌可尽快进行根治手术治疗,有利于改善预后。胃镜检查是诊断胃癌的常用方法,但普通胃镜下早期胃癌病变表现不典型,不利于早期发现。高清放大胃镜与内镜窄带成像(ME-NBI)技术可清晰显示消化道黏膜微血管及腺体结构,精神引导活检,联合镜下靛胭脂染色可显示微小病灶。本研究探究ME-NBI 技术联合靛胭脂染色对早期胃癌诊断效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 年5 月~2018 年10 月来我院就诊的357 例疑似早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42 例,女115 例;年龄43~76 岁,平均(59.47±7.44) 岁;体质量指数(BMI)17.4~24.2 kg/m2,平均(20.76±1.41)kg/m2。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普通胃镜示胃黏膜浅表僵硬、糜烂、红晕、粗糙不平、浅凹陷等可疑病灶。(2)排除标准:胃部手术史;胃息肉;进展期胃癌;黏膜下病变;对染色剂过敏。
1.3 检查方法 采用Olympus GIF-H260Z 电子放大胃镜,CLV260SL 内镜灯光既可行普通胃镜检查,也可变焦放大80 倍,同时具备窄带成像技术。胃镜检查前告知患者胃镜检查、活检风险。检查前12 h禁饮、禁食,检查前10~20 min 服用二甲硅油去泡剂,采用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局麻。先用普通内镜观察胃,发现胃黏膜糜烂、充血等疑似早期胃癌病灶后,用0.9%氯化钠溶液冲洗胃黏膜表面附着物、黏液,吸除胃内残留黏液;然后采用ME-NBI 技术进一步观察可疑病灶;再从活检孔道插入喷洒管,将0.2%靛胭脂染色剂喷洒在病灶处,2~3 min 后,观察病灶;最后在可疑病灶处取标本4~6 块送检。
1.4 早期胃癌诊断标准 病理组织学诊断标准:C3(低级别上皮内肿瘤)及以上为非癌性病变,C4(高级别上皮内肿瘤)及以下为癌性病变。ME-NBI 联合靛胭脂染色诊断标准[2]:(1)黏膜微血管形态紊乱或毛细血管网消失;(2)黏膜腺管开口形态紊乱或消失;(3)病变与周围黏膜有分界。同时满足(1)、(2)、(3)。
1.5 观察指标 (1)对比普通胃镜与ME-NBI 联合靛胭脂染色诊断早期胃癌的结果。(2)普通胃镜与ME-NBI 联合靛胭脂染色诊断早期胃癌的效能。(3)对比普通胃镜与ME-NBI 联合靛胭脂染色诊断早期胃癌病变轮廓的清晰度。1 分,图像模糊,无法辨别胃黏膜病灶轮廓;2 分,图像较模糊,基本可辨别胃黏膜病灶轮廓;3 分,图像较清晰,容易辨别胃黏膜病灶轮廓;4 分,图像十分清晰,可准确辨别胃黏膜病灶轮廓。
1.6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Ridit 分析。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病理诊断与普通胃镜、ME-NBI 联合靛胭脂染色诊断结果比较 357 例疑似早期胃癌患者病理诊断阳性54 例,阴性303 例;普通胃镜检出阳性49例,阴性308 例;ME-NBI 联合靛胭脂染色检出阳性75 例,阴性282 例。见表1。
表1 病理诊断与普通胃镜、ME-NBI 联合靛胭脂染色诊断结果比较(例)
2.2 普通胃镜、ME-NBI 联合靛胭脂染色诊断效能比较 ME-NBI 联合靛胭脂染色检查诊断敏感度96.30%、阴性预测值99.29%、准确度93.00%分别较普通胃镜的53.70%、91.88%、87.39%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胃镜与ME-NBI 联合靛胭脂染色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普通胃镜、ME-NBI 联合靛胭脂染色诊断效能比较[%(例/例)]
2.3 普通胃镜、ME-NBI 联合靛胭脂染色病变轮廓清晰度比较 ME-NBI 联合靛胭脂染色诊断早期胃癌病变轮廓清晰度优于普通胃镜(P<0.05)。见表3。
表3 普通胃镜、ME-NBI 联合靛胭脂染色病变轮廓清晰度[例(%)]
早期胃癌缺乏典型症状,难以确诊。普通胃镜结合活检是诊断早期胃癌的常用方法。但普通胃镜下胃癌病灶形态复杂,常表现为黏膜红晕、糜烂、僵硬、皱襞凹陷等非典型病变,同时由于普通胃镜的局限性,易出现误诊、漏诊,检出率低[3]。
随着内镜技术发展,高清放大内镜、窄带成像技术、色素内镜等逐渐应用于胃癌的诊断中,提高了胃癌检出率。放大内镜分辨率高,可将图像放大几十倍,有利于直接观察黏膜色泽改变、腺管开口形态改变等细微结构改变,判断胃癌浸润范围、深度。放大内镜下早期胃癌表现为黏膜色泽改变、腺管开口形态不规则、血管呈网络状改变[4]。但放大内镜对观察凹陷型、平坦型病变具有局限性。窄带成像技术可提高胃黏膜表面与黏膜下血管对比度,清晰观察胃黏膜表层血管、黏膜表面腺管开口形态,有利于检出细微病灶,确定病变范围,判断病变分化程度[5]。窄带成像技术下早期胃癌表现为微血管形态紊乱、黏膜腺管开口形态紊乱等,但非放大内镜下图像较模糊。ME-NBI 可清晰观察细微病灶,明确病灶大小、深度,有利于提高检出率。色素内镜是通过在黏膜表面喷洒染料,使黏膜着色,提高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对比度,增加黏膜表面凹凸改变立体感,可清晰、准确定量病灶大小、形状、边缘。靛胭脂为临床常用色素,不与黏膜结合,易沉积于凹陷病灶处。靛胭脂染色下早期胃癌可表现为黏膜表面结节样、颗粒样改变,色泽发红,黏膜下血管紊乱[6]。但靛胭脂染色检查无法准确判别恶性病变浸润深度,且可能出现着色不均匀、喷洒范围有限等情况。王伟等[7]研究显示,ME-NBI 及靛胭脂染色可提高早期胃癌检出率,与病理诊断结果一致性高。本研究结果显示,ME-NBI 联合靛胭脂染色诊断早期胃癌病变轮廓清晰度优于普通胃镜(P<0.05),说明与普通胃镜相比,ME-NBI 联合靛胭脂染色诊断早期胃癌,可清晰显示病变轮廓。ME-NBI 联合靛胭脂染色诊断早期胃癌敏感度、阴性预测值、准确度高于普通胃镜(P<0.05),可见与普通胃镜相比,ME-NBI 联合靛胭脂染色诊断早期胃癌,具有较高诊断效能。综上所述,与普通胃镜相比,ME-NBI 联合靛胭脂染色诊断早期胃癌可清晰显示病变轮廓,具有较高诊断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