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波 马君 赵晓
(河南省焦作市人民医院骨科 焦作454002)
髋关节是人体最大的负重关节之一,同时也是容易受累的关节之一,在人体功能中具有重要作用。而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自身因素与外在因素作用易使髋关节活动及功能受限,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使得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人口比例增加[1]。髋关节置换术是目前临床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手术方式,患者术后早期即可下床活动,能在最大程度上恢复患者的活动功能,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但由于髋关节置换术的实施常因患者骨质脆弱以及骨量不足等原因,而加大了后期假体安装与下肢重建的困难,影响患者恢复效果。代替髋关节的主要人工材料有骨水泥型与生物型,而两种材料的应用对患者功能恢复以及远期预后效果存在差异[2]。因此,本研究对分别采取骨水泥假体植入与生物固定假体植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分析,探讨两种材料对患者髋关节功能、下肢运动功能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2 月~2018 年6 月我院收治的64 例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 例。对照组男18 例,女14 例;年龄62~81 岁,平均年龄(72.36±8.41)岁;体质量56~72 kg,平均体质量(64.25±6.32)kg。观察组男19 例,女13 例;年龄61~80 岁,平均年龄(72.15±8.64)岁;体质量55~73 kg,平均体质量(64.18±6.42)kg。两组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获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入组标准 纳入标准:(1)均行髋关节置换术;(2)单侧骨折,且满足手术指征;(3)患者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存在髋关节手术史者;(2)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及精神异常者;(3)重要脏器功能异常者;(4)合并全身系统性疾病及凝血功能障碍者。
1.3 手术方法 患者取合适体位,麻醉后取后外侧切口入路,切断外旋肌群并切除部分关节囊,使髋关节充分暴露,取出股骨头,测量股骨头直径,选择等径假体,挫磨髋臼使之与假体相对应,将股骨头处软骨以及塌陷死骨逐一清除,随后处理股骨端,由小到大逐步扩髓,确认双下肢是否等长后,于伸直位牵引下检测关节松紧度,检查安装假体是否存在脱位可能,满足条件后进行假体安装。对照组行骨水泥假体植入,观察组行生物固定假体植入,术区用0.9%氯化钠溶液冲洗,置入引流管,逐层缝合切口,完成手术。
1.4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术后半年髋关节功能,采用Harris 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进行评估,满分100 分,90 分及以上表示优良,80~89 分表示较好,70~79 分表示尚可,70 分以下表示差[3]。(2)对比两组术后半年下肢运动功能,采用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分量表进行评分,评价项目共计17 项,满分34分,得分越高,表示下肢运动功能越好[4]。(3)术后随访1 年,对比两组并发症(自发溶骨性疾病、假体松动、静脉血栓)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治疗前后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Harris 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arris 髋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治疗前后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分
组别 n对照组观察组32 32 7.269 12.247 0.000 0.000 tP治疗前 治疗后 t P 61.64±6.75 62.37±6.18 0.451 0.653 74.52±7.41 83.36±7.47 4.753 0.000
2.2 两组治疗前后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Fugl-Meyer 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分
组别 n对照组观察组32 32 8.032 16.994 0.000 0.000 tP治疗前 治疗后 t P 15.64±2.35 15.37±2.58 0.438 0.663 21.52±3.41 28.36±3.47 7.953 0.000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9.38%)低于对照组(15.6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造成髋关节损伤的因素较多,均会引起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影响正常活动功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髋关节严重损伤的主要治疗方法,其目的在于提高患者关节稳定性,恢复髋关节功能以及下肢运动功能,但由于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材料选择能够影响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故选择合理有效的代替材料对提高患者预后效果至关重要[5~6]。
骨水泥又称骨粘固剂,主要成分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是临床中应用于人工关节置换术中的重要材料,其特点是固定快,能够增加患者髋关节强度以及稳定性,患者术后早期即可下地进行康复活动,但它仍与人体骨骼不同,在填充过程中可能引起骨髓腔内高压,致使脂肪滴入血管,进而引起栓塞,且随着时间推移,易发生退变,人工关节出现松动情况,故治疗效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7]。而生物固定假体植入不仅可以将假体稳定固定于股骨近端,还能够实现假体与股骨之间良好的应力传导,使应力在假体柄远端的分布更加均匀,最大限度的提高了旋转稳定性;同时对骨折端施展良性压力,提高骨折愈合率[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Harris 评分、Fugl-Meyer 中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提示髋关节置换术中采取生物固定假体植入的效果更为显著,可行性及安全性均较高。生物固定假体植入的优势在于:通过假体与骨界面呈紧密接触,利于骨组织长入假体,使假体和髓腔的结合强度显著提高,进而达到假体的长期稳定性,维持患者较好的外展力臂以及髋关节活动度,利于患者髋关节功能以及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另外生物固定假体植入可保存患者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比例[9~10]。综上所述,与骨水泥植入相比,髋关节置换术中采取生物固定假体植入更有效地恢复患者髋关节功能以及下肢运动功能,且术后随访发现,并发症较少,远期预后效果显著,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