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万方 新华网总编室创意策划室主任
嘉 宾
徐芳清陕西新闻网(西部网)副总编辑、本届中国新闻奖评委
安传香新华网新闻中心副总监、《新华网评》栏目负责人
张铮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王子晖新华网“学习进行时”工作室副主任
主持人: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网络类参评作品共计53件,获奖作品25件。如何评价这一届中国新闻奖网络类参评作品整体情况?
徐芳清:整体而言,本届获奖作品精品多、质量高,充分展示了全国新闻工作者保持人民情怀,记录伟大时代,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工作成果,尤其涌现出不少增强“四力”要求、体现“走转改”精神的优秀作品。
张 铮:整体来看,反映了我国当前主流媒体网络新闻报道的最高水平,也体现了当前网络媒体在整个媒体生态中的重要地位。
主持人:请结合实例分析这届网络类获奖作品的特点?或者说,什么样的网络类作品能够获奖?
徐芳清:除具备所有获奖作品共有的“题材重大,语言生动,时效性强,主题鲜明”等特性外,这届网络类获奖作品,还突出表现在“更务实、重创新、影响大”几个方面。以新闻名专栏一等奖《法媒银·失信被执行人曝光台》为例,该专栏由江西高院和江西日报牵头,联合驻赣18家金融机构共同打造,在全国首创人民法院、新闻媒体、银行金融机构联手打击“老赖”模式。更务实,从新闻助力、公开曝光、公众查询、联合惩戒等栏目,增设举报老赖、请您监督、悬赏公告、阳光平台、司法拍卖、大数据支撑等,使其更加贴近民生及社会各界需求。重创新,以往惩戒老赖多是限制乘坐飞机、高铁及高消费,该专栏首次在南昌地铁1号线多个站点,滚动曝光“老赖”身份信息。这种对失信被执行人的信用惩戒新模式,在网上获得了极高关注度和点击量。影响大,“组合拳”下,大量执行积案被化解,一批“老赖”无处藏身。截至2019年10月底,平台数据库共纳入23.8万名失信被执行人,重点曝光4.6万名,网友通过平台查询失信名单达1405万人次。
张 铮:从我个人来看,获奖作品很好地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媒体宣传报道的要求,而且尊重并符合网络传播规律。比如《牵妈妈的手》《四十年·四十家》《一片叶子的扶贫故事》等作品,既体现了主流媒体的宣传舆论水准,也符合学术研究得到的结论,即正面宣传需要从小着手,从普通人着手,以情动人,以事实感人,让真实发挥力量。因此,获奖的网络类作品,和其他类别的作品一样,都是从人民中来,从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来,真正体现民心、体现国情,符合新闻传播规律的作品。
安传香:我想用一幅对联来概括:“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互联网已经深度融入我们的生活,网络作品自然要反映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重大政策、重大议程,到舆论焦点、社会热点,到民生百态、个体冷暖,都要有所体现。比如,这次获得一等奖“新闻名专栏”的《新华网评》,是新华网重点打造的评论栏目,以准确权威解读中央精神、及时跟进点评热点事件、网言网语引发共鸣等鲜明特点,被网友评价为:每逢重大事件“新华网评”必有为,每逢重大活动“新华网评”必在场,每逢热点话题“新华网评”必发声。再比如,获得一等奖的网络专题《一片叶子的扶贫故事》,以一片叶子为抓手,切入脱贫攻坚重大主题,让读者跟随一片茶叶的轨迹,看到茶叶扶贫的方方面面。
主持人:2018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此次不少网络类参赛作品都是围绕这一主题展开。什么样的作品能在同类题材报道中脱颖而出呢?如何在网络阵地做好宏大主题的宣传报道呢?
安传香:所谓脱颖而出,就是要与众不同,尤其是在围绕同一主题“同台竞技”的情况下。我感触最深的就是8个字:多元技术,创意表达。比如,新华社摄影部推出的多媒体互动式摄影专题报道《四十年·四十家》,就是利用“技术”优势增强了与读者的互动,读者只需动动手指就能翻看40个家庭在过去40年的新旧影像对比,成为改革开放40年报道中的一抹亮色。这也提示我们,越是宏大的主题宣传,越要善于运用“微”视角,谋求“暖”表达,消除受众的疏离感,实现情感共鸣,提升传播效果。
王子晖:许多反映宏大主题的获奖作品,都是久久为功,持续用力。实践证明,做好宏大主题的宣传报道,必须坚持常态化的思维意识,建立常态化的机制流程,这样才能在保持热度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深度、开辟广度。同时,反映宏大主题作品必须有思想性,而思想性离不开策划的系统性。只有进行系统化的设计、系统化的梳理和系统化的阐释,才能不断拓展深度,把报道做特做优。当然,常态化和系统性都是在不断的锤炼中形成的,从获奖作品的创作历程可见背后的艰辛努力。我们党的新闻媒体都要从中学习,以“四力”的提升带动政治素养、理论水平、履职本领、工作作风的全面增强,让我们的报道上接天线、下接地气,努力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主持人:《“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网上展馆》为什么可以获得网络类作品特等奖?
张 铮:我个人觉得,这个作品确实很好地体现了网络媒体的特点,可以将恢弘气势的选题融入细微,可以融入多元的技术手段与信息呈现方式,可以突破时空限制……我想这是精心策划、精细设计、精准实施才能做好的大型作品,值得特等奖。
主持人: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近年来不少媒体重点发力网络评论报道。与传统评论报道相比,网络评论有什么特点?好的网评报道评价标准是什么呢?
安传香:现在传统评论与网络评论之间的界限已经没有那么明显了,传统媒体也在借助网络优势扩大评论影响力,网络评论中也成长起来一批优秀的网评员和品牌栏目。但网络评论的开放性、即时性、多样性等特征表现更突出一些,可以与受众进行互动,可以不受版面限制快速发稿、批量发稿,可以运用多种表现形式、表达方式更好地适应融合发展趋势和全媒体传播需求。
评论是媒体的旗帜和灵魂,好的网评报道一定是观点正确、立意准确、见解独到,一定是论证扎实、论据充分、论述鲜活,一定是思想性与生动性相统一、逻辑性与形象性相统一、深刻性和通俗性相统一,老百姓爱读爱听爱看,经得起历史检验。
主持人:打通“两个舆论场”,让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是主流媒体必须承担的责任,您对当下互联网主流舆论及引导有何评价和建议?
张 铮:所谓主流与支流,或主流与非主流,我觉得不能以媒体所属机构的性质来决定,更不能以内容的“正斜旁支”来决定,打造清朗网络空间的任务,是每一个网络内容的生产主体、每一个网民共同的责任,我们所说的“主流媒体”,只有将自己与众多的网络自媒体,网民放在平等的地位,共同承担好“主体责任”,才能更好营造好的网络生态。
“两个舆论场”当下也不似几年前那样的割裂,甚至对抗,网民在成长,愈加理性,中国的网民更是社会建设的主力军,总书记说“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因此,主流舆论建设的主体必须深刻体察网民的所思所想,洞悉社会发展的热点,俯下身子调查民意,站起身子指引方向,必须采用创新的传播手段,最新的传播理念,才能更好地引导社会舆论。
主持人:评选过程中有没有评委意见不一致或出现较大分歧的时候,为什么不一致?最终是如何解决的?
徐芳清:大部分作品评委意见比较一致,但也有出现分歧甚至较大分歧的情况。比如网络评论《辛识平:“娘炮”之风当休矣》,就曾引起不小争议。一部分评委认为,“娘炮”的提法或许不妥,似有性别歧视之嫌,而且该文发表时,在网上也的确引起过一些质疑,尤其是一部分“小鲜肉”的“粉丝”反对的声音;另一些评委则极力推崇和肯定该文,认为理应抱着客观、公正、中立的态度看待,必须充分体现主流价值观,体现正确的舆论和价值导向,绝不能被部分网友意见所左右。大家积极讨论,充分发表看法,意见逐步趋向一致。最终,评委们采取投票方式,确定该评论为二等奖。
主持人:这届中国新闻奖网络类作品评选是否留有遗憾?还有什么问题待解决?
徐芳清:要说遗憾,我觉得网络类评选中,舆论监督作品少了些。全部887件参评作品,舆论监督类报道55件,其中只有3件是网络、媒体融合类作品。正面宣传和舆论监督是统一的,我们发挥传播社会正能量主力军作用的同时,还应肩负起新闻舆论监督的责任和使命,通过曝光和揭露,抨击时弊、抑恶扬善,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进步。这方面,网络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