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布扎西
摄影报道是西藏分社各项报道中一张耀眼的名片,一图胜千言。摄影报道一直是西藏分社讲好西藏故事、传递西藏声音的出彩点。今天我想用几个问题与大家分享践行“四力”的体会。
在西藏,每上升一米,渺小的身体就要更艰难地对抗巨大的自然。高寒缺氧是锁住你双脚的枷锁,而打破枷锁,敢于到更高的地方采访拍摄,是高原新华人的职责使命。
2019年“新春走基层”报道中,我随新华社西藏分社段芝璞社长到我国海拔最高县双湖县采访调研。
这个季节,平均海拔5000米的双湖县,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苍凉壮阔的羌塘大草原上生机寥寥。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西藏人,我也遇到了严重的高原反应,眼冒金花、呼吸困难、脚步沉重。高寒、缺氧对每一个生命都是一种考验。
事实上,西藏的县与县之间海拔落差可达4000多米,土生土长的西藏人也会“高反”。同样,摄影设备会“高反”、电脑会“高反”,汽车也会“高反”,反应迟钝、机能下降。很多次采访,由于高寒缺氧,需要用暖手宝给设备进行保温,甚至需要用身体进行保暖。
那次采访形成的《“无人区”里的生命礼赞——走进世界海拔最高的藏北双湖县》全媒报道引起了强烈反响。
这样的地方,在西藏很多。我和同事们还去了中国海拔最高的乡普玛江塘,走遍了2000多公里的中印边境一线,建立了中印边境影像库……
这是一个关于“脚力”的问与答。
作为西藏分社第5位跑遍全区74个县区的记者,我深刻感受到:双脚不能亲自到达,则永远不会产生优秀报道;每一次历险抵达,都见证着上佳选题的落地。
我是一名乐于跑基层的记者,坚信用生命换回来的新闻一定会有生命力。在西藏采访,我们经常要翻越高耸的雪山、跨过茫茫草原,冒着生命危险深入农牧区一线采访。别人眼里的诗和远方,恰恰是我们冒着生命进行拍摄采访的地方。
那是2019年3月,我的同事张汝锋在一次采访中,听说拉萨市堆龙德庆区有一位99岁的藏族老人马上过生日。
摄影采访部的同事们一致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故事。生日那天,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双手合十,动情地用藏语说:“我希望国家更加富强,人民生活更加美好,我希望能再活更多日子。”
我鼻子一酸,心想:我也是翻身农奴的孩子。没有共产党,我也不可能成为一名新华社记者。
这就是后来获2019年上半年新华社优秀新闻作品的稿件:《翻身农奴巴珠的99岁生日》。这是一篇团队合作的稿件。
在西藏,长期高寒缺氧,采访路途遥远,在融媒体时代,单兵作战可以实现日常发稿,但很难产生优秀的新闻作品。
为了更好地适应融媒体时代,西藏分社摄影采访部提出“分头出作品、团队出精品”的报道理念和“有分有合、有聚有散”的工作模式,即重点稿件进行集中作战,分别进行采访联络、脚本撰写、摄影摄像、后期剪辑等,不同工作具体到人,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融媒作品。2019年,分社摄影采访部集体完成的融媒体产品,还有《中国海拔最高的轮椅篮球队》《一个昔日农奴家庭的60年变迁》《路见西藏》等等……每一个动人的故事背后,都是一次由“见微”到“知著”的报道实践。
这是一个关于“眼力”的问与答。
□ 新华社记者普布扎西在藏北牧民帐篷里吃午餐。
讲好中国故事、西藏故事,需要好“眼力”从看似平常的生活中发现那“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好故事。但有时候,一个人的“眼力”是有限的,而众人的“眼力”却是无限的。
团结凝聚人心,集体推进事业发展。新华社西藏分社是藏、汉、土等多个民族组成的分社,是西藏民族团结的缩影,也是新华社民族团结的缩影。西藏分社历史上的摄影队伍,一直是民族团结的榜样。有句话说,没有不能拍的新闻,只有拍不好的记者。今天,分社摄影采访部强化民族团结,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更因为团结而凝聚了“眼力”,收获了一批摄影佳作。
201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西藏人命运的改变是从身边开始的,我就想用第一人称写写我的弟弟,一个正在改变自身命运的农村孩子。
稿件《山沟里的弟弟》在《新华每日电讯》刊发后,在新华社微信公众号阅读量突破10万+,新华社客户端累计阅读超过200万,并被译为藏文在西藏各地广为流传,获评新华社2019年上半年“清新文风奖”。
如何让人民群众成为新闻报道的主角?这是一个关于“脑力”的问与答。
分社老记者经常讲,新华社记者一定要“站在天安门上想问题,站在田间地头找感觉”。有了高度和格局,有了情怀和站位,才能发现新闻事实中的意义与价值。
相机是冰冷的,但其背后的双眼永远饱含热情。对我而言,镜头对准百姓是一种自带基因。我的手机通讯录里存有牧羊人、铁匠、摆渡人、三轮车夫甚至天葬师的电话。我们经常互通电话,了解情况,帮助遇到困难的普通人已经成为我做记者的一种习惯。
2017年2月8日上午,我刚结束一个采访,浪卡子县堆瓦村牧羊人就打来电话。他告诉我,经过考察,羊群明天准备转场过冰湖,问我来不来拍摄。当天下午2点,我们出发前往普莫雍错,翻越了海拔5000多米的岗巴拉山,沿着碧绿的羊湖直奔冰湖。
经过5个小时的奔波,我们抵达冰湖湖畔,牧羊人已在瑟瑟寒风中等候多时了。我们钻进了低矮的放牧点瓦房,牧羊人开始给我们介绍明天的转场流程、注意事项。
转场当天,我们一早出发,抵达冰湖湖畔时天还没亮。转场开始后,寒冷的冰湖上,我们和牧羊人一同前进,共同面对未知的前方。在高原,很多时候我不愿做他人生命里的匆匆过客,而要做他们温暖并坚定的同行者。
正是带着这样的感情,我和同事拍摄了《与太阳赛跑的转场——西藏冰湖上的千年牧羊路》。由于转场过程充满危险,这样的转场在我们拍摄照片后成了“绝响”,这组照片也成了影响巨大的独家照片,收获新华社优秀新闻作品等荣誉。
我的记者生涯其实也是不断转场的过程,每一次转场蕴含太多的机缘。从金碧辉煌的大会堂到人烟罕至的牧场,从丰盛的自助餐到自己烧茶吃糌粑……场景转换,人物更替,只有影像流淌出对生活的赞美之歌,对人民群众的记录使命,从未间断。
在全球舆论场里,我们在涉藏话题上声音还比较弱。中西方的意识形态和文化差异影响了报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无人区”里的生命礼赞——走进世界海拔最高的藏北双湖县。这是无人机拍摄的双湖县城全景(2019年1月31日摄)。(新华社记者 普布扎西/摄)
□翻身农奴巴珠的99岁生日。2019年3月20日晚,人们共聚巴珠老人家,庆祝老人99岁的生日(3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普布扎西/摄)
□中国海拔最高的轮椅篮球队。2019年3月3日,在拉萨北郊一处篮球场,一群肢体残障人士正在海拔3700米的高原上进行着一场篮球赛。(新华社记者 普布扎西/摄)
2018年12月召开的新华社摄影工作会议上,蔡名照社长作了重要讲话。其中在讲到大力改进摄影工作创新时说:“要通过主动设置议题,持续推出具有表现力、说服力的图片新闻,引导国际社会客观全面看待中国发展。”
随即,新华社摄影部、对外部和西藏分社共同打造的《镜观西藏》图文栏目正式推出。我作为主创人员,负责图文内容的整合和采集。目前,《镜观西藏》已推出42期,海外社交媒体总阅读量近1800万,成为西藏分社记者践行“四力”的展示平台之一,被列为西藏自治区对外宣传重点栏目。
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期间,我参与策划了中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语言版本的《国家相册》,经西藏电视台黄金时间和西藏各大藏文客户端同步播出后反响良好,同时在尼泊尔、印度等地的藏族集聚区落地,实现精准转播,扩大了新华社融媒体产品的海外影响力。
西藏电视台译制部主任伦珠巴桑说,在国外有很多爱国藏胞对藏语影片有很大需求,《国家相册》藏语版通过珍贵的历史资料讲述了国家的发展进步,是西藏藏语外宣的重要作品。
“内外有别”是需要换一种语言,但又不仅仅是换一种语言,更需要换一种载体、形式甚至叙事方式。
这是一个关于“笔力”的问与答。
对摄影记者来说,笔力就是画面的感染力和传播力,就是视觉语言的叙事结构,就是镜头后面的思维方式。
以上四个问题,其实也是西藏分社摄影采访部关于践行“四力”的思考与实践。
我们坚持深入践行“四力”,也因践行“四力”而收获颇丰。仅2019年,西藏分社摄影采访部共获得新华社优秀新闻作品1条、总编室表扬稿和外文好稿共26条、新华社清新文风稿2条,6个中央主流报纸整版报道。
最后,我想感谢新华社、感谢这个时代,让一个藏族放牛娃成长为新华社记者。我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讲好新时代西藏和西藏人民的故事,为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