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路径

2020-03-05 17:39唐鑫颖
决策探索 2020年4期
关键词:有效途径互联网+互联网

唐鑫颖

【摘要】“互联网+”形势下,大学生在知识及信息获取上更为方便快捷。将“互联网+”应用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虽然提高了教育教学的便捷性,但是对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提出了严格要求。如何做好“互联网+”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当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需要認真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互联网+”;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途径

一、“互联网+”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影响

(一)给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冲击

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涵盖以下几方面内容:心理课堂教学、学生心理测试、面对面咨询、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心理活动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及管理。“互联网+”形势下,相关网络媒体软件,如微信、微博等的广泛应用,对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较大冲击。从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测试到评估等工作,全部可借助互联网媒介实现足不出户的面对面交流及信息知识的传输和共享,更好地满足现代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需求,对于学生发展有着很好的推动作用。

(二)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覆盖面

传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受到时间、空间等因素的限制,教学模式及教学活动也较为单一、枯燥,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而互联网打破了传统教育教学的限制,提高了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播效率,学生随时随地都可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学习及问题咨询,覆盖面得到显著扩展。同时通过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学生在获取心理健康教育产品上、心理问题咨询上的速度也得到了显著提升,提高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综合水平,全面发挥了其服务作用。

(三)对于开展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及管理有着显著效果

传统心理健康教育中,学生由于对心理健康的理解存在偏差,在教学活动参与上,及接受心理咨询上都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很多学生即使存在心理问题也不会向同学或教师倾诉,这给心理危机干预及管理工作的开展形成了阻碍。但在“互联网+”形势下,教师可通过互联网平台为学生提供倾诉场所,学生不需要填写真实信息,只需将自己的症状及想法传输到平台上即可,教师或同学则会根据倾诉内容,给予相应的建议,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从而缓解学生的压力,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二、“互联网+”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路径

(一)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协调机制

一是构建专业性强、素质高的教师团队,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合理规划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为心理健康教育机制的优化和调整奠定基础。二是关注网络教育主题,强化教育教学的实时性。教师应及时掌握最新的网络资讯,并做好筛检工作,减少不良信息对学生心理的影响,合理规划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提高教育水平。三是建立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组,及时对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创新教学模式,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良好的环境

利用互联网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建立论坛、微博等,且交由学生自主进行管理和创新,实现心理健康知识的快速传播。同时还可让学生自主拍摄心理健康微电影或组织活动,针对特定心理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从而达到警示和疏导的效果,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

(三)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

可通过建立微信群、心理健康论坛、心理健康服务队等方式,来促进校内外的联结,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及时解决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培养学生对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健全学生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从而为学生日后学习和就业提供保障。

三、结语

在现今社会发展中,网络化已经成为各领域发展的主流趋势。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而言,加大网络化建设力度,创新教学模式,能有效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水平,降低不良因素及信息对大学生的影响,以此促进大学生的良好发展,使其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郅利聪.“互联网+”形势下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J].心理月刊,2018(08).

[2]杨雅雯.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结合[J].教育现代化,2018(21).

[3]郭智荣.“互联网+”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J].信息记录材料,2017(09).

(作者单位:大连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有效途径互联网+互联网
企业纪检监察部门与时俱进推动效能监察工作的有效途径探究
国际法务会计应用现状研究
新经济形势下加强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分析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