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下的思政“微课堂”研究

2020-03-05 17:56王刚
决策探索 2020年4期
关键词:政治意识微课堂辅导员

王刚

【摘要】本文基于微时代下高校学生思想意识的变化,提出了开展思政“微課堂”,目的是满足高校辅导员外部工作要求和内生发展的需要。笔者分析了开展思政“微课堂”的创新之处、实际效果,阐述了未来做好思政“微课堂”要在增强辅导员的政治意识、行政意识、职业语言上下功夫。

【关键词】思政“微课堂”;辅导员;政治意识

思政“微课堂”不仅能为思政教学者引入优质的技能教学资源,改变其教学方式,同时也能为广大思政理论课学习者引入一种新颖的社会化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我国高校开展思政“微课堂”主要是利用课前十分钟,采取讲故事的方式,抒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理解,主要形式是寓教于“微”,让师生随时随地接受教育和熏陶,增进价值认同,凝聚价值共识。

一、开展思政“微课堂”的目的

(一)微时代的需要

微时代是以短小精炼作为文化传播特征的时代,微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传播内容更具冲击力和震撼力。高校学生接受信息比过去更加多元化、碎片化、快速化,传统的课堂教学、讲座等方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必须通过开展思政“微课堂”去适应时代的变化,满足学生的需求。

(二)做好思政工作和价值引领工作的载体需要

党的十九大后,我国进入新时代,中央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新时期辅导员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辅导员工作的提质进位亟需一个新载体。马列主义经典作家和革命导师都强调“鼓动”“宣传”“灌输”在群众工作的重要意义,所以,高校辅导员要主动走近学生,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去引领、教育学生。

(三)提高辅导员素质和能力的需要

辅导员需具备四个方面的能力:一是与学生谈心谈话的能力,要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和人生的引路人。二是做好学生工作,彰显辅导员的育人使命,包括思想价值引领、学业困难帮扶、心理健康关爱、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三是具备理论知识宣讲能力,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相关法律法规等理论知识的讲解。四是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具备需要辅导员在平时去学习、去总结,思政“微课堂”无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践机会。

二、辅导员开展思政“微课堂”的情况分析

(一)创新之处

采取“微课堂”方式作为辅导员日常思政理论教育的探索和经验还不多,以下几个方面具有首创精神,值得学习。一是创新思政教育的平台和载体;二是抓思政教育的关键点,从时间上抓两个10分钟,从内容上抓思政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特别是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笃实有力。三是从辅导员职业角度量身打造合适的工作方式,从而有力地推进思政队伍的发展。

(二)实际效果

一是达到了思政教育和价值引领的目的。马克思、恩格斯曾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必须通过宣传教育让学生掌握理论,学生只有掌握了理论,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邓小平也强调:“改善党的领导,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都必须大大加强,决不能削弱。”新时代思政教育应勇于正视当前国家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多元社会思潮侵扰、利益诉求多元、价值取向迷茫、思政工作弱化等突出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论断,体现出显著的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

二是辅导员的能力得到提升。辅导员要当好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和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者,就必须深入学生、了解学生、接近学生,通过提高自身的亲和力,让学生“亲其师”,进而“信其道”。可以通过进一步转变思政教育者的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观,采取各种方法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如将教育的场域从课堂延伸到生活领域——学生公寓,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也关心学生的生活状况,利用两个10分钟“微课堂”做好思政教育工作。

三、辅导员如何更好地开展思政“微课堂”

(一)增强政治意识

辅导员缺乏政治意识在日常工作中集中表现为政治理论水平不高、处理学生问题能力欠缺、不能主动发现问题,特别是学生的思想问题,不能把道理给学生讲清楚、讲透彻。在实际工作中,学生出现了问题,很多辅导员只会“安抚”,没有将问题分析透彻,不敢与错误的思想、行为作斗争,其根本原因在于辅导员的政治理论水平不高。辅导员要旗帜鲜明地讲政治,自觉地把讲政治贯穿于思政“微课堂”的全过程,始终把准政治方向,坚持政治领导,站稳政治立场,严守政治纪律,强化政治担当,使高度的政治能力与辅导员的岗位职责相匹配。只有辅导员站对政治立场、坚持政治领导、提高政治鉴别力、强化政治担当,才能感到无穷的力量,因为不再是自己一个人在战斗,而是一个组织、一个集体,因此辅导员要坚持在政治上不犯错误,不断增强政治意识,严把政治观,做好自身工作。

(二)增强行政意识

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的同时,辅导员要与各个部门打交道,没有一定的行政意识,辅导员很难开展工作。第一,要立足于主职主业。主职主业一共有9项,其中最重要的是思想理论教育与价值引领。武汉理工大学辅导员靳敏曾说,中央和各级党组织为什么重视我们,为什么“高看一眼,厚爱三分”,因为我们从事的是思想理论教育与价值引领工作。第二,要讲规律方法。跟职能部门打交道,要讲政策文件精神;落实高校工作部署,要讲轻重缓急;做学生工作,要把握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第三,要有宣传意识,要善于把苦劳变成功劳,功劳并非是自己出彩,而是扩大影响力,获取更多的资源来反哺工作。国内某高校提出“做好学工事务、讲好学工故事、传播学工声音”,通过思政“微课堂”,展现了辅导员的专业性和职业性,对学生进行日常的思政教育和价值引领。第四,要有汇报意识,辅导员要做到该请示就要请示,该汇报就要汇报,保证信息畅通。第五,要有总结反思意识,“我们的时代变化太快,我们的教育对象变化太大,我们再也不能用5年前的钥匙来开今天的锁,学生工作没有专家,没有一招鲜,与时俱进才是根本”。第六,要有沟通意识,要与上级沟通、与同事沟通、与学生沟通,谈担当、谈困难、谈坚守,秉持一颗教育者的坦诚之心。第七,要有精细化的观念。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从细节处着手,养成精准思维习惯,干工作不能满足于一般化、一把抓,不能以原则应对具体,要一一回应,具体问题具体解决。

(三)要讲职业语言

一是能讲党言党语。辅导员要在实际工作中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体现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首先,讲党言党语是一个共产党员的具体表现,“批评与自我批评”“密切联系群众”等语言要成为共产党人行动的指南。其次,讲党言党语也是辅导员思想作风的折射。有些辅导员有江湖气的称谓与说法,“某某哥”“老大”“摆平”“意思意思”等,这些都是不规范的说法,在实际工作中会产生负面效应。最后,讲党言党语是组织性、纪律性的真实反映。在不同场合,作为党员什么话可以说、什么话不可以说,是有严格要求的。有的辅导员口无遮拦,没有组织意识和纪律意识。二是能讲习言习语,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時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教育的重要论述,如“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千难万难,只要重视就不难;大路小路,只有行动才有出路”等都是时代的最强音。三是能讲马言马语,能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唯物辩证法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辅导员要善于运用联系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把握事物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精准掌控处理事情的“度”。四是能讲潮言潮语。“我命由我不由天!”“人们心中的偏见是一座大山。”“我自己的命我自己扛,是仙是魔我自己说了算。”“命运不公,那你就和他斗到底!”“我不知道是不是每个人都能改变命运?但我知道,不认命,就是哪吒的命。”——这是电影《哪吒》的台词,很多学生都喜欢说喜欢听,辅导员要做好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就要用他们喜闻乐见的语言进行价值引导。

总之,开展思政“微课堂”,不仅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引入了优质的技能教学资源, 提升了教学服务能力, 改变了思政教师的教学方式,而且也为教育教学管理者引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化互动方式和新型的教学方式。作为高校辅导员,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思政“微课堂”教学模式,做好思政工作和价值引领工作,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抱负。

参考文献:

[1]阮博.“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6(07):63-67.

[2]王一如,高立伟.“八分钟微课堂”在高职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5(12):128-130.

[3]张驰,许晴,周学政.思想政治微课堂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48):44-45.

[4]白楠,邹有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微课堂”教学法初探[J].教育现代化,2017,4(16):171-173.

[5]张秀.“微课堂”视域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方式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7,35(05):172-175.

[6]阮彩霞,王川.微课程的概念、特点和理论基础[J].课程·教材·教法,2014,34(11):16-22.

[7]赵成鑫,刘晓静.思想政治理论课“五课结合”说课模式应用策略分析[J].科技风,2015(01):230.

[8]郭超.“微时代”青年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危”与“机”[J].理论与改革,2015(03):185-188.

[9]项久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及其相关研究的现状视域[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04):62-66.

[10]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31(04):36-42.

[11]王宇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微课”教学的理论与实践[D].合肥工业大学,2017.

[12]胡铁生,周晓清.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02):5-13.

【本文系湖北省教育厅学工管理工作精品一般资助项目“微时代下的思政‘微课堂研究”(2018XGJPG303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知行学院)

猜你喜欢
政治意识微课堂辅导员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政治意识:政治体系的灵魂与核心
习近平缘何高度重视党员干部政治意识问题
领导干部强化大局意识的三个维度
弘扬长征精神 凝聚中国力量
“微课堂”对高校英语教师的影响
英语教学中的微课堂研究
优化高中化学 “微课堂” 教学的有效策略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