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拥华
(安徽升建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合肥230012)
国内的道路工程基本上都属于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道路建设有利于提高区域路网的运输能力,加快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改善当地人民的生活质量。但是,这类工程大都需要政府投入大量的资金,难免会给国民经济带来一定的影响。我国的道路施工项目成本管理起源于特定的现实条件下,具有涉及面广、影响因素繁杂以及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中等特性。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严格遵守建设程序,增加对每个环节的成本控制和审查,有选择地把握成本控制中的重点部分。此外,建筑施工企业还可以通过利用经济与科学技术相结合的手段来发现并采取措施来控制项目工程成本管理上存在的薄弱部分和弊端,把道路工程项目的造价把握在目标范围之内,以促进建筑企业管理水平的完善,从而有效提高我国道路施工项目建设的投资绩效和运营绩效,增加企业的资金转化率,最终提高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1]。
近年来,我国道路施工事业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局面,总建设里程一度跃居世界第二,但这一基础建设的成功却是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换取来的,综合效率较低。决算超过预算的情况屡见不鲜,给道路施工项目的财政拨款带来了很大压力,同时,也给道路施工项目的建设带来了很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甚至酿成某些道路建设项目的投资失控,导致资金链出现较大的缺口,从而限制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由于市场机制的多方面影响,工程过程中变化较多,造价不易控制,因此,信息化显得尤为重要。信息化系统的建立对于建筑企业来说终究只是一个工具,其主动权还是掌握在人的手里,故而信息化建设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协助建筑施工企业达到成本控制、规范操作流程、增加信息收集可行性与便捷性,但最终的效果如何还是要取决于整个建筑企业内部体系与工作人员的严谨与否。
就当前而言,我国道路工程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发达国家相比,虽然发展较快,但起步较晚,自1980 年才开始对道路工程管理制度有所了解并初步创建,市场机制运行尚且无法完全依靠市场。尽管我国已经借鉴了国外先进的施工项目管理模式,在道路施工项目成本的管理控制方面也获得了不小的发展,但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仍然望其项背,这也就意味着国内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管理仍有很大的发展与提升空间[2]。
道路施工企业通常采取两级管理方式,在成本构成方面较为复杂,且管理手段缺少统一标准,在项目成本控制管理上,存在很多无法避免的问题。且不说项目前期的筹备工作、项目设计等原因导致的问题外,仅仅是在道路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也存在很多弊端。
道路施工过程中的成本管理主要包括以下3 个方面:
1)道路施工过程中的成本策划与估算:根据早期道路施工项目设计阶段提供的方案做出成本策划方案与估算报告,最后总结记录。
2)道路施工过程中的成本监管:监管部门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严格把握成本的价格与数量,严禁虚报物价与盲目报数这一现象的发生。
3)道路施工过程中的成本追踪:对整个道路施工项目周期中出现的各类费用进行追踪,保证各类费用以及支出用得其所、流向清晰,并及时统计整理归纳成册作实际成本报告。
由于道路施工过程中的成本管理主体是一线工作人员和施工团队,不单单只是财务部的责任,故而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是一个对全体员工的管理与控制。如果各部门仍是故步自封地认为施工过程中的成本管理只是财务部的责任,主观上的意识偏差引起工作人员在工作时的管理偏差,将项目成本管理归属于财务部门,那么,这必将导致各部门之间脱节,从而使得物资采购部门只负责采买和检测、保存、分发物资的任务;施工生产部门只负责组织道路施工过程中员工、设备、资源以及安排道路工程进度等,都只从自身出发,不考虑工程成本,最终给项目部和公司带来经济上的损失。如若施工生产部门为了缩短工期而随意增添施工人员和设备,一旦缺乏有效的施工组织管理,一定会使得施工人员出现“扎堆”现象,从而滋生惰意,降低施工效率;另一方面,机械设备配置不合理,会出现使用率不高、大量闲置现象,给企业的效益带来损失。
责权利管理体制的建立是一切管理活动取得效益的基本保障,道路施工过程中项目成本的控制同样也需要责权利管理体制的存在。在该项目成本控制体系中,一共有3 级管理层次:最高一级是拥有着绝对权力且承担主要责任的项目经理;其次是各部门部长,他们拥有着对应的权力也承担了一部分的效益责任;最后是一线工作人员,他们是项目成本控制管理落实的一线执行者。不同级别的工作人员都可以在对应的利益激励制度和权力制约制度下恪守本职、严于律己。而当前我国大多数道路施工企业对于上述责权利三者的管理关系还没有实现很好地配合,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更是海市蜃楼[3]。
为了确保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目标的实现,必须编制资金使用计划,合理地确定和分解项目成本控制目标值,分析影响造价的各种干扰因素,析解出各种可变部分和不变部分。重点对可变成本部分做深入细致的分析调查,以便制订可行措施,实行有效控制。道路工程施工复杂,从材料进场到最后铺装面层,都需要进行严格的成本控制。尤其是工程主要材料,成本占比较高,更需要严格把控。道路施工项目管理是整个道路施工行业的成本管理中心,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也就是成本控制的过程,从项目立项开始,历经项目进展,以及最后的项目结算阶段,期间要解决员工、设施、材料、质量安全等多方面问题,这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过程。如浇筑沥青,沥青路面的浇筑需要对温度进行严格的把控,并且计算好运输时间和铺筑温度,提前进行优化,减少成本。
工程造价或合同管理人员要主动从控制的要求出发,做好日常的合同管理,当由于业主原因或设计原因造成了成本控制的偏差时,要着重研究合同的有关内容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特别要注意合同中所规定的发包人和监理人的责任,并切实予以履行。
由于道路是带状构筑物,大多数项目沿线地质情况较为复杂,尤其是一些软弱地基路段,更需要花很大代价来处理,对于这种隐蔽工程就需要进行工程变更,对地基进行专项的处治,这些过程都是难以把控的,所以只能把控工程变更环节,对提出的变更方案进行审查论证,采取切实可行合理经济的施工方案[4]。
确定成本控制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建立全员参与工程成本控制的管理体系,明确各级造价控制人员的权力和责任。道路工程师在现场的责任重大,更需要严格把控时间节点,注重施工成本,采用最有效的方式节约材料,在人手安排、材料进场和施工组织方面都需要严格进行优化。这就要求相关参与工程造价管理的工作人员去不断地对项目工程造价进行探索与实践,并在该过程中创造出工程造价管理的新内容与新发展,从而实现对项目成本的控制,最终为我国的道路工程建设项目提供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道路,并实现我国体制的最优化配置,实现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只有通过全局施工的成本控制,保证项目进展过程中的有序性与稳定性,才能实现最终的目标成本,这是项目成本管理的根本所在,也是实现道路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最佳通道。明确道路施工过程中导致成本变化的原因,并针对原因采取相应的手段措施,才能降低偏差甚至规避偏差的出现,确保项目能够按照计划稳定开展,最终实现增加建筑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