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建虎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青岛分公司,山东 青岛266011)
1.1.1 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横向裂缝
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板底常出现横向裂缝,一般情况在1/4~1/2跨比较常见。多雨地区裂缝处伴有渗水泛白、钢筋锈胀、混凝土脱落等病害。影响结构耐久性,病害严重时影响结构安全性。
病害成因:
1)钢筋混凝土结构本身带裂缝工作,但裂缝形成后,钢筋丧失了混凝土的保护,易锈蚀膨胀,使裂缝加剧。
2)施工时板底钢筋保护层厚度不足,沥青摊铺采用振动压路机导致板底出现横向裂缝。
3)运营期间的超载影响。
4)运营期间桥面铺装破损,空心板渗水侵蚀,钢筋锈蚀,桥面铺装的破损导致车辆冲击力增大,铺装层破坏使刚度变小,进而使梁板受力不均。
1.1.2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纵向裂缝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板底常出现纵向裂缝,多雨地区常伴有板底渗水泛白、钙化等病害。纵向裂缝通常在通车5a左右出现,随着时间的增长,裂缝长度、裂缝宽度、裂缝数量都有增大趋势,影响桥梁结构的耐久性。
病害成因:
1)设计时箍筋直径偏小、间距过大等造成板底横向抗弯能力不足。
2)空心板内外温度差引起板底横向拉应力过大。
3)施工时板底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足。
4)空心板横向支座安装不平整,空心板受力模式改变。
5)后期运营车辆超载等。
1.1.3 铰缝病害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和钢筋混凝土空心板铰缝处易破损失效,导致主梁间的横向连接降低或失效,严重时造成单板受力,空心板横向裂缝、桥面铺装破损,桥面防水性能降低,空心板渗水侵蚀。
病害成因:
1)设计时铰缝尺寸狭窄,不便于设置更多钢筋,铰缝钢筋连接不好,传力效果较差。
2)施工时空心板侧面凿毛不充分,浇筑混凝土前未对空心板侧面进行浇水湿润,导致新老混凝土黏结不良。
3)施工时铰缝钢筋与梁板预埋钢筋连接不足,铰缝混凝土强度不足、振捣不密实、养护措施不当等。
4)后期运营期间超载车辆,导致板间铰缝被剪断,造成单板受力【1】。
1.2.1 桥面铺装纵向裂缝
预制装配式空心板桥桥面经常出现通长的纵向裂缝,重车轮迹线位置尤为明显。桥面纵向裂缝一旦产生,发展速度很快,桥面混凝土现浇层破损后,空心板之间的铰缝随之破损,主梁之间的横向联系被削弱,车辆横向力分布集中,降低横桥向整体性,进而造成主梁单板受力。而且桥面产生裂缝后,雨水渗入混凝土现浇层及空心板内,加速桥面铺装及梁板的破损,影响桥梁结构安全性及耐久性,缩短桥梁使用寿命。
病害原因:
1)混凝土自身收缩产生裂缝,随着使用年限增长,桥面防水效果降低,雨水渗入桥面铺装,导致纵向裂缝不断发展。
2)桥面混凝土现浇层厚度偏小,桥梁横桥向刚度不足,铰缝构造不合理,不能充分发挥主梁间的抗剪作用。
3)铰缝及桥面混凝土铺装浇筑质量差,普遍出现蜂窝、麻面,桥面现浇层混凝土抗渗性差。
4)运营期间车辆超载,铰缝及桥面现浇层受车辆集中荷载作用发生剪切破坏。
1.2.2 墩顶横向裂缝
为满足车辆行车舒适性,多跨简支装配式空心板桥墩顶一般采用桥面连续。墩顶位置桥面连续处易产生横向裂缝,导致桥面行车舒适性降低,墩顶位置汽车冲击力增大,影响桥梁结构安全性及耐久性。
病害原因:
1)桥面连续结构在顺桥向位于墩顶负弯矩区,在荷载作用下产生较大的拉应力,由于空心板为简支结构,墩顶负弯矩主要靠桥面铺装混凝土和钢筋承担,桥面连续钢筋不足导致桥面连续开裂。
2)车辆荷载冲击力导致桥面连续破损。
1.2.3 伸缩缝病害及桥面排水问题
伸缩缝位于空心板端构造的薄弱部位,直接承受车轮荷载的反复作用,而且长期暴露在自然环境中,是桥梁结构最易遭到破坏而又较难修复的部位之一。伸缩缝混凝土在车轮荷载的频繁冲击作用下易破损开裂,使伸缩缝变形破坏,行车舒适性降低,甚至影响车辆通行安全。伸缩缝破损后,雨水通过伸缩缝渗入梁体,造成结构水侵害。
裂缝较少且未超限时,一般采用裂缝封闭胶进行封闭处理。裂缝较多且超限时,一般采用压力注浆封闭裂缝。如有条件,可横向粘贴高强复合纤维(如碳纤维布)等材料,进一步确保空心板的耐久性,同时更好地限制裂缝发展。建议在板底距离梁端1m左右位置设置排水孔,排出空心板腔内积水。
1)空心板裂缝较少且未超限时,一般采用裂缝封闭胶进行封闭处理。裂缝较多且超限时,一般先采用压力注浆封闭裂缝,然后采取如下措施提高梁板承载能力:(1)粘贴钢板或粘贴高强复合纤维材料(如碳纤维布、高强预应力纤维碳板)。(2)有黏结预应力加固技术(SP-AP),采用锚固与空心板底的高强钢丝、2~3股钢绞线或小直径高强钢筋对梁体施加预应力,然后喷注高强复合砂浆,将预应力筋与空心板黏结为一体,提高结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2】。
2)空心板裂缝较多且超限,混凝土强度降低明显,梁板承载能力不足且变形超过允许值后宜采用更换梁板的处理方案。
1)铰缝病害较轻,只出现局部渗水等现象,铰缝对应桥面位置无纵向裂缝时,一般采用对铰缝采取灌浆处理,进行预防性养护的方式。
2)铰缝破坏严重,且铰缝对应桥面位置纵向开裂,空心板接近或完全单板受力时,一般凿除铰缝两侧一定范围的桥面铺装,将破损的铰缝混凝土清理干净,通过植骑马筋、粘贴横向加强钢板等手段加强空心板间的横向联系,重新浇筑铰缝混凝土和桥面铺装混凝土。
3)整幅桥普遍存在铰缝破损病害时,应将整幅桥桥面铺装凿除重做,同时采用植筋或粘贴钢板等措施加强空心板间的横向联系。重新浇筑的铰缝和桥面铺装混凝土强度不低于C40,建议采用掺加纤维的防水混凝土,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及抗渗性,桥面铺装混凝土厚度不宜小于12cm。
1)桥面连续维修及加固措施:桥面连续病害轻微时,桥面连续处沥青混凝土存在单一的横向裂缝时,一般采用灌注热沥青处理;桥面连续处沥青混凝土存在多条横向裂缝时,凿除桥面连续附近沥青混凝土铺装,重新铺筑掺有聚酯纤维或其他改性剂的沥青混凝土,提高桥面连续处沥青混凝土的抗变形能力。
桥面连续病害较重时,应凿除桥面连续附近沥青铺装及混凝土铺装,可将桥面连续两端的钢筋采用植筋工艺锚于空心板顶板内,加强墩顶桥面连续。
2)伸缩缝维修及加固措施:异型钢伸缩缝橡胶条老化、开裂、变形严重时,应及时更换处理保证桥梁耐久性;及时清理伸缩缝中的杂物、泥沙【3】。
若伸缩缝混凝土破损开裂,应及时进行维修处理,一般采用C50及C50以上的混凝土修补,混凝土中宜掺入纤维,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及抗冲击性。若对中断交通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宜采用快硬高强混凝土,缩短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快速开放交通。
若伸缩缝混凝土破损开裂、异型钢变形严重,应将伸缩缝进行拆除更换。
通过研究近年来国省道桥梁维修加固处理实例,总结归纳国省道中小跨径桥梁的常见病害,分析桥梁病害产生原因并制定相应的维修加固措施,便于桥梁后期管养的规范化、合理化,提升桥梁管养效率,提高桥梁耐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