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Steinway 译/吴红江
(接上期)
1.弦槌 11.绊带箍及丝杆 21.阻尼器轴架 31.后档2.弦槌柄 12.脱进调整档 22.阻尼器弹簧 32.后档织物3.弦槌档 13.脱进调整螺丝 23.阻尼器丝杆 33.平衡档4.槌座 14.顶杆 24.阻尼器墩螺丝 34.平衡档支撑5.槌座止位 15.顶杆轴架 25.阻尼器墩 35.平衡档销轴6.槌座轴架 16.顶杆弹簧 26.阻尼器 36.键扣7.槌座弹簧 17.阻尼器杠杆 27.联动器 37.琴键8.槌座垫 18.阻尼器升举棒 28.联动器轴架 38.前档前档销轴9.回止位 19.运转机档 29.联动器垫 39.前档冲床10.回止位丝杆 20.阻尼器勺钉 30.绞盘螺丝 40.琴弦
以下几页概述了调整竖式钢琴的建议步骤。应该指出:给出的技术参数很重要,然而,它们可以在合理范围内变化,以适应钢琴琴师的个人需求。对于技师而言,重要的是要了解调整程序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如何影响钢琴的性能,并在确定乐器和演奏者的个人需求时使用这种理解。
在开始对钢琴工作之前,必须对乐器进行一般评估和观察,以确保:
所有螺钉均已牢固固定,包括:顶盖、键盖、传动杆、踏瓣组件、运转机(击弦机)支架上的铰链。
琴箱部件适度适配且功能齐全,例如:键盖、键唇(锁档)、键墩/颊墩(键侧木)、乐谱台及谱台框架、踏瓣组件。
铰链上的铰链销栓稳固,以避免嗡嗡声:键盖的连续铰链,顶部铰链。
检查踏瓣传动杆:
去掉踏瓣棒(踏瓣顶杆)和传动杆之间的所有空动。确保螺母在(踏瓣)棒穿过传动杆杠杆时紧紧持握。踏瓣组件中应没有侧游隙。
背景:必须检查每个琴键,以确保它在任何其他调整步骤之前可以自由地工作。紧涩的琴键将使其他调节几乎无用。如何做:
步骤1:缓解平衡档孔——平衡档销轴孔应被缓解,以使每个琴键在轻微下压力下下降到位。任何琴键都不应该有前后游隙。使用扩孔工具调节平衡档(销轴)孔的尺寸,同时从琴键的轴衬一侧插入工具。“从一侧到另一侧”扩孔,而不是“从前到后”扩孔,以避免过度缓解的可能性。
如果游隙存在,用热水和胶(3﹕1)的混合物对孔进行胶水-上浆,通常效果很好。如果游隙过大,距边缘大约1/16吋填隙两侧,将把琴键缚于平衡档销轴。如有必要,可以用扩孔工具从琴键轴衬一侧插入进行扩孔。
步骤2:缓解平衡档轴衬——当琴键在其前部轻轻前后旋转(rotated back and forth)时,平衡档销轴与两侧平衡档轴衬应有少量游隙。贯穿键盘的(游隙)量应一致。
调节,使用琴键缓解钳。
步骤3:缓解前档轴衬——当琴键处于静栖位置及压下时,前档轴衬应该从一侧到另一侧有轻微游隙。重申,这应该贯穿键盘一致,且应使用琴键缓解钳进行调节。
检查运转机轴钉(参考《平台钢琴准备工作》第一章,18~19页)
背景:Steinway竖式钢琴的击弦距离约为1~7/8吋。
如何做:
步骤1:如果需要获取适当的击弦(距离),填隙提升或熨烫以减小弦槌静栖档(弦槌背档)支座毡的尺寸。
弦槌柄应最小限度地接触静栖档毡。因此,如果将弦槌(静栖)档轻轻地从弦槌柄处拉开,弦槌应该非常轻微地随槌而动。
当轻轻地拉向钢琴前部时,琴槌应略微随档而动。
弦槌移动应该大约为1/64吋。移动超过这个(距离),弦槌有太多的空动,应该进行相应的调节。或者,可以通过轻扣(静栖)档来检查弦槌是否有太少的空动。弦槌应该表现出轻微的运动。没有运动的弦槌没有充足的空动以确保复动一致,并且可能导致顶杆挂在槌座皮革上。必要时调节绞盘(螺丝)。
背景:Steinway竖式钢琴琴键水平面有一个“加冠”,中央比两端高约1/32吋。使用带冠的琴键水平规(译注:即检平尺)时,通过在平衡档支撑下方去除或放置纸冲床来进行相应调节。在做琴键水平面时,确保槌座处没有空动。这将确保运转机重量全部落在绞盘螺丝和键盘上的。
如何做:
步骤1:琴键平置及间距——请参阅本手册《平台钢琴调整》部分中的本章节。
步骤2:设定本位音键(白键)——请参阅本手册《平台钢琴调整》部分中的本章节。
“秘诀、技巧及技术参数”章节(译注:在手册《技术参数及检修技巧》部分)列出了所有型号的技术参数。
步骤3:设定升半音键(黑键)——请参阅本手册《平台钢琴调整》部分中的本章节。此外,确保压下琴键时,升半音键的顶部高出毗邻的本位音键大约1/32吋。
2018年干田村稻鳅综合种养亩平纯收入达到2600元以上,是单纯种水稻的近10倍左右。2019年准备进一步扩大面积发展稻渔、稻蛙、稻虾等综合种养,政府看到村民的参与性、积极性和干田村的示范带头作用,决定把该村打造成振兴乡村发展的典型,进行全面规划,并纳入农发、农综、扶贫资金重点支持对象,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帮助村民脱贫致富,协助政府扶贫攻坚,助推美丽乡村建设。
步骤4:调节琴键水平面——使用中央上冠1/32吋的直棱尺,调节平衡档支撑或冲床的高度,以调节本位音键及升半音键的水平面。
背景:从低音到高音,检查的所有弦槌击弦点所成线的平直度。(此步骤在弦列的高音部位非常关键。与非常短的琴弦相关的击弦点的微小变化都会显著影响音。)
如何做:通过加热弦槌柄并在弦槌向上或向下施加压力来升高或降低任何不成线的个体弦槌。
背景:对于实现任何钢琴的精密和一致的调声(整音),重要的是琴槌行程笔直朝向对应琴弦。行程,间距和烧灼操作虽然是独立的,但却有结合性的结果。因此,重复以下步骤是合适的。
如何做:
步骤1:运行弦槌柄——通过从弦槌柄静栖档上抬起几个弦槌,观察每个弦槌的行程路径。所有弦槌都应该笔直朝向琴弦方向移动,而不是向左或向右移动。通过在槌座轴架下方添加运行调节纸条来校正行进错误的弦槌。
步骤2:烧灼弦槌柄——所有弦槌应统一排齐,不得向左或向右扭拧。通过用酒精灯,热风枪或加热的槌柄弯曲钳加热弦槌柄来校正。当弦槌柄被加热时,在校正方向上轻轻地向弦槌施加扭拧力。可能需要重复此操作以实现(变化后的)稳定性。
步骤3:对弦间隔弦槌——当所有弦槌平置接触对应的琴弦时,琴槌的间距应是正确的。如有需要,松开槌座轴架螺丝,重新定位弦槌并重新上紧。此时,校正三弦组内的弦间距。
步骤4:排齐联动器
背景:在以下情况,联动器校正排齐:
A)顶杆居中槌座
B)顶杆趾居中调整钮
如何做:松开联动器螺丝,可以将联动器向左或向右移动。通过在联动器轴架和轴架档之间增加运行调节纸条,可以向左或向右移位或倾斜联动器。有时绞盘(螺丝)、顶杆和调整钮之间的间距需要妥协。置位联动器,以便在所有点之间获得最佳结果。
步骤5:排齐绞盘(螺丝)与联动器
注意:绞盘应位于联动器垫下方中央。
(待 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