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亮
中风又名卒中,是以突然昏扑、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并具有起病急、变化快、如风邪善行数变的特点,好发于中老年的一种疾病,相当于西医学的急性脑血管病,按病理分为出血性中风或缺血性中风[1]。目前西医学对出血性中风的治疗以药物对症治疗及手术治疗为主,但疗效仍不令人满意,且易遗留各种并发症[2]。中医药对出血性中风病因病机及治疗有了新的认识,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3-5]。现将中医药治疗出血性中风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黄帝内经》中无缺血性中风的病名,但有对“中风”症状的描述,如“大厥”“偏枯”“薄厥”“身偏不用”等,认为本病与外感邪气、饮食内伤等因素有关,诚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是人薄厥。”《素问·通评虚时论》云:“偏枯……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首次提出“中风”之名,指出“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脉微而数,中风使然”,认为外风侵袭是中风的病因。至此以后,将突然昏扑、半身不遂、言语不利、口眼歪斜症候群的疾病命名为“中风”。此后,历代医家对中风的病因病机又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论述。又根据中风病发病机制和发病特点提出了各种不同的病名。如《医经溯洄集》将中风按照外感与内伤病因病机的不同而分为“真中风”和“类中风”;《医学纲目》中指出“中风皆因脉道不利,血气闭塞也”,并首次提出“卒中”病名;《血证论》云:“既是离经之血,虽是清血鲜血,亦是瘀血”,指出瘀血阻滞脉络是中风的致病因素。
出血性中风病名首见于1997年《中医临床诊疗术语》,对其病因病机的认识日渐丰富与完善。崔应麟[6]认为出血性中风急性期以腑气不通,瘀血阻滞,窍闭神昏为基本病机。任继学认为出血性中风与内伤伏邪之伏热、伏痰、伏瘀密切相关,此三种伏邪隐匿于脑髓,遇其他诱因而发病[7]。周仲瑛认为瘀热阻窍是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病机关键,可分为中血脉、中腑、中脏[8]。王永炎认为络脉瘀阻是出血性中风发病的关键环节,其病机关键是毒损脑络[9]。张树泉等[10]认为肾虚血瘀痰阻是出血性中风的基本病机,脑组织损伤是肾虚的物质基础,血肿及其导致的缺血是血瘀的物质基础,循环障碍及脑组织的水肿是痰阻的物质基础。
2.1 活血化瘀法血瘀是出血性中风的致病因素及病理产物,阻滞经络,痹阻脑窍,治宜活血化瘀。刘颖等[11]将12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采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结果显示实验组总有效率、血肿吸收率均高于对照组。张雪梅[12]将74例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
2.2 通腑泄浊法出血性中风患者易出现腑气不通,痰浊内盛,阻滞中焦,蒙蔽清窍,致神昏不语,治宜通腑泄浊。张红星[13]将86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联合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通腑泄浊方联合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格拉斯昏迷评分及ND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费毅等[14]将96例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8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依达拉奉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通腑醒神汤治疗,结果显示研究组总有效率、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且NIH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不良反应率及脑水肿体积、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低于对照组。
2.3 醒脑开窍法出血性中风为血溢脉外,阻滞脑络,影响气血津液代谢与输布,脑窍闭阻,神志昏蒙,治宜醒脑开窍。张广波等[15]将8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定向硬通道微创血肿引流术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醒脑开窍中药治疗,结果显示干预组颅内压、血浆黏度、血沉、红细胞聚集指数、相对黏度均低于对照组。迟大鹏等[16]将7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定向软通道微创血肿引流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醒脑开窍中药汤剂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术后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且中医症状评分、NIH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优于对照组。
3.1 经典方剂治疗中医古籍中记载且具有显著临床疗效的经典方剂,至今仍为临床广泛应用,能够显著改善出血性中风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鹿暖等[17]对补阳还五汤治疗出血性中风急性期进行了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结果显示补阳还五汤能够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促进血肿吸收,提高临床疗效,具有临床意义。张雷等[18]将157例急性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8例和治疗组79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桃核承气汤联合犀角地黄汤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显效率及基本恢复率高于对照组,且中风病证候评分、瘀热阻窍证候评分及脑出血吸收情况优于对照组。
3.2 自拟方剂治疗自拟方是临床医家在历代先贤对出血性中风认识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临床实践经验及现代药理研究成果等方面的认识,创制的新方,有助于扩大药物的使用范围,提高临床疗效。赵敏等[19]将5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自拟当归活血方治疗,结果显示研究组总有效率、超氧化物歧化酶、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均高于对照组,且血浆黏度、全血黏度、血细胞比容、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及NHI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柳海等[20]将6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自拟清瘀醒脑方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且NIH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优于对照组。
3.3 中药注射液治疗中药注射液是基于传统中医药理论、现代药理研究成果及先进的生产工艺,从中药材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具有起效快、生物利用度高等优势,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降低出血性中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提高生活能力。李普华等[21]将80例老年脑出血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结果显示干预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张小章等[22]将192例中等量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96例,对照组采用微创颅压血肿清除术联合高压氧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复方麝香注射液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脑水肿体积及血清水通道蛋白-4优于对照组。
3.4 中成药治疗中成药是基于传统中医药理论,以中草药为原料,经制剂加工制成各种不同剂型的中药制品,具有应用简单方便的特点,根据具体患者的辨证分型,选取针对性中成药,可改善出血性中风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何育教等[23]将8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术后采用脑苷肌肽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口服脑血康胶囊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及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且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聂晓枫[24]将118例高血压脑出血根据治疗方式分为2组各59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联合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血肿穿刺外引流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口服脑心通胶囊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且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
3.5 针刺治疗针刺用来治疗出血性中风,能够促进血肿吸收,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发挥保护脑组织的作用,且历史悠久,作用明确的特点,能够“引发经气、畅通经脉、调畅气血、调和脏腑”,促进脏腑功能的恢复。夏红艳等[25]将9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针刺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血肿吸收情况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郑笑男等[26]将136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针刺组,其中假手术组15只,模型组及针刺组各分4个亚组,每个亚组15只,结果显示针刺能够改善脑出血急性期血肿周围脑组织相关的凋亡,发挥保护脑组织的作用。
出血性中风是脑病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西医学尚无特异性治疗手段,多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近年来中医药对出血性中风的病因病机、治则治法及临床治疗均有探索,从不同角度或方向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出血性中风的研究。
目前中医药治疗出血性中风以复方为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临床提供了有益借鉴。但相关研究尚存在不足,如病因病机有待深入、治则治法及疗效标准有待统一、药物作用机制探讨不足、观察指标较少等,需今后加以弥补与完善,以更好地发挥中医药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