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危机中把握教育发展先机

2020-03-04 12:38:34鲍传友
基础教育论坛 2020年23期
关键词:危机挑战新冠

鲍传友

2020 年是不寻常的一年,新冠疫情肆虐全球,灾害频仍,地域摩擦不断上升,人类社会在经历了物质、文化和交往的繁荣以后陷入了新的危机之中。正如德国著名社会学家贝克所言:“在全球化发展背景下,由于人类实践所导致的全球性风险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发展阶段,在这样的社会里,各种全球性风险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存在着严重的威胁。”他首次提出了“风险社会”的概念。风险社会不仅使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着更多的不确定性,也给教育管理带来了越来越多的挑战。如何把握危机,从危机中找到发展先机对于教育管理者来说,无疑是一堂必修课。

首先,要正确认识危机。就危机的内涵而言,危机是由组织外部环境变化或内部管理不善所造成的可能破坏正常秩序、规范和目标,要求组织快速作出决策,调动各种资源以进行有效应对的一种威胁形势或状态。也就是说,危机不仅仅是一个事件,更是事物发展的一种状态,是内外要素或力量不平衡的一种状态,这也是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在耗散结构理论看来,任何组织都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使系统从原来的无序状态上升到一种新的、稳定的有序状态。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对待当前的所有危机就无需恐慌,因为它是组织发展需要经过的一个阶段,是从一种不平衡到新的平衡的阶段。

其次,要善于在“危”中捕捉到“机”。危机与危险和风险不一样,它包含了“危”和“机”双重含义,“危”中有“机”。“目前危机,转瞬为机;乘之为机,失之无机”,危机的这种两面性需要学校对当前的社会变化和社会需求保持高度的敏感性;要勇于创新,努力迎接挑战。学校如何在当下的危机中发现“新机”体现了学校对教育未来趋势的研判和把握,对新事物和挑战的接纳态度和创新的意识与勇气。

再次,要努力转“危”为“机”。危机实际上是有可能变好或变坏的转折点或关键点。比如,新冠疫情使原来最简单的每天上课突然变成了充满风险的行动,一方面我们看到一些学校在漫长地等待开学的日期;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很多学校快速反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功能,开发了大量富有趣味和魅力的网上课堂,不仅极大地降低了疫情对教学工作的影响,而且推动了教育教学方式的转变,通过应急和危机管理,成功地实现了转“危”为“机”,快速地实现了学校教学和管理的现代转型。新冠疫情危机早晚会过去,但是学校还会面临新的危机,学校不仅要控制好“危”,防微杜渐负面事件和消极影响,更重要的是利用好“机”,要因势利导,推动不利事件向有利方面转化。

最后,要适当制造一点“危机”。孟子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没有危机的组织是不可能获得发展的,甚至可以说“没有危机就是最大的危机”,危机既是一种威胁,也是一种动力,危机会促使组织自发地进行功能调整和结构再造,会促进组织更好地适应新的变化和挑战,从而带来组织的发展。学校也要学会“居安思危”,在没有危机的时候要“适当制造”一点危机来唤醒师生的觉醒和动力,激发师生创新的愿望;要通过教育理念创新、组织结构调整、人事制度改革和课程教学改革等来主动打破学校已有的平衡,推动教育要素不断整合和重组,以更好地迎接更大的危机和挑战;而一味地规避风险,回避矛盾,追求安定和平静既不可能化解当下的危机,也不可能有更好的发展和更高质量的教育。唯有正确认识危机,接纳危机,学会利用危机,才能使教育适应风险社会的更多不确定性,才能创造更加美好的教育未来。

猜你喜欢
危机挑战新冠
新冠疫苗怎么打?
今日农业(2021年2期)2021-11-27 19:19:53
您想知道的新冠疫苗那些事
今日农业(2021年1期)2021-03-19 08:35:38
宁愿死于新冠,也要自由?
珍爱生命,远离“新冠”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英语文摘(2019年4期)2019-06-24 03:46:08
停电“危机”
叽咕乐挑战
叽咕乐挑战
叽咕乐挑战
“危机”中的自信
汽车观察(2016年3期)2016-02-28 13:1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