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机制在小学教师管理中的应用

2020-03-04 12:01韦钦源
教育观察 2020年7期

韦钦源

(桂平市大洋镇寻欧小学,广西桂平,537214)

在小学阶段,教师的相关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状况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态度,尤其是对学生基本道德理念的培养和树立影响巨大。因而,学校管理层应重视管理小学教师的教学工作,要求教师在相关制度的束缚下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工作。同时,传统的单一化的教学制度管理已经不适合当前的发展,所以,借助激励机制来对教师进行管理的方式能够促进相关教师的工作,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

一、激励机制概念界定与分类

“激励”一词源于心理学领域。激励机制本质上是一种评价机制,在态度上多呈现为正向评价,即通过对某一人物的特定行为进行或赞美或认可的评价,通过对评价对象进行特定词汇的赞美、尊重等,使被评价对象产生满足和愉悦感,最终形成一定的正向鼓励,进一步提升该评价对象对学校相关活动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具体而言,在小学教师管理的相关工作中,小学教师是整个教师管理工作的主体,他们对工作所持有的态度以及对学生所持有的情感和精神状态直接决定着学校整个管理工作的效力。因此,在具体的学校教师管理工作中,学校相关管理层应积极应用激励机制提升教师教学上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校和学生的发展。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与发展,小学教师管理工作也需要采用更为新颖的激励机制。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小学教师管理激励方式主要分为内部激励与外部激励、个人激励与团队激励。

(一)内部激励与外部激励

外部激励指的是使用一些外部因素,如物质奖励等进行激励,而内部激励则更多是一种精神层次的满足。学校管理层在将奖励机制应用于实际管理工作中时,要同步外部激励与内部激励,注重精神和情感方面的激励,让教师从心理层面感受工作成果的喜悦,获得满足和激励,提升自身素养,同时要避免部分教师追名逐利。

(二)个体激励与团队激励

个体激励的主体为一个人,而团队激励的主体是一群人。学校在开展管理工作时,应充分认知个体发展与团体发展之间的关系,将个体激励与团体激励统一起来共同为激励服务。同时,学校要了解个体与团体之间相互补充的利益关系,适当分配激励比例,避免因追求个体利益而损害集体利益。

二、激励机制应用于小学教师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首先,教学工作是整个学校管理活动的工作重点和中心,而教师教学工作的成效如何直接影响学校管理活动的成败。因而,奖励机制对教师教学十分重要。其次,教师是教学的主要引导人,所以激发教师的工作能量能直接提升管理的效率。从小学教师的角度出发可知,因小学生的自制力和自控力不足,所以教师的教学工作难度相对较高,因而合理的激励机制能够促进教师全身心地投入教学中,让教师真正为学生的发展和成长而努力。另外,小学教师十分渴望得到家长、学生和学校管理层的尊重和认可。因而,适当强化学校管理层激励机制能够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进而生成教学动力,全面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激励机制应用于小学教师管理的原则与前提

(一)激励的公平性

激励机制的实质是通过特定的言语或者行为对特定教师所做的工作、成绩、贡献等进行肯定和赞誉,即“论功行赏”。但在此过程中,学校要依照每一个教师的实际表现和贡献给予对应的激励,不能受个人情感和社会关系等因素的影响。学校管理层要充分衡量教师的表现和贡献,综合评价,保证激励的公平性。

(二)激励的公开性

学校管理层在通过奖励机制进行教师管理工作的实际中,除了要注重激励的公平性以外,还应注重奖励的公开性。对相关小学教师的表现和贡献进行公开奖励不仅是为了使教师能够全身心地投入教学工作中,更是为了使其能够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学校通过公开、透明的方式对相关优秀教师进行赞誉和奖励,能够激发更多学科教师的工作热情。

(三)激励的客观性与差异化

激励机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要坚持工作分配适宜的原则。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岗位需求、学科需求,结合教师的个人能力或者科研团队的科研实力,分配适量的教学或科研任务。学校管理层在具体应用激励机制时,要采取梯度激励原则,对不同学科教师、不同教学贡献等做出具体考量,按照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的奖励。

(四)激励的协调性

激励的协调性具体体现为加强物质和精神、个人与集体两方面的协调。学校管理层在进行具体教师管理工作时应加强激励的协调性,使相关教师和工作人员在切实的激励措施下获得物质或心理的满足,进一步提升工作积极性。

(五)工作环境和条件的优化

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教学工作。学校管理层要实现激励,学校教师的工作和居住环境、教学硬件和相关福利的优化是前提和基础。可以说,教学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属于管理的重要内容,教师在相对较好的教学环境中工作,就会心情愉悦,工作效率也会大大提升。

四、激励机制应用于小学教师管理活动的途径和实现方式

(一)将奖励机制应用于教师教学工作中,不断强化教学工作中的奖励机制

强化教学工作的激励机制能够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特别是对于处于小学阶段的教师来说,其主体性工作即教学工作。教学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的核心组成部分,教师教学工作的工作态度以及精神状态直接关乎教学工作的开展,影响学生的发展以及学校的发展空间。因而,学校管理层不仅应把奖励机制应用到教师的教学任务上,更应不断强化应用的相关机制,从根本上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首先,在日常化的管理事务中,学校的管理者要转变传统的思想和观念,转变传统意识,充分考虑教师的心理和诉求,增强管理服务意识。其次,学校管理层要加强与教师群体的沟通和交流,放下管理者的姿态,同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学科教师交谈,合理、真诚地对其工作行为进行肯定,赞扬学科教师为学校教学工作做的贡献和成就。此外,学校应关注学科教师的心理需求,充分解决教师在教学工作上的难题和困难。对学校教师教学工作的赞誉、肯定等激励,有助于推动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奖励机制的应用和强化能充分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使更多的学科教师可以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工作态度投入到教育教学中。

(二)将奖励机制落实到学校科研工作中,不断完善科研工作的奖励机制

学校的科研工作以及相关的科研产出对于学校发展至关重要,学校的科研产出直接影响学校学科发展的方向。而且,学校要想在与其他学校的竞争中获得良好口碑,更应该重视科研工作。学校的管理者应将奖励机制应用到科研工作中,通过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等方式,促进学校科研工作的开展。具体而言,学校管理层在科研工作中,应首先转变工作态度,高度重视科研工作,支持科研工作,对相关科研工作的优秀教师给予一定的精神或者物质奖励,使其在科研工作中为教师树立榜样,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培养教师的科研创造力,可以推动科研工作的开展,实现学校的全面发展。

(三)将奖励机制渗透到班级工作中,不断健全班级工作中的奖励机制

班级管理工作是连接学校管理岗位、教学岗位以及学生和家长的纽带,小学班主任的工作如何开展对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至关重要。因此,小学班主任的工作态度和工作积极性直接影响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所以,学校管理层应强化班级工作激励机制。首先,学校管理层应该客观评价各个班级的管理,特别是要客观评价班主任的管理方法,不能对班主任的管理使用统一的标准,这样才能形成特色各异的班集体。对于不同小学班主任,学校应给予不同的评价和赞扬,而不是直接以分数作为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标准。其次,学校管理层要站在班主任的层面,支持班主任的相关管理工作。学校只有综合衡量和考虑不同小学班主任的管理工作,真正为班主任考虑和服务,才能够使班主任保持较强的教学能量。

总而言之,学校管理层要充分认识到激励机制应用的优势,不断学习优秀的应用案例,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将激励机制应用在学校的教师管理工作中。这样才能真正让教师感受到学校给予的重视,使教师在充分肯定自我价值的基础上全身心地投入到与学校相关的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学校管理层只有对教师教学工作、科研工作和班级工作等多个角度进行统一的个体和团体激励,同步内外部激励,对教师和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充分的肯定和激励,才能提升教师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