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活动指向学生的积极发展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活动育人实践研究初探

2020-03-04 12:01吴仲烨
教育观察 2020年7期

吴仲烨

(无锡市梨庄实验小学,江苏无锡,214000)

一、思考:决定学生成功的最重要因素

当下,家长、教师、学生都处于焦虑状态,学业竞争愈加激烈。大家似乎普遍认为掌握知识的多寡、成绩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学生能否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取得胜利。而提高成绩的最佳方式就是尽可能多、尽可能早地开始学习,不能让学生“输在起跑线上”。

而近年来,很多教育家、经济学家、神经科学家和心理学家等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都对这种“成绩决定成功”的认知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毅力、勇气、控制力、责任心、自信心、爱的能力等积极的人格特质,将对学生一生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追问:活动育人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2017年,教育部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将“活动育人”作为新时期德育工作的主要路径。就学校德育而言,“活动”是“育人”的基本路径。一方面,学生通过活动与他人发生各种关系,让自己得以生长,另一方面,因活动产生的各种关系也会影响和塑造其中的每一个人,学生的积极人格特质必将在活动中更好地得以体现和发展。

(一)从静态到动态,延展儿童发展的路径

杜威曾这样评价学校教育:“对大多数教师和家长来说,‘学校’这个词就是‘训练’的同义词,它意味着安静,意味着一排排的儿童端坐在课桌旁,聆听教师的讲课,只有需要他们发言时才能开口。”他的话对现在的学校教育依然有着强烈批判性。当下,静态的教育仍然是学生需要接受的,但信息时代所追求的创新的、开放式的、场景式的、个性化的动态教育模式却更需要人们不断重新认识。从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出发,学生应当参与丰富的活动,在“动”的过程中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满足自发探索世界与环境的需求和潜能,同时,也在活动中自主地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这是对当下静态教育的有益拓展。

(二)从结果到过程,回应儿童发展的诉求

一个小学生在活动中能否完成他事先定下的小目标并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过程中,他是否愿意在第一遍失败之后重新尝试,直到满意为止。我们应鼓励的不是让学生取得多么好的成绩,而是在遇到困难之后愿意继续努力。学生的发展不仅是看他是否完成任务,还需要发展他们的品格优势、能力与潜质,从而达到积极发展的目的。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活动是对儿童发展的现实诉求的回应,或者说是对儿童发展的基本规律的回应。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整体性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积极品质。学生在做中学、在玩中学,甚至可以在游戏中学。有学者认为,活动是提升儿童创造性的有力方法,这种创造性表现在儿童的象征化或者意象化的行为上。这种想象力的锻炼、创造力的提升,对于儿童的精神发展及其在未来生活中的心态甚至未来工作意向来说都必然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调查:基于实证为活动育人寻找方向

以“活动育人”为目标,学校希冀在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促进学生的积极发展。那么,教师、学生、家长关注的是学生成长中的哪些积极人格特质?什么样的活动是受学生欢迎的?怎样让他们能在其中得到积极的发展?

(一)通过问卷调查聚焦积极人格特质

为了让“活动育人”更有效、更有方向,学校组织学生、教师和家长做了一次网络调查问卷。通过对后台大数据的分析,我们了解到,大家的关注点都集中于如下几种积极人格特质:持久、勇敢、自信、创造力、自律、善良、感恩、洞察力、爱。我们根据现实需要,尊重被调查者的选择,站在“人”的积极发展的角度,在教师、学生、家长三者共商共建共享之下,重点培养学生“爱的能力”“自信”“创造力”“毅力”“自控力”这5种积极人格特质。

(二)通过数据分析明晰“活动育人”方向

为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真实活动需求,教师要更好地设计、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促进学生在活动中锤炼品格意志、积极发展。学校面向高年级学生甚至已毕业的学生,围绕“活动”进行了一次更深入的问卷调查。参与调查的学生共313人,占学校学生总数的30.5%。其中,五年级学生占53.2%,六年级学生占40.8%,已毕业学生占6.0%。问题如下:在小学阶段,你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活动是什么?你为什么对这个活动印象深刻?你在活动中的最大收获是什么?你希望学校以后多开展什么的活动?

调查之后,课题组教师对调查数据进行再次整理分析,从积极心理学发展的角度,更深入地了解了学生作为受教育主体的活动态度、活动需求、活动认知、活动能力、心理发展等方面的现状,探寻出“活动育人”中能够促进学生主体性发挥的外在因素及学生内在的积极心理品质,剖析这些因素在学生德行成长中的作用,从而明晰学校“活动育人”的方向,为建构学校“活动育人”新模式提供操作依据。

四、重构: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积极发展

基于对活动育人现实价值、意义的思考和基于实证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活动对促进学生积极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学生可以从活动中收益颇多。但是,要提升活动育人的效能,需要教育者进一步调整思路,重构德育活动。

(一)让学生成为“发现者”:发现成长的需要和困惑

活动的最终价值在于育人,传统的德育活动是具有教育性的。教师根据活动目标精心设计活动环节,讲授德育原理,这是一种单项的道德规范的灌输。事实上,德育活动不应该是单方面的“输入—记忆”,而应该是学生进行自我建构的过程。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对于活动的主题、内容、形式,教师要听取学生的意见,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困惑、需求可以转化为各种活动。活动要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从学生的现实需求出发进行设计,不仅有“肢体”,更有“灵魂”,让每一个学生向上、向善、向好,做最精彩的自己。

(二)让学生成为“决策者”:做出自己的发展选择

尊重选择与创新,发挥学生在自身发展中的主动性。活动的过程本就是学生交往的过程,有其独特的教育力量,个体参与各种活动都可以促进自身的积极发展,积极发展水平高的学生也会主动选择并参与到感兴趣的活动中。学校、教师和家长提供条件支持和适时的引导,让学生认识到积极发展的益处,并承担起自身发展的责任。要尊重学生参与活动的自主性,尊重学生选择对个体来说具有意义的活动,引导学生体验和反思参与活动的意义,在自我发展的过程中成为有准备的行动者、决策者。

(三)让学生成为“创造者”:创造性地设计和组织活动

学生完全可以和教师、同伴一起,利用自己的智慧和生活经验,创造性地设计、选择、组织和参与活动,我们称其为“学生自发性”活动,如无课日的“社团活动”,假期中的“雏鹰假日小队活动”等,这样可以建立“自主选择活动内容—自行设计活动方案—自由表达活动方式—自信进行同伴互赏”活动模式。在和他人共同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学习人际交往,受到身边榜样的激励,也可以从他人的经历中吸取经验、教训,在自我实践中自我完善与提高,增强道德成长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