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监测背景下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探析

2020-03-04 12:01林桂平
教育观察 2020年7期

林桂平

(福安市实验小学南湖校区,福建福安,352100)

小学数学课程的质量监测旨在更全面地了解学生数学素养情况,包括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学生的身心健康、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学业方面的负担等,然后查漏补缺,更好地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传统教学多偏向一种浅层的学习,而深度学习则可以弥补它的不足。深度学习的课堂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教学有深度、有广度。质量监测背景下的深度学习能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笔者就质量监测背景下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探索展开论述。

一、创设有效学习情境,营造深度学习的氛围

好环境育好氛围,好氛围育好习惯,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学生进入深度学习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让学生因为喜欢数学本身而喜欢数学课,数学课堂才会真正成为学习的乐园。深度学习需要学生在学习中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会自主思考,积极探索。深度学习是让学生在原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追求学习内容的难度和深度,是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以高涨的学习热情和积极的学习状态进行积极的反思、探索和创造。因此,教师要精心创设数学学习情境,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情感。有效的数学学习情境不仅涉及外在的物质环境,更注重学生内在的心理情境,让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心理与学习情境产生共鸣,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而且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从而顺利通过小学数学的质量监测。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求胜心理为学生创设竞赛的学习情境,提高他们的专注度和投入程度,让学生主动调动自身的知识储备,为解决问题而积极寻求成功的方法,取得比赛的胜利。比如,在教学“3的倍数特征”一课时,教师就可以通过竞赛的方式导入:“同学们,谁来说一个自然数,让老师判断它是不是3的倍数。”学生纷纷举例,教师很快就判断出来。对此,学生感到疑惑:“老师为什么能这么快呢?是不是有什么秘诀?”通过创设竞赛情境,教师抓住了学生的求知心理,为学生进入新知的学习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取得课伊始情已生的效果。当然,情境的创设是多样的,教师可以根据知识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方法,比如学生喜闻乐见的问题情境、多媒体情境、游戏情境等。通过这些情境的引入,学生被吸引,然后以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投入学习中,沉浸在学习中。通过情境的认知,学生不仅可以收获事实性的知识,还可以收获价值性知识、意义性知识。也就是说,学习情境的过程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产生了良好的影响,让整个学习过程更有价值、更有意义。

二、参与知识形成过程,促进深度学习的发生

2011年发布的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过程。过程是学生经历中的体验,是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的途径,是感悟数学思想的渠道,是积累数学思维活动经验的载体”。然而,时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不断寻找提高分数的捷径,忽略了学生对探究活动的经历,没有给予学生质疑的时间和机会。填鸭式的教学、重复的练习让学习活动很肤浅、被动、机械,不仅不利于学生发展深度学习的能力,而且影响学生的长期发展。新课程倡导获取知识要通过学生的亲身经历和体验,注重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通过经历、发现、理解和体验数学,从而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比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时,教师忽视过程教学,采取的教学方法是直接让学生背公式“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让学生就应用公式进行大量的练习。至于公式是怎么来的,为什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推导过程中应用到了什么数学思想,这部分教师根本不去考虑,还美其名曰:“这样教学学生不是照样会考试,而且考得更好?”而注重过程性教学的教师就会引导学生经历平行四边形公式的推导过程,在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后提问“你们能直接求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吗?不能的话应该怎么办”,以此激发学生思考“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这样,学生就可以利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教师也悄然渗透了转化思想。然后,教师接着问:“怎么转化?”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测量、记录、剪、拼等实践活动,实现了沿高剪开、平移,完成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过程。教师再接着问:“转化后的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关系?”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周长变了,面积不变,长方形的长等于平行四边形的底,宽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高。这样,教师的引导就沟通了两个图形之间的要素关系,为学生推导做足了铺垫。最后,教师就可以问:“你能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吗?”教师在教学中通过“为什么要转化?怎样转化?转化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有什么关系?转化后怎么推导?”四个问题的引领把学生的思维从茫然、困惑、浅层逐步推向明朗、明理、深度,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经过剪拼实现新知转化为旧知,感悟转化思想;经过观察,发现两个图形及相关要素之间的对应关系,感悟变中不变思想,以及事物是相互联系的辩证思想;经过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感悟抽象思想、符号思想和模型思想。因此,引领学生参与实践相关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更多经过努力得到成功与乐趣的过程,是让学生体验深度学习的过程,是深度学习发生的过程,是学生的思维从肤浅走向深度的过程。由此对比两种教学,显然,忽视引导学生参与知识建构过程的教学毫无疑问地要退出历史的舞台。

无数的实践证明,对数学知识的深度体验可以增强学生的数学理解,有利于学生形成深度的数学思维,从而提高数学素养。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思考、探索,让学生在学习中提高发现和创造的能力,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联结能力,实现深度学习,发展学生的深度学习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原理、概念、法则之间建立起有效的认识结构,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网络,将不同的知识片段、模块联结起来,逐步形成一个完善的数学知识结构,从记忆中建立一个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系统化数学知识。比如学习四边形、三角形时,教师要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知识联结能力,引导学生将不同形状的相关联图形联结起来,学会归纳和求同,深度构建数学知识,对数学知识进行再认识、再升华,不断发展学生深度学习的能力。

三、养成自我反思习惯,提升深度学习的能力

“吾日三省吾身。”“人贵有自知之明。”“反躬自省是通向美德和上帝的途径。”这些名言名句无不在阐述反思对于人成长的重要性。反思是学生学习从表层进入深层的关键环节,同理,深度反思是深度学习中的必要环节,可以有效扩展学生学习的广度、挖掘学习的深度、延伸学习的长度。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学会规划自己的数学学习,科学真实地进行自我评价,有效提高数学学习能力。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的关键是优化教与学的关系,教师要以教导学,以教促学,让学生既可以掌握基础知识,又可以获取基本的学习方法,掌握会学的本领。教师要了解学生的个性,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让学生不断转化竞争对象,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得到更大的提升和进步。只要留心,反思无处不在。学习过程的回顾,学习结果的追溯,解题过程、解题方法的回望,对错误的剖析等,都可以成为反思的重点。例如,教师通过解题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引导学生解完题后想一想“在解题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自己是如何克服的?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是不是存在什么规律?有没有要提醒他人的地方?”,从中积累审题、解题、查题的经验。教师通过反思学生的错解,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针对学生的典型错例,剖析“错在哪里?为什么错了?对今后的解题有什么启迪?”。通过对问题的追问,教师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步推向深度。教师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反思,引导学生积累学习方法,总结实践经验,升华思维经验,提升思维素养。

因材施教是进行深度学习的前提。据此,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原有认知基础,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促进新知的学习。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让学生养成反思的良好学习习惯,养成从浅层的学习习惯过渡到深度学习的习惯。学生对自己有更好的认知才能更好地开展深入的学习,提高数学学习的能力。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微课教学,对不同的学生层次开展学习规划,让学生通过预习和课后复习,查漏补缺进行自主学习,缩小与优秀同学的差距。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合理进行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消除无效的课堂时间,减少学生的学习障碍,让学生学会从日常生活中提炼数学问题,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促进深度学习的真正发生。

总而言之,深度学习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成长,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度发展,是时代科技发展的需要,是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是时下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的鲜明指向。因此,教师要通过深度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在质量监测的背景下,我们要进行更好的教学反思,有效制订阶段的学习目标,真实了解学生的学习经验,引领学生全身心的投入,让深度学习真正、真实发生,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的大幅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