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的几点思考

2020-03-04 12:01蒋后强
教育观察 2020年7期

蒋后强

(福州市连江县黄岐中心小学,福建福州,350516)

什么是生活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五四运动前后,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教育生活论引入我国。作为我国生活教育理论的开山鼻祖,陶行知先生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理论阐述,并结合中国教育实际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其核心理念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要求教育与生活相联系,从字纸篓、死读书、读死书的教学转变为培养学生运用活的知识,使之具有“行动能力”“生活能力”“创造能力”。[1]笔者认为,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两大核心——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都与生活有天然的密切联系,实施生活化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无疑具有很大的必要性。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实施意义

道德与法治教学作为一门品德学科,是着眼于社会生活视角,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品德素养和基本的法治意识为主要内容的学科。以生活化教学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具有积极的应用价值,集中表现如下:

首先,生活化教学为学生提供了直观形象的认知体验。小学生的思维具有显著的形象化特征,对通俗易懂的表述、贴近生活认知的案例更为敏感,而对抽象化、概念化的理论知识则难以理解。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设计的概念和理论知识较多,尤其是法治教育板块更具有抽象难懂的特征,小学生都对其具有一定的学习理解障碍和与之适应的排斥心理。而通过生活化教学语言的组织、贴近学生生活和认知经历的辅助,以小学生能够理解与接受的语言转化来开展教学,则能够起到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乏味为生动趣味的效果。

其次,生活化教学为学生提供了知行合一的活动体验。无论是生活化学习情境还是现实生活化学习活动的组织,都给学生架设了课本知识与生活现实连接的桥梁,如教材中的同伴交往体验、消费知识体验、社会规则体验、家乡与社会发展体验等,都是寻求知识与具体行为的契合和落实,使学生从现实生活和实践活动中学会运用、反思、检验课本知识,促进对知识的内化与理解。[2]

最后,生活化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寓教于乐的学习体验。生活化教学是情境化、情趣化、活动化的教学,教学活动的组织更加多样,学习空间也突破了传统的教室,着眼于更广阔的社会空间,以丰富多彩、趣味十足的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积极学习情感和体验。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课堂构建的策略

(一)设计生活化的教学导入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良好的课堂导入是高效课堂的基础。教师抓住了新课导入的几分钟时间,学生的注意力能够在第一时间聚焦到教师所导入的内容主题上,形成对新课内容的学习期待。生活化课堂导入以学生身边真实发生的事情或存在的事物来引出课题,让学生感受到道德与法治知识学习既新奇又“接地气”。

比如,在开始教学“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时,笔者通过多媒体展示了仁山拉线狮、连江剪纸、连江丹阳花灯和连江民间歌谣故事《余厝墓》的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学生议论纷纷。“这是什么啊?好漂亮!”“这是舞狮吗?和电视里的表演不一样。”“这是丹阳花灯,我爷爷会做。”笔者借机问道:“大家认不认识这些东西?它们可是我们连江的民间艺术文化符号啊!”部分学生能够认出其中的一两项,争着回答。笔者对回答正确的学生竖起大拇指以示赞赏,继而引出课题:“这些是我们连江县的代表性民间文化艺术,其中后三个还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民间艺术,一起来学习和传承民间艺术。”民间艺术就存在于生活实践之中,笔者以当地的民间艺术形态来进行课堂导入,第一时间就抓住了学生的兴趣点。学生惊喜地发现课本的知识与我们现实的生活原本就是密切相连的,学习探究热情十分高涨。

(二)引入生活化的教学案例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材无非就是一个例子,通过这个例子要能够给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案例对于教学而言是载体与依托,也是问题依附的载体。教学案例必须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尤其是知识经验达到较高程度的契合,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学习情境。生活化教学案例以现实生活中真实发生或存在的事物和事例为依托,能从经验上、情感上引发学生的积极学习情绪。[3]

比如,在六年级下册“预防自然灾害”的教学中,笔者引入新近发生的亚马孙森林大火以及澳大利亚火灾的案例:2019年发生的亚马孙森林大火持续了近20天,仅巴西境内的森林着火点就超过7.5万处,火灾对森林生态造成了毁灭性影响,加剧了全球气候变暖;2019年开始持续四个月的澳大利亚丛林大火引起一千多万公顷的过火面积,导致生态系统的灾难性毁灭,数以万计的袋鼠和考拉被烧死,同时导致包括消防员在内的三十名左右的人员丧生。通过以相关的新闻报道作为案例背景,笔者让学生思考这些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以及预防自然灾害的措施。时事新闻案例增强了案例的真实性和感染力,让学生感受到自然灾害无时无刻不存在于我们周边,也强化了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念和防灾避灾意识。

(三)提炼生活化的课堂问题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串联教与学的导线,是知识的生发器与思维的助推器。在陌生的情境之下,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将会受到极大的限制。合理化问题的设计是一堂好课的关键,基于生活化教学理念和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融合,教师应该将问题置于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当中,增强问题的实践价值与现实思考意义,以生活化的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维和探究热情,这对知识重难点的解决大有裨益。

比如,三年级下册“生活离不开规则”一课的教学,笔者将问题的设计置于学生现实生活情境下,更好地帮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进行积极思考,如“生活中处处有规则体现在哪些方面?如果不遵守规则,会导致什么样的局面?请大家举例说说”。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日常的观察感受,纷纷回答,如“我们在过马路的时候要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否则会扰乱交通秩序,还会导致交通危险”“我们在做游戏的时候要遵守游戏规则,否则游戏会一团糟”“在超市购物结账的时候要排队等候,不然只会耽误大家的时间,还会引发冲突”“我们在图书馆看书的时候要保持安静,不能喧哗,否则会打扰别人的阅读”,等等。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从不同角度发言,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规则,生活离不开规则,规则需要大家一起遵守。这种通过生活经验生发的问题、引发的知识和情感的认同无疑比传统的教师知识灌输能产生更好的育人效果。

(四)组织生活化的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在学科教学中的运用为学生搭建了理论与实践联系的桥梁,它以课堂任务为驱动,将课堂由学校搬到广阔的社会生活中,让学生在亲身参与的社会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来指导实践,并通过实践活动检验和内化知识,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力、感受力与运用力。[4]笔者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以现实生活为阵地,以课堂教学内容为载体,给学生创设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

比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有多少浪费本可以避免”这一节知识之后,笔者给学生布置了小组合作探究的社会实践活动——调查自己小区居民生活的浪费现象,并围绕本主题开展系列活动。笔者要求学生调查所在小区的典型浪费现象、浪费原因、浪费的危害并为减少浪费制订合理的措施。以林××所在小组为例,他们开展的是拒绝用水浪费的主题实践活动。他们通过上门访问和发放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数据信息,发现小区居民日常用水中浪费现象较为突出。根据权威标准,福建地区城市居民用水合理范围为每天120—180千克,以4人家庭为基数参考,以中间值150千克计算,标准用水量应控制在每月18吨左右。但是,该组学生调查发现,每月20—30吨区间的家庭用水占比达到了50%以上,用水超量现象较为普遍。为此,他们通过发放节水宣传手册、开展节水主题海报展览、广播宣传等方式呼吁小区居民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认识到浪费用水的危害,掌握循环用水的技巧。该活动得到了小区居民的一致赞赏和热情支持,学生在活动中也对节约用水的认识更加深入。更重要的是,这种生活化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到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树立起更为积极的学习情感态度。其他小组围绕食物浪费、用电浪费、可循环利用物品的浪费等开展生活化的社会实践活动,也取得了非常不错的实践效果。

三、结语

在大学科教育的背景下,一切有益于教学的课程资源和教学方法都是值得应用与推广的。生活化教学立足生活,为教学内容的丰富、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教学实践的开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有效避免了品德学科理论的抽象化、枯燥化教学弊端,架设了理论与生活实践的有效桥梁。在生活化课堂中,学生参与积极性更高,对知识的理解与接受更加轻松,对知识的应用意识得到了培养与强化,可以说,生活让道德与法治教学更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