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政府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

2020-03-04 05:39:36李宝敏
经济师 2020年2期
关键词:政府职能权责财务报告

●李宝敏

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政府机关确立了“收付实现制”的会计制度,在一段时间内,这种会计制度为政府财务资源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为保证我国政府职能的顺利实现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我国政府职能的转换、公共财政体系的建立以及政府管理绩效要求的提高,传统的收付实现制的会计制度已经表现出了明显的缺点和弱势,为此,政府会计制度必须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改革。笔者从问题出发,在对当前政府会计工作困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粗浅提出了自己对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看法,希望能够为广大同仁提供有益参考。

一、当前我国政府会计制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针对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研究正在不断向深入发展,然而就目前而言,我国大多数政府部门仍旧沿用传统的预算制会计管理体系,并依靠收付实现这一财务管理方式来衡量政府财政资金的运动情况。在这种较为传统的工作方式之下,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问题不断出现,已经严重限制了政府机构财务管理能力的进步。

(一)当前政府会计制度无法满足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准确性要求

传统的政府会计制度,以会计信息的披露、政府资产的预算核算以及政府财务状况的反映为基本工作内容,随着政府职能的不断变化,政府财务管理工作中融入了更多的债务核算、社会公益性支出等隐性负债内容,而在传统的会计制度之下,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支出并不能直接反映出现金支付之外的资金使用情况,这给政府的财政资金安全带来了一定的威胁。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妥善处理政府负债问题,既关系着政府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更关系着政府职能的发挥以及社会的稳定,采用传统的会计制度,会导致政府隐性负债增多,政府活动对于财政资金支持的评估不够准确,最终会导致政府资金的周转困难。

(二)不能准确地反映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

复杂的政府职能,决定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有着多重的资金流动结构,对这些资金活动中的资金流动情况进行有效地反映,可以使政府财政信息得到及时地公示,可以使政府资金流动获得多方面的监督。然而在现行的政府会计制度之下,行政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和业绩考核不够完整,会计核算不能准确反映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益,对政府在公共服务中的资金消耗缺乏有效分析和判断,因此不能提供全面的政府财务报告,也不能对政府财政行为实现有效地指导与控制。

(三)与国际惯例的会计制度存在较大差距

目前我国政府会计制度与国际惯例存在较大的差异,这种不可比性的广泛存在,致使我国在国际会计师联合会的相关会议上,发言的权威性不强,沟通的机制不畅。

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一)我国财政制度改革的需要

近年来我国正在有意识、有步骤地进行会计管理体系改革,以一体化政府会计构建为主要目的的财政制度改革,要求将财政总预算会计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统筹兼顾,在明确分类的基础上,根据工作特点加以规范。为此,进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是当前我国财政制度改革中的重要内容,是解决当前地方与中央财政制度不协调、不统一问题的必然对策。

(二)完善政府职能的需要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是在当前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需求下,满足政府资金运用能力提升与国民知情权的有效途径。以更加先进的政府会计制度实现对政府绩效的有效评价,可以实现对国有资产、政府债务以及政府资金的有效管理,可以准确反映政府预算、核算、决算政策的执行结果,可以形成完整、全面的政府财务报告,从而成为公众了解政府财政信息的重要来源。

(三)提高我国政府国际地位的需要

中国是国际会计师联合会的成员国,为了提高政府会计制度的科学性,充分发挥我国政府在国际政府会计领域的作用,我们必须积极进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以更先进的方法和理念获得国际上的广泛认可,从而在国际事务中获得更多的发言权,并不断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三、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主要方向与措施

(一)统一政府会计体系,逐步引入权责发生制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权责发生制是区别于我国传统收付实现制会计模式的一种政府会计核算方式,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中逐步引入权责发生制会计核算方式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有利于加强对政府资金行为中藏而不漏的各种资产和负债的管理,从而使政府财务管理信息更加公开、透明,在这种权责更加明确的会计制度之下,责任转嫁以及盲目决策等行为能够得到有效的制止,而政府资金决策的长期性和科学性也随之得以提高。然而,即便财务管理行业内普遍认为权责发生制是会计核算的主流,但是在我国公共财政领域内,由于配套法制的不健全、不完善,以及从业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和综合素质水平不高,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应坚持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并行的“双轨”会计核算方式,然后不断地进行法制的建立、个人征信系统的完善,并不断在与发达国家政府会计制度进行交流学习的过程中,实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逐步改革与过渡。比如,在政府债务领域引入权责发生制度,增设反映政府债务本金和利息费用的科目,以更加显性的方式体现隐形债务内容和政府具体应负担的保险金数额,并有效区分政府的资本性支出与经营性支出,从而对财务行为进行准确的计量与确认,以此提升政府财政决策的科学性。

(二)扩大政府会计核算内容,改进政府财务报告

目前我国的政府财务报告,大多数对预算执行情况的通告,其内容的片面性,已经影响了政府财务管理能力的提升,为此,进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就要求我们必须扩大政府会计核算的内容,以更加准确、充实的财务报告,科学指导政府资金行为,并为社会公众提供有用的公共财务信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部门应该有意识地增加长期会计核算内容,如政府的长期负债、长期资产等等,并以更多附表、附注的形式提供更多财政预算与实际执行之间的对比信息和说明,从而正确评价政府绩效。又如,按照使用需求,将政府财务报告进行“金字塔”式的结构划分,以浓缩式财务报表、通用式财务报表、合并式财务报表以及单项财务报表等更加多样化的形式,提供更具有针对性的政府财务信息。

(三)强化政府绩效管理,实现政府会计模式的统一化和规范化

当前应加快推进适合我国国情的结构更加科学、概念更加统一的政府会计准则,并以此为基础,加大对政府财政行为的绩效管理力度,建立成果与产出贡献程度的考核模式,从而使政府财政资金使用更加透明化,使专项预算资金的界限更加清楚,从而实现对公共财政资源的高效管理。

四、结语

综上,本文对目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其中尚存在的几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加强对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管理,虽然具体到实施过程之中尚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以及困难,但只要审视实际情况,采取积极的手段予以应对,必将推动事业会计制度管理工作的进步。

猜你喜欢
政府职能权责财务报告
企业内部财务报告体系设计与应用
今日财富(2022年15期)2022-05-24 23:35:01
财务报告目标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5:24
十八大以来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理论发展与实践创新探析
权责发生制在会计中的应用探究
财政部修订印发《政府部门财务报告编制操作指南(试行)》
交通财会(2018年4期)2018-04-14 22:15:57
论权责发生制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运用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7:23
政府职能转变的积极尝试
中国卫生(2016年1期)2016-11-12 13:20:38
《农田水利条例》“上线” 权责明确更利于农
新农业(2016年21期)2016-08-16 11:52:07
西方国家政府职能的演变及对我国的启示
人间(2015年21期)2015-03-11 15:23:54
戴德明教授畅谈财务报告的功能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