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苏教版教材例说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2020-03-04 11:33江苏省沭阳县刘集初级中学仲红龙
关键词:德育学科初中语文

■江苏省沭阳县刘集初级中学 仲红龙

初中生和小学时期相比,虽然年龄增加,在知识积累方面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但是仍旧不具备对外界事物进行把握与判断的能力,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认知偏差。教师要注意抓住语文教学契机,对学生进行德育指导,增强学生的是非判断力,培养学生完善化的道德素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道德观,把德育和语文学科整合起来,在二者的相辅相成当中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语文是初中阶段的主要学科与基础必修学科,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不过语文是一门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特征的学科,除了可以给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知识技能指导之外,还可以挖掘其中的人文内涵,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熏陶,让德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尤其是在德育被放到整个教育体系首要地位的背景之下,更要挖掘语文学科的德育要素,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指导,避免学生只知机械性学习,而不能够塑造完善化的思想道德品质,影响学生今后的发展。本文以苏教版教材教育案例作为出发点着重探究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一、德育和初中语文教学的关系分析

新课程给初中阶段的学科教学提出了新要求,也指明了改革和优化的创新方向。其中特别强调的一项内容就是要让学校在教育当中把学科综合教学和跨学科关联作为重点,逐步淡化学科间的界限,将德育渗透到学科教学当中。初中阶段的语文学科就是促进德育落实、培养学生正确道德理念和思想品德素质的重要途径。虽然语文教材并非是专门的道德教育教材,但是其中包含着其他学科不具备的德育素材,有着丰富而又深刻的德育基础,所以德育和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二者可以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一方面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能够给德育拓宽途径,开辟德育渠道,带给学生更加深刻的德育感受,完善学生道德素质;另一方面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能够丰富语文教学内容,补充语文教育内涵,让学生受到文化内涵以及德育内涵的熏陶,这对于学生语文素质的提升来说是非常关键和必要的。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在日常语文教学中要把人文性作为重要出发点,激励学生在语文学习当中主动接受爱国、感恩等思想品德的熏陶,提高学生身心发展水平。“文以载道”也恰恰表明了语文学科承载着丰富的道德内容,所以教师要将文字作为着手点,用文字引起学生积极而又深刻的思考,把德育和语文教育联系起来。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原则

虽然语文课程承载着的德育内容是培养学生德育素质的有效方法,但是语文教学仍旧要以培养学生语文素质为核心,不能舍本逐末,把语文教学变成单一化的德育。所以,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道德素质培养的过程中必须把握一定的原则,保证德育和语文教育高度契合,但是又不会破坏二者之间的内在平衡性。第一,目标明确。目标明确原则指出,教师在进行语文德育指导过程当中,必须明确文本表达的思想道德内容是什么,思考怎样结合文本进行思想道德引申,让学生通过学习文本内容,习得其中蕴含的优秀道德品质。不同的文章体现出来的思想道德也各不相同,因此,教师必须明确目标,循循善诱,始终把握好教学方向,为德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提供平台。第二,结合实际。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德育渗透,必须结合实际情况把文本内容作为出发点,比如在学习讲述英雄光荣事迹的文本时,不能对其行为进行故意夸大渲染,否则会因为脱离实际而让学生产生反感情绪。老师还需要将课内与课外内容结合起来,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内容阐述,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德育内容,加强学生的道德认知,加深学生的印象,而不只是口头说教,没有学生的自主参与。第三,把握时机。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必须将有效把握教育契机作为重点,确保德育渗透潜移默化,而不是刻意融入或者是硬性融入。

三、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以苏教版教材为例

(一)引导品析文本内容,加强德育渗透

以教材为基础的语文教学既能提高学生的语文基础学习能力,又能挖掘并且利用好教材当中的德育素材,保证德育渗透的有效性。要挖掘并发挥出教材的这一功能,就需要将指导学生深入品析文本作为重点,以文本品读为突破口,提高学生对其中德育内容的把握。对文本进行品味和分析,首先应该从朗读开始,所以教师要教给学生正确的朗读方法,并做到有感情朗读,把握停顿和语气运用,让学生在朗读过程当中初步品味文本的内容和表达的情感。为了让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加深刻,教师还需要精心设置针对于文本的题目,让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提高思考能力和分析总结能力。例如,在教学《背影》时,教师就可以给学生设置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帮学生品味文本指引方向:文章多次提到背影的原因是什么?背影有什么深层内涵?透过几次背影的描写,你从中理解到了怎样的情感?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分析和把握,可以有效启发学生的感恩意识,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渗透和指导,让学生学会感恩父母,并用实际行动回报父母。

(二)补充文本背景信息,加强德育渗透

在对教材内容进行阅读和理解的过程当中,为了确保德育渗透效果,增进学生对文本内涵的理解,给学生补充与文本创作背景有关的知识是非常必要的。很多时候学生不能对文本描绘的内容进行深刻理解和把握就是缺乏必要的背景积累,无法与作者在深度交流的过程当中产生共鸣和深刻的认识。所以教师必须分析并鼓励学生搜集与文本背景有关的知识内容,让学生能够充分品味作者情怀,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促进德育目标的实现。比如,《土地的誓言》这篇文章是在抗日战争最为艰苦的阶段,描绘了东北人民流离失所的现状,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思乡情感,更是抒发了作者为了解放家乡与保家卫国,愿意献出自己生命的铮铮誓言。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给学生补充了这部分的背景知识,那么学生就会沉浸在文本浓郁的爱国情怀当中,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除此以外,《最后一课》《黄河颂》等也是教材当中非常经典的爱国篇章。教师都可以引导学生联系时代背景,对其进行理解和感受,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渗透。

(三)组织合作学习探讨,加强德育渗透

对于语文课程的学习来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中理解文章,并把握其中的道德情感,是巩固学生学习能力、提高语文学习热情的有效策略。如果教师总是替代学生思考,直接把答案和主题内容告诉学生,不让学生亲身经历感悟过程的话,那么学生也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理解,也会给德育渗透工作带来极大的制约。所以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和沟通互动的平台,鼓励学生就重要问题进行综合性的互动交流,激励学生思维碰撞,畅所欲言,生成个性化的看法和独立性的阅读理解成果,使得学生能对文本和德育内容印象深刻。例如,在学习《敬业与乐业》时,教师就可以先指导学生针对敬业和乐业展开深层次探讨,了解其内涵,并要求学生结合社会职业对职业道德展开深入研究。这样的探究活动会让学生对社会职业有深刻的认识,明确职业道德的重要性,这将给学生今后步入社会提供指导。

(四)联系语文写作活动,加强德育渗透

写作是学生语文学习和能力发展的途径,更是学生把习得的语言进行综合利用的一个平台,所以写作教学效果影响着语文教学效果,自然也制约着德育渗透的实施。所以要保证德育渗透效果,教师还需要将写作作为德育渗透的途径,注意在多元化的写作活动中渗透德育,让学生学会进行自我教育。教师要在写作指导中强化并优化学生的德育体验。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在指导学生选择写作内容、素材、立意等方面来引导学生获得德育体验,将其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有效关联,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和道德素质。例如,在要求学生创作半命题作文《从此我不再________》时,教师可在指导学生立意时回忆并沟通成长历程当中所获得的失意、迷茫、愁苦等体验,然后告诉学生这些体验是人生发展当中必须要经历的,但是要始终保持乐观进取之心。这样学生在写作当中就会选择典型素材,写出自己最真实的情感,写出积极健康的优秀篇章。

在对苏教版收录的教材内容进行综合分析之后发现,其中的文本富含德育内容,是对学生进行德育、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宝贵材料,能够满足语文德育渗透的要求,促进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在语文教育当中的落实。在引导学生对教材文本进行学习和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文本内容进行挖掘,发现其中的德育要素,同时鼓励学生对这些德育要素进行深层次的研究,从而完善学生道德素质,引导学生不断增长终身学习和成长的能力。

猜你喜欢
德育学科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学科新书导览】
《中国德育》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