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新时代基层央行纪检监察干部履职能力的几点思考

2020-03-04 09:15:53付玉彬
经济视野 2020年23期

□ 文| 付玉彬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政治意识不强。有的纪检监察干部将纪检监察部门等同一般业务部门,站位不高,政治敏感性不强,不善于把工作放到大局中去思考、定位、摆布,没有将政治纪律和规矩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对上级的决策部署,贯彻不坚决、落实不到位。

2.学习意识不强。缺少危机感和紧迫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和系统性不强,对自身知识结构“更新换代”的自觉意识欠缺,学习不刻苦、不扎实,满足于一知半解,大概掌握,特别是对政治理论的学习不透彻,钻研不深入,难以做到学以致用、学用相长。

3.担当意识不强。少数纪检监察干部不想担当、不能担当和不会担当,对发现的问题采取回避、遮掩的态度,怕捅“娄子”。有的存在“老好人”思想,怕得罪人,怕伤和气,怕丢“票子”。有的缺少敢于斗争的意识和精神,斗争本领弱化,不敢碰难事,不敢管坏事。

4.创新意识不强。有的纪检监察干部因长期在纪检监察部门工作而患上了“疲劳综合症”,思想僵化,激情褪化,锐气钝化,习惯用老观念、老办法、老套路来思考问题,喜欢用简单的直线思维来解决问题,面对腐败的新特点、新问题和新挑战,常常束手无策。

提高纪检监察干部履职能力的建议与对策

勤于学思践悟,提升履职本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习是文明传承之途,人生成长之梯,政党巩固之基,国家兴盛之要。只有不断学习,才可以不断地接受新事物,领会新精神,确立新思路,增长新知识,掌握新本领。

1.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切实增强政治意识,提高政治能力。理论上清醒,才能政治上坚定。纪检监察干部作为党纪政纪的监督者、维护者和推动者,担负着特殊历史使命和重大政治责任,一定要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自己的终身课题,把学懂弄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放在首位,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以政治文化滋养政治情怀、启发政治觉悟、升华政治境界、支撑政治能力,切实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履行监督执纪问责政治责任的思想基础和动力源泉,把讲政治的精神贯穿到监督执纪问责全过程。

2.加强纪检监察业务知识的学习,增强纪法思维,提高执纪水平。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纪检监察干部要善学巧学精准学,认真学习钻研纪检监察基础理论、业务知识和技能技巧,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知识储备,不断增强精准监督、精准执纪执法、精准问责能力,提升把握政策策略、执纪执法能力等专业素养,不断夯实专业底子,补齐能力短板,积极应对能力危机和本领恐慌。

勇于接受监督,保持清正廉洁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打铁必须自身硬”,纪检监察干部必须以“铁打”的定力做好新时代的“打铁”人。只有自身正、自身净,才能底气足、腰杆硬,自身干净既是纪检监察干部的底色,也是最好的感召力,纪检监察干部是纪律约束最严的群体,特殊身份也决定了凡事必须有节有度,只有树立起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好形象,才能挺直腰杆监督别人。

为此,纪检监察干部要牢固树立宪法意识、程序意识、证据意识,严格按照权限、规则、程序开展工作,始终做到脑中有弦、心中有秤、公私分明,自觉接受党内监督、社会监督、群众监督,在行使权力上慎之又慎,在自我约束上严之又严,不为诱惑所动、名利所累、俗事所扰。

敢于探索突破,创出特色新意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纪检监察干部要在思路创新上站高,在工作创新上谋深,在机制创新上看远。纪检监察工作是政治工作,主业就是政治监督。要提高监督实效,就必须冲破传统观念和思维定势的束缚和影响,打破路径依赖,强化纪律思维、精准思维、系统思维和互联网思维。

乐于默默奉献,强化责任担当

担当,既是党的事业的要求,又是共产党人应具备的精神状态。纪检监察是个特殊的岗位,特殊就需要付出。

纪检监察干部要认识、适应、引领新常态,紧跟新时代步伐,时刻牢记为党工作是第一职责,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信任不能代替监督”、“严管就是厚爱”的理念,以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责任担当,时刻不忘肩负的神圣职责,在日常工作中能尽责、难题面前愿负责、出现过失敢担责,不回避矛盾、不掩饰问题、不当老好人,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该提醒的提醒、该纠正的纠正、该查处的查处,当“硬碰硬”的铁匠、不当“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木匠、更不能当“和稀泥”的泥瓦匠。

绳短不能汲深井,浅水难以负大舟,纪检监察干部必须坚持以新思想为引领,认清时不我待的严峻形势,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不断加充理论电力,滋补作风营养,增强守正创新意识,涵养攻坚克难的底气和担当作为的勇气,努力成为“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纪检监察干部,为新时代基层央行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