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月(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上园一教育集团)
情感教育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谓的情感教育,是指教师在生动的教学情境中,在完成教学过程认知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情感教育的积极作用,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和人格。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认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来渗透情感教育。
人物的典型事例能够揭示人物的本质,具有强烈的代表性和说服力。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他们的性格特点、思维品质都是通过他们所做的事情反映出来的。
例如,在教学语文S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上册(以下统称“S版教材”)《将相和》这篇课文时,课文中通过蔺相如的语言、动作、心理等细节描写,把蔺相如的精神品质表现得淋漓尽致,但是最重要的还是教师选材上的精准。课文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典型故事,刻画了蔺相如的勇敢机智、深谋远虑、顾全大局的高尚品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品析人物描写的相关语句,通过概括事例小标题感知人物形象,激发学生对人物的敬仰之情。通过学习,学生明白课文选材的针对性和典型性,进一步感知人物高贵的精神品质。通过课堂小练笔,让学生联系实际写出自己的学习感悟,与文本产生思想上的共鸣,从而达成教学目标。
文章的表达方式多种多样,基本的表达方式有五种: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古人云: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这正是对“议”最好的诠释。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应用叙议结合的表达方式渗透情感教育。叙议结合,就是在叙述某一件事的过程中,一面叙述,一面进行分析、评论,表明对所写人物或事件的认识和态度。这种表达方式的好处有很多,不仅笔法灵活、生动,而且根据议论所处的文章位置,可以起到文章总起、提示、过渡和总结等作用,对揭示文章主题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例如,S版教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课文就是应用了先叙后议的表达方式。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是父母对作者写诗的不同评价的总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抓住人物的情感变化这一线索,从人物“兴奋、腼腆—迫不及待—紧张—失声痛哭”四个阶段的不同情感表现,深刻理解了母亲的“精彩极了”带给作者写作的鼓励及创作的源泉,而父亲的“糟糕透了”则是对作者的批评、警告,让学生明白这是两种不同的爱,在人物成长的过程中两者缺一不可,进而感知最后两个自然段在课文中总结全文、点明中心的作用,由此将情感教育与课文有机结合,感悟父母之爱的深沉和伟大。
合作探究学习是近些年课程改革中最为推崇的一种学习模式。在合作探究学习中,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不仅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还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每个学习小组成员按照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合理分配,在每节课的合作探究环节中,组长根据思考题的难易程度及每位成员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布置任务,学生在交流汇报中发挥自身优势,各尽其职,如擅长书法的学生承担板书任务,擅长朗读的学生承担诵读任务……这样不仅可以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还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合作探究学习中,学生之间合作探究、彼此交流、互帮互助、逐渐调整、多方训练,同时也积极开展了组与组之间的竞争,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汇报中,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观点,乐于接受他人的意见,从而让每名学生融入这个集体,增强集体意识,在合作探究学习中完成集体观念的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不仅是一种教学模式,更是一种教学策略。作为一位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恰当地应用这种教学模式和策略,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通过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品析文章的语言和表达方式,感悟文章中蕴含的道理和情感,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