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史料在初中历史课堂上运用的意义

2020-03-04 02:04
今天 2020年12期
关键词:史料历史能力

(辽宁省凌海市育才学校 辽宁 凌海 121200)

初中历史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中的所谓小学科,并不能很好的引起学生的重视,这也就使得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因史实离自己生活的年代较为久远而放弃学习,远离课堂,即使教师讲清了学习的必要性,还是不能让其融入到课堂中。所以教学必须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于历史认知的积极性,另外通过培养分析史料的能力能让学生更好的形成历史思维,在回答材料分析题的时候也能有头有尾。因而史料教学是未来历史教学的大趋势,也是我们各位同仁应大力推广使用的。

在实践教学中史料的运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重要意义:

1.丰富教学内容,变骨感的知识框架成有血有肉的史实

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历史教学要生动、直观、形象,就必须懂得适当引用翔实有趣的史料,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历史知识是无穷的,教材内容是有限的,照本宣科或局限于教材不可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唯有教师旁证博引,或由学生自己搜集,增加一些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史料,以史证论,史论结合,既能使本来枯燥的章节变得有血有肉,又能开拓学生视野,也会使学生学起来趣味横生,易于接受。特别是在讲中国历史时,若适当的选择与补充一些乡土史料,既丰富了历史教学内容,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可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加强思想教育,构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义务教育阶段7—9年级的历史课程在基础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具有以下特性:

思想性——坚持用唯物史观阐释历史的发展与变化,使学生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拓展国际视野,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基础性——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以普及历史常识为主,引领学生掌握基本的、重要的历史知识和技能,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

人文性——以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陶冶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历史,正确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人文素养,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综合性——注重人类历史不同领域发展的关联性,注重历史与现实的关系,使学生逐步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历史和社会进行全面的认识。

历史是一面镜子。学习历史的目的不应单纯为了应付考试。针对学生而言,学习历史对其一生的成长都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学习历史上的领先科技,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自豪感的教育,鼓舞他们去发奋学习科学知识和掌握报效祖国的本领;学习民族英雄“宁作中华断头尸,不作倭奴屈膝人”的可贵精神,对学生进行不怕牺牲、敢于反抗外来侵略者的革命传统教育,树立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高尚民族气节。学习这些历史知识,有助于学生积累爱国主义教育、人生观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的素材,有助于学生们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健康的心理品质。

3.增强历史感,勇于承担历史责任,弘扬历史精神

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感悟近现代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进行的英勇奋斗和艰苦探索,认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的决定作用,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继承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认识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是中国强盛的重要保证,初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增强历史的责任感。

历史教学应具有浓郁的历史感,适当引用名人名言或者古人的原话和古籍原文等史料,可以增强历史感,使历史教学更具时代气息。史料是了解历史的主要来源,学习历史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使学生确立这样的信念:历史的结论不应人为地作出,而应以真实的历史资料为根据得出,要有“论从史出”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4.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史料的能力,形成初步的历史思维

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教学在“知识与能力”这一项要求学生能够达到以下目标:指导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及历史现象,知道人类文明的主要成果,初步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了解历史的时序,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对历史事物进行考察,从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认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地位和作用;理解多种历史呈现方式,包括文献资料、图片、图表、实物、遗址、遗迹、影像、口述以及历史文学作品等,提高历史的阅读能力和观察能力,形成符合当时历史条件的一定历史情境想象;初步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了解以历史材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的重要性;初步形成重要证据的历史意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逐步提高对历史的理解能力,初步学会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学会口头、书面等方式陈述历史,提高表达与交流的能力。

中学的历史教学应该注意逐步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史料的能力。“阅读是人类特有的最普遍、最持久的学习方式”,也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基本功。利用史料教学的第一步是阅读,读懂材料文字上的含义,弄清材料的基本面貌;第二步是进一步了解材料的内在含义;第三步是利用材料的有效信息去解决问题。因此在学生阅读史料的基础上,老师要进行讲解,要引导学生对材料进行分析。这就是分析史料的能力,而这种能力一旦形成,则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就完成从“学会”到“会学”的重要转折,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

总而言之,在现代信息社会,教师获得史料的途径很多,作为一名历史教师,一定要跟上时代形势的发展,不仅要在史实的搜集上下功夫,做到广征博采,认真鉴别,精心筛选,还要具备灵活处理历史资料的能力,力求声情并茂、神态感人、流畅准确、褒贬得当,用不同的语调,高尚激越的情感,进行富有时代色彩、饱含真情实感的叙述。让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使学生心随情动,激发出强烈的爱与憎。如此之讲授,可使学生如沐春风、如饮甘泉,以达到“以史启智”的目的,深刻体会“论从史出”的观点,使历史学科的内在价值得到最充分的体现。

猜你喜欢
史料历史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史料二则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例谈数据史料的辨伪与解读
史料教学,史从何来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