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对学生评价方式的再思考

2020-03-04 01:53聂善钊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十里中学726400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0年20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技能体系

聂善钊(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十里中学 726400)

新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其为初中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使教师能够有效明确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和价值观等教育目标。结合新课程标准审视义务教育阶段中学生评价方式存在的主要缺失,可有效实现教育创新,推动课程功能的转变。

一、学生评价现状

在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工作的全面推进下,我国各阶段的教育教学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道德品质发展和价值观、世界观和发展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学生评价方式将直接影响学生的认知体系建设。陶行知指出: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陶行知始终把教育和社会生活联系起来进行考察,认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的,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对学生评价也是如此,要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出发。为使新课程标准下的学生评价方式得以有效优化,笔者采用了问卷调查法、文献研究法以掌握目前学生评价现状。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初中教育阶段学生评价方式存在评价目标单一、评价方式陈旧、评价体系不健全和评价反馈固化等现象,不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劳综合发展,及成长为全面型人才。另外,在学生评价现状调查中,发现部分学校存在过度重视知识教育,忽视德育教育的现象。

二、新课程标准下学生评价方式优化路径

1.明确评价目标

新课程标准下学生评价方式的优化基础是明确学生评价目标,在明确评价目标时,应深入分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课程教育目标的设定方向,结合各学科的主要性质、学科的基本教育理念和学科的教育思路,完成各学科学生评价的总目标设计、分级目标设计,并制定明确的学生评价分级标准。基于“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和德育教育思想,在确定学生评价目标时应充分分析原有的单一评价目标对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限制,继而根据学生的发展能力、学科基础将评价目标划分为语言技能目标、语言知识目标、情感态度目标、学习策略目标、文化意识目标,使学生能够在掌握各学科基础知识的情况下,实现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全面发展。

2.优化评价方法

通过深入分析实践调研结果可知,目前,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评价方法多采用笔试的方式,这种评价方法侧重于学生知识技能的考核,但在学科核心素养、学科关键能力和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等方面的考核存在明显缺失。基于此,应积极借鉴国内外相关先进的学生评价方法,有效地掌握学生个体学习的进展和在某一阶段的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水平的变化,将评价重点延伸至学生思想品德和个性发展。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校的积极力量。目前,学校层面的学生评价存在两个主要误区,分别为文化考试误区和不良竞争误区。基于此,应在优化评价方法时建构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共同体,引导教师和其他相关教育人员正确看待及应用传统测验,建设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核心的评价方法体系,确立学生的价值主体地位,引导教师完成教学观的转变:从怀疑、打击到相信和珍视,突出学生的价值主体地位,明确学生在评价中的权利。基于新课程标准对学生评价提出的全新要求,可形成多样化学生评价工具,包括关于已有知识记忆与理解的评价工具、关于分析与批判性思维技能的评价工具、关于综合与批判性思维技能的评价工具、关于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工具、关于应用与表现技能的评价工具、关于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工具、关于自我意识的评价工具、关于学习及研究技能策略以及行为的评价工具、关于学生对教学反应的评价工具。

3.构建评价体系

为了使学生评价结果能够成为教师完成教学反思的重要资源,通过调整教学评价方式引导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应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构建新型学生评价体系,以下对其提出相关建议:

第一,新型学生评价体系应该具有多元化特征,能够根据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教学现状和学生学习需求、学习成长趋势,对包括知识技能、交往能力、核心素质、道德品质在内的相关内容进行综合评价,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打破传统知识学习的框架,实现各项能力综合发展。另外,具备多元化特征的新型学生评价体系应与教师的教学评价体系相连接,根据学生评价结果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能力和教育意识进行管理,引导教师不断探索新型教育方针,优化课堂教育环境,在课堂教学中有效落实生本教育思想,渗透德育精神。

第二,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水平全面提高,相关现代化科技在各个重要领域中广泛应用,且已取得实质性应用效果。在构建新型学生评价体系时,可有效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完成对标准化测验的反思与改革,构建信息联通渠道,让家长可以参与学生评价,促使学校加强对学生评价的关注。另外,还可在新型学生评价体系建设过程中合理应用相关数据分析技术,根据学生评价结果掌握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学习状态、学习能力发生的变化,继而深入挖掘教育方式、教育环境、教育理念对学生能力发展的影响,实现教育体系优化。

4.加强评价反馈

通过开展实践调研工作可知,目前大部分学校在学生评价中存在评价反馈固化的现状,这不仅体现在学生评价结果展现方式单一上,还体现在评价路径、评价反馈形式陈旧上。因此,要想基于新课程标准对学生评价进行有效优化,应致力于实现评价反馈改革。目前,成绩报告单或成绩报告卡是学生评价反馈的主要形态,基于全新的学生评价目标、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应充分丰富评价反馈内容,借助微信、QQ 和其他相关社交平台与家长建立有效联系,使家长能够参与学生评价,全面接受评价反馈信息,对学生的在校生活进行全面了解,继而充分渗透家校共育教育思想,形成“学校+家庭”的覆盖式教育环境。

三、新课程标准下学生评价发展趋势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部门对现代化教育体系建设和教育机制改革给予了有力支持。基于学生评价在教育教学体系中占据的重要位置,可以预见新课程标准下我国教育部门还将持续优化学生评价体系。在学生评价过程中积极融合现代化信息技术,构建学生评价信息库,形成多元结合的学生评价管理平台和评价数据库,有效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和数据分析技术挖掘学生评价结果的内在价值,探究一段时间内学生能力发展的阶段性进展,有效优化教育教学环境,致力于持续提高教育的有效性和深度。

基于新课程标准对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工作提出的全新要求,应在掌握学生评价现状的基础上,有效明确新课程标准下的学生评价目标、优化评价方法、构建评价体系、加强评价反馈,利用创新型发展理念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加强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技能体系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关于高职课程标准建设的若干思考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