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冬梅(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灌口中学 361023)
陶行知先生曾说:“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里提到的“真”可以理解为“德”。《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 版)》指出,培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的有效途径。实际教学中,要注重结合人类探索物质及其变化的历史与化学科学的发展趋势。鉴于此,开展化学史教育功能专题研究具有必要性与重要性。特别是将化学史与核心素养进行深度融合,在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方面发挥重大的作用,具有较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有助于推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化落实。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作为化学核心素养其他四维度核心素养的基础,凸显化学学科的本质属性——宏微结合。因此,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以化学史为桥梁,让学生从宏观走向微观,最终实现宏微结合。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化学史引入并非生硬地搬上课堂,而是需要结合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理念,选用生活素材对“史实”进行重塑,让学生体会化学家发现、推理的过程,进而建立宏微结合视角。
学习氢键时,教师言简意赅地简述氢键理论的提出:居里夫人的女儿偶然发现,水结冰后的体积竟然变大。立足于“水结冰”这段史实,选用了1 元硬币、清水(H2O)、油三种常见的生活用品,开展“数一数”活动,让学生观察硬币上滴的“水滴”多还是“油滴”多,进而引导学生的思维,认知氢键的表示方式——N-H…N。基于此,再明确氢键引起的其他异常现象。上述过程中,以“水结冰”化学史为基础,创造“观察比较水、油滴”现象,让学生如化学家一样去观察、推理,体味“透过现象看本质”的乐趣与魅力,进而逐步建立宏微结合的认知视角。
“变换理念与平衡思想”属于化学学科的思想之一,有助于学生认识科学的动态化。而面对教科书呈现的静态结论,就需要引入化学理论的发展史,化静态为动态,让学生立足于“变更”,建立知识体系,潜移默化地形成变化的观念及平衡的思想。
学习电解质时,教师引入电离理论的发展史,让学生清晰地认知、理解电离并不需要电。课堂上,教师按照时间先后顺序,介绍以下知识:1834年,法拉第首次提出电子是通电后产生的。此后的很长时间内,科学界普遍赞同该观点。直到1880年,拉乌尔提出,溶液中的酸碱盐未通过电流也有某种程度的离解。但该观点并未引起重视,也未能撼动法拉第的观点。后来,阿伦尼乌斯不断重复稀电解质的导电性实验,提出溶解于水的电解质自动在不同程度上离解为带正、负电荷的离子。也就是说,电离不需要电。他最终获得了1903 年诺贝尔化学奖。可见,任何理论的“变”都离不开基本观念的“变”。化学课堂上,借助化学理论发展史,促成知识体系的建立,进而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树立变换理念与平衡思想。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也是化学学科的思想之一,它指出学生应具有证据意识,且能立足于证据,对物质的组成、结构及其变化提出推理,建立认知模型。因此,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引入化学家进行推理研究的实验,让学生体悟“言必有据,理必缜密”的精髓,进而发展学生的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
学习“钝化”时,教师再现经典——法拉第钝化实验:将Fe 放入70%的浓硝酸溶液,并未发现明显的实验现象,但放入35%的稀硝酸溶液,则会产生剧烈反应。于是将Fe 放入70%的浓硝酸溶液时,慢慢地向溶液内注入H2O,直到溶液体积增大为原来溶液2 倍时,仍旧观察到放入35%的稀硝酸溶液的现象。此时,法拉第的脑海中出现“Fe 是否出现问题”,拿起玻璃棒进行搅拌,瞬间看到Fe 被激活,发生激烈的反应。课堂上,重新演绎法拉第钝化实验,有助于学生理解“钝化”,能够从“经典”中获得“证据”,形成以“证据”为基础的推理,建立模型的认知思路。课堂上,引入化学史上的经典实验,有助于学生认知化学实验的基础性与价值,有意识地以假说模型为认知思路,进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其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核心素养。
陶行知先生曾说:“想自立,想进步,就须胆量放大,将试验精神,向那未发明的新理贯射过去。”因此,教师展示科学知识的同时,要有意识地向学生讲述化学家开展研究时承受的时代观念的压力,促使学生感悟化学家的质疑勇气与创新智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合成氨”课堂上,教师引入勒夏特列试验无疾而终的史实:勒夏特列通过理论计算,认为氮气和氢气生成氨可行。可惜他因实验过程中发生了爆炸,觉得实验有危险,停止了合成氨的研究。通过化学史上失败的案例,让学生深刻体味质疑、勇气、坚持的重要性,同时还有助于学生以平常心看待失败,明白“失败乃成功之母”。更重要的是,这有助于学生立足于“异常”,进行质疑、探索、创新,进而提升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知识自身并无对错之分,而掌握知识的人往往决定知识为社会、人们带来正能量还是对其起到副作用。归根究底,就是用知识的人的“德”至关重要。因此,化学教学中,教师不要只关注化学史蕴含的专业知识与素养,还要注重引导学生透过“辉煌”看到“精神”,一定程度上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成长为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学习元素周期表时,教师立足于元素周期表发展史施教: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表,留下了空位,代表尚未发现的元素,并预言了“类铝”这种新元素。后来,布瓦博得朗公布了他发现的稼,并发表论文,指出稼的密度为4.7g ·cm-3。但不久后,他收到了门捷列夫的来信。来信称,稼就是类铝,密度应在5.9~6.0 g ·cm-3之间。布瓦博得朗虽然奇怪只有他手上有稼,为何门捷列夫会称他测的密度是错的,但本着求真的思想,布瓦博得朗后来提纯了稼,并测得密度为5.94 g ·cm-3。大多数教师用这个史实来说明元素周期律的科学性,但还可以此挖掘布瓦博得朗勇于接受质疑,重新实验,追求真相严谨的科学态度。
综上所述,将化学史与化学学科进行深度融合,能落实“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避免核心素养沦为“镜中花、水中月”。但值得注意是,教师要以核心素养为着力点,以化学史为契机,让学生从“史实”走向“化学”,让化学课堂“鲜活”起来,顺利达成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