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军, 刘丹丹
(石家庄铁道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 石家庄050043)
在网络环境日益复杂的今天,介于事实和谎言之间的“第三类陈词”充斥着整个网络空间,人们往往忽略对于真相的追求,转而相信自己的情感和信念所做出的价值判断,这种“后真相”现象正严重冲击着主流意识形态的建设。深入挖掘“后真相”现象的成因,探究“后真相”引发的价值共识困境,提出解决“后真相”价值共识困境的对策,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形成社会价值共识,对于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后真相”一词最早出现于1992 年美国《国家》杂志的一篇文章中,用以批评美国政府在海湾战争中操纵媒体进行有选择性的新闻报道。2004 年,美国学者凯斯在描写美国政治生活的《后真相时代》一书中,首次完整地提出“后真相”概念,用以表述介于事实和谎言之间的“第三类陈词”。“后真相”一词真正进入大众视野,引起广泛关注,是在2016年。当时,在英国脱欧和美国大选的过程中,出现了政客们借助社交媒体左右事实真相、民众忽略真相而仅以个人立场和情感来支持政见的现象。《牛津词典》将其评为英语世界年度热词,并正式宣告“后真相”时代的来临。①蒋璀玢、魏晓文:《“后真相”引发的价值共识困境与应对》,《思想教育研究》2018年第12期。“后真相”最初只是一个政治学概念,用来批评和讽刺政府及政客操纵媒体诱导舆论影响民意。而在中国社会语境中,“后真相”的语义发生了泛化,意指一系列有意或无意遮蔽事实、掩盖真相的社会现象,如虚假新闻、信息泛滥、政客说谎等等。②庞金友:《网络时代“后真相”政治的动因、逻辑与应对》,《探索》2018年第3期。
1. 社会转型引发的深层次矛盾是“后真相”产生的现实基础
“后真相”现象的日益加剧并不是一个偶然现象,它的产生具有一定的社会现实基础。马克思指出:“由于这些条件在历史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是与同一时期的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所以它们的历史同时也是发展着的、由每一个新的一代承受下来的生产力的历史,从而也是个人本身力量发展的历史。”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24页。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改革开放40 多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与此同时社会矛盾冲突也更加凸显,贫富差距扩大、官员贪污腐败严重、房价居高不下、医院看病贵看病难等民生问题引发的社会裂痕逐渐加深。
“后真相表面的喧嚣源自于深层利益的纠纷,就其本质来说,是一种游离于主流社会价值体系之外的、处于无意识状态的小集群性价值诉求,是没有得到适当规范的某种共同利益和共同情感的集中释放。”②蒋璀玢、魏晓文:《“后真相”引发的价值共识困境与应对》,《思想教育研究》2018年第12期。经过网络社交媒体的推波助澜,这种小集群性价值诉求最终形成了一股不容忽视的与主流意识形态相冲突的力量。
2.网络媒体价值评判的主观性助长了“后真相”现象
价值评判首先坚持的就是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原则。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价值评判的主观性日益占据社交媒体中心,对传统媒体所追求的客观真相造成了严重冲击。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网络平台并没有真正承担起信息把关、对舆论进行引导的责任。传统媒体以事实真相来合成新闻,新闻工作者都是通过采访、调查等手段获取真相,最终将真相公布天下。而网络平台往往对发布的信息内容缺乏严格审核,没有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使得网络平台成为虚假信息产生的温床。
在网络平台上,网民发布信息和发表言论具有很大随意性,也不是所有的网民都具备较高的网络素养以及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一部分小群体在自己的正当利益受到侵犯或者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遭到了不公正待遇时,往往就会把这些原因都归结于国家和社会,在网络平台发布一些带有“偏见”的言论。还有一些人为了吸引网民的眼球,会故意发布一些低俗甚至违法的信息,而当这些言论被网友浏览、点赞或评论,达到一定数量之后,就会被推上“头条”并被更多的人浏览。这种真假互掺、良莠不齐的信息慢慢充斥网络,使人们对事件本身的真相不再关注。这时的价值评判已经属于主观评判,依赖“情感”聚集的一大批“键盘侠”跳出来“锄强扶弱、伸张正义”,导致所谓“后真相”的泛滥。“后真相”用“情感”和“信念”割裂了传统媒体所运用的“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使人们蒙蔽双眼,最终被“偏见”利用,对“真相”置若罔闻。因此,网络媒体价值评判的主观性是“后真相”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
3.网络传播方式变革加速了“后真相”现象
网络媒体技术的更新不仅使信息传播速度加快,而且还赋予了网民更多的自由,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传播主体,这就为人们原本无处宣泄的不良价值诉求在网络舆论中集体爆发提供了条件,并引发集体情绪的集中宣泄。此外,“由算法推送导致的信息接触自主化,意见表达个性化,也使得舆论主体更加倾向于处在和自己意见接近的群体中”③李畅、黄颜颜:《“后真相”时代舆论内涵解读》,《新闻界》2018年第9期。,从而使“后真相”现象愈演愈烈。
网络技术的全民性应用是“后真相”现象极速爆棚的助推力量。互联网具有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匿名、超越时空局限等特征,这就为“后真相”的频频发生奠定了基础。互联网具有匿名的特征,这就增添了人们心理上的安全感,降低了表达诉求甚至发布虚假信息的成本。互联网超越时空局限性的特征可以使网络媒体将具有相同价值诉求的群体迅速聚集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互相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久而久之,那些原来被传统媒体主流意识形态边缘化的利益诉求就会形成一定气候,挑战原有主流媒体的权威。
“后真相”用“情感”作为价值判断的标准,导致了价值判断上的情理倒序,“去中心化”和传播内容真假互掺,消解了人们的主流道德价值观认同,弱化了核心价值观,从而引发了价值共识困境。
“后真相”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个人情感和个人信念取代事实真相成为价值判断依据。个人情感和个人信念取代真相,使得价值共识的理性基础受到冲击,主观性占据价值判断高峰,因此,导致价值判断上的情理倒序。而价值判断上的情理倒序极有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带来社会风险,进而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这是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中需要高度重视的。
当事实真相难以辨认时,人们对“是非对错”的判断往往会用情感代替尊重客观事实。在情感的极力助推下,往往会由最初对事件的自由讨论逐步演变为对某种观点的极力支持或者暴力打压,从而使真相被遗忘在世界的一角。“在普遍情绪高昂的影响下,我们看到最平庸和老实的自由民成为了英雄或屠夫。”①[美]兰德尔·柯林斯:《互动意识链》,林聚任等译,商务印书馆,2016年版,第61页。人数的绝对优势给予偏激的传播者一种力量存在感,情感宣泄的爆发使得信念得到强化,于是事件被无限发酵。社会一旦陷入价值失序状态,人们对主流价值的评判标准就会产生怀疑。在这种情况下,主流意识形态岌岌可危,极有可能会危及国家政权。当真相和理性变得微不足道,而个人情感和信念变成价值观的主导,价值观主张就极易被人利用,走向极端,从而对国家治理造成严重影响。英国脱欧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治理国家的精英分子被普通民众“牵着鼻子走”。
价值共识达成的标志是全体社会成员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②蒋璀玢、魏晓文:《“后真相”引发的价值共识困境与应对》,《思想教育研究》2018年第12期。当前,网络媒体平台已经成为信息传递的主要载体。由于网络媒体的发展,使得社会的信息传播主体已经不再完全是专业部门的专业人员,而是被人数上占优势的普通民众所“霸占”,形成了自下而上的信息传播力量。人人掌握麦克风,人人皆可发表言论对事实进行“拼接”“演变”,最终导致事实变得面目全非,真相的探寻变得遥遥无期。在真假难辨的讨论中,网民以“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方式刷存在感,争夺话语权。
由于普通民众的个人素质、能力和发表言论的水平参差不齐,辨别能力有限,很容易被“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所迷惑或利用,从而发表一些不当言论。加之一些别有用心者,故意否定革命、歪曲党史国史、丑化领袖和英雄人物,引领错误的价值导向,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弱化了社会核心价值共识。
在传统媒体时代,新闻或信息传播主要是由主流媒体和社会精英完成的,传播过程中不仅有具备核查事实真相功能的“把关人”的存在,还有新闻专业不发虚假新闻的道德底线兜底。①高歌、王建新:《“后真相”现象对青年价值观的影响及其应对》,《思想教育研究》2019年第10期。所以,虚假新闻一直处于边缘化,很难造成不良社会后果来冲击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但是,“后真相”时代为虚假新闻的制造提供了温床,并使其借助网络媒体逐渐放大显现在网民眼前。
“后真相”是一种基于客观事实但又偏离客观事实的“另类事实”,这种“事实”的显著特征就是事件内容真假互掺。除此之外,抢占话语权、轻视真相也是它的基本特征。一些别有用心的网民,为了吸引眼球,故意蹭社会热点,并且对事实恶意扭曲、添油加醋地传播,完全不顾社会道德和国家法律。正处于叛逆期的青少年极易迎合反叛主流道德的观点,做出错误的价值判断,很有可能会对突破道德底线的舆论事件进行效仿,甚至做出违反法律的过激行为。由此可见,新闻内容真假互掺极其不利于公民尤其是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更不利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后真相”问题,需要用主流意识形态规范引领,通过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来凝聚价值共识。互联网平台应当积极承担责任,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内容的推荐,做到对网络内容进行严格筛选和把关。政府相关部门要完善治理体系,净化网络生态,形成民主、自由、和谐的网络环境。
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具有相同价值情感的人才能够互相影响,并且在这个互动的过程中逐渐产生相同的价值情感,从而建立强有力的情感纽带,集聚起巨大的能量。所以,用主流意识形态来规范和引领“后真相”必须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人们只有真正发自内心地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由衷赞同,才能对核心价值观有情感认同。
加强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首先要以满足人民的需求为出发点,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和需求放在首位。在增加社会物质财富的同时,让公众共享社会发展成果,以公众切身的获得感,增强社会核心价值理念对现实生活的解释力和对公众的说服力。其次,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围绕弘扬团结、爱国主题,讴歌人民的勤劳创造,褒扬助人为乐精神,创新宣传方式,讲好中国故事,将其中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形象化、直观化、生动化地展示给公众,引导公众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增强社会核心价值理念的生活化和亲和力。最后,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契合了中国人民的美好愿景,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因此,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要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的有益思想,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社会核心价值观认同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
加强内容推荐审核本来是网络平台的应尽职责。但实际上,网络平台对于发布的不良信息并没有起到严格审核以及制止的责任,甚至还对不良信息的传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也是“后真相”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有鉴于此,在实践中,需要对网络平台推荐规则加以改革,为正能量内容打上“标签”,通过“标签”进行推荐筛选。要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内容的推荐,让正能量的内容传播得更远。要加快传统主流媒体向新型传播平台的转型升级,深化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提升舆论引导力。网络传播媒体要自觉承担起信息把关的责任。在推荐规则上无论算法的整体技术架构,还是其内部代码排列或运算优先级的顺序,都要融入主流价值观的取向,媒体平台可以将主流意识形态作为一个“独立标签”进行筛选和推荐。政府部门要加强对推荐规则的监管。政府各监管部门应当督促和落实网民权责统一的思想,与各个网络平台的监督规则相结合,真正让网民和媒体做到对自己的言论负责。网民应当对平台推荐的结果保持怀疑和批判的态度,提升对推荐内容的辨别和独立思考能力,主动挖掘事情真相,绝不人云亦云。
“后真相”现象的频发,不断冲击着我们的诚信体系,对当前社会秩序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因此,政府部门需要加强法治监管,净化网络环境。首先,要建立公众舆论情绪反馈系统。由于公众的共同利益没有得到满足,“后真相”才会被这种不满情绪推到风口浪尖。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充分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及时搜集公众所表达的利益诉求,最终通过民主决策的途径促进公众合理诉求的实现。其次,政府部门必须建立科学规范的信息生产与传播路径以及正面引导和依法治理相结合的治理体系。在发表主流意识形态内容方面,对于发挥积极带头作用的优质账号要大力进行官方推荐,并充分发挥新闻主流网站、智库专家以及互联网平台联合辟谣的作用。最后,在确保网络平台言论自由的前提下,要实行网络注册账号实名认证,对于发布虚假信息的集体和个人追究法律责任。政府部门必须规范互联网网站的运营,对各个网站进行审查和监管,可参照实体企业发放网站经营许可证,对于非法网站要依法查处和取缔,净化网络生态环境。
当前,我们正处在为实现“两个百年目标”接力奋进的新时代,对“后真相”所带来的冲击和影响要有清醒的判断和认识,同时要主动采取措施,教育引导和法治规范相结合,标本兼治,发挥主流意识形态的旗帜引领作用,增强社会核心价值认同。只有这样,才能走出“后真相”困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共识、汇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