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的关键意识

2020-03-04 05:53
英语教师 2020年24期
关键词:时态人教版记忆

陈 慧

对于英语教师来说,不能只关注上好一堂课,或者讲好一个知识点,还需要有英语教学的格局观,或者一些关键的意识来支撑起教学的格局。下面讨论五个英语教学中的关键意识,分别是大教材观、学习活动观、认知规律观、学法指导观及英语语言观。

一、大教材观

(一)为什么要有大教材观

大教材观能够帮助教师在教学中充分进行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从而梳理已学、未学、难学和易学知识,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和侧重,同时有利于教师有效进行复习指导、试题命制及测试讲评。大教材观是要拓宽教师的教学视域,加强教学纵深,增大教学的投入产出比。

(二)大教材观的具体内容

大教材观可以从“结构”“功能”和“话题”三方面入手。以人教版初中教材为例,每一册的编写都是围绕“结构”“功能”和“话题”三方面展开的。

“结构”在本文中可以约等于语法。以情态动词为例,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中共8 个单元涉及情态动词这一结构,如表1 所示。教师掌握了该结构的位置和安排顺序,在教学中就能够对情态动词的教学内容进行取舍和侧重。

表1:“情态动词”在教材中的位置

“功能”指的是英语的交际或表意功能。比如英语“偏好”功能在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中出现了6处,如表2 所示。教师掌握了该功能在初中英语教材中的坐标和具体表达方式,在九年级总复习时总结归纳英语“偏好”功能的表达便有章可循,条理清晰。

表2:“偏好”功能在教材中的位置

“话题”指的是英语教学中的主题。比如“成长烦恼”这一话题在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中共出现6处,如表3 所示。教师掌握了该话题在教材中的安排,有利于在中考话题复习中整合教材资源,进行高效的教材梳理。

表3:“成长烦恼”话题在教材中的位置

要培养大教材观,需从细节做起。将教材内容进行全面、细致的备课,分类合并对比异同,再纵贯小学与高中的整体内容。从追求备课的准确度到深刻度,最后到广阔度。

二、学习活动观

(一)为什么要有学习活动观

学习活动观的重要性可以从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约翰·杜威(John Dewey)提倡的“做中学”中窥见一二。他认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更好地学习知识和锻炼能力。而在美国缅因州的一份著名学习成效调查中,研究人员发现“讲课”只能让学生掌握课堂上不到10%的内容,“阅读”能让学生掌握大约10%的内容,“视听结合”能让学生掌握20%的内容,“表演”能让学生掌握30%的内容,“讨论”能让学生掌握50%的内容,“实践”能让学生掌握75%的内容,“教给他人”能让学生掌握90%的内容。这就是著名的“学习成效金字塔”。由此可见,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是正确、科学的学习方式。

(二)什么是英语学习活动观

英语学习活动观是在主题内容下,依托语篇,学生学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培养学习策略和训练语言技能,最后回归主题语篇(冀小婷、代俊华2018)。整合六要素的学习活动观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学习用英语做有意义的事。这句话有三层意思——学生是主体,英语是媒介,而有意义的事是中心。如何让学生用英语做有意义的事呢?所谓有意义的事,必须满足真实性、实用性及功能性的特点。即要给学生真实的情景,让其能够做出有利于自我、社会和自然发展的事,并在此过程中充分运用目标语言。如人教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Unit 3 Is this your pencil? 的重点是名词性物主代词的使用及一般疑问句及其简短回答。为了让学生操练本单元的重点内容,教师可以结合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出现的物件讲授。电影中结界兽、陶壶、莲花尊、犀角杯等都有很多文物的原形,其中结界兽取自四川广汉三星堆的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然后,教师可以将电影中的人物打印成卡片,让学生抽取卡片随机选取角色。再将不同的物件呈现在课件中,用掷骰子的方式让学生对话,比如“Mr.Shen:Are these your door keepers? Mr.Li:Yes,they are.They are mine.”学生在本活动中不但锻炼了应用目标语言的能力,还借助电影和对话了解了我国珍贵的文物和宝贵的文化。再如,人教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Unit 3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的重点是how 的提问方式及how long 和how far 引导的疑问句的使用,教师可以结合纪录片《翻山涉水上学路》介绍的世界上最困难的上学路进行教学,将纪录片内容以信息表形式呈现,包括学生的姓名、地区、年龄、上学的方式、路程、耗时及未来的梦想。通过真实的案例让学生与自己作对比,启发其珍惜学习机会。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落实英语学习活动观时要注意以下三点:第一,将规定或者要求学生做变成学生自己想做或者喜欢做;第二,将让学生用英语表达变成让学生用目标英语表达;第三,将做练习或者表演变成做与自我、与社会及与自然有意义的事情。

三、认识规律观

(一)为什么要有认知规律观

认知规律观能够帮助教师合理地定位教学难度,采用教学方法,选取素材。假如教师没有正确的认知规律观,可能会出现错误地评估学生的认知,将教学设计得过难或者过于容易的情况。过难学生会听不懂、学不会,过于容易学生则会感觉缺乏挑战性,提不起兴趣。

(二)什么是认知规律

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Piaget)将人的认知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0—2 岁的感知运动阶段,2—7 岁的前运算阶段,7—12 岁的具体运算阶段及12—15岁的形式运算阶段(何克抗2002)。与初中年龄相关的是最后两个阶段。具体运算阶段集中体现的认知特点是学生的思维具有守恒性和可逆性,学生能够理解群体结构,懂得分类,而学生此阶段(尤指七年级学生)的思维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而形式运算阶段集中体现的认知特点是学生能够使用语言和符号运算,具备演绎运算的能力,即能够推理分析,同时考虑多种可能性、分离和控制变量、排除无关因素及能够观察函数关系等。用具体英语教学实践例子说明,符合学生具体运算阶段的教学手段——常见句型转换练习,这符合学生认知思维的守恒性和可逆性特点;教学生学习词类、句子种类等符合其认知思维的群体结构和分类特点;用例子给学生解析语言现象符合其认知思维尤其是七年级学生的需要具体事物支持的特点。符合学生形式运算阶段的教学手段常见的有用归纳法总结语言现象,这符合其认知思维的使用语言和符号运算的特点;让学生出题考查某考点符合其认知思维的控制变量的特点。教师在教学时注意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才能科学地使用正确的教学方法或者手段指导学生。

对于英语学科,学生通常需要记单词、文段和语法,因此“记忆”对于学生而言尤为重要。教师可以与自身的教学实践相结合,运用正确、科学的方法帮助学生记忆所学知识。下面举例说明各种记忆方法。

1.关键词和韵律记忆法

在教学序数词时,教师可以利用打油诗“一、二、三特殊例,结尾各是t,d,d;-th,四加起,八少t,九去e,y 结尾改ie;-ve 结尾变f,five,twelve 是兄弟;若是遇到几十几,只变个位就可以”。这首诗韵律明显,方便记忆。同时,教师可以将诗中出现的数词“first,second,third;fourth,eighth,ninth,twentieth;fifth,twelfth;twenty-first”板书。这样,利用关键词和韵律的记忆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基数词变为序数词的规律。

2.示意图记忆法

研究表明,人的右脑记忆能力比左脑强。左脑擅长语言逻辑记忆,而右脑擅长图形色彩记忆。换言之,图画能极大地提升学生记忆的效率。例如,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下)Unit 8 Have you read Treasure Island?A 部分的阅读文章是《鲁滨逊漂流记》的两个小片段,约200 词。教师让学生先创作示意图表达文章的主要内容,如鲁滨逊制作了一个小船、拿到了工具和枪、砍树造房子、打猎和耕种等,然后看图复述文章,效果良好。

3.联想记忆法

联想记忆法是利用与所需要记忆的内容相关或者相似的东西辅助记忆。比如,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下)Unit 12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的阅读文章中“When we looked out of our tent,we saw a big snake sleeping near the fire...My dad told me later that snakes don’t have ears but can feel things moving.”中出现了重要的感官动词see/feel...doing,表示看到或者感觉到某事物或人正在做某事。这个知识点是初中阶段的一个难点。有六个动词(see,find,watch,notice,hear,feel)具有相同的用法。教师可以利用仓颉的画像联想这六个动词(见图1)。仓颉造字描述苍生,需要四只眼睛,上面的眼睛观天,眼界无边需要更加专注地看(watch 和notice),下观四方触目可及(see 和find);耳朵(hear)让他创造拟声词;手的触摸让他感受万物(feel)。这样联想,能有效帮助学生记忆感官动词(陈慧2019)。

图1

4.创设意义记忆法

艾宾浩斯(Ebbinghaus)的实验告诉人们意义刺激源重复的次数越多,回忆所需时间越少;头几次重复对于记忆最有效;花的时间越多越不容易忘记;记忆有意义的材料比无意义的音节容易十倍。下面重点探讨如何将语言文字变成有意义的材料。所谓有意义,其实是针对学生而言的。若学生对所学内容或主题提不起兴趣,那么无论教师认为知识多么重要,对学生来说都只是无意义的材料。因此,在创设意义时,教师可以努力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其感兴趣的事物教学。如人教版《英语》九年级Unit 3 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where the restrooms are?A 部分的情景对话和阅读文段是一组相关联的对话,是何伟(He Wei)和艾丽斯(Alice)去游乐场游玩的对话内容。而本单元的重点是用宾语从句使用有礼貌的语言表达。结合班级学生出现典型的女生倒追男生的青春期问题,将何伟设定为追求艾丽斯的男生,而艾丽斯是一个有礼有节且懂得如何拒绝男生的女生。依据这一主线,串讲课文,让学生在阅读时预测男生的攻势或者心机,并学习女生表现的智慧和策略。以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讨论激烈,兴趣盎然。读后写作是续写文本,让学生阐述自己想到的男女生沟通交流的策略,写作内容非常有意思。同时,这也是对班级学生出现问题的一种巧妙处理和教育。

5.知识+推理的记忆法

知识+推理的记忆法即在记忆了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利用逻辑线索推理出更多的知识,从而记忆更多内容。比如在九年级进行时态复习时,虽然中考不要求考查全部时态,但是了解时态的关联有利于学生掌握更多的时态知识。何为“时态”?“时态”即“时”+“态”。“时”有四个:现在、过去、将来、过去将来;“态”有四个:一般、进行、完成、完成进行。因此,“时态”的组合就有16 种。例如,用时间的“现在”配对四个“态”,就有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现在完成时和现在完成进行时。通过简单的配对组合,学生就可以将英语的16 种时态罗列出来。

6.短期记忆变长期记忆法

唐纳德·赫布(Donald Hebb)指出,1 分钟以内的记忆属于短期记忆。要将短期记忆变成长期记忆,就要发生记忆的凝固作用,而凝固作用的关键位置在大脑的海马体。重复多次的记忆能够在海马体中将记忆凝固变成长期记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多次重复知识要点,帮助学生将短期记忆凝固成长期记忆。

7.预防“倒摄干扰”

里奥·波斯特曼(Leo J.Postman)认为人之所以会遗忘,是因为干扰因素太多,如果没有那么多干扰因素,人的记忆会好很多。比如小孩儿的记忆,他们记得快而且清楚,就是因为他们收到的倒摄干扰少。这提示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帮助学生对比区分相似的概念和知识点,预防倒摄干扰。比如,教师可以将一般过去时、一般现在时和一般将来时及过去进行时、现在进行时和将来进行时用数轴表示(见图2),表明“一般”态的时态呈现线段的特性,表示习惯、常常的行为或状态,而“进行”态的时态呈现点状的特性,表示具体时刻点的行为动作。

图2

想让学生记住所学内容,就要注意引导其对目标内容进行深度加工。同时,注意学生对所学内容学习的第一印象,即在第一次给学生教授知识时,就可以参考以上罗列的多种记忆法。总而言之,教师要培养自己对于学生的认知规律观,从平时教学的点滴做起,比如在书面作业、考试或者语音练习中察言观色,在教学痛点、学生易错点中勤于调整,从而更好地了解学生,指导学生。

四、学法指导观

(一)为什么要有学法指导观

教师在教学中会遇到很多学生提出的共性问题,比如“如何记单词”“怎么提高短文填空题的成绩”“怎么提高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等。教师在面对这些问题时要能给学生提供正确、科学的学法指导,帮助其找到恰当的学习方法,提高其英语水平。

(二)学法指导包括哪些内容

教师所做学法指导以短期、不定时的指导为主,缺乏长期、定时的系统指导,以及从学生心理层面或元认知层面的指导。因此,下面主要讨论的学法指导观是指长期、定时的指导及心理指导。如在背单词这个问题上,教师应给学生指明一个长远的背单词路径,指导其养成习惯性背单词的习惯。比如,指导学生制订初中三年乃至高中到大学的单词量目标,利用“百词斩”每天定时定量进行背诵,并制订相关规则进行检测和奖励。在定时指导方面,可以选取一些重要的时机给予学生正确的学法指导,比如开学第一课、期中期末考前/ 考后及寒暑假前等。如果教师能给予学生正确的学法指导,就可能使其在整个学期或者整个假期都树立明确的目标和端正的学习态度,发奋学习。以假期前的指导为例,让学生在假期广泛阅读有意义的课外书,可能是很多教师希望做的事情。那么,给学生具体的阅读指导便势在必行。与其一起制订一个假期的阅读日历,推荐阅读书目,并为班级学生明确分工,让其组成阅读小组完成阅读、展示等任务。在开学后,教师要及时为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对阅读任务的完成情况给予反馈意见,让其切实体会到教师和班级对阅读的重视程度,也让其相互分享阅读成果,促进其英语阅读习惯的形成。学生除了需要教师指导学业上的专业知识外,还需要教师进行心理关怀和指导。善于观察学生并懂得调整其心理问题的教师在班级学业成绩上占有优势,并且所带班级会有更积极的学业潜力。心理指导有很多,针对全班学生的指导可以参考皮格马利翁效应,即期待和赞美会有良好的效果,给学生以信心;棉花糖实验,即延迟满足,教给学生建立自律的重要性,自觉抵制来自电视、网络、游戏等的诱惑,等等。

教师要想给予学生正确的学法指导,自身就要树立正确的学法指导观。教师应敏感于学生的共性问题,致力于他们的学习习惯,并着眼于他们的终身学习。

五、英语语言观

(一)为什么要有英语语言观

所谓英语语言观,是让学生体会英语之用和英语之美,从而让其真正对英语感兴趣,树立学好英语的志向和理想。

(二)什么是英语语言观

英语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英语的工具性是要教给学生学会做事,而人文性是要教给学生学会做人。以进行时态为例,be+doing 是进行时态的谓语构成,属于学科知识,在情景交际中能够表达此时此刻正在发生的事情。这些属于英语工具性的特点,即学科知识和交际功能的结合。而对于英语的人文性,其中重要的内容是指英语语言之美。这包括英语的形式美、韵律美、内容美、思维美及文化美等。对于英语的形式美,在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下)Unit 5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rainstorm came?的阅读文章中有所体现。文章中的“We were eating dinner in the kitchen when we heard the news on the radio.”应用了过去进行时,表达过去具体时刻正在发生的事情(工具性),同时也应用过去进行时这一形态,表达了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被杀的新闻播放的那一时刻,罗伯特·艾伦(Robert Allen)一家人非常震惊,终身难忘。关于英语的韵律美和内容美,人教版《英语》九年级Unit 7 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 A 部分是一首诗歌,题目为Mom Knows Best,以第一人称的视角用四个小节描述了作者从小到大由爱母亲到叛逆,最后理解母亲的成长过程,内容唯美。而在韵律方面,诗歌押韵,节奏感强,音效和描写的情景对应。比如“But I talked back loudly,‘I should be allowed to eat some! Give it to me now!’”押 韵 的 是“loudly”“allowed”“now”,都发出“嗷”的声音,能够生动、形象地模拟出作者青春期与母亲的冲突,吵架时发出的“嗷嗷嗷”的叫骂声。这就是诗歌中体现的英语的韵律美。至于英语的思维美,有学者指出,英语语言属于线性思维,该学者还绘制了其他人文化的语言思维特征(见图3)。

图3 (Liu Xinhua&Anne McCabe 2018)

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下)Unit 7 What’s the highest mountain in the world 以喜马拉雅山脉(Himalayas)开头,引出喜马拉雅山脉上最高峰珠穆朗玛峰(Qomolangma),接着写出珠穆朗玛峰上的各种困境,由此说到对人的挑战,随后介绍三个登上珠穆朗玛峰的人,最后说明人的攀登精神和永不放弃的毅力。全文共三段,围绕珠穆朗玛峰展开,写出了世界上的三个高峰。第一段可以看作描写真实的山,是一座自然界的高峰;第二段写人的攀登和对珠穆朗玛峰的征服,是第二座高峰,比珠穆朗玛峰更高的是人的登攀;第三段写出人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永不放弃的精神,是第三座高峰,即人的精神。至于英语的文化美,可以在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Unit 8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shake? 的阅读中看到感恩节的文化和饮食传统,了解感恩节的来历和意义,学会火鸡的制作步骤等。

总之,教师要上出“有味道”的英语课,就要培养自己的英语语言观,深刻体会英语语言的工具性和人文性。那么,教师可以多读经典,学习名家的注释及参加一些进修课程,提高自身的英语语言文学修养。

六、更多建议

刘道义老师说:“天下没有完美的教材,教师是学生的第一资源。”因此,教师除了需要培养以上五个关键意识外,还要深入了解我国基础英语教育史,让教学有历史的纵深度;培养课程意识,即除了一堂课的规划外,还可以在初中三年的规划基础上考虑教学安排;发展学科融合的意识,让英语教学不仅仅有语言的躯壳,更有实质内容的支撑;增强英语语言文学修养,让学生体会英语语言的魅力;增加英语测试学的知识和储备,了解命题的机制和趋势,更好地指导教学。

猜你喜欢
时态人教版记忆
超高清的完成时态即将到来 探讨8K超高清系统构建难点
基于历史中“人”的历史叙事——以人教版《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为例
“一找二看三注意”,妙解动词时态题
人教版“两极世界的形成”商榷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
记忆翻新
新人教版《逍遥游》中几处标点符号误用例说
现在进行时
人教版选修七核心词汇闯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