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疗法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2020-03-04 01:44王文娟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0年1期
关键词:读本先天性心脏病

王文娟

先天性心脏病为小儿常见的先天畸形类疾病,是胚胎发育过程中,心脏、血管发育障碍导致的心脏与血管结构、形态、功能与代谢上的异常[1]。据世界卫生组织资料显示,全球范围内每年约有超过150万儿童在出生时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我国每年也约有10万名左右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出生[2]。目前,先天性心脏病最为主要的治疗方式为外科手术治疗,患儿术后基本上可正常进行生活。患儿手术治疗预后状态不仅和疾病复杂程度、手术方法以及围术期处理方法等一系列因素有关,患儿围术期产生的心理问题也可能影响患儿康复进程。Oliver等[3]研究报道显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较正常儿童可能出现更多的焦虑,依从性差,住院时间延长。阅读疗法指导患者阅读精选的阅读材料,是内科学和精神病学上的一种辅助疗法。本研究将阅读疗法应用到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围术期护理工作中,旨在改善患儿心理状态,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12月郑州儿童医院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中男24例,女21例;年龄4~11岁,平均(4.79±0.86)岁;房间隔缺损17例,动脉导管未闭14例,室间隔缺损10例,法洛四联症4例。对照组中男23例,女22例;年龄4~12岁,平均(4.79±0.86)岁;房间隔缺损15例,动脉导管未闭16例,室间隔缺损11例,法洛四联症3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缺损部位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中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标准[4]。

1.3 纳入标准 (1)符合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标准;(2)年龄4~12岁;(3)首次进行手术治疗;(4)感知功能正常,具备正常的交流沟通能力;(5)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儿家属同意签字。

1.4 排除标准 (1)合并精神疾病;(2)合并听力或视力异常;(3)合并肢体功能障碍;(4)合并其他严重疾病;(5)围术期间发生严重的并发症;(6)接受二期或三期手术治疗患儿;(7)精神类药物依赖史;(8)临床资料不全。

1.5 方法

1.5.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创建良好的病室氛围,保持环境的安静、整洁与舒适[5]。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关注患儿心理状态,尊重患儿人格,耐心倾听患儿的需求,理解其对于疾病状态的反应,如哭泣、呻吟等。利用疾病健康教育手册向家长介绍围手术期相关操作、检查的步骤、注意事项及疾病护理常规,进行口头宣教。

1.5.2 观察组

1.5.2.1 干预小组 成立阅读疗法小组,小组成员主要包括图书馆人员、医护人员、病区助理、统计人员等,所有成员均通过系统性的培训,具备图书馆学学科知识背景、心理常识、阅读疗法基本知识,具备善良大方、积极向上、开朗乐观、服务热情、细心谨慎并爱好阅读的人格特质。

1.5.2.2 干预工具 采用本院自编的“住院患儿阅读疗法读本”。读本主要由两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儿童故事:将患儿从住院、手术、出院整个过程所涉及的检查、治疗、疾病恢复,以及较为突出的心理反应,如手术焦虑、医疗恐惧、术后疼痛等情境作为题材编写儿童故事。按照儿童的年龄特征分为两种版本:(1)4~6岁住院患儿:由18幅彩色卡通连环画构成,配合儿童化的文字编写而成;(2)7~12岁住院患儿:采用童话故事形式,主要为文字叙述,关键环节配合相应的场景插图。第二部分为问题设计,根据阅读疗法机制拟定多项可供使用的讨论问题,以便应对患儿反应。

1.5.2.3 干预方法 应用“住院患儿阅读疗法读本”进行阅读干预,于患儿入院后24 h内发放给陪护人员,将阅读要求告知陪护人员和患儿,患儿在接收到读本后随时可以进行阅读和讨论。(1)4~6岁患儿:阅读形式为“亲子阅读”,以家庭为单位,在父母的引导下,由父母与孩子共同参与,阅读结束时,亲子共同讨论读本中提出的问题,并由护理人员进行适当的引导。(2)7~12岁有阅读能力的患儿:采用“自我管理式阅”方式进行。护理人员将读本阅读要求告知患儿及陪护人员,患儿可独自进行阅读,阅读结束后,对“读本”中的问题逐一进行思考,陪护人员与护理人员倾听患儿的感受并予以适当的引导。(3)交互式阅读法:适合于各年龄段患儿,由护理人员为患儿或陪护人员讲解“读本”,提出问题,鼓励患儿针对问题说出自己的感受。

1.6 观察指标

1.6.1 心率水平 记录患儿夜间睡眠时、离开病房时、麻醉诱导时、麻醉后心率水平。

1.6.2 麻醉诱导时的抗拒与苏醒期躁动评分 采用小儿麻醉诱导合作量表[6]评估患儿的合作程度,该量表共包括11个项目,得分范围0~10分,0分代表诱导顺利,没有出现任何不合作的行为;10分则代表诱导失败,患儿配合程度非常差,得分越高,代表患儿配合程度越低。采用苏醒期躁动量表[7]评估患儿监护室拔管后躁动评分,该量表从患儿与医护人员的眼神交流、行为的目的性、对周围环境的意识、不安情况,不能被安抚情况共5个方面进行评定,每一个方面的得分范围为0~4分,总分为0~20分,得分越高患儿的躁动程度越严重。

1.6.3 焦虑状态 采用改良的耶鲁围术期焦虑量表[8]评估患儿术后1~8 d的焦虑状态。量表由语言表达、情绪表达、精神状态、觉醒状态、对父母的依赖共5个方面构成,共包括22个项目,由护理人员做出客观的评分记录,得分范围20~100分,得分越高,代表患儿的焦虑状态越明显。

1.6.4 疼痛行为 采用疼痛行为评估量表[9]评估,该量表包括:(1)面部表情:微笑=0分,偶尔面部扭歪、皱眉、淡漠=1分,常出现下颌颤抖或紧咬状态=2分;(2)腿:放松=0分,紧张=1分,腿踢动=2分;(3)活动:活动自如=0分,来回动=1分,身体僵直、屈曲或急扭状态=2分;(4)哭:无=0分,呻吟、呜咽=1分,持续哭、放声大哭=2分;(5)安慰:无需安慰=0分,亲拍即可达到安慰目的=1分,很难抚慰=2分。总分0~10分,得分越高代表疼痛程度越高。<3分为代表轻度疼痛,4~6分代表中度疼痛,7~10分代表重度疼痛。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不同时间点心率水平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不同时间点心率水平比较次/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t=3.765,2.073,P<0.05。

表1结果表明,两组患儿夜间睡眠时与麻醉后心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离开病房时、麻醉诱导时心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儿麻醉诱导时的抗拒以及苏醒期躁动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儿麻醉诱导抗拒评分、苏醒期躁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麻醉诱导时的抗拒以及苏醒期躁动评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t=5.209,3.825,P<0.05。

2.3 两组患儿焦虑状态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焦虑状态评分比较分)

注:F组间=204.595,P<0.05;F时间=77.963,P<0.05;F交互=2.654,P<0.05。

表3结果表明,观察组术后1、2、3、4、5、6、7、8 d焦虑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两组患儿术后疼痛行为评分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患儿术后疼痛行为评分比较分)

注:F组间=306.579,P<0.05;F时间=84.294,P<0.05;F交互=3.297,P<0.05。

表4结果表明,两组患儿术后1、7、8 d疼痛行为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3、4、5、6 d疼痛行为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儿童心理发育尚不成熟,各种外界环境的刺激均有可能导致儿童产生应激反应,这些反应可导致负面心理生理行为的产生。对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来说,围术期是其手术治疗过程中要经历的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由于自身疾病造成的疼痛,再加上认知能力有限,自控能力差,较易产生围术期焦虑[10]。据统计,在较为紧张的医疗氛围中,约有超过65%的患儿发生术前焦虑,12%~18%的患儿出现苏醒期躁动,50%以上的患儿可能发生术后行为适应不良[11]。

阅读疗法被用来作为精神疾病治疗的工具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美国内科医生本杰明·拉什呼吁不仅要对精神疾病患者进行药物和物理治疗,还应给患者提供有利于其精神健康恢复的读物,以阅读的形式来减轻患者精神压力,矫正情绪状态[12]。阅读疗法通过医学、生理学、心理学原理,选择合适的读物,进行指导性的阅读,改善治疗关系,激励读者鼓起勇气尝试处理压力,唤醒读者的希望与勇敢等情感,通过这些内在感觉变化,产生疗效[13]。阅读疗法的主要职能包括两种:一方面,培养患儿意志力量,帮助其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另一方面,改善患儿情绪,帮助其排遣由于疾病产生的消沉和焦虑情绪,达到康复的目的。阅读疗法帮助患儿与作品情节产生共鸣,松弛情绪、振奋精神、愉悦身心、增强自信心,以良好的心态应对疾病状态,使患儿能舒适地度过围术期[14]。

焦虑是指患者在担心未能达到目标或克服障碍时感到的紧张、不安、恐惧等情绪,其间可伴有交感神经系统的激活。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离开病房时、麻醉诱导时心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阅读疗法以健康为原则,通过针对性地指导患儿阅读相关文献,使其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产生记忆、联想于共鸣,在调整患儿心理状态上是行之有效的。宫梅玲等[15]研究结果表明,阅读疗法可有效地改善患儿心理焦虑与抑郁状态,调整不良情绪,本研究中观察组患儿术后1~8 d焦虑状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围术期麻醉诱导抗拒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与其研究结果一致。阅读疗法通过帮助患儿加深对书中人物的感悟,加强自我身心健康问题的理解,提高认知水平,帮助其正确对待挫折与心理冲突,调整不良情绪等。

阅读疗法能有效地降低患儿术后疼痛的感觉,疼痛可以发生条件化,疼痛行为会因某些事件而被强化[16]。本研究过程中观察组患儿在阅读“住院患儿读本”的时候看到故事中与自身经历相似的主人公,在情感上引起共鸣,形成心灵契合与沟通,达到情绪调节的目的。本研究中两组患儿术后1、7、8 d疼痛行为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但观察组术后2、3、4、5、6 d疼痛行为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阅读疗法改变了患儿对自身疼痛的负面认识,增强其自信以及自我控制,以良好的心态对待疼痛,舒适度过疼痛期。

综上所述,阅读疗法可有效地降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术期焦虑状态,改善患儿情绪波动,提高手术过程中的配合度,减轻患儿术后疼痛程度,有利于帮助患儿平稳度过术后危重期。

猜你喜欢
读本先天性心脏病
“心慌”一定是心脏病吗?
中医新解心脏病
散文诗小型张读本
新时代机关党建简明读本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重视先天性心脏病再次开胸手术
《中华家教》亲子读本
Smog in Los Angeles
说说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先天性畸形:矫治的最佳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