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爱华 秦明甫 任 明
(1.重庆大学上海校友会 上海 201103;2.重庆大学校友总会 重庆 400044)
当前,国内高校校友工作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强大的校友需求和组织建设管理方式的不断发展,使各地方校友会的组织者对校友会建设的具体形式进行了深入思考和切实探索。如何搭建活动开展平台、如何进行社团和活动布局,以及如何将框架中的具体社团和活动打造成品牌化项目,成了高校地方校友会管理层正在探索的实际问题。本文在介绍地方校友会品牌活动打造的具体方式和方法后,以重庆大学上海校友会为案例,阐述重庆大学上海校友会依托母校精神团结地方校友的可行性策略。
文化是一种价值取向,规定着人群所追求的目标,具有导向功能和极强的凝聚力[1]。文化认同则是一种个体被群体文化影响的感觉,它回答群体成员“我们是谁”的问题,即用价值观、行为模式等特性来界定自己。品牌化,源自市场营销学,作为质量的标志或其他用途,即用以区别和证明品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品牌的内涵也不再仅限于此。在现代品牌中蕴含组织的文化、个性特征、组织性格、群体划分、组织实力等,逐步形成组织的无形资产,称为所有同类组织共同关注的重点。
地方校友会承担着连接母校与校友的重要使命,其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组织开展各种活动,打造品牌活动则是具体形式。地方校友会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经验,按照内容主题化、形式多样化的方式有规划地设置行业类、兴趣类、地域类分支团体,逐渐形成具有品牌效应的特色分支团体(图1为重庆大学上海校友会社团结构图)。
图1 重庆大学上海校友会社团结构
1.树立积极向上、特色鲜明的校友会形象
通过品牌活动向校友及社会传达阳光、正能量的价值观,促进本校友会形象和校友信任的建立,吸引更多校友加入校友会,提升校友会活力,推动校友会的可持续发展。
2.促进校友会实现发展愿景
地方校友会的主要职能之一是凝聚、服务本地校友,这就需要让不同层次的校友在校友会中都能找到自己的价值。品牌活动因其明显的示范效应,很好地传递了校友会的价值观,凝聚了广大校友,是校友会实现发展愿景最重要的推动力之一[2]。
3.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母校、校友会、校友之间的良性互动必然会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包括校友对母校的回馈、对社会的奉献,这是地方校友会发展建设的最终目标,也是高校开展校友工作的社会宗旨。
1.让普通校友获得认同
校友通过参与品牌活动,既可以从活动本身获得乐趣,还可以通过参与组织活动展示和锻炼自己,让处于事业起步阶段的校友获得成就感,树立自信心。
2.让个性校友获得展现
因为校友会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和创新需求,需要有各种特长能力的人才参与进来,特别是在组织品牌活动的过程中,校友的特长和能力有计划得到充分的展现,而这些机会往往是在其他地方没有的。
3.让成功校友树立榜样
在打造品牌活动的过程中,成功校友对品牌建设有丰富的经验,通过言传身教般的指导,可为校友们树立向上的榜样,传播正能量。
4.让校友之间建立情谊
通过校友会品牌活动的建设,不同年龄层、不同行业、不同事业水平的校友之间相互配合协作,能很快建立深厚的校友情谊,形成温馨美好的校友会氛围。
地方校友会需要考虑自身特色、校友参与度和校友群体基础等因素,统筹规划并逐步建立品牌活动。现以重庆大学上海校友会下属兴趣类、公益类、资源类等子社团为例,探讨地方校友会如何打造品牌活动。
当前社会中,大部分校友都面临着工作、家庭、生活等多方面的压力,尤其是在一线城市,这种现象更加明显。因此,校友会非常有必要建设兴趣类子社团,举办各种兴趣活动,帮助校友缓解压力,并不断丰富、完善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探索合理的举办频次,逐步将其打造为品牌活动。
重庆大学上海校友会户外俱乐部活动项目有徒步、骑行、登山、攀岩、骑马、滑冰、自驾游等,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完善,逐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日常项目(如每周固定组织开展市内徒步活动等)和固定项目(如每年特定时间举办校友市外徒步活动等)。
目前,许多地方校友会举办的活动以聚会娱乐性活动为主,这种轻松的活动可以很快拉近校友之间的距离。但一个校友会组织要获得校友的好评、母校的认可、社会的赞誉,必须承担社会责任,奉献社会,实现其社会价值,我们将这些元素称为“深刻元素”。关注社会贡献力有助于校友会明确自己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审视自身承担和实现这种责任的能力,更加清醒而自觉地做好社会服务工作,进而提升校友会的社会价值。
以校友会背景开展公益活动有利于公益理念的传播。当前,公益事业越来越得到公众的广泛关注和支持,而社会上各种公益组织种类繁多,公益活动遍地开花,有心公益之士难以辨别。校友们通过共同的学缘和母校精神凝聚在校友会的平台上,相互之间有天然的信任感,热心公益的校友在这个平台上策划、组织和推广公益活动往往会得到校友们的积极参与。
公益联是重庆大学上海校友会的公益类子社团,策划发起过救灾募捐、捐助贫困学生、沙漠植树、助力农民工、贫困山区学生夏令营等公益活动,这些公益活动得到了校友们的积极响应和参与,其中一些活动已成为重庆大学上海校友会的品牌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公益联的活动也分为固定项目(如以“沙漠植树”为主题的公益旅行活动等)和针对性项目(如贫困学生助学金募集、贫困山区学生夏/冬令营专项公益募捐活动等)两种。
通过公益活动的组织开展,提升了校友对校友会的信任度,使校友会凝聚校友的宗旨有了坚实的落脚点,也让校友会的工作有了一种社会意义上的升华。
校友会往往拥有极为丰富的校友资源,这种资源具有潜在性、持续性、多元性的特征。校友资源是知识资源,校友的专业类别和从事的行业各不相同,其知识结构和储藏异常丰富;校友资源是信息和人脉资源,校友们各自的社会关系资源,构成了庞大的信息和人脉网络;校友资源是生产力资源,通过校友和校友企业之间的相互交流合作,实现互惠共赢。有效利用校友资源,不仅可以推进校友会自身的建设,还可促进校友事业的发展。
校友会内部的资源分享可以实现校友资源的增值。校友们因为分享而获得认知、获得朋友、获得进步;在分享的碰撞中获取真知,在分享的沟通中获得认同和快乐,在分享的过程中获得利益交流、更快成长。校友间的信息相通、优势互补、相互协作等也是一种资源整合,而资源的整合就是生产力。
校友资源的分享需要载体和平台,为此,校友会需要建设资源类子社团,使校友们能在信息、经验、资金等各种资源上实现互利共享,校友企业之间实现交流合作,为校友和校友企业的发展提供资源支持,从而实现校友会的资源价值[3]。
重庆大学上海校友会成立了企业家俱乐部、创业校友俱乐部、金融俱乐部等以校友资源的对接分享为主要功能的子社团,开展了企业经营管理、创新创业、金融投资等方面的校友互助合作和资源分享。
资源类子社团的会员一般分为兴趣会员(限有意于从事相关行业的校友)和注册会员(限已从事相关行业的校友)两种类别。会员制度不同,在子社团中获得的服务是不一样的。兴趣会员可以享受资讯推送、参与俱乐部活动、获取内部的招聘和求职信息等服务。而注册会员则享受子社团定期推送的业务供需信息、招聘和求职信息、优先参加俱乐部组织的各类活动等更加全面的服务。
校友会品牌活动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示范效应,在内部能形成一种氛围、一种态度、一种习惯、一种凝聚力。良好的校友会文化能凸现校友会特有的文化气息,它是一种情感环境,也是一种精神氛围。理想的校友会文化应当是其魅力如同地心引力,无论校友的脚步走在哪里,它都能让校友游荡的心灵有所归属,一走入这个组织内,能从校友们身上感觉到它与众不同的气质,这种气质是自然流露的,是这个校友会文化的体现,不是用口号和标语喊出来的,是校友们的精神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