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第四十一中学 宋辰光
浪费可耻、节约为荣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餐饮浪费现象作出重要批示,强调要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努力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社会氛围。作为教育工作者,笔者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
节俭思想,古已有之。诸子百家之一的墨家学派,即主张和宣传节俭。墨子更是提出了“俭节则昌,淫佚则亡”的节用崇俭观。他的这种节俭思想,在当今社会物质丰裕时代,仍然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我们周围,餐饮浪费现象十分惊人。在校园食堂里,剩余食物被大量丢弃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着实令人忧虑。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强化对中学生正确消费观念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尤为重要。在大力提倡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当下,更应培树学生的理性消费观。
在物质相对丰裕的时代,引导青少年从精神层面认识节俭,这也是一种新的节俭主义。我们并不是要求学生必须刻意节俭、拒绝享受,而是应倡导理性消费,避免浪费,增强忧患意识。
培养学生的节俭意识,需要家长首先提升节俭意识。然而在实际生活中,有的家庭把消费教育具体化为花钱教育;有的家庭认为,鼓励孩子高消费是对孩子欠缺照顾的一种补偿。这些错误的认知与行为,势必对青少年健康消费观的塑造产生不良影响。家长只有将崇尚节俭的消费形象时刻展现给孩子看,孩子们才能真正做出积极的改变。
班主任是班级带头人,在日常生活中,其言传身教的力量更是不容小觑。在班级管理中,提倡节俭应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比如,可以通过名人节俭的生动事例教育学生,引导学生生活不攀比、不过度消费、学会储蓄等。班主任更应起到表率作用,做到衣着朴素大方、节约水电、不讲吃讲穿、不在言谈和社交媒体中炫耀高消费等。还可以号召学生把用过的旧书本积攒起来卖掉,所得收入购买图书在班内传阅,使学生获得现实的成就感。这些做法,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引导学生逐渐养成勤劳俭朴的好品德。
时下,尽管人们的消费水平较之前都有了很大提升,但是节俭仍然是一种美德。对于多数是独生子女的中学生来说,用“蜜罐儿里泡大的”来形容并不为过。物质匮乏的年代距离他们的生活太远,所以,勤俭节约的理论说教就显得空洞苍白,很难入脑入心。因此,教育工作者只有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才能使节俭教育收到实效。
疫情之后,许多行业受到冲击,全社会都需要过一段苦日子。教育工作者不妨以此为契机,结合当下国情,节以育人,俭以养德,帮助青少年理解并践行新时期节俭主义,补上“勤俭节约”这堂好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