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一转
(广州市增城区小楼镇卫生院,广东 广州 511396)
2型糖尿病(T2DM)由于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不足所致,对患者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临床通常选择行为塑造进行护理,可恢复患者血糖水平,但患者的体质指数波动较大。动机性访谈是以患者为中心,通过对患者自身矛盾心理的了解,形成健康行为及生活方式[2]。基于此,本研究将其应用于T2DM患者中,旨在探讨其价值,结果如下。
选取我院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40例T2DM患者,分为对照组(n=20)和观察组(n=20),其中对照组男性8例,女性12例;年龄在60-75岁,平均年龄(68.0±3.12)岁;观察组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龄在61-76岁,平均年龄(67.0±2.35)岁;上述资料两组患者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行为塑造训练护理。对患者的矛盾心理进行评估,同时制定相适应的行为治疗方案。干预3个月。
观察组:实施动机性访谈联合行为塑造。其中包括:(1)护理人员进行自我介绍,简要说明本次访谈的内容,同时记录患者基本的生命体征。鼓励患者主动参与其中。(2)评估其改变意愿。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自身进行有效评估,当患者主动表达希望改变,但充满矛盾时,护理人员应结合专业知识对其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并进一步评估患者自身改变意愿的水平。同时咨询者要做到主动发现、观察细微,引导患者进行自我思考、积极解决自身行为及心理矛盾不相适应的的问题。(3)护理人员在访谈结束前,应给予访谈患者积极的肯定,并提供一些具有针对性的行为改变建议。随访3个月。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体质指数(BMI)情况。
分别在患者干预前及干预后3个月检测血糖: 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
数据录入SPSS22.1软件中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干预后,两组患者FPG、2hPG、HbAlc均有所下降,其中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糖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血糖比较(±s)
注:*表示与治疗前同组比较, P<0.05。
组别 FPG(mmol/L) 2hPG(mmol/L) HbAlc(%)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n=20) 9.75±1.35 6.01±1.51* 12.52±2.34 7.44±2.12* 8.23±1.71 6.05±1.52*对照组(n=20) 9.68±1.23 8.09±1.72* 11.19±3.53 10.69±1.65* 8.08±1.31 7.24±1.62*T 值 1.845 2.136 1.746 3.707 1.686 2.457 P值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干预后,观察组BMI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2-DSCS评分BMI指数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2-DSCS评分BMI指数比较(±s)
注:*表示与干预前同组比较, P<0.05。
组别 BMI指数( Kg/m2)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n=20) 29.21±1.34 21.54±0.43*对照组(n=20) 29.46±1.51 24.14±0.56*t 1.012 2.306 P P>0.05 P<0.05
T2DM是临床较为常见内分泌疾病,对患者日常生活和心理均产生不良影响[3]。由于护理人员大多以专家角色去说服患者改变,忽略患者自身真正的需求及想法,导致患者BMI指数波动较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4]。为此探求合理的联合护理方法对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干预后,两组患者(FPG、2hPG、HbAlc)均有所下降,其中观察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动机性访谈联合行为塑造护理可有效调节患者的血糖指标。究其原因:动机性访谈强调以患者为中心,充分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护理人员引导患者发现并克服自我矛盾心理,诱导内在动机,改变不良行为,进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这些代谢指标的改善对于患者机体的恢复有重要意义[5]。
干预后,观察组BMI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动机性访谈联合行为塑造可提高改善BMI指数。究其原因:患者在护理人员的鼓励下描述当下所处的精神状态,以及对于现阶段改变自身健康行为的想法,增强患者自身内在改变的动机,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改善BMI指数。
综上所述,对于T2DM患者使用动机性访谈联合行为塑造护理在降低血糖等方面表现出明显优势,同时可控制机体体重,因而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