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与汉文化在俄罗斯的传播历程及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2020-03-03 12:21舒海燕
青年生活 2020年4期
关键词:传播者汉语言文化交流

舒海燕

古往今来,中俄两国间一直保持着紧密的关系,汉语与汉文化在俄罗斯的传播也由来已久。据史料记载,汉文化传播到俄罗斯最早可追溯到13世纪,是蒙古人把先进的汉文化带到了俄罗斯国家形成前的罗斯诸公国。[1]本文将从汉语与汉文化在俄罗斯的传播历史和现状两个阶段梳理汉语与汉文化在俄罗斯的传播历程,认识并总结汉语与汉文化在俄罗斯传播所面临的问题。

一、汉语言文化在俄罗斯的传播史

本节将对汉语与汉文化在俄罗斯的传播从不同历史发展阶段进行认识,从传播内容、传播路径和传播者三方面做简单的梳理和归纳。

1.清末明初前(1917年以前)

在13世纪,蒙古人西征是中俄两国间直接接触的开端。1236年成吉思汗之孙拔都率军远征欧洲,首先进攻俄罗斯东北部,莫斯科等城。[2]为汉语与汉文化在俄罗斯的传播叩响了大门。中俄两国正式的直接贸易和文化交往始于《尼布楚条约》签订以后,而《恰克图条约》的签订又进一步促进了中俄间贸易和文化往来关系。[3]此时汉语与汉文化在俄罗斯的主要传播主要传播路径是商贸,到1840鸦片战争爆发后,随之传播路径转变为战争和贸易为主。以下将从传播内容、传播者和传播路径三方面梳理1917年前汉语与汉文化在俄罗斯的传播历程。

(1)以交际文化先入为主知识文化紧随其后的传播内容

13世纪至15世纪,蒙古人三次大规模西征统治俄罗斯后居于统治地位,使当时蒙古人所带来的东方文化对俄罗斯的影响巨大。在日常交际中,蒙古族人使用汉文化生活和日常交际,因此交际文化更早步入俄罗斯人的视野。随后中俄间交往日渐紧密及俄罗斯注重对汉学家的培养,汉文化中的知识文化随之在俄罗斯传播。

交际文化:在清末明初之前,中俄间交往已有300多年历史,而在此期间,中俄接触始于战争和贸且囿于战争、贸易的形式,但都紧紧围绕交际文化展开。因此汉语与汉文化在俄罗斯传播的内容最先也是以交际文化为主,如“13至15世纪,中国的丝锦在蒙古人统治时期大批运到俄罗斯,成为王公贵族喜爱的衣饰物。俄语中的靴、长衫、圆帽、束腰等都来自蒙古和契丹。”[4]商队带回的中国货非常广泛,从珍珠、宝石、茶叶、烟草,到各种档次的棉布,应有尽有。[5]1845年 10 月俄国皇家地理学会考察队在中国搜集了大量的人文资料,了解各地区各民族的风土人情 、宗教、语言文学及绘画 、音乐等;[6]蒙古族人在俄罗斯生活期间,先将一些日用品、生活方式和习俗以及相关交际语言与文化等传入俄罗斯,紧接着知识文化也逐渐传播。1840年起,两次大规模的鸦片战争,俄国达到了两次侵华的高潮,由于俄国迫切了解中国的欲望强烈。在此期间汉语与汉文化也迅速在俄罗斯传播和发展,但汉语与汉文化传播的主要内容还是以浅层文化中非语言交际文化居多,其中有服饰文化、茶文化等。虽深层文化中习俗文化有所传播,却不如浅层文化量多。

知识文化:在俄罗斯汉文化中知识文化的传播主要是对汉文化古典文学作品的译介和研究。汉学家李明滨在《中国文化在俄罗斯的传播三百年(下篇)》中,从古典译作的角度对知识文化在俄罗斯的传播做了精详地梳理。[7]从18世纪初,传教士开始接触《论语》到诸子百家的译作大量出现等,汉文化中的儒家思想逐渐受到俄罗斯人的关注,此时交际文化的思维方式、价值观、文化习俗等也随译作的过程迈入俄罗斯人的视野。从俄罗斯接触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的时间来看,汉文化中知识文化的传播要相对晚于交际文化。

(2)传播者从不固定到相对固定转变

中俄两国从开始接触到贸易不断往来,少不了中俄使团、俄国传教士及汉学家等为汉语与汉文化传播作出一定贡献的传播者。据俄罗斯史料记载,1618年,自俄方带回同意双方商贸往来的第一份来自中国的国书。自此,中俄间的往来就由使团和商队进行维系,从传播者往来的时间和传播者出处而言,都是由不固定到相对固定的过渡。

从派出传播者的时间角度而言,1715年前后中俄间互派使者或传教士从不固定时间到定期派遣。

从表1可知,1715年之前,俄罗斯派出的使团之间间隔的时间最短是1年而最长是17年,因此派遣使臣作为汉语与汉文化传播者也就在时间上相对无规律可循。而中国在1715年前派出的使团也只有两个,且相隔时间为20年,派出的使臣作为汉语与汉文化的传播者在时间间隔更长。所以在1715年之前汉语与汉文化传播者在派出时间上是相对不固定的。

1715年之后,中俄间贸易往来频繁,俄方单方面定期派遣传教使团,因此汉语言文化在俄罗斯的传播也就有了相对固定的时间和稳定的路径。如1715年4月20日,带回的修士大司祭伊拉利昂·列扎伊斯基和几位神甫组成第一届俄国驻华东正教传教士团,每3年派遣一次共20届。1715年后,由于中俄间建立了紧密的贸易往来关系,俄罗斯使团派遣的时间间隔大概是4年,使臣作为汉语与汉文化的传播者被派遣从时间上而言相对固定。

从传播者的出处而言,中俄早期的贸易关系中,由于双方互识度不高,俄国单方面派遣使团贸易还处于试探和摸索的状态。《尼布楚条约》签订之前,来北京贸易的俄国成员大略分为三类,正式的外交使团、官方商队、私人商队。在这段期间来京的俄国外交使团和官方商队中,人员组成大都是巨商代办人、中小型商人等。[8]使团成员作为汉语与汉文化传播者大多是普通的商人和民众组成。《恰克图条约》签订后30年中,沙皇政府对华贸易继续进行垄断,且均派遣国家商队进行访华。因此传播者从不固定的私人商队到相对固定的国家商队人员转变。

(3)传播路径以战争和贸易为主

1618年,托木斯克哥萨克伊万.佩特林带回同意双方商贸往来的第一份来自中国的国书,中俄两国建立正式的贸易关系,且在鸦片战争爆发前中俄间保持着偶有间断的贸易关系。正是中俄间贸易的不断往来,使得汉语与汉文化的传播没有间断,《恰克图条约》签订后,汉语与汉文化在俄罗斯得到了進一步的发展。如1725年俄国使臣伊兹玛伊洛夫最先提出在伊尔库茨克开办一所蒙文学校。[9]为培养汉学家做充足的准备。随着中俄贸易的不断发展,俄国传教士还带回了大量的中国书籍,随后大量译作出现,在俄国掀起了“中国热”的狂潮。

17世纪中期到世纪末,俄罗斯在中国黑龙江地区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雅克萨战争。战败后,1668年和1685年俘获以格力高为首105人和25名俄国护城士兵及几位妇女和儿童都被带到北京,被带来的这些人为了生活在京开始研习汉语与汉文化,为汉语与汉文化的传播也做出很大的贡献。战争加速了汉语与汉文化传播的速度,也是汉语与汉文化在俄罗斯传播的另一条路径。

2.民国时期(1917-1949年)

进入1917年,俄国疲于多年的战争且国内先后爆发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受此影响俄国国内内部矛盾突出,中俄间贸易受到了一定影响,但汉语与汉文化的传播却随着对中国知识文化的研究更上一层。随后在抗日战争时期,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苏联政府全面支持中国抗战,为以后汉语与汉文化在俄罗斯更好地传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以知识文化为主要传播内容

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爆发后,中俄间贸易受到了一定影响,在贸易上俄方主要进口中国的食品、服饰、钢铁等,因此汉文化中主要是非语言文化的对俄传播,但是知识文化的传播热情在十月革命后与日俱增。列宁非常重视中国学的研究,甚至在他的指引下,1920年在彼得堡和莫斯科成立了东方学研究所,且成立了全俄东方学家学会。随后成立了一些专门研究汉语言文化的中心,培养出了很多汉学家。中国的古典译作大量出现,如阿列克谢耶夫译的《诗品》等,李明滨在《中国文化在俄罗斯传播三百年(下篇)》中做了非常精详的介绍。[10]因此在这段期间汉语言文化传播的内容还是以知识文化为主,而知识文化有时候换转变成交际文化,但其实更是交际文化的另一种传播方式。

在抗日战争期间,两国的文化组织、文化人士之间频繁地传递信函,互相声援鼓励、传达信息等,这是以往没有的现象。抗战初期,这些信函主要是互相声援、痛斥侵略者,后来文艺方面的切磋商讨占据了这些信函的主要内容。[11]这种文化传播的形式既涉及到交际文化中的浅层文化也触及到了深层文化等部分。新中国成立前,中国一些著作也被翻译和传播,如,鲁迅等作家的作品被翻译,而且是备受欢迎。[12]由文献而知,知识文化的传播越来宽泛且内容越来丰富。

(2)传播者中汉学家和文化人士居多

十月革命虽对中俄间贸易产生了影响,但却并没有使得中俄贸易中断,因此汉语言文化的传播者中中俄贸易往来的使者也继续存在。随着知识文化在俄罗斯的传播,且一些伟人(如,列宁)对中国学的重视研究,汉学随之发展并培养出了一大批研习汉语与汉文化的汉学家,如曹靖华、阿赫提金娜等。十月革命后,汉学家通过译介中国典籍和出版自己著作,对汉语与汉文化在俄罗斯的传播作出很大贡献。

抗日战争期间,苏联政府全面支持两国抗战,在1936年10月25日成立了中苏文化协会。从1937年秋到1942年初,苏联军事专家和志愿人员在中国前线和后方的总人数远远超过 5000 人。[13]在抗日战争到新中国成立期间,汉语言文化的传播者以专业的军事专家和文人居多,推动汉语言文化在苏联的传播进入了繁荣时期。

(3)以文化交流和贸易外交为主要传播路径

在抗日战争期间,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中俄间保持着友好的邦交关系,并在1937年与中国签订了《中苏互不侵犯条约》,并给予中国大量信用贷款,甚至派飞行员来华参战。[14]汉语与汉文化也依附中俄外交的路径传入俄罗斯。在十月革命后,中国一些文人访问苏联并进行文化交流,如当时的徐悲鸿、梅来芳等。从十月革命到新中国成立期间,汉语与汉文化传播以最直接的文化交流的途径在俄罗斯传播,使得汉语与汉文化在俄罗斯的传播又开辟了新的路径。

3.新中国成立后(1949-1979年)

新中国成立后,苏联是首个承认并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的国家。后中苏两国领导人互访,中俄关系进入了蜜月期。到1960年,中苏在罗马尼亚的共产党大会上公开争吵,赫鲁晓夫从中国撤出技术专家,此后中苏关系一度走低。在这个时期,汉语与汉文化在俄罗斯的传播也由低到高再到低的趋势传播。

(1)交际文化中深层文化为主的传播内容

中苏文化交流的初期,在新中国成立前夕1949年9月31日,中苏两国签订了贸易协定。贸易的内容为:东北各省人名民主政权同意向苏方提供植物油、玉米、大米等其它商品。新中国成立后,中苏两国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苏联通过报刊、广播、报告会、展览会和艺术表演会等方式介绍新中国的情况。[15]汉语言文化在苏联传播的内容主要为新中国国情、诗歌、歌曲、戏剧、译作及访华团成员的所见所闻,如,《星》杂志刊登过毛主席的长征诗等。[16]中苏文化交流繁荣时期,赫鲁晓夫上台后,亲自访华主动加强与中方的关系,中苏关系步入了此阶段的‘蜜月期。在此期间,汉语与汉文化传播的内容也涉及到科学、教育、文学、政治、经济等内容,其中教育和文学达到了空前的繁荣,中国现代和古典文学作品被译成俄文或苏联各族语言,出现了空前的高潮。[17]中苏文化交流低迷时期是60年代伊始,因中苏两党意识形态分歧,中苏文化交流发展趋于低潮,且“文化大革命”的爆发后,被迫中苏文化交流中断。因此汉语言文化传播的内容也由繁趋简,如,苏联要求中共中央停止中国《友好》周刊在苏联的出版发行。[18]

在中苏文化交流的初期,知识文化的传播更能体现深层文化不断传向俄罗斯。而后中国文学作品翻译和研究也掀起了汉学界研究的热潮,汉语言文化不管是浅层文化还是深层文化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传播。但后期汉语与汉文化在俄罗斯的传播也出现了一个相对低迷的传播事态。其中苏虽东方国家,但意识形态、思维方式、价值观等还是有相当大的差异,中苏文化交流中断其表象形式就是交际文化中浅层文化传播暂时停滞,而原因却是深层文化传播相对较少,互识程度不高造成的。

(2)传播者从个人转向组织

新中国成立后,中苏两国领导人互访为中苏文化交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使得苏联民众对汉语言文化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兴趣,如,1950年毛泽东访问莫斯科并签署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等。在50年代后半期,文化交流的规模有了很大的发展,人员往来数量每年均达到 500 人次左右,1957 年达 685 人次。[19]主要有作家、工人、教育家、新闻工作者、法学家、文学家、语言学家等个人传播者。据统计,经中苏友协总会在新中國成立头五年中派遣和接待的文化、艺术和科学、教育等方面的代表团就达24起,1330 多人次(派出13起,700多人;接待11起,630多人)。[20]1960年—1965年中苏友协派遣代表团和专业旅行组大约40起,此时的传播者从个人趋于组织发展。

(3)政策合作带动文化传播的路径

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确立了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倒”的政策,中苏两国建立了新的同盟关系。中苏两国十分广泛、全面的友好合作关系,使双方的文化交流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21]在这一时期,中苏在政治方面y有较好的合作,这样的背景下中苏展开了各个方面的友好交流和发展,使得中苏文化交流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繁荣,且汉语与汉文化得以有更好的传播路径。

4.改革开放后(1979年以后)

改革开放后,直到1989年戈尔巴乔夫访华,中苏两党和两国关系才得以恢复正常。苏联解体以后,中俄在1996年建立了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并在2001年簽署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为中俄文化继续交流与发展打好了基础,也为汉语与汉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更好的机遇。

(1)交际文化为主的传播内容

改革开放初期,为使中苏两国恢复更好的经贸合作关系,做了很大的努力。改革开放至今,中俄关系史研究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经济关系和经贸往来就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22]因此交际文化中的浅层文化传播较为丰富。

苏联解体后,1992年“中俄联合声明”指出:“双方将扩大文化、教育、旅游等领域的相互联系,以及两国青年间的交流”。[23]在2001年签订的《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后,双方将大力开展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如“中国年”在俄国的举办等。此期间汉语与汉文化在俄罗斯相较有了详细的传播内容。

(2)不同背景的传播者

改革开放后,汉语言文化的个体传播者出处大多相异。其中包括:国家领导人、专家和学者、商人、青年人等,如,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教育专家、汉语言老师等。苏联解体后,为了提高彼此的互识度,汉语言文化传播不能仅仅局限于一些个体传播者的传播,因此各领域的组织传播日趋发展。如,在科技方面建有科技协会等,组织传播也是汉语言文化另一种传播者的表现形式。

(3)战略协作下的传播路径

改革开放后,中苏两国在1989年戈尔巴乔夫访华后恢复国家关系,至苏联解体后,由于中苏关系升温签订了一系列协议,在1996年中俄正式建立战略协作关系。1992年“中俄联合声明”指出:“双方将扩大文化、教育、旅游等的相互联系,以及两国青年间的交流”。[24]汉语与汉文化此时的传播路径主要是依托中俄合作。到1996年中俄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汉语言文化的传播主要以战略协作为路径。

二、汉语言文化在俄罗斯的传播现状

中俄有较长文化交流史,且随着中俄两国关系的发展,当前俄罗斯对汉语言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视,表现如下,如何理解中国人语言沟通中体现出来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文化特点,成为俄罗斯汉语教学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25]中国也逐渐意识到汉语言对外传播的重要性,如当下孔子学院在全球的开办,目前在俄罗斯共开办了17家孔子学院和3个孔子课堂,主要从事汉语言文化的对外传播,汉语与汉文化在俄罗斯借助专门的语言文化的平台传播日趋繁荣。

三、汉语言文化在俄罗斯传播存在的问题

中俄建交以来,由于语言和文化的不通晓,中俄交流跌宕起伏、困难重重。起初几百年中俄两国保持间断交往。19世纪满清闭关锁国政策对对外交流的阻碍,到60年代因中俄两党意识形态不同产生了分歧。从中俄关系的起伏发展中可以看出中俄文化交流也是一波三折,汉语与汉文化在俄罗斯的传播也存在很大的障碍和很多的问题。

1.语言障碍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语言交际中不可替代的交际工具,中俄文化交流中语言交流的主要工具,由于语言不通中俄文化交流也屡遭困难和阻碍。在1656年3月,巴伊科夫使团抵达北京,因巴伊科夫既不通晓汉语,也不懂蒙语。[26]显而易见语言搭建沟通桥梁的重要性,而交际中语言是最简便、经济的符号,它为文化的传播提供最有效的手段。正是由于语言这种交际工具,人类才可能进行各种思想交流和文化交流。[27]但语言也成了中俄交际中最大的障碍,也是汉文化在俄罗斯传播急需解决的问题。

2.价值观不同

中俄同为东方的两大邻国,但其社会形态、思想文化等都存在很大差异,故价值取向也各不相同。中国自古以来深受儒家“仁义、礼让”思想文化的影响,而俄罗斯受典型的西方“以人为本”的思想文化影响,因其中俄对各方面价值取向有所不同,所以中俄两国人民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方式也各不相同。1656年,巴伊科夫使团由于拒绝执行中国的叩头仪式,巴伊科夫没能觐见皇帝。[28]然而中俄价值取向差异不仅表现在礼仪和思维方式方面,故中俄在价值观不同,也是汉文化传播中的一大障碍。

3.宗教信仰不同

在中俄的传统宗教文化中,中国深受流传、发展了两千多年的佛教文化的影响,而俄罗斯则深受东正教文化的影响。从来源上来看,中俄两国的宗教大多是由境外传入.[29]但传入中国的宗教大多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而俄罗斯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东正教也是俄罗斯的国教,中俄两国在宗教信仰方面也有很大差异,所以存在的问题是汉文化传入俄罗斯后的效度会降低。

参考文献

[1]郭蕴深.1851-1917年中国文化在俄罗斯的传播[J].学习与探索,2001(06):125-128.

[2]周谷城.中西文化交流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3]薛衔天.中俄关系史话[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4]周谷城.中西文化交流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5]邓沛勇. 康雍乾时期的中俄贸易关系[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

[6]郭蕴深.1851—1917年中国文化在俄罗斯的传播[J].学习与探索,2001(06):125-128.

[7]李明滨.中国文化在俄罗斯传播三百年(下篇)——中国文化与文学作品在俄罗斯的译介[J].中国文化研究,1997(01):118-122+148.

[8]邓沛勇. 康雍乾时期的中俄贸易关系[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

[9]宿丰林. 从《尼布楚条约》到《恰克图条约》——中俄文化交流的历史片断[A]. 中国中俄关系史研究会、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黑龙江大学、中国社會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中俄关系的历史与现实[C].中国中俄关系史研究会、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黑龙江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边疆史地研究中心,2003.

[10]文记东. 1949-1966年的中苏文化交流[D].中共中央党校,2009.

[11]郭沫若.中苏文化之交流[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49.

[12]李涛.借鉴与发展——中苏教育关系研究(1949—1976)[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

[13]参见《一年来苏联大力巩固中苏人民友谊促进文化交流》,《人民日报》1951年2月13日.

[14]自潘鹏.中苏友好协会的缘起、历程及终结[D].中共中央党校,2008.

[15]亚历山德罗夫.17 世纪末的俄中贸易和涅尔琴克市场,载《17-18 世纪俄国原始资料积累问题论文集》[J].莫斯科 1958 年版.

[16]孙维学,林地.新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史略[M].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1999.

[17]杨昕沫.20世纪黑龙江地区中俄边境贸易史国内研究述评[J].西伯利亚研究,2014,41(05):91-95.

[18]参见新华社:《中苏文化合作协定签字》,《人民日报》1956年7月7 日.

[19]参见《一年来苏联大力巩固中苏人民友谊促进文化交流》,《人民日报》1951年2月13日.

[20]刘春怡.俄罗斯远东与中国的人文合作[J].前沿,2016(12):9-12.

[21][28]田圣魁. 冲突、调适与发展—早期中俄关系的文化学分析(1727年前)[D].兰州大学,2008.

[22]郭锦桴.汉语与中国传统文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23]黄秋迪.中俄宗教文化同一性的历史解读[J].西伯利亚研究,2010,37(04):59-62.

猜你喜欢
传播者汉语言文化交流
初探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应用与意境
中德音乐文化交流途径探究
时传祥纪念馆:做好三种精神的记录者和传播者
现代汉语言变化与社会生活关系
特殊时期中俄文化交流持续在线
薛范:毕生译配只为中俄文化交流
新闻传播渠道中传播者权力问题的分析
1927年至1937年湖南省炎陵县红军标语的发展
法治媒体如何讲好法治故事
汉语言文学学习策略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