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美辰 马丽莎
摘要:在宗教文化中,包含着种类繁多的宗教艺术。当我们把视线投向少数民族艺术的时候,常常会惊奇地发现,浩如烟海的少数民族艺术,与宗教有着或浅或深的相互联系。艺术和宗教常常是水乳交融的,很大程度上成为了文艺发展中的一种规律。因宗教传播需要赋予了少数民族艺术家创作的激情,因宗教热诚开启了少数民族艺术家的灵感,因宗教存续提供了少数民族艺术长久不息的生命力。艺术起源中,最重要的一种学说便是“宗教说”,少数民族艺术从其诞生开始,宗教就与之相伴相随。这些艺术几乎遍及世界各地区、各民族,涉及艺术种类的各个方面,成为人类艺术创造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宗教艺术教程》一书以中国西北少数民族的宗教艺术为案例,分析少数民族从原始时期到现代宗教文化及其审美意识的演进和发展、价值和意义,阐述宗教文化与审美的内在联系,探究与民族宗教信仰相关的艺术问题。
关键词:宗教;少数民族艺术;少数民族宗教艺术教程
一、少数民族宗教艺术教程简介
中国少数民族艺术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存在与延续的外在体现,中国少数民族艺术虽有着自身的存在形式、呈现方式以及地域内涵,但它们都是在某个层面乃至多个层面体现了中华民族禀赋、中华民族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也是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重要载体,特别是在全球化进一步融合、交流与开放的今天,其繁荣与发展不仅关系着全国各族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能否实现,还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如何以更加昂扬的姿态与自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成为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行动者和践行者。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发展,各国关系与社会开放程度进一步密切与加大,世界各種力量伴随交往交流的加深,逐渐走向合作共赢的发展之路,伟大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国少数民族艺术的繁荣与发展。而中国少数民族艺术的繁荣发展与当前我国所处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状况以及社会情境是密不可分的。
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的《少数民族宗教艺术教程》,由西北民族大学杨士宏教授和甘肃民族师范学院袁建勋教授主编,全书以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宗教艺术为基本研究对象,主要探究与民族宗教信仰相关的艺术问题。
全书共分六章。第一章论述了宗教与艺术的关系及宗教艺术的形式,内涵、特点及审美价值。第二章论述了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审美意识。第三章论述了少数民族原始宗教艺术的表现形式和哲学思考。第四章论述了藏传佛教艺术。第五章论述了中国伊斯兰建筑艺术。第六章论述了其他少数民族民间宗教艺术,主要简述了萨满乐舞和傩面具艺术。[1]
宗教是一种群体社会行为,它包括指导思想(宗教信仰),组织结构(宗教组织,如教会,宗侣),行为规范(宗教组织内的活动,如祭祀,礼仪),文化内容(宗教建筑,宗教绘画,宗教音乐)等等方面的内容。它是人类在具有社会组织结构后,有意识地发展的一种社会行为,其根本的目的是培养和维护人的社会性,从而维护人类社会组织的正常运行。宗教的其他作用,如宗教的对世界的解释、司法审判、道德培养和心理安慰等等作用,包括宗教在历史上阻碍社会发展的负作用也是存在的,但这些都不是宗教的主要社会作用。
在人类历史上宗教的产生和发展的确是与很多因素有关,如社会因素、心理因素、精神因素等。但是宗教作为一种在历史上影响时间如此长、影响范围如此广泛、影响人数如此众多的社会行为的产生和发展,最基本的、最主要的因素在于:自从人类成为一种群体活动的生物,成为具有社会性的群体以来,宗教就是作为具有培养和加强人的社会性作用的一种重要的社会行为而成为社会的必需。虽然,世界上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可能有不同的宗教,但是具有培养和加强人的社会性作用是所有成功的宗教的共性。宗教在适应人类社会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特有宗教信仰、宗教感情和与此种信仰相适应的宗教理论、教义教规,有严格的宗教仪式,有相对固定的宗教活动场所,有严密宗教组织和宗教制度。
所以宗教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宗教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人类的各种思想文化,与政治、哲学、法律、文化包括文学、诗歌、建筑、艺术、绘画、雕塑、音乐、道德等意识形式相互渗透、相互包容,逐步形成属于自己的宗教文化,成为世界丰富文化的成份。中华文明史上,宗教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在教徒的精神生活中发挥着作用,而且对社会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宗教在当代少数民族艺术发展中的定位
纵观世界各国文化,在历史上,各种各样的宗教都对文化艺术的生存起着重要作用。在中国少数民族中,各种宗教也和艺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宗教是人类文明重要成果,是人类智慧创造的核心文化元素之一。宗教和科学、艺术、道德、政治、法律一样,属于上层建筑或意识形态,源自人性本能,满足精神需求,是人类难以完全割舍的文化情结。
以藏族《格萨尔王传》为例。《格萨尔王传》是藏族群众家喻户晓,经久不衰的的一部伟大的英雄史诗,历史悠久,结构宏伟,卷帙浩繁,内容丰富,气势磅礴,流传广泛。格萨尔王,相传是藏传佛教莲花生大师的化身,一生戎马,扬善抑恶,宏扬佛法,传播文化,成为藏族人民引以为自豪的旷世英雄。史诗从生成、基本定型到不断演进,包含了藏民族文化的全部原始内核,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美学价值和欣赏价值,是研究古代藏族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被誉为“东方的荷马史诗”。《格萨尔王传》文字大约产生在古代藏族氏族社会开始瓦解、奴隶制国家政权逐渐形成的历史时期,即公元前二、三百年至公元六世纪之间;吐蕃王朝建立之后(公元七世纪初叶至九世纪)得到进一步发展;在吐蕃王朝崩溃、藏族社会处于大动荡、大变革时期,也就是藏族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农奴制过渡的历史时期(十世纪至十二世纪初叶)得到广泛流传并日臻完善和成熟。在十一世纪前后,随着佛教在藏族地区的复兴,藏族僧侣开始介入《格萨尔王传》的编纂、收藏和传播。史诗《格萨尔》的基本框架开始形成,并出现了最早的手抄本。手抄本的编纂者,收藏者和传播者,主要是宁玛派(俗称红教)的僧侣,一部分就是“掘藏大师”他们所编纂、传抄的《格萨尔王传》,初称为“伏藏”的抄本。[2]
藏族普遍信仰藏传佛教,其民族艺术也自始至终伴随着佛教的发展而发展。藏传佛教佛经与藏族各种艺术互相交流、互相渗透、互相依存,,经文也就成了藏族艺术的储藏室,藏传佛教寺庙往往是藏族民族艺术的表演舞台。发现了近百位活跃在农村、牧区的说唱艺人,藏语称“仲堪”。其中有十多位是在群众中享有盛誉的优秀艺人。他们在说唱前要举行各种仪式,或焚香请神,或对镜而歌,说唱时还要头戴作为道具的帽子,帽子上插有各种羽毛,手拉牛角琴或手摇小铃鼓。藏传佛教的经典文献也是保存少数民族说唱艺术的大厦,僧侣在保存藏族的本民族艺术中作出过重大贡献。即使少数民族艺术作品的外表在历史长河中被包裹上各色各样的宗教外衣,但其反映藏族民族精神民族思想的文化内核依然存在。因此,少数民族的宗教经典文献确确实实是保护少数民族说唱艺术的大厦。
宗教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浩繁的书籍、绘画、建筑等宝贵财产。浩如烟海的宗教典籍,丰富了传统历史文化宝库,她跨越历史的时空,传承着深厚的宗教文化传统。如道教经典之集大成者《道藏》,内容宏富,包罗万象,既有道教经典论著、科仪方术、仙传道史,又有医药养生、天文史地、诸子百家;既是研修道教的经书宝典,也是探讨传统文化的珍贵资料,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历史、文艺思想以及医药、化学、天文、地理等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佛教经典丛书《大藏经》,最先翻译的印度佛教著作,已是鸿篇巨制,再加上我国古代佛教学者的阐释和著述,形成了经、律、论三藏,更加蔚为大观,成为研究我国古代哲学、伦理、逻辑、文学、艺术、历史的宝藏。至于伊斯兰教经典《古兰经》、基督教经典《圣经》,都是世界文化和知识宝库中的财富。
三、少数民族宗教艺术的定位与重建
少数民族宗教艺术在发展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其艺术主体思维活動发展。中国历史上虽然也曾经发生过无神论的呼吁与争论,但在中国人的意识中(特别是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居于统治地位的依然是神。从上古产生的原始宗教一直渗透于少数民族的各种艺术形式,二者互相影响、互相渗透。其次,从原始宗教发展到人为宗教如佛教、基督教等等,神依然是征服人心的威慑力量。宗教总是会通过各种途径打动人们的心灵。如西方的圣经,东方的佛经,为了让教徒乐于接受其教义,经书的作者就借助于文艺手段,在其中穿插一些故事、歌曲等,使教义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易于接受。第三,尽管宗教在主观上用文艺为其服务,但在客观上却造成了纪录,纪录保存了大量的文学艺术作品。西方不少的大作家,或第一流的作品,无论是诗歌、小说、戏剧或散文都密密匝匝地交织着宗教典故,或以宗教故事为题材创作了不少伟大的作品,从但丁的《神曲》到歌德的《浮士德》,以及弥尔顿的《失乐园》和《复乐园》,这些世界文化的精品,都是在基督教《圣经》中汲取题材的。如《失乐园》就是根据《圣经》题材用无韵诗写成,叙述撒旦和一群天使为了反抗上帝,失败后堕入地狱,撒旦为了复仇潜入伊甸园,引诱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偷吃禁果,触怒上帝,被逐出乐园。
随着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和对外交流的增加,特别是民族地区社会的发展、转型及变迁进程的加快,加上复杂的历史背景与现实情况,各少数民族宗教文化正经历着重大变化,对民族关系的影响日益显现。在新的国际形势下,宗教对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与经济发展、对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甚至对社会稳定与国家安全都产生着重大影响。尽管在我国,文化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被更多地解读为对传统文化的保留、保护,但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中特别强调的是“当今社会中,必须确保属于多元的、不同的和发展的文化特性的个人和群体的和睦关系和共处”。在这个意义上,多元问题不仅仅是传统,更是我们在社会转型时期必须面对的现实。
从多元宗教传统的角度看,面对社会结构的被解构,原有社会位置的丧失、原有生活地理的疏离,多信息交流的国内外环境,如何调动本地的传统资源应对不稳定的身份和快速变动的环境?一些族群的宗教意识、民族文化意识有日渐增强的趋势,而增强的方向又受到政府、市场等多方面推手的引导(这里指民族民间信仰或者民俗活动被娱乐化、旅游化,失去了本来的社会秩序建构意义)。正是在有意无意的“推动”下,传统宗教所能够提供的价值理念、道德标准、社会网络的秩序正在逐渐失去效用。而“一个民族的宗教信仰和它们的社会组织是密切相关的。超自然的秩序显然在某种程度上是根据人类的社会关系仿制的。同样,宗教信仰也支持和调整社会关系”。[3]其中有两个值得注意的向度:一是宗教的形态和文化制度与本地的经济发展形态有着密切关系,任何经济生产方式的变动都不会是单纯的物质发展问题。生活环境和生产方式不同,精神上的需要也会有区别,所以必须关注文化的相应变迁。二是经济发展必然带来社会关系的调整,也会带来宗教文化的变化和重新选择。认为传统宗教文化会随着经济发展必然消失和不允许宗教文化有所变动的想法是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我们需要在“多元通和”模式的认识框架中,关注不同的宗教与不同民族社会经济生活形成怎样的结构关联,外来宗教与本土宗教如何形成某种竞争中的平衡,增强容纳特殊性的能力,增强调和文化差异的能力,弱化消除文化差异的动机。只有民族地区文化政策的创新,才能使少数民族传统宗教文化在新时期的文化发展战略中定位准确。
余论
《少数民族宗教艺术教程》使我们认识到少数民族宗教与艺术的共生性和复杂性,是我们打开少数民族宗教艺术宝库的钥匙,本书使我们了解到,在我国影响民族群体发展方向的诸因素中,除经济、政治因素外,民族文化在保持个体和群体身份稳定,引导价值观、伦理道德和社会秩序维持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经济的高速度发展与价值规范回应迟缓的张力的困境中,深入民间生活方式的传统“控制系统”一定具有不可舍弃的价值。在这个意义上,作为民族文化一部分的宗教信仰既是民族文化传统的核心内容,也应该是我国进行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而且在将来相当长的时间内还会是许多民族的重要文化基础。为此,能否调动这一部分文化资源为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和国家繁荣作贡献,是关系到能否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课题。重视宗教文化在民族文化中的作用将会使民族文化的发展更加丰满充实。
参考文献:
[1]《少数宗教民族艺术教程》杨士宏 袁建勋 第1-2页
[2]百度百科:
https://m.baidu.com/from=1013715j/bd_page_type=1/ssid=0/uid=0/pu=sz%401320
[3]《文化·社会·个人》 基辛著 甘华鸣等译 第7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