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昀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迅速发展,交通运输行业也在迅速的发展,然而汽车作为人们日常出行的工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这就为汽车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基于此,对汽车专业人才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所以一定要加强专业人员的培养,制定更加严格的培养模式。同时汽车文化贯穿教育的多个层次,基本内容较多,需要对汽车文化教育的实施探究更多有效的策略,从而更好地帮助汽车专业人员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增强汽车行业的竞争力。
关键词:汽车行业 专业人才 汽车文化教育
Research on Automobile Culture Education in the Training of Automobile Professionals
Meng Fanyun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and technology, the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is also developing rapidly. However, as a tool for peoples daily travel, automobiles have brought great convenience to peoples lives, which has contributed to the automobile industry.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has brought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Based on this, the requirements for automobile professionals are getting higher and higher, so we must strengthen the training of professionals and formulate a more stringent training model. At the same time, automobile culture runs through multiple levels of education, with more basic content. It is necessary to explore more effective strategie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automobile culture education, so as to better help automobile professionals improve their professionalism and enhanc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automobile industry.
Key words:automobile industry, professionals, automobile culture education
1 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汽车行业要想脱颖而出,就必须加强对汽车专业人才的培养,主要包括专业知识、实际操作以及汽车文化的教育。不断完善和创新培养方案,同时也要制定严格的培训模式,然而汽车文化教育在汽车行业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要把汽车文化的教育放在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位置,提升汽车专业人才对汽车文化基本内容和内涵的认知,从而提高汽车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确保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
2 汽车文化的含义
文化指的是人類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而汽车文化指的是汽车行业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主要是指汽车行业的一些发明。同时汽车文化的内容主要包括汽车的发展史、汽车的技术以及交通运输方面的规章制度等内容。我国一些高等院校汽车类专业在教学工作中更好的融入了汽车文化教育的内容,为国家培养了更多高素质的汽车专业人才,同时将文化教育融入汽车专业人才的培养中,不仅能让他们把汽车的发展、结构、养护等知识更好的普及给教育相关人员,同时也能使教育相关人员树立责任意识和交通安全意识。另外在普及的过程中,也能培养汽车专业人员的集体主义和社会责任感,从而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3 汽车文化的特点
3.1 汽车文化的创新性
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汽车文化也在不断的创新和变化,以便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通过市场经济的变化来不断创新汽车文化,进一步拓展和补充汽车文化的内涵,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外部形象。
3.2 汽车文化的独特性
汽车文化是由汽车行业自身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制定的,所以所表现出的文化内涵也与其他企业之间各不相同,存在明显的差异。
3.3 汽车文化的整体性
对汽车行业来说,想要提升自身的文化软实力,就需要汽车行业根据自身的实力和技术水平对市场进行清晰的定位,制定更加符合自身发展的文化内容,使企业文化的内涵能够被集体所认可,在企业的规划和发展上更好的体现出企业的整体优势。
4 汽车文化教育的基本内容
4.1 工业设计
不同的时间节点和社会背景则是我国汽车工业设计的主要依据,同时我国民族众多,地域风情也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风格,所以这就使得我国汽车工业设计的类型和思路千差万别,丰富了我国汽车工业设计的文化背景,促使工业设计者不断创造新设计思路,同时在丰富的文化背景下创造出来的新思路也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对汽车工业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即要求设计思想以及制造方式快速升级,这就需要把汽车文化教育引入汽车工业设计中,更好的引导和培训工业设计者,从而使工业设计者迸发出新的灵感,创造出更加符合时代要求的汽车工业设计思路,丰富汽车的文化内涵,促使汽车行业迅速发展。
4.2 品牌文化
品牌文化的影响力度直接关系到企业在社会中的地位,同时企业的文化内涵和品牌价值受品牌经营的制约,所以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的实力和技术水平对市场进行清晰的定位,从而构建更加符合企业发展的品牌文化,提高客户认可度和忠诚度。而汽车行业要想提高品牌文化的影响力度,就需要对汽车行业的销售人员以及技术人员进行品牌文化的教育,使他们充足的掌握汽车的品牌文化,确保汽车行业具备积极向上的精神,促使汽车行业在激励的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使汽车行业更具有特色。
4.3 边缘文化
当今社会,任何一个行业的出现,都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一些边缘文化,而这些边缘文化的形成往往是行业文化之间碰撞和融合的产物。汽车文化的诞生就衍生出了车展、汽车俱乐部等众多的活动,所以汽车不仅仅是一个代步和运输的工具,同时也是一个完整的技术平台和文化交流平台。同时汽车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要不断融入先进的技术,尤其是一些高科技技术,比如全球定位卫星、无线通讯以及人工智能驾驶等一系列先进的技术,增强汽车的实用功能,为汽车行业增添更多的文化底蕴,让汽车在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同时也能丰富人们的娱乐生活,使汽车更具有魅力,促进汽车行业的发展。
5 汽车文化教育对汽车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促进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汽车行业在社会发展中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不仅要满足交通运输和人们出行的便利,同时也要加强汽车专业人才职业素养的培养。这就要求汽车专业人才不仅要具备充足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操作技术,同时也要具备丰富的汽车文化,让汽车行业不仅仅是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便利,而是让汽车行业更具有魅力,从而在众多的行业中脱颖而出。而目前我国汽车行业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主要是在高等学校开展,所以高校一定要重视汽车文化教育,鼓励学生创造更多新颖的汽车文化,进一步提升使学生的创新能力,确保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具备更高的专业素养,从而提升他们的汽车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6 汽车专业人才培养中实施汽车文化教育的有效策略
6.1 创新汽车文化的教育模式
目前我国汽车行业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主要是在高等学校开展,而部分高校在汽车类专业的教育方面,过于重视学生的专业知识以及实际工作能力,从而忽视了对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同时这种教学模式根深蒂固,长期下去,就会导致学生产生厌倦的心理,从而培养出来的学生也无法具备更高的专业素质,影响汽车行业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要想全面提高汽车文化的教育效果,为汽车行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首先要不断创新教育模式,在教学中尽可能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汽车文化教育的内容,同时也能提升教学水平。其次,教师也可以开展一些与汽车文化相关的课外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同使也能开拓学生的视野,不断丰富学生的汽车文化知识,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
6.2 开展相应的汽车文化教育课程
高校作为我国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它对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直接关系着汽车行业的发展,所以高校首先要重视汽车文化教育,将汽车文化的教育落实到具体的课程中,同时也要制定严格的教学模式。从而提升学生是对汽车文化教育的重视度,确保汽车文化教育在高校顺利的开展,并取得良好的教育成果。首先,高校要加强汽车类学生对汽车文化教育内容的熟知,同时在汽车专业课程教学中引用先进的汽车文化教育,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对汽车文化教育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充分了解汽车文化教育的内涵。其次,教师要对课程内容进行不断的完善,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制定更加明确的学习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另外教师也要根据汽车专业知识选择更加贴切的汽车文化,使二者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为汽车行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促使汽车行业在众多企业中脱颖而出。
6.3 开展多元化的教育模式
汽车文化教育的内容涉及的方面比较多,同时部分高校开展的汽车类专业对汽车文化教育也没有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工作中,这就导致学生对汽车文化的内容和本质无法做到充分的了解和熟悉,从而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师在开展汽车文化教育课程时,可以邀请有关专家来就汽车文化内涵展开细致分析,同时也可以让专家带领学生去开展一些外延的探索,让学生对汽车文化教育的理解不单单只依靠课本,而是在实际参与的过程中深刻的了解其内涵。另外教师在汽车文化教育模式的设计上要采用多种教育模式,以便学生更加全面的熟知汽车文化教育的内容和本质,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比如,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在互联网上搜集相关的视频和图片,整理后在课上进行播放,让学生能够通过多媒体直观、全面的了解汽车文化教育的内容和内涵,加深学生对汽车文化的印象,使汽车文化教育不再显得枯燥无味,而是更具魅力,提升学生的汽车专业素养,促使汽车行业的迅速发展。
7 结语
综上所述,汽车行业要想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下脱颖而出,就必须根据自身的发展状态和对未來的发展规划不断创新汽车文化教育的模式。同时汽车专业人才不仅仅是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要加强汽车文化知识的培养,为企业的发展培养而更多高素质的人才。另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把汽车文化与汽车相关专业课程紧密结合起来,制定更加严格的教育模式,提升汽车专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刘立冬,季新友,曾凡柏.汽车专业人才培养中的汽车文化教育研究[J].时代农机,2017,44(5):180+182.
[2]郝义.职业教育中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及趋势的思考[J].汽车维修,2016(9):20-21.
[3]朱艳丽.职业院校学生汽车文化意识的培养模式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15):200-201.
[4]朱艳丽.高等院校汽车文化教育的必要性与教学策略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21):163-164.
[5]赵长利,李方媛.汽车保险与理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5(14):173-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