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 熊佳
摘 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技术与教育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形成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通过对基于智慧职教平台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的深入思考,系统分析智慧职教平台的卓越优势,充分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有机结合、教师为主导与学生为主体相结合、系统化学习与碎片化学习相结合、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构建出一套基于智慧职教平台的混合式教育模式实施方案。
关键词: 智慧职教平台 混合式教学 教学模式 实施与思考
当前社会是信息化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及与各行各业联系更加紧密。尤其这几年,将信息技术引入教育,引进课堂,出现了比较流行的翻转课堂、在线教学、智慧课堂、互联网+教育等,各种教育类App、网络平台应运而生。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将其培养成为具有新时代工匠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本文通过对基于智慧职教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育优势充分结合,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增强学生的最终学习效果。
一、关于智慧职教云平台
(一)智慧职教平台的由来
智慧职教平台又称职业教育数字化学习中心,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建设和运营的职业教育数字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和在线教学服务平台。平台内的国家、省级、校级及企业资源库项目建设成果面向社会共享,为广大职业教育教师、学生、企业员工和社会学习者免费提供优质数字资源和在线应用服务。
(二)选择智慧职教平台和平台优势
智慧职教平台为了便于教师开展混合式教学,搭建了“职教云”模块,教师可以高效便捷地整合平台资源、其他平台资源和自有资源,设计在线教学课程内容;支持开设在线教学班级,帮助教师在线管理学生,随时监督学生的学习进展,分析学习情况数据;提供创设“今日课堂”,课前进行任务发布、互动交流、学习效果分析,课中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教学,开展签到、提问、讨论、头脑风暴、测试、小组PK等教学环节,课后有教学分析帮助教师了解教学效果、学生学习效果。“职教云”为教师创新教学环境,便于开展混合式教学。
二、基于智慧职教平台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
(一)教学学情和资源的预备
1.学情分析
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讲授一门课程之前,首先要对授课对象进行前期分析,包括授课对象分析、授课内容分析、授课环境分析。授课对象为高职学生,随着国家鼓励高职院校扩招,尤其单招名额的增加,学生质量参差不齐,学习基础相对比较薄弱,缺乏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思维发散比较活跃,需要教师找到学生的兴趣点,引导学生探究问题的本质;在分析完授课对象之后,对授课内容进行分析,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及学生学习成长发展规律,对授课课程进行整合,确定学习内容、学习目标、技能点的要求等;混合式教学模式对授课环境有一定的要求,主要针对网络、智能手机,如果不具备网络覆盖、网速快,学生没有智能手机,便没有办法开展混合式教学。
2.教学资源整合
在构建网络教学资源的时候,应该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站在学生的视角和学习资源最优化的原则开发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资源。基于智慧职教职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为教师提供了班级、导学、教材、课程设计、题库、作业、考试、成绩、统计分析等模块,智慧职教平台有海量精品课程资源供教师使用,方便教师快速构建教学资源。授课过程中,教师在智慧职教云平台构建“今日课堂”,课前新建活动模块包括:课件、讨论、测试、投票、作业、问卷调查、考试,教师可以将视频、PPT、文档等学习资料上传,设置讨论和测试,供学生自主学习。还可以通过后台数据统计情况了解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结合测试、讨论、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于本次课的疑问点,为课中教学环节设计提供科学依据;课中,学生进行签到,教师有针对性地讲授,并设计讨论、头脑风暴、小组PK、投票等环节,帮助学习理解知识点,通过随堂测试和问卷调查及时了解学生掌握情况;课后,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进一步巩固知识,智慧职教平台还提供课后分析数据,及时帮助教师了解本次课教师、学生的表现评价情况,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二)基于智慧职教平台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过程
1.课前预习
教师首先登陆智慧职教平台创建“今日课堂”,上传本次课的学习资料、布置学习任务、设置预习测试,并在线答疑指导。学生进入“今日课堂”学习相关内容,完成测试题,需要团队合作完成项目,团队完成之后将作品上传展示。教师通过智慧职教云后台随时掌握学生预习进度、测试结果、作品展示等情况,促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甚至创造性学习。
2.课堂考勤
上课前,教师在“今日课堂”内进行考勤,学生按照要求及时签到,教师统计每位学生到堂率,弥补传统课堂考勤时长和遗漏的不足。
3.课中学习
通过对课前预习分析,教师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环节,引导学生讨论探究,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學习任务。整个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观察各小组的讨论情况并及时给予引导,另一方面关注学生对不理解的、疑难问题的投屏,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解答;各组在组内、组间面对面交流,也可以将问题投屏交流,期间还可以采用小组PK、提问、头脑风暴等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度;最后,各小组分享成果,通过组间互评、教师点评的方式对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分析。课程结束之后,教师可以利用问卷进行调查,了解学生对本次课的反馈及重难点的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后辅导。
4.随堂测试
教师推送课堂测试题目,了解与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及时调整教学环节,有针对性地开展授课内容讲授。
5.课后拓展
课后教师通过智慧职教平台布置实践任务、课后作业及课后学习资源;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并提交智慧职教平台;教师实时关注学生的进展,解答学生任务完成过程中的疑难问题。
(三)课程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基于智慧职教平台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评价方式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多维度、全过程评价体系。多维度主要指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全过程评价包括课前查看上传的每个教学资料学生学习的进度、评论、回答及测试结果,课中通过签到、课中参与度及随堂测试,课后作业完成情况,三个部分构成了全过程的评价,帮助教师及时监督学生的学习过程,根据学习数据分析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及方法,使教学效果最佳。
三、基于智慧职教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思考
(一)对智慧职教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思考
1.优质教学资源的混合
智慧职教平台上有非常多的国家级、省级、院级精品课程资源、微课资源、素材资源等优质教学资源,而且都是免费开放的。教师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及课程标准内容,将这些优质的教学资源重新整合,智慧職教平台支持本地自有资源的上传,操作非常便捷。通过对优质教学的整合利用,不仅可以有效地帮助教师增强混合式教学效果,而且传递给学生的是发散且有条理的知识体系,利于学生触类旁通,从而成为综合型人才。
2.相对教学环境的混合
混合式教学将线上环境与线下环境有机结合,教师首先利用网络上传教学资料、学习任务、习题、测试等内容,学生利用移动终端、电脑等设备自学完成布置的任务;教师通过对线上学习效果的分析,设计教学环节,再利用固定教室面对面地引导学生掌握核心内容,通过教学环境的融合,达到高质量的教学效果。
3.最佳学习方式的混合
传统的学习方式是教师利用课本在固定的教室里面通过多媒体、黑板等面对面地将知识传递给学生,这样做的好处是有利于学生对于整个知识系统的把握,最大的缺点是知识流通的阻碍,知识静止,利用率较低。而混合式教学模式中的知识不再是固定化的,变成流动的、碎片化的,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根据自身需求,随时随地进行有效的学习。
4.考核评价方式的混合
传统的评价方式是“平时表现+期末考试”。平时表现主要包括出勤率、作业完成、课堂表现情况,这种方式缺乏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难以区分真实的学习状况。基于智慧职教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的多维度、全过程的评价体系,有助于教师掌握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态,因材施教,强化教学效果。
(二)对智慧职教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展望
1.如何实现传统教学向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过渡
学院应该组织开设混合式教学模式培训班,提升教师对混合式教学的认知。学校构建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激励并督促教师对混合式教学进行深入研究和运用。
2.如何让学生共享更多的优质教学资源
这是一个知识共享的时代,知识获取途径不再单一,更加多元化。现在有很多学习平台,比如智慧职教、学银在线、雨课堂、中国慕课、腾讯、优酷等,提供了大量免费的优质教学资源,我们可以将这些教学资源的网址提供给学生,方便学生根据需求和兴趣快速寻找到教学资源;各教研团队可以一起组织学生参与,设计符合本校特色的教学资源,学生参与其中有助于接受教学资源的呈现形式。
3.如何达到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有效教学效果
组建专业的混合式教学团队,共同探讨教学环节设计、教学实施流程、教学资源制作、教学质量监督管理制度等,加强对教师队伍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培训,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满足当代大学生对激情、有冲击力、趣味性、有感染力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案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参与度、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达到最佳教学状态。
四、结语
基于智慧职教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以教师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为中心,线上线下有机融合,利用网络资源整合共享、任务驱动、全程监督指导,体现了“导学融合”的理念;利用线上考勤、头脑风暴、小组讨论、小组PK、测试、投票等多手段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专业技能的运用和综合素质的提升进行了多维度、全方位、过程化评价。智慧职教平台的引入可以更好地帮助教师整合资源、监督学生的学习过程、合理设计教学过程,充分发挥教师引导、学生主体的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
参考文献:
[1]李逢庆.混合式教学的理论基础与教学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16(09).
[2]赖志欣.基于智慧教学平台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应用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8.
[3]郑静.国内高校混合式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D].南京:南京工业大学,2018.
课题来源:2020 年湖南省职业教育学改革研究项目“透过疫期教学重建云平台网络课程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编号:ZJZB202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