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怎样进行学生人文素养教育

2020-03-03 17:50单长梅
文教资料 2020年32期
关键词:教育途径人文素养高职

单长梅

摘   要: “人文”一词的含义主要包括“人文知识、人文精神、人文行为”三个方面。一直以来,我国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状况不容乐观。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应引起国家和高校的重视。从方法和途径上,可以从思想政治教育、学校管理、日常教学、网络技术、高职语文改革五个方面努力。

关键词: 高职   人文素养   教育途径

一、核心概念

“人文”一词最早出现在《周易·贲卦》中:“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现代汉语词典》“人文”一词强调以人为主体,尊重人的价值,关心人的利益。我们认为人文素养的核心内涵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基本“德性”“价值观”和“人生哲学”,包括“人文知识、人文精神、人文行为”三个方面的内容。

二、国家文件精神导向

我们国家在教育领域一直非常重视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1998年4月10日,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其中文化素质是基础。我们所进行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指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同时对文科学生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

三、我国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现状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普遍偏低,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人文社科类知识基础薄弱。语文、历史、地理、哲学、艺术、政治经济学等学科基础知识普遍薄弱。文化基础是人文素养的前提条件。但是就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生源质量和知识基础来说,都不容乐观。比如常识性知识缺乏或掌握不牢固,人文社科类的知识面较窄,理科学生更突出。其实,各个学科和领域都不是绝对孤立存在的个体,既彼此独立,又密切联系。这种既对立又统一的本质有助于我们识记、理解各学科领域基础知识,触类旁通,甚至开拓创新。反之,如果基础知识不牢固,那么提高素质和能力将是很难实现的。

其次,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错位。他们的自我认知、社会认知及对人生的认知不足,精神世界匮乏,责任心不强,具有较强烈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集体主义思想淡薄。当今社会发展迅速,新事物不断涌现,新观念层出不穷,给广大大学生提供了自我发展的机遇和空间。但是,有些大学生对社会、对人生、对自我认识不到位,或者,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或违背社会传统美德,我行我素,特立独行,与中国传统道德背道而驰。

再次,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人生缺乏科学的规划。片面追求物质,追慕明星,科学意识淡薄,交友原则浅薄。

四、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大学生是祖國的未来,是未来社会各个领域的中流砥柱,是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希望。大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自身的职业生涯的延伸及自我价值的实现,同时影响国家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和家庭的和睦。高职院校教育的培养目标、生源特征、就业渠道、职业发展趋势和普通高等学校不尽相同。所以,高职院校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对于他们就业、择业及职业发展起着更重要的作用。提高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不仅是国家高职教育政策的需要,更是个人自我发展和社会和谐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国家既需要高级技术性专业人才,更需要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型技术性人才。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共有普通高校2442所,其中高职(专科)院校1297所,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53%以上。扎实推进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将从总体上提高我国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道德修养,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濡养和熏陶,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陶冶大学生的道德情操,提升人生境界。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教育一直非常重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注重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国家不断出台相关重要文件为之指明方向,但依然存在一些关于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不和谐现象。这些现象一再警醒着我们: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已经刻不容缓,高职院校学生亦是如此。

五、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途径

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是一项持久性、综合性的复杂工程,并不是一朝一夕、一两个人、一两个部门或者一两个学校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势在必行。

第一,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站位和理论素养,为中国高职教育的发展确定科学合理的方向,为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教育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明确的发展方向。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科学的理论作为一种意识,对实践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和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脉相承的,并且是在长期革命斗争和经济建设实践中得以证明的科学政治理论。我们应该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加强学习,并在实践中努力践行。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校教育的重要阵地,思想政治教育是重中之重。思想政治教育决定了高职院校人文素养教育的本质和方向。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的政治信念、明确的政治立场才能使高职院校的人文素养教育取得丰硕的成果。只有这样,国家的安全、社会的稳定和百姓的幸福生活才能有政治保障。

第二,高职院校管理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进行:

首先,高职院校的管理既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又宽严相济。其中,这个“人”既指代教职工,更指代在校学生。各类学校本就应该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办学原则。高职院校也是这样。学校制定的校规校纪和各项规章制度都是为了学生有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尊重学生的思想,关心学生的内心世界,多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鼓励,多引导,多沟通交流。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主人翁精神、责任意识和换位思考意识,能积极地为了自己的理想和人生求索和努力,准确而客观地认识周围的人和事。这样,学生可以在相对宽松的环境里学习和生活,张扬个性,挥洒青春,但是没有绝对的自由。学校在纪律方面要严格要求学生;遵守班级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遵守学校的纪律和国家的法律法规。

其次,学校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比如可以经常展开人文社科类知识竞赛、调查问卷、征文比赛、DV摄影大赛、辩论赛、演讲比赛等;学校在校园开辟“读书角”,供学生看书学习,或者进行读书交流活动;适当举办人文社科类专题讲座,鼓励学生倾听专家名人的独到见解;可以结合高职院校的特长专业,邀请业界成功知名人士做校园专访,让学生了解他们的成功经验,他们将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无形中起到激励作用,促进学生学习目标更明确,动力更充足,方法更得当;可以依托学生社团,比如诗社、文学社等集中具有相似特长和兴趣的学生交流心得体会,由此带动其他同学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总而言之,课外活动的宗旨是高职学生逐步成长为有理想、爱学习、懂礼貌、有道德、守纪律、有上进心的爱国爱家爱校的知识性技术人才。

第三,高职院校日常教学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

首先,在教学内容上,应保持人文社科类课程有一定的课时量。高职院校人文社科类课程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传统文化、语文等。其中,语文应是各高职院校学生的一门必修课。语文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语言的博大精深,更承载了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的精华。比如:忠君爱国的国家观念和民族大义、仁爱孝悌的家庭伦理思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奉献精神、“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心和主人翁精神及“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脱与达观等,都是值得青年学生继承和发扬光大的。作为中国未来社会中流砥柱的青年学生,有义务掌握好自己国家的语言和熟悉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也可以说,只有青年学生具备这种文化自信,国家才有实现富强的基石。所以,语文课程是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主阵地。不管文理专业,语文课程必不可少。对于个别学生关于大学语文课的认识误区,教师应及时加以纠正和引导。除此之外,艺术鉴赏、中外历史、建筑艺术、服饰文化、戏曲音乐影视鉴赏等可以丰富学生的人文内涵体验。

其次,在教学方法上,选择贴近学生实际又符合高职教育规律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活动中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尊重学生的健康人格,适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高职学生大致15岁—18岁,在生理和心理上处于不完全成熟阶段。此时,如果教师能通过课堂加以科学、适时的引导,有可能对学生未来人生走向产生转折性的影响。在课堂上,教师应适当增加与学生互动,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和内心世界。鼓励学生互动,能触发学生的灵感,开阔眼界,加深同学之间的了解,促进同学之间的感情,成为学生之间交际关系的良好润滑剂,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幸福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同时,高校教育是和未来就业密切联系的。青年人将来都要走向社会,走向新的工作岗位。高职院校也不例外。所以,在讲授课本知识之余,应该结合当今社会现实,适当增加时事热点的探讨和分析,既让学生紧跟时代步伐,开阔他们的眼界,又能通过教师的引导,达到教育的目的,有利于学生主人翁意识的形成,成为“风声雨聲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有社会责任感的时代青年。

第四,利用网络信息时代的便捷性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

当今时代是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互联网信息产业的影响下发生着深刻的变化。2015年7月4日,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指出:“互联网与各领域的融合发展具有广阔前景和无限潜力,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其中,教育在这场科技信息技术变革中尤为重要。”互联网技术使教育发生创新性改变的同时,高职院校素质教育面临着机遇与挑战。目前,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基本人手一台是智能手机。据不完全统计,高职院校学生每天用于手机5小时左右。说明互联网已大大影响高职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就此而言,高职院校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具体来说,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平台或移动终端App,以标语的形式推送中国传统美德、法律及校规校训,推送中外经典文学作品电子版及人文社科类各高校名师课堂供学生选学;努力营造积极、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形成以赛促学、在做中学,在耳濡目染中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良好氛围。

第五,逐步推进高职语文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认为“语文”意即:语言和文字,或者语言和文学。所以,语文既是我国主要的语言交流工具——汉语,又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所以,语文课堂已然成为高职院校人文素养教育的主阵地。

学生从小学开始一直学习语文课程。但是小学、中学、大学的语文课程目标、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是不尽相同的。这是依据我国国情、学情和各项教育政策而制定的。如果把高中语文教学方法用在高职语文课堂上,与高职学生的学情不相符合,那么教学效果可见一斑。为了提高高职语文教学效率,促进高职学生人文素养提升,我们应该逐步推进高职语文教学方法改革和创新。比如:学生的年龄已接近成年,可以围绕教材内容或时事热点在课堂上适当增加和学生互动的时间和学生之间互动的时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激发学生思想的火花,开阔学生的眼界,加深学生的理解和思考;仅仅学习语文教材的内容,知识基础非常有限。应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多读书,读好书,但不读死书。有疑问和心得体会的时候,多和老师同学交流。老师适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和职业理念;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结合教学内容,使语文课堂更生动鲜活,贴近学生实际,紧跟时代步伐。学生喜闻乐见,兴趣盎然,上课效果自然好。

总而言之,高职学生人文素养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提高高职学生人文素养是一项综合性、长期性、复杂性的工程。需要国家、学校和各部门共同努力,需要家长、学生的配合,更需要一线基层教师的辛勤付出。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我国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将取得长足进步。

参考文献:

[1]金玲,吴玲.中国传统文化视域下高职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研究——以合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业,2020(05).

[2]王石径,顾肃.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思考与探索——香港科技大学全人教育的启示[J].湖北社会科学,2015(06).

猜你喜欢
教育途径人文素养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幼儿安全问题与教育策略分析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思路探究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