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师德扎根 塑“四有”师魂

2020-03-03 08:58张宇亮
师道·教研 2020年1期
关键词:情操四有高尚

张宇亮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北京师范大学时的讲话中指出:广大教师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要弘扬高尚师德,淡泊名利、言传身教,真正做到自尊、自强、自省、自律,用高尚的道德情操引领学生全面发展。要把自己的本质工作与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结合起来,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争做“四有”教师。那么,我们该怎样做人民满意的好教师,“四有”无疑就是教师灵魂的一面镜子。

一、有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好教师的人格基石。只有抱有理想信念的教師,才有可能在孩子的心中播下梦想的种子,才有可能甘于清贫,无私奉献,才有可能为了教育事业默默耕耘。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递者、学生人生道路的引路人。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学生。梦想要以梦想去点燃,理想要用理想去唤醒。一个有理想信念的好老师,心中必定装着国家和民族,心中必定充满仁爱和抱负。“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孟子说人生有三乐,其中之一就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如果一位教师坚定了理想信念,自觉选择了为他人、为社会做有益的事情,为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并以此为人生大乐,那么他的人生就有了永恒的价值,他所从事的这一职业就获得了伟大的意义。

二、有道德情操

道德情操,是好老师践行教育使命的核心品质。立德先立师,树人先正己,只有老师自己具备了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言传身教把正确的道德观传授给学生,好老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对于教师不仅是听其言,更观其行,从小事做起,率先垂范,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丰富的知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一个有道德情操的好老师,就应该像每年评选出的“最美乡村教师”那样,面对基础条件差等诸多困难时,他们仍然选择了坚守,克服重重困难,与学生相依相伴,呵护着学生成长。他们在坚守中不断去除浮躁之气,远离功利之风,执着于教书育人,把心放在学生身上,把根扎在教育第一线上,正是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一批批学生才得以从大山中走向外面的世界。应该承认,目前敬业乐教、无私奉献于教坛的教师大有人在,他们在工作繁重、条件艰苦的情况下以自身高尚的师德忠于职守,安贫乐教,为培养一代又一代新人奉献了美好年华。

知行合一,互为表里,教师自我修养的完善更需要在行动中磨砺,在日常的言行中三省吾身,见贤思齐、景行行止,引导学生把握好人生的方向。师德是教师的灵魂,教师是人梯,给一个又一个攀登者以无穷的帮助;师德是绿叶,衬托着鲜花开放;师德是渡船,一趟又一趟地搭送着求知者达到彼岸;师德是彩虹,是驿站,是理想之火,生命火光,是教师的人格魅力,这是一门崇高的职业,更是一份神圣的使命。

三、有扎实学识

学识是教师之基。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育方法是老师的基本素质,是吸引学生的硬实力。孔子学生颜回评价孔子:“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己。”这种高山仰止的仰慕之情正是学生对老师博大精深学识的高度肯定和倾心崇拜。我国自古就有“学高为师”的古训,指的是教师在学识上应高人一筹。掌握精深的学科知识,是教师“传道”的基本前提。教师只有对所教学科有着系统、深刻而又准确的理解,才能教会学生正确的知识。

四、有仁爱之心

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好老师要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拉近同学生间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田。用真心对待学生,定会换来学生的真情,再难教的学生也会被老师的真心感化。爱是打开孩子心扉的金钥匙,是教师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情操,是消除与学生间情感障碍的保证,是使师生贴心的内在动力;学生能够对老师做到“亲其师,信其道”,正是无私地向学生奉献爱心的回报。

因为有爱,我们才有耐心;因为有爱,我们才会关心;因为有爱,学生才和我们贴心。

责任编辑 龙建刚

猜你喜欢
情操四有高尚
与许多高尚的人对话
Happiness through honorable actions
自我管理出“四有”孩子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诚实也是一种高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