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费县南关小学 任光霞
德育是伴随学生一生的教育活动,德育和智育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只有促进这两种教育相辅相成才能真正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创造良好条件。现如今我国教育领域大力倡导的是立德树人,强调把德育放在首要地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及价值观。为了顺利实现这一目标,一线教师必须不断调整教学思路,改革教育方法,不失时机地开展德育,让学生一生受益。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把握德育时机,挖掘并利用各种各样的德育资源,保证德育实施的有效性。德育的融合,也给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及思维能力处在低层次,所以小学生在面对身边事物以及整个社会时,存在着思想认识片面的情况,如果不及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指导,忽视德育时机,将会给学生的综合成长带来极大影响。小学语文和其他学科相比,德育资源更加丰富,通过对大量的语文篇章进行综合分析可以看到,大量的文本不仅拥有优美的语言,还反映出了民族的优秀传统以及优良的道德品质,能作为德育的素材进行合理利用。在语文教学体系中,语文教学与德育存在着密切关系,既要指导学生通过语文学习累积必要的文化知识,又要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情感教育,综合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引导学生建立正确价值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小学语文教材经过了专家的细心策划以及精挑细选,教材中的文本不仅蕴藏着丰富的人文知识,能满足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渴求,同时其中还渗透着强烈的道德情感,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道德素质熏陶。教师指导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可以让学生主动督促自己,掌握正确的为人处世方法,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一切。当然,教师自身要注意耐心提炼文章中蕴含的道德情感以及人生哲理,然后在知识教学中将道理传输给学生,为学生道德素质的综合培养奠定基础,也让语文教学充满勃勃生机。
对于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来说,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确保德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必须把朗读作为重要的学习基础。语文既是一门基础学科,又是一门语言,是学生必须学习和掌握的母语,要学好语言就要敢于大声朗读,提高朗读的准确性,并在其中融入真情实感。通过文章朗读,不仅可以让学生深刻体会文章的独特魅力,也可以极大程度上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让德育开展水到渠成。所以在日常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正确理解文章思想内涵,还要激励学生加强文章朗读,高度重视不同学生的朗读状况。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在教室共同创设图书角,摆放文字优美且有很高德育价值的书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主动投入阅读活动中,并要借助这样的朗读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习惯,引领学生学习其中的优秀道德品质,确保德育的顺利实施。例如,在《鲁滨孙漂流记》这一名著作品的朗读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精心选择其中对自己最触动的内容反复朗读,认真分析,并和其他同学交流自己朗读的感受与感想,顺利地把德育引入语文课堂。
口语交际能力是人和人有效交流沟通的必要条件,更是学生适应社会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在恰当的场合与情境下说适当的话,是小学生语言能力发展,引导学生在沟通交流中增长见识和增进人际关系的必要保证。在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语文教师需要抓住交流时间,开展有效的德育指导工作,鼓励学生在口语锻炼中积极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让学生在畅谈学习感受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对道德思想的认识,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例如,在引导学生读完文章《总也倒不了的老屋》后,教师可以根据文章内容安排一次口语交际活动,鼓励学生联系文章表达的思想内容,主动讨论以下问题:通过对这一文本进行深入阅读,你发现了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秀品质?如果每一个人都像老屋一样,整个社会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这样的讨论从课本延伸到生活,能让良好的道德品质在迁移拓展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熏陶,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水平,同时增强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让口语交际教学的德育功能得到更好的体现。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做的好人好事或者是身边的好人好事,对口语交际活动进行进一步拓展,同时强化其德育功能。
写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极大比重,对于学生来说,要想在语文学习中事半功倍,就要提高语文写作能力,强化对语言的综合与灵活应用。究竟怎样才能写成一篇优秀文章呢?首先需要加强对优秀词句的积累,在此基础上活学活用。对优秀词句的积累并非照抄照搬,而是对这些词句进行深层次理解,在写作活动中通过人或者事体现出来,并在其中融入自己的所思所想,特别是道德情感。由此可见,写作是德育渗透的重要途径,在写作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指导,能增强学生的写作自觉性,促使学生主动在写作中深入拓展,在丰富学生写作技巧的同时,增强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例如,指导学生以“感恩父母”为主题进行写作时,为了在这一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亲情教育以及感恩教育,让德育和作文教学深度交融,教师就要先引导学生回忆:你在和父母的相处过程中有哪些难忘的事?在父母为你做的事情中,哪些让你非常感动?你会用怎样的行为回报父母?这样的回忆能让学生增强对这一题目的认识,也可以促使学生联想生活经验,并将其作为创作素材,避免学生陷入无话可说的局面中,同时在学生回忆生活点滴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爱家和爱父母的情感,同时增强学生的感恩品质。
文本阅读教学是引导学生对语文进行综合分析与理解,同时提高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带领学生对文本进行多角度阅读和深入理解与分析,有助于推动德育的落实,也能降低德育难度,促进学生思想和情感升华。教师要对阅读教学活动进行精心设计,抓好德育的落实工作,将教书和育人进行整合,让学生在综合有效的语文阅读活动中充分体会德育的价值。例如,《司马光》是一篇简短的文言文,阅读理解难度相对较大,但同时其中又包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为了抓住这一时机对学生进行德育指导,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设计阅读思考题:司马光究竟做了一件怎样了不起的事情,可以写在课本中让大家共同学习。你能对全文描绘的故事进行总结和表达吗?这个问题会启发学生对文本进行细致分析,从语句和词语角度出发进行综合思考,让学生正确了解司马光的表现,并从中分析他身上体现出来的优秀品质。在阅读的最后,教师还要进行拓展,引导学生深入讨论:假如你是司马光的话,遇到这样的事情你会怎么做?这样的拓展活动能进一步升华阅读教学,确保德育的渗透效果。
在如今的大语文教育背景下,提高对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视程度,有效开设语文综合实践课程成为促进语文教学综合发展的保障。同时,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还为德育的开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具备丰富灵活的特征,能让学生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下进行知识和技巧的学习,同时也可以在活动中渗透道德情感,指导学生掌握为人处世的正确方法。教师需要根据语文德育指导的要求,合理开展语文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知识储备的同时,让学生的德育素质得到综合发展。例如,在“故事分享会”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提前给学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书籍或者是生活中寻找感动的故事,并对这些故事进行分享,说一说这些故事让人感动的原因,品味故事以及人物身上闪耀的道德光芒,无形中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学生的道德观形成具有持久性特征,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所以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需要贯穿教育全过程。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对素质教育要求进行综合分析,在让学生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领略祖国语言文字精妙之处的同时,鼓励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思想内涵进行深层次挖掘,增强对德育内容的把握水平,有效开展德育渗透,最终推动学生综合素质与审美素养的发展。教师要担负起教书育人的责任,抓住语文学科在德育方面的有利契机,让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和德育素质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