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海门师范附属小学 沈军英
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特色鲜明的课程,能为学生劳动技能的发展提供教学平台,还有助于促进学生德育素质的发展,引领学生建立健康的思想品德与意志,塑造学生正确价值观,最终助推学生德智体美劳综合素养的进步。以劳育德是德育改革背景下提出的一种创新理念,挖掘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中的德育资源,整合多样化的教育信息,既能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也可以在德育的渗透中不断强化学生的道德品质,体现出劳动学科的综合教育功能。教师需要对小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综合把握,积极依托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强化德育管理,督促学生树立良好的德育品质。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落实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拥有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育人功能,特别是德育功能。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德育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劳动与技术课程能给学生渗透良好的意识与理念。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开展,可以让学生在实际学习中得到大量积极有效的劳动体验,推动学生劳动与技术素养的综合发展,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把动手和动脑结合起来,在磨炼学生身心和意志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价值观以及意志品质,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与良好的行为习惯。总而言之,劳动与技术教学不仅是落实教劳结合教育方针的有效途径,还对启智、育德、健体和益美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最终在理论和实践整合中完善学生的综合素养。二是劳动与技术课程是落实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与有效途径。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是素质教育背景下备受关注和推崇的课程内容,关注学生劳动技术意识与能力的发展,促进学生劳动精神的养成,能给学生规划人生道路提供更理性与宽广的知识技术领域与思想境界。德育来源于对人的态度和对劳动分工的态度,所以劳动正是德育的逻辑起点,在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中渗透德育并挖掘其中的德育资源是有根本依据的。再加上德育要贯穿小学阶段的各学科教学,对劳动与技术课程进行综合分析,挖掘其育人价值,成为德育管理创新的理性选择与重要载体。三是劳动与技术课程拥有传播先进文化的本质属性。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当中涵盖了科学文化品质、科学思维方法、科学技术、人文精神等,是把科技转化成为生产力的潜在媒介,拥有传播先进文化的本质属性。所以,对学生进行劳动与技术课程教学指导,能有效塑造学生的勤劳习惯,使学生将爱劳动的思想转化成勤劳品质,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德育精神。
依托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做好德育管理,推动德育的贯彻落实,除了要积极挖掘劳动与技术学科的育人功能外,还必须遵循一定的教育原则。在确定教育原则方面,教师首先需要做好对学生的学情调查和分析工作,把握学生的成长规律以及学习特征,同时要注意研究德育的内在要求,提高德育管理的质量与效率。一是生活化原则。倡导德育回归生活是当前德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而德育回归生活的基础抓手就是回归劳动生活。劳动与技术是人的生活基础,涵盖自理、家庭劳动、社会劳动等多个层面的内容。只有在教学中密切联系生活,才能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劳动与技术学习的重要性,有效降低德育管理的难度,让学生在实际行动中践行正确的道德行为。二是多样化原则。哪种德育形式最具实效性是困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难题。不管是哪种教育,思想理念的实现都会有与之相适应的表现形式与有机载体,德育同样也要有最佳的育人方式来保证效果。要想在学科教学中利用恰当方法保证德育的顺利开展,就需要分析各学科的特点与规律,体现出学科的独特功能。鉴于劳动与技术课程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同时课程安排又非常灵活,那么在德育形式的选择上也要做到多样化。
将德育融合到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中,必须正确认识并把握该课程中蕴藏的丰富德育资源。这一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思想认识,因为只有在这种正确德育思想意识的引导下才能让学生把劳动与技术学习变成一种自觉行为,为德育的深入渗透打下基础。如今的小学生从小就生活在比较优越的家庭环境中,在生活中劳动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甚至还有学生不具备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在依托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进行德育管理时,要积极培养学生爱劳动的积极思想,使得学生可以借助劳动增进对世界的认识与感悟,在劳动中加强创造,丰富和完善自己,提高道德素养。例如,在教学家用电器的规范使用时,为了通过这一课程学习强化学生热爱劳动以及主动劳动的意识与习惯,保证德育渗透效果,教师可以激励学生在家庭生活中做力所能及的事,规范使用家用电器,比如开关空调、开关电视都让学生自主操作完成。当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收集生活中不规范使用家用电器的现象,让他们了解这一行为的危害,积极纠正错误行为。
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是促进学生德育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而这一能力可以在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学习中不断形成与完善。所以在依托这一课程推动德育管理时,要关注学科实践特征的发挥,为学生提供一个实践创新平台,推动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以及内在潜能的挖掘。教师可以积极发挥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实践性功能,在课堂实践中引导学生在教材支持下开展实践操作,并在操作中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无形中进行德育能力的培养,让德育管理水到渠成。例如,在教学纸工相框时,本课的重点在于指导学生掌握纸工制作的技巧和方法,学会设计相框外形,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为推动德育的有效融入,教师要注意增强学生的主动制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在以教材为依据进行实践创造的同时,要善于脱离教材的束缚,加入自己的个性思考与个性创作,在增强学生制作能力的同时,让学生的创新素质得到发展,有效提高学生德育素质。
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本身就拥有传播先进文化的本质属性,这也为学生德育品质的培养创造了良好条件,同时给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指引了方向。把德育融入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尊重文化,正确认识传统文化的传承价值,领略文化的独特魅力。在劳动与技术课程教学中,很多时候都会涉及文化要素,这些也成为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重要载体。教师在课程实践中要积极利用这些文化要素,促使学生在劳动中感知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让学生在尊重与继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提升文明素质,塑造健康人格和优秀品德。例如,在教学泥笔筒时,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制作方法,还可以为学生补充相关的文化资料,例如用视频呈现古往今来优秀的泥笔筒作品,同时给学生普及和陶有关的知识,让学生联想整个发展历史,分析其承载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在实际学习中受到良好文化的熏陶。
接触理论强调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可以显著增加成员之间的凝聚力以及向心力,促进小组创造力水平的有效发挥。现如今由于不少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学习和行动中往往特立独行,不具备较强的集体观念,也因此给他们的道德素质培养与身心综合成长带来了危害。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具备实践操作性强的特点,能给学生提供更多合作沟通的机会,培养学生团结奋进的精神,促进学生集体主义意识的建立。这正是在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中渗透德育的有效途径,需要教师合理安排小组互动活动,并让学生将合作变成一种内在需求。例如,在教学制作涤纶彩球时,想完成作品的制作需要经历非常复杂的步骤和操作,如果学生是独立操作的话,是无法在有限时间内完成作品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成学习小组,并开展小组之间的制作比赛,看哪个小组能在分工协作和齐心协力中顺利完成任务,在这一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
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的一个重要观念是借助教学实践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指导学生把握设计思维,爱上劳动活动及劳动创造,推动学生劳动素质及技术素养的综合发展。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除了在增强学生技术能力和劳动能力方面有着很大优势外,还具备强大的德育功能,在推动学生成长以及人格塑造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要积极借助劳动与技术课程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督促学生建立正确价值观,让学生的道德素质及劳动技术素养得到综合发展,打造生态平衡的教学课堂,进一步拓展德育管理的创新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