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永林,曹景文
(吉首大学 历史与文化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
“海权”指对海洋的控制和经营,是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军事、政治、经济等多个领域。由于“闭关锁国”,近代中国逐步落后于西方。一系列战争的失败、丧权辱国条约的签订、海洋权益的丧失深深地刺激了郑观应。他有感于列强入侵、国家危亡,遂产生了维护国家海权的思想。学术界对郑观应的海权思想已有一定的研究, 但李锐的《试析郑观应的海防思想》(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5月)、李文娟和陈群雄的《试论郑观应的海防思想》(《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00年第2卷第1期)、李琴的《晚晴海权观念的变迁》(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5月)、王立本的《19世纪中国的海权理论与今日的反思》(《国家航海》第十七辑)、夏东元的《论郑观应的军事思想》(《学术月刊》1990年第2期)、谭锐的《郑观应国防思想初探》(《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卷第3期)多关注郑观应如何加强海防建设,少有对郑观应个人海权思想的探讨。鉴于此,笔者试图从郑观应相关著作入手,并结合其所处时代,研究其海权思想。
郑观应在考取功名失利的情况下,便赴上海经商,后“札委帮办招商局务,继委办轮船事宜”[1]。帮办的经历让原本身为传统儒家知识分子的郑观应接触到了大量西方事务,意识到要“师夷长技以制夷”。中法战争期间,郑观应在粤东防务大臣彭玉麟处办理湘军军务,后往广东与港英方面交涉被扣留的德国克虏伯火炮。此外郑观应还到南洋侦察敌情、援办台务。这些经历让郑观应对军事和外交有了一定了解,成为郑氏海权思想的重要来源。甲午战争的失败又使郑观应产生了“利用快碰船”“将领有专长”“维护河权”等新的观点。
国力的衰弱、西方列强的入侵使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意识到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当务之急是创建水师、巩固海防。郑观应认为筹建海防、有效控制我国领海当从“轮船”“火器”“海道”“水营”“将才”五个方面入手。
拥有一支强大舰队是一个国家防止海上入侵的重要保障。郑观应根据中国的地理位置和海陆分布,将海上防卫力量划分为北洋、中洋、南洋三部分,分别负责盛直鲁、苏浙、闽粤地区的海疆防卫。
北洋起东三省, 包牛庄、旅顺、大沽、烟台为一截, 就中宜以旅顺、威海为重镇, 势如环玦, 拱卫京畿, 则元首安也。中洋起海州, 包崇明、吴淞、乍浦、定海、玉环、马江为一截, 就中宜以崇明、舟山为重镇, 策应吴淞、马江各要口, 则腹心固也。南洋起厦门, 包汕头、台湾、潮阳、甲子门、四澳、虎门、老万山、七洲洋, 直抵雷、琼为一截, 以南澳、台湾、琼州为重镇, 而控扼南服, 则肢体舒也。[2]755
与李鸿章“北洋宜分驻烟台、旅顺口一带,东洋宜分驻长江口外,南洋宜分驻厦门、虎门”[3]108的战略部署相比,郑观应所提出的部署在权责划分和战略分析方面要具体和细致得多。
在军舰运用方面,在吸取以往海战中各水师互不救援而遭到惨败的教训后,郑观应指出战时各水师应互为救援,齐力抗敌。[2]874黄海海战中日军利用快速巡洋舰进行分割包抄致使北洋水师阵型混乱,损失惨重[3]859-861的一幕给郑观应留下了深刻印象。郑观应认为“每支(舰队)酌配大铁甲一、二号,兵船四号,快碰船四号”,这样既可发挥快碰船易于包抄、灵活机动的优势,又可发挥铁甲船的重炮优势; 在作战时,还可令“蚊子船专助守炮台、兵轮以防海口; 快碰等船及鱼雷各艇专主进攻、袭击,敌至或分抄、或合击,得机则进,失机则退”[2]874,以达到无往不利的作战效果。
拥有独立制造武器的能力是保卫国家海疆、维护海权的有效保障。两次鸦片战争的失利及席卷半个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让清政府意识到,要学习西方制造火器才能维护统治。思想家魏源在鸦片战争后曾指出“其制莫精于西夷,其用莫习于西夷,与其制之内地,不如购之外夷”[4]。对此,郑观应则主张独立自造火器,认为中国所造之物多为仿制西洋,缺乏创新意识且多仰仗外国工匠; 反观日本讲求武器制造方法的精华所在,进行自主设计制造。[2]907郑观应与前代思想家的火器制造观念不同的原因有三: 其一,在对外购买方面,外商以次充好、临时提价的情况时有发生,导致“自开办海防,各省采办军装不知糜费几何矣”[2]911; 其二,郑观应认为武器的获得方式不应受制于他人,否则一旦开战,“各国谨守公法,不肯出售,悔之何及”[2]915; 其三,郑观应所处时代正值“洋务运动”开展多年,工业基础早已打下,一批近代军工企业应运而生,如福州船政局所造“平远”舰,“作为中国人独立制造的第一艘钢甲防护战舰,吸收了法国造舰最新技术并加以改进”[5],各项参数均处于当时世界同类战舰之中上水平,堪称近代国产军舰的巅峰之作。
国家航道不应掌于人而疏于己。由于清政府的愚腐,近代竟有地方对邻省、邻县海道浑然不知的现象,而西方殖民者却公然在我国领海进行测绘,无视我国主权。“1868年英国海军部测绘局在大量勘测的基础上,出版了《中国海指南》一书,记述了许多南海岛礁的地理位置、物产和资源等情况。”[6]该书成为了西方列强掠夺我南海海域资源的行动指南。若长此以往,列强比国人都熟悉中国之航道,若是开战,中国岂有不败之理,又有何海权可谈? 郑观应认为,应对外国已刊定的海图进行借鉴,让通晓洋文之士将西方所测绘海图不准之处加以校正并重新刊印,同时中国也应像西方一样,设立巡海测绘机制,以“每岁三洋兵船交巡互哨,所到之处务以测沙线、礁石、水潮深浅为考绩”。此外,郑观应还建议每年各水师抽调一艘兵船赴东南亚海域进行测绘,并逐步延伸至印度洋、波斯湾等海域。[2]756郑观应此举不但可以使我国海图测绘独立于外国,且还可为日后维护我国海外权益做好先期准备。
军港一定要选择合适的位置。郑观应认为军港一定要水深,可供大型船只停泊。此外,军港还应该选择在适中之地,具有一定的战略价值。[2]876对此,郑观应认真剖析了旅顺港的弊端。
黄金山炮台太高,止能击远,不能击近。倘敌沿鸭绿江湾海岸以北,逼近黄金山、左背山低之处,用桅炮翻山悬击,山下则大船,澳北则船坞,一时皆毁……旅顺濒南后路接连大连湾,由大连湾再北约金州交界处,地势如人颈忽然收束,东、北两面皆海(北则近牛庄海,南面则大海),狭仅七十里。倘敌人于此登岸,坚筑营垒以断我后,再以铁舰游弋口外,以扼我前,则旅顺遂成绝地,援兵、军火、饷道皆不同矣。[2]757-758
正如郑观应所担忧的那样,在其著作《盛世危言》出版不久后的日俄战争中,日军果然在旅顺后方登陆,并从其所夺取黄金山附近的203高地等处,居高临下利用高地炮台轰击港内的俄国军舰。与此同时,日本联合舰队对旅顺港进行封锁,俄国太平洋舰队因此腹背受敌,最终全军覆没[7],由此足见郑观应对军港建设的前瞻性和科学性。
参战人员的军事素质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郑观应认为军事人才的选拔应做到分门别类、各有专攻[2]878。对此他曾指出西方各国的海军统帅均为海军出身,而甲午海战中的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却出身于骑兵,指挥水师作战岂有不败之理? 在军官培养方面,郑观应主张效法西方国家设立水师学堂培养专业的海军指挥人才,“于南北洋设立水师学堂及练船”,“凡行船布阵一切诸大端,必须悉如泰西水师事事精能”,而优秀的海军将领应具备“一切舟辑、墙帆、测风、防咫、量星、探石、枪炮命中”[2]842的能力; 对于普通士兵,则要以身体锻炼为基础,提升兵员士气为关键,并应该让士兵晓得大义,明确作战目的[2]853-872。
通信、交通等基础设施同样关系到国家的海防建设。电报自兴起之日,便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洋务运动”兴起后,中国亦开始铺设电报线路。郑观应认为电报便于战争信息的传递,比以往的“烽火”“八百里加急”更为实用。其指出“有战船而无电线,则战船亦应援莫及。若敌人侦知我战船之所存,合兵围击,无电线以通传,各省何能信道来援”[2]82。作为近代新兴交通方式的铁路,可以做到“偶有边警,征兵筹饷,朝发夕至,则粮台可省,兵额亦可酌裁”[2]653。郑观应认为电报和铁路的使用,可以使我方在海战中快速获取相关信息,从而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同时缩短武器弹药和作战人员的运输时间,达到“兵贵神速”的效果,为取得海战胜利、维护国家海权提供帮助。
对于经营海洋,郑观应主张利用商船进行贸易,商战与兵战相结合才能维护国家海权。此举不但可以获得大量的财富供养本国战船,还可以在贸易的同时,与洋人竞争,收回本应属于中国的海洋权利,并达到“船虽多而饷无缺”的目标。
确保海军经费的来源,是保卫海权的经济基础。作为“开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林则徐在经历过鸦片战争后,深知当时的中国武备松弛,不是西洋之敌手,故提倡“师夷长技以制夷”,认为“若前此以关税十分之一制炮造船,则制夷己可裕如”[8]。郑观应则指出“以兵船之力卫商船,即以商船之税养兵船”[2]211之法可解决海军经费问题。与林则徐所提出的使用海关关税作为置办海防经费相比,郑观应的以商养兵虽同属于“取之于海,用之于海”,但兵战与商战相互结合的思想则更具有进步意义。首先,二者倡导的经费来源虽都来自海上贸易,但郑观应的设想更加具体到了商船贸易所带来的利润,这样便可省下关税用作国家其他日常开支,同时还可以通过商战与洋人争利,削弱其在华利益。其次,自古海上航行,情况变化莫测,恶劣天气、海上武力威胁不可避免,兵船在护航时,不但可保证商船的安全,还可以积累远洋航行和实战经验,为日后抵御外辱、保卫国家海疆做好准备。郑观应“商战与兵战”相结合的思想是将海军建设与海上贸易相融合,从而达到“洋务运动”时期所倡导的“富与强并重,以富促强,以强保富”[9]。
海权理论的提出者美国人马汉曾在其著作《海权对历史的影响》中指出,一个国家若想拥有全球的海上霸权,庞大的贸易船队和强大的舰队则是必不可少的条件。[10]125对于商业与海权,马汉曾提出要建立一个“产品—航运—殖民地与市场”体系[10]73,其主张海洋大国要通过利用殖民地维护海权,实现扩张。而郑观应所处的近代中国遭列强虎视,中国只有凭自身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市场潜力巨大的优势,通过海上贸易获得海洋控制权和使用权才是近代维护国家海权的有效策略。郑观应商战与兵战相结合的海权思想是一种积极防御的战略,与前者相比更适合当时的中国国情。
坚船利炮是外交最好的保障。近代,由于政治、经济等多方面原因,华人出洋谋生、求学者甚多,其中菲律宾约有四五万人,新加坡、槟榔屿诸岛有数十万人,古巴、秘鲁等国各有10余万人,日本、美国等地亦有数万人。[2]213由于清末中国的衰弱落后以及部分发达国家民族优越论的兴起,世界各地经常发生“辱华”“排华”事件。对此,郑观应认为军舰在护送商船的同时,应有选择地前往相关国家(地区)进行“访问”,强调此举既保护商船,又可以慰问本国在外侨民,增强侨民的归属感和自豪感,还可提升国际声望,支持国家的外交活动。郑观应还举出了一个例证,“曩日闽中船政局‘扬武’兵船游历东南洋各岛,吕宋客居华民鼓舞欢呼,至于感泣,谓百年未有之光荣”[2]213。
郑观应认为维护国家海权,不仅应通过加强海防建设、进行商战来取得我国领海的控制权和经营权,还要重视由海权所延伸出的内河权益、海关控制权等。
近代,作为海权的延伸,中国“河权”也同样受到了列强的践踏。甲午战争以后,列强取得了重庆、沙市、苏州、杭州等内地城市的贸易权,中国内河流域被迫对外开放。对此,郑观应提出,为维护内河权益首先应有一支近代化的内河水师,“欲先令长江水师舢板裁减,将营哨弁兵额缺酌量裁并,即以裁出之饷添置浅水轮船,分隶巡防”[2]832,从而起到平贼寇、安行旅的作用。其次,要规定“通商之船只准径到一埠,其余沿海、沿江各埠乃本国民船自有之利,外人不得侵夺”[2]635,与西方列强争夺港口贸易权。否则,各国船只横行于我内河之上,喧宾夺主,我国商业受到打压而他国获利巨多。再次,郑观应还提议让轮船招商局添派轮船,往来于内河,“船中驾驶、管轮悉用华人,以免滋事,遇有战务可仿西例报效国家”[2]618,此举可使行走于中国内河船只所发生之事均为中国内部事务,以免洋人借此生事,引起外交争端,还可在平时培养国人驾船航行之能力、储备航运人才,战时可做水兵保卫国家。
随着近代海洋权益的不断丧失,我国的海关控制权也落入西方列强之手。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我国海关丧失了独立性。其后英国人李泰国、赫德等人先后担任我国总税务司数十年,把控我国关税并借机干涉我国内政。在近代,各国交往逐渐频繁,国际贸易与日剧增,由此产生的大量关税对于清政府是一笔可观的收入。但由于列强的介入,我国财政捉襟见肘的情况时有发生。郑观应对此深恶痛绝,提出: “我朝廷亦宜设法保护商民,振兴商务,并换去关上洋人,庶无偏护,如日本设法卫商,使外来争利者亏本自退。”[2]635其主张通过争取海关控制权,保护本国商人的利益,达到与洋人争利和争权的目的。
清朝本为北方少数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再加上长期“闭关锁国”,致使海权意识淡薄。郑观应有感于国家落后及海权的丧失,遂产生了维护海权的思想。郑观应的海权思想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既有对前代思想家“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继承,在如何运用商业维护海权方面又有不同于外国军事家之处。郑观应商战与兵战相结合的理论是针对当时中国国情并结合世界发展形势提出的。郑观应海权思想的核心在于“厂局有养船之费,海疆有战守之资,中外有声势之联合,商旅有利运之益”[2]213。郑观应海权思想即使在今天仍有值得借鉴之处: 随着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量的逐年提高,邻国与我国之间的海洋权益争端不断,商战与兵战相结合的战略思想既可保障我国海上贸易的安全,又可在护航中维护我国领海主权,大大提升我海军执行远洋任务的能力,能够迅速在第一时间前往动乱地区进行护侨活动,保障我国在外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我国海外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