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医学院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内在逻辑

2020-03-03 21:50张建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者医学院校医学教育

张建

(广州医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广州 511436)

作为兼具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历经被攻击、被歪曲的磨难之后,新时代的生命力仍然旺盛,依旧是我们考察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思考人与自然关系、反思人的生存境况的行动指南,依旧是我们努力实现美好生活向往的理论灯塔。这就决定了我们只能坚持而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只能发展马克思主义而不能固步自封,只能积极构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而不能盲目接受形形色色的伪马克思主义。为此,引导青年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使其成长为学习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践行马克思主义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就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大学办学的一个特色和要义。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正是这一办学要求的产物,医学高等院校同样如此。作为专业性明显的本科院校,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的模式、目标和方案等方面与一般性院校存在着差异,这就决定了医学院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同样应该在坚持普遍性培养规律的基础上,立足医学院校的特色和实际,厘清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内在逻辑,在认识论、价值论、实践论三个层面正本清源,从而实现预定的人才培养目标,真正落实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能够担当守护人民健康大任的时代新人。

1 认识论逻辑:医学院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缘起——“为谁培养人”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理论源自实践,实践决定理论的产生、发展;但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没有理论上的正本清源,就不可能有行动上的事半功倍。医学院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首先需要从认识论层面澄清的基本逻辑是医学院校人才培养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即医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只有在认识论意义上理顺“为谁培养人”这一逻辑,实践论层面才有章可循。从宏观上看,医学院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本身是落实高等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本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办学方向的内在要求;从中观上看,健康中国战略的实现,对健康领域青年人才的诉求是专业性与政治性的统一,是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是学术性与人民性的统一;从微观上看,如何在医学教育中融入马克思主义教育和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从而在价值观层面引导医学生正确看待并积极解决医患关系,日益成为医学院校人才培养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1.1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实现教育强国梦,“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不难看出,社会主义教育的一个立足点是要培养完整意义上的人,而不是简简单单的产品。完整意义上的人一方面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君子的界定,强调德性优先,德字当头,视为君子;另一方面也是马克思主义对于自由全面发展的人的要求,是作为人学的马克思主义对于人的本质、人的存在、人的价值和人的发展的研究和追求。

医学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学理上需要澄清医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关联。高校是我们党开展马克思主义宣传和教育的主阵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和中心环节,医学院校同样如此。没有马克思主义的积极引领,没有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力保证,医学教育和高等教育的目标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为此,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强化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就成为众多高校的选择,医学院校必亦如此。但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是医学教育和马克思主义教育呈现出两张皮现象,从而影响医学院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的效果。这一问题的解决首先需要从学理上澄清医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关联,打通医学教育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壁垒,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尽管学科属性、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不同,但医学和马克思主义在“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上依然有值得我们思考的共识。一方面,现代医学的研究正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从“病人”转向“人”,这种认识论意义上的转变实际上凸显了现代医学愈加关心人、尊重人的基本逻辑,这种逻辑要求医学教育必须倡导医学生树立以人为中心的医学观,或者说医学教育要首先把医学生培养成完整意义上的人,然后才能将其培养成具备医学专业知识的人。遗憾的是,伴随着市场化导向,高等教育包括医学教育曾出现了产品导向,即过渡强调专业特性,而忽略了大前提——人本身。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在某种意义上是关于人的学说,是关于人的本质、人的存在、人的发展和人的解放的学说,是致力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实现人的美好生活的学说。因此,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面向人的,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现实人的现实境遇,离开了活生生的人谈马克思主义实际上是对马克思主义最大的侮辱。这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已经被多次证明,马克思主义关心人、尊重人就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反之,如果采取冰冷的态度和威权式的方式压迫人民,必然成为众矢之的。

可以说,医学教育的现代转向使得医学越来越走近马克思主义,而马克思主义作为人学本身又必然关心人的健康问题。在此意义上,医学和马克思主义在人的问题上是共通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指向的是完整意义的人,医学守护人的身心健康,马克思主义实现人的思想解放,两者的结合恰恰构成了完整的人的基本要求。因此,医学院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是基于医学与马克思主义互通视野下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和呼唤。

1.2 实现健康中国伟大战略的需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2]。此后,国家卫健委又制定了“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国务院同时成立了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可以说,健康中国战略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重大支撑,全民健康也成为全面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作为一项国家战略,健康中国的实现非一日之功,而是需要健康理念、医学教育、公共卫生、医疗体制、卫生法学等多领域深度合作的复杂系统工程。从医学教育的角度来看,培养一支什么样的医生队伍就成为健康中国伟大战略实现的关键。

首先,健康中国战略的人民性对医学教育的培养方向提出了新要求。人民性是健康中国战略的基本属性,无论是从健康的主体还是客体来看,人民始终是核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3],这也是社会主义国家健康事业的根本属性——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在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人民战争中,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指出,“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健康中国战略强调人民健康对于民族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强调把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保护与人民健康统一起来,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和健康观。同时,人民性要求尊重人民的健康权,“健康权意味着健康公平,即人人平等享有健康权,这需要国家承担起保障人民健康权益和健康公平的责任与义务”[4]。以人民为中心的健康战略要求医学教育改变“以疾病治疗为中心”的传统观念,树立“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新理念,要求医学生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观念,即人民情怀和家国情怀,这也是希波克拉底誓言的宗旨所在。而马克思主义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指向就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矢志践行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

其次,大健康理念的整体性对医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提出了新要求。根据十九大报告关于健康中国战略的论述以及《“健康中国2030”纲要》的内容,新时代所谓的健康实际上是综合了身体与精神、生理与心理、社会与环境的全面健康观,一是生命全周期的健康,囊括婴幼儿期、青少年期、成年期以及老年期的全过程健康;二是生活全方位健康,从人际关系到精神状态,从身体感知到心理境况,从生存环境到医疗服务,健康是一个系统整体。可以说,“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以鲜明的科学特质,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整体观念的新成果,是当代中国健康问题的时代语境,是解决我国未来人民健康问题的基础和关键”[5]。这种整体健康观就需要医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的全面提升,需要将医学专业知识与人文社会科学关于心理学、社会学和文化学等方面的知识相互融合,从而真正适应健康观念的转变和健康事业的新发展。

1.3 解决医患关系现实问题的尝试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6]。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不断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历史。客观地看,目前依然存在一些制约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实现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因素,医疗领域存在的医患矛盾就是其中之一。医患矛盾是多种因素引起的,其解决必然也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工程。作为医患矛盾主体之一的医护人员,对医患关系的改善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医学生作为医护人员的后备力量,通过系统的医学教育和马克思主义教育提升其各方面素养和能力,不失为解决医患关系现实难题的积极尝试。

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有助于医学生客观、理性地看待医患关系。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存在着基本矛盾,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各个国家不同时期表现为社会主要矛盾,主要矛盾的解决有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因此,任何社会领域存在矛盾和问题都是正常的,是不可避免的,医疗领域也是如此。通过唯物史观的教育,使医学生在观念上能够理性看待一定范围内出现的医患矛盾,并积极研究和解决医患矛盾,这恰恰是卫生健康事业进步的重要动力和机遇。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之对立统一规律有助于医学生以哲学的视野重新审视医患关系问题。对立统一规律强调矛盾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是对立性与同一性的统一。面对医患关系问题,首先要承认其客观存在,是无法忽略和无视的;其次应该看到医患矛盾并非社会的主要矛盾,它不是医患关系的主流,而是次要矛盾,是应该被解决,也是可以解决的;再次要看到医患矛盾作为医疗领域问题的特殊性,它是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必须要采取尊重人的办法进行解决。矛盾分析法为解决医患关系现实难题提供方法论意义上的指导。矛盾分析法主张重点论与两点论的统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医患矛盾的解决同样如此。不难看出,医学教育与马克思主义教育积极融合,培养医学院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一定程度上为解决医患关系问题提供了哲学意义上的积极尝试,这种尝试强调认识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转变,强调关注人本身的问题。

2 价值论逻辑:医学院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导向——“培养什么样的人”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基本尺度是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应该坚持把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起来,在对世界发展规律的研究中强调对于意义的追求,从而按照真善美的尺度改造世界。马克思主义价值论讨论的正是如何将真理认识转化为按照人的属性、需要和审美构建意义世界。医学院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同样如此,认识论层面的基本逻辑在于澄清培养源起,追问其必要性和可行性,而价值论层面的逻辑则旨在反思培养的导向和标准,这是更为重要和现实的逻辑。

2.1 担当大任的时代新人

从时代性上看,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首要导向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够担当大任的时代新人,这是由青年的特点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决定的。从青年的特点来看,青年是民族的希望和祖国的未来,青年人的理想信念、能力本领、思想状况直接影响着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7]。一部近代中国史,就是一部青年为民族和国家冲锋陷阵的奋斗史。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关键时刻,我们看到青年始终走在时代前列、走在改革前沿、走在历史潮头,可以说青年与中华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同样要看到的是,青年处于人生的关键期,其知识体系并未完全建构与完善,价值观也没有塑造定型,情感心理还需要积极引导;同时由于各种外部因素,新时代青年生于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社会生活极为丰富多变,社会思潮形形色色,社会诱惑层出不穷。可以说,“青年的发展不只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更多的是一个社会的过程,因而要进行引导、帮助和支持”[8]。为此,必须对青年学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并需要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青年学生,使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进而言之,“广大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养成高尚品格。要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胸怀理想、志存高远,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并为之终生奋斗”[9]。无论是理想信念教育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既是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重要内容,又是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重要方向。健康中国建设,需要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的强有力后备军,而医学生正是骨干力量。这就要求医学院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立足于提升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政治本领,通过医学教学改革构建医学教育的合力,为医学生的医学知识提升、临床技能实操提供平台,通过马克思主义教育提升医学生的政治素养和家国情怀,从而在专业和政治两方面实现德术兼修、医文相融,真正培养积极献身于祖国卫生事业、能够担当健康中国建设大任的时代新人。

2.2 坚定信仰的马克思主义者

从政治性上看,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旨在引导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相信马克思主义、理解马克思主义、践行马克思主义,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特性的理论逻辑决定的,也是由近代中国百年屈辱史、七十年新中国历史、四十年改革开放历史的历史逻辑决定的。从理论逻辑来看,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理论,本身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吸引力。自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马克思主义历经各种被歪曲、被质疑、被攻击,但依然穿越历史迷雾,在世界范围内开花结果。究其原因,就在于马克思主义的本质与特性。就本质而言,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获得世界无产阶级的青睐和落后国家的选择,在于马克思主义是致力于人的解放和实现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学说,是致力于让人成为人的学说。正是基于这一宗旨,马克思主义才能够历久弥新,永葆生机。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发展性和开放性,决定了其能够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科学理论,能够依托作为历史创造者主体的人民,能够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补充完善,因而它是属于人民的理论,本身具有人民指向性。从历史逻辑来看,之所以要引导青年学生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源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华大地上的生动实践和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历史发展。历史和实践已经无数次证明,马克思主义改变了近代中华民族的面貌,直接推动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也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总书记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实践还证明,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使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完全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是完全正确的,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完全正确的”[10]!为此,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保证。抛弃马克思主义,党和国家的事业必定受阻,人民美好生活也失去保障。这就需要高等院校包括医学院校注重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和传播,积极引导青年学生学习、了解马克思主义,做到真学真信真懂真用。

2.3 人民健康的守护卫士

从现实性上看,在保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政治导向之后,必然关注人才培养的专业性和学术性,真正实现学术性与思想性的统一。对医学院校而言,培养马克思主义者不是医学教育的终极目的,培养具备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高水平医学人才队伍才是其目标,即通过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人才培养工程与医学教育的融合,打造祖国健康事业和人民健康的忠诚卫士。这就要求医学院校积极推进医文相融的办学理念,厚植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人民情怀,通过马克思主义教育使其树立坚定的人民立场。从医文相融的角度而言,医学院校开展医学本科教育必须坚持融入人文社会科学,坚持医德教育,培养医学生的仁心仁术,这是医学教育的最大美德,也是人民健康守护者的底线保证。从马克思主义教育角度而言,医学院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在世界观教育和方法论教育的基础上,还应该强调价值观教育,即“为谁培养人”的问题,这是关乎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性问题,也是关乎马克思主义阶级属性的本源性问题。就价值论的教育而言,应该侧重于价值判断、价值评价标准的教育,引导医学生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起来,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判断标准,将这一标准与祖国和人民的健康事业联系起来,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强大、民族复兴、社会进步结合起来,从而在担当时代赋予医学生使命的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实际上,在2020年中华民族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人民战争中,无数医务工作者已经用实际行动践行着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人民立场,他们坚守“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政治品格,是真正的人民健康守护卫士。

3 实践论逻辑:医学院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路径——“怎么样培养人”

对于实践论层面的医学院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而言,需要在顶层设计上将普遍培养规律与校本特色结合起来,将医学专业性与育人政治性结合起来,将理论传授与实践体验结合起来,将物质环境与文化环境结合起来,从而使医学生在阅读经典中学会反思,在课程思政中认同思政课程,在大学文化熏陶中走向社会实践。

3.1 经典阅读与现实反思:学思结合

作为科学理论的马克思主义是真理性与实践性的统一,是在反思社会现实的过程中形成、确立的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规律的学说。科学性、真理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经典著作在人类文明进步史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经典之所以是经典就在于其所讨论的主题和揭示的真理不过时,而且历久弥新。为此,学习马克思主义并成长为马克思主义者必须直面经典文本,必须在读原著学原文的过程中悟原理,才能够走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处,并以此形成价值认同,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实践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不是被束之高阁的纯粹学院式理论,而是直面社会现实的理论武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终极目的就是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工具开展改造世界的实实在在的活动,正如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所言:“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11]。

医学院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同样需要从学与思结合的层面将阅读经典文本和反思社会现实统一起来,使医学生在学习马克思主义过程中善于结合社会现实问题进行思考,从而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和信仰。一方面,经典阅读应该成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重要抓手,这是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不二法门。既要读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经典著作,了解马克思主义创立的过程和逻辑,又要读马克思主义后人的经典著作,把握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的传播与发展状况;既要读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著作,了解西方社会的现状,更要读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理解马克思主义之于中国、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另一方面,面向现实应该成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理论自觉。医学院校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要引导学生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视野看待当代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引导学生树立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的理念,学会尊重患者,善于沟通,在理论素养不断提升的过程中增强科学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努力成为党和人民信赖的好医生。

3.2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医文相融

就高等教育而言,人才培养最终要落实到课程设置和建设层面。课程设置是否合理,各个课程能否产生合力,都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医学院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特别应该关注医学专业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的衔接和互补,在专业性与政治性的有效互动中提升人才培养的实效性。这就要求积极推进和践行医文相融的办学理念,坚持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相统一。首先,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角度而言,医学院校课程思政应着力聚焦三个问题:一是课程思政强化医德医风教育,在专业知识的传授中培养医学生“敬畏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仁心;二是课程思政强化医患沟通教育,特别是通过叙事医学的课程思政,引导学生树立尊重患者的理念,善于沟通。通过医学史教育等方式引导医学生认识到医护人员的历史使命和时代担当,在培养医学生精湛医术的同时,增强其使命感和责任感;三是课程思政强化医学生的科学伦理精神和战略思维、底线思维,引导医学生在科学研究中守住科学伦理底线,以科学精神和整体思维、战略思维积极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其次,医学院校思政课程同样应该在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普遍教学内容和规律的基础上突出医学特色,反映医文相融的办学理念。如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中突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在医学领域的作用,强调医学生恪守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一切为了人民健康;强调医学研究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的统一等;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突出医学生理想信念的重要性,侧重医生职业道德教育,传授卫生法学等理论知识;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突出中国卫生事业发展历程的经验和思考,特别是抗疫历史的讲解;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突出卫生健康事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引导学生思考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方略等,提升其专业认可和职业认同。

3.3 文化涵养与社会实践:知行合一

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知识传授、思维引领和情感共鸣等文化涵养是手段,社会实践是目的和意义。文化涵养是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魂,没有良好的文化涵养,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效果就大打折扣,以马克思主义改造世界也就无从谈起。社会实践是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根,不走向社会解决现实问题,马克思主义信仰就是纸上谈兵。为此,医学院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应该在知行合一的高度把文化涵养与社会实践统一起来。文化涵养首先是大学文化的问题。从环境育人的角度而言,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需要与之相得益彰的硬环境和软环境,其中软环境特指大学文化。医学院校应该建构具有医学特色的杏林文化、生命文化、感恩文化等,并积极确立属于医学院校的大学精神,如抗击疫情奉献精神等。这是无形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资源,能够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社会实践要求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应该走出书本、走出课堂、走出实验室,走向基层卫生实践、走向救死扶伤一线、走向抗击疫情一线,在社会实践的大考中检验医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人民情怀,在社会实践的大考中夯实课程育人、文化养人的效果,从而真正达到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初衷。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者医学院校医学教育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道路自信思想研究——以李大钊为例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2019年第一批口腔医学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机制建设研究》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观条件分析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在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中的作用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医学院校中小组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践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